第211章 表姐付如雪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明珠,你還好吧?”
就在越姬想要向太子求情時,卻聽到了皇上的聲音。
“父皇!”
“見過皇上。”君子瀾大大咧咧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微臣沒事,就是手疼。”打人的。
唯她和太子站著,其他人都跪下了。
太子:“……”
眾人:“……”
本來怒意衝衝的皇上,不禁失笑,轉過頭對孫公公道:“孫東權,一會兒去把朕上次得的,那瓶上好的玉顏膏送去忠誠王府,給明珠搽手用。”
太子:“……”
其他人:“……”
跪在那的付明雪臉皮都抽了,都說皇上寵愛瀾兒,就像寵愛自己的公主一樣,今天總算是親眼看到了。
要知道,那玉顏膏,要好幾十兩一瓶,宮中的娘娘偶得都用來美容養顏的,不舍得浪費一點點,還沒誰能奢侈到用來搽手搽身子。
“是,皇上,奴才記住了,一會兒就著人送去。”孫公公立即應下。
“這是你抓回來的?”皇上的眼神看向地上躺著的黑衣人,他到了現場後,看都沒有看過一眼越姬。
“大越十八鷹,皇上你知道吧?這就是為頭的人,其他十七個當場就被我們解決了。”
“嗯,朕知道,是大越皇上的死士。”皇上點點頭。
此時,他才看向跪坐在地上的越姬,“越姬,看來你在東宮一直和你父皇沒有斷聯過呀?你父皇倒是舍得,把他身邊的死士都給你送來了!”
“皇上,我……”越姬已經慌亂了,是她輕敵了,以為出動了父皇暗暗給她送來的高手,就能一下子解決忠誠王府的人。
隻要王府的人出事,在邊疆的忠誠王定會著急,連帶著軍心不穩,大越就有機會反擊,奪回獻給天盛的城池。
天盛不過是一個小國,他們不配得到他們的城池,土地,和進貢。
忠誠王妃每個月初一,十五都會去感恩寺上香,是她派人查探到的。
就連她每次會帶多少護衛,下人,以及暗衛,她都查清楚了。
可是千算,萬算,她沒有算到此次君子瀾會跟著一起去,因為聽說她從不進寺廟,說是不信佛。
可就是,她賭了這麽一次,就全盤而輸。
“找不出借口,就不要找了。”皇上冷聲道,“你手中還有多少勢力,你自己交待出來,省得對你和對你身邊的人用刑。”
“如果你坦白得清楚明白,就進冷宮,至少還能留你一條性命在,如果你拒不說,那朕也不管你是哪國的公主,對於外國細作該是什麽章法就是什麽章法,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
皇上這話是對越姬說的,也是對太子說的。
“父皇,兒臣知道怎麽處理了,餘下的事兒臣來處理,如何?”
“好,交給你。”皇上點點頭,“怎麽著也不能讓明珠吃虧憋屈,她吃虧就是朕吃虧,她憋屈就是朕憋屈,她不開心,朕就不開心。”
太子:“……”在父皇心中,他怎麽著也沒法和明珠她相比的!
眾人:“……”這真的是盛寵啊!
“明珠,你別生氣,朕讓這麽處理著,畢竟打仗不是什麽好事,勞民傷財的,你放心,隻要她乖乖的,就讓她在冷宮好好待著,她要是再敢玩點兒花樣,朕就讓人把她的腦袋送回大越去,他們要打,那就打,你看好不好?”
“皇上你怎麽決定就怎麽決定,微臣沒有異議。”在這麽多人麵前,皇上的麵子她還是要給的。
“把她身邊的所有人都處理了,再查查還有沒有大越的人悄悄潛入京城幫她,也給朕處理了,她進冷宮後,你派一個自己的人侍候著就行。”皇上又對太子道。
“是,父皇,皇兒明白的。”
“你知道怎麽做就好。”皇上欣慰點點頭,他還擔心太子會舍不得,不貪戀女色,他以後才敢把江山交給他。
“明珠,走,陪朕去下盤棋,等會朕再讓人擬旨,賜你為護國郡主,補償補償你。”
君子瀾:“……”又來了,又來了,封護國郡主,不過變著花樣賞賜她,她也就接受了,可是為什麽又要她陪他下棋?!
個臭棋簍子,不下行不行?!
君子瀾跟著皇上離開了,剩下的事都扔給了太子。
太子看著父皇輕鬆的背影,以及君子瀾慢吞吞,不情願的小樣,不禁笑著搖搖頭,然後認命處理接下來的事,誰叫這是他後院出的事?!
他不處理,誰來處理?!
就明珠那性子,今天真是給夠了他和父皇的麵子,否則她可能會大殺東宮。
想到這兒的太子,看向付如雪道:“雪兒,自從太子妃被廢,正殿已經空下多時,那裏也不能一直沒人住,今日你著東宮的宮人打掃打掃,明天搬進去吧,其他的事後一步再辦。”
被突降好運的付如雪瞪大了眼睛看向太子,一時還沒反應過來,是她想的那樣嗎?是嗎?是嗎?
她比廢太子妃進東宮還要早,本就是以側妃的身份進門,她也從未想過能坐上正妃的位置。
沒想到……
她這是沾了瀾兒的光了!
“謝太子隆恩!”付如雪立即跪下,“雪兒知道了,一會兒就去辦。”
“嗯,你這就去吧,帶著其他人離開,孤還要處理未處理的事。”太子點點頭。
付如雪立即帶著其他人迅速離開了。
太子望著她離開的背影,在心裏點點頭,不愧是長平侯府培養出來的姑娘,知趣,知進退。
所有人離開,越姬身邊的所有人,一個不留被太子的人送去了慎刑司審問,越姬也被送去了冷宮。
東宮的小花園的安靜下來,越姬暗害忠誠王府的事,以她的失敗而告終。
君子瀾硬著頭皮去了皇上的禦書房,老規矩,陪著他下了三盤棋,這才告辭出宮回家。
至於封賞的事,要慢一點。
隻不過,此時令所有人沒有想到,也令皇上和君子瀾沒有想到的是,皇上還沒來得及下封賞,天盛又發生了一件大事,且非她去不可,因此封賞的事擱下了好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