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陳東上書 終
字數:3102 加入書籤
“晟兒,這是何故?”徽宗聽聞北方事了,心裏總算有了一絲暖意,而曹晟的到來,他也沒來由的有了底氣,聽聞曹晟此言,有些不解。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父皇,罪己詔不可下!他們在蠱惑君上,論罪當誅!”曹晟道。
“駙馬大繆”陳東麵對霸氣十足的曹晟,竟也是無所畏懼,上的前來把舌戰朝臣的話再說了一遍,慷慨激昂,頭頭是道。
“陳東,晟佩服你的勇氣和對國朝的忠心,但是你不智,容易被奸人利用。”曹晟道。
“駙馬慎言,太學生也是我大宋未來棟梁,駙馬如此就下定義,不妥!”李邦彥出列道。
“李大人,莫忙,晟自政和八年尊父皇之命,上朝參與國事,你幾時見晟沒有道理可言?”曹晟淡淡的說道:“花石綱起於崇寧四年十一月,但是起初”
“晟兒”徽宗有些皺眉。
“父皇稍安,相信兒臣定還父皇一個清白,”曹晟躬身正色道。
基於對曹晟的信任感,徽宗無奈的揮揮手。
曹晟繼續道:“花石綱起初規模並不大,起因由於哲宗先皇大行的時候沒後人,從而給陛下一個信念,那就是為大宋計,一定要多生子嗣,後來茅山道士劉混康獻計,京城東北角太低,礙了龍脈,所以哲宗先皇才無子,若墊高那裏,當有多子之福。先不管真假,自從做了之後,父皇子嗣是大宋列代先皇之罪,縱使仁宗朝子嗣最多的濮王也不能夠與陛下相比,所以這花石綱並不是陛下耽於享樂所為。”
眾臣麵麵相覷,竊竊私語,這故事是真的,隻是沒人提起罷了。
塔讀<,免費小說網站
“駙馬,縱然起因不賴陛下,但是”陳東見支持他們的朝臣有鬆動,正準備辯而論之,曹晟打斷他:“陳東,你先不要說話,本駙馬定會給你說法,到時有不合理之處,你我再辯不遲,今日這大朝之中,紫宸殿上,本駙馬定不會以官位相壓,你我平等論述。”
陳東點點頭,退下。徽宗點點頭,有了些許笑意,這曹晟一上來就基本把他摘除了,出發點是好的,為國為社稷的,那麽接下裏的都可以被理論上原諒的。
張叔夜鬆了一口氣,這事他是不知道的。
蔡京們互相看了一眼,有些黯然,直覺讓他們知道形勢不太妙的樣子。
曹晟不再理會各方的反應和心理,站在大殿中央,第一次有了後世拿著指揮棒,意氣風發的大講ppt的感覺。
“其二,花石綱目前到今天雖然曆時12年,總共造就皇家園林十景,方園十裏左右,在流言四起之時,晟也是好奇,這種規模造景當然到東南大亂的程度嗎?所以晟找精算名師十人,花石估算十人,皆是名店掌櫃,他們算出這等規模和造景固然珍貴,千萬已是綽綽有餘,陳東,你們太學也有學算術吧?除法可有學會?”曹晟不忘互動表演,問道陳東。
“回駙馬,有賴駙馬之功,加減乘除學生已是學會。”陳東深施一禮,曹晟創造加減乘除和乘法口訣等是不世之功,仿佛其師,故而深鞠一躬。
“嗯,很好,千萬分散12年來算,一年不到百萬之資,這等規模放在尋常百姓雖然是巨資,但是於國朝、於內庫、於我等並不高,陳東,你說對嗎?”
“駙馬所言極是。”陳東無奈的說道。
“不過皇家濫用民力和國庫,也有不妥,有一日晟與商英相公聊起這事,商英相公前後掌管將作監,皇家內庫有八年之久,說皇家內庫每年撥給東南應俸局有二百萬之巨,這樣算來,這花石綱之事,皇家不僅未用國庫和東南索取,還給東南額外補充100萬貫,所以再怎麽說,這事也算不到陛下頭上吧?”曹晟進一步說道。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徽宗開始麵露微笑,就在此時,大宋儲君京兆郡王趙桓出列道:“兒臣啟稟陛下,太子太傅張公兵重,昨日交予兒臣皇家內庫賬目,鑒於目前東京城中,誤會父皇尤多,額外交給兒臣每年內庫撥於應俸局之賬目,請父皇和諸位朝臣一觀。”
“哦?哈哈,張卿有心了,下朝之後朕去看他。”徽宗喜笑顏開的拿來賬目看了看,又叫梁師成拿著傳遞下去。
“老臣愚鈍,原來這事一直是朱勔在禍亂東南,中飽私囊,陛下,臣中書門下蔡京奏請陛下誅殺朱勔,嚴查一幹人等,給東南一個交代!”蔡京很是機智,真不愧徽宗朝不倒翁,此時立馬上奏道。
“蔡相見風使舵之能,晟不及也,”曹晟深施一禮道:“陛下,朱勔固然該死,但是此事絕不簡單。我們一樣一樣得來。陳東,先解決你們的述求,你來說,陛下還要下罪己詔嗎?”
陳東麵有愧色,也麽有了早期的慷慨激昂,猶豫間躬身道:“駙馬所言在理,是學生不查,學生請陛下降罪!”說著帶領王俊李曉雙膝跪下。
“陛下,臣以為陳東等雖然受奸人蠱惑,但念其無有私心,一心為大宋而請命,也算忠義之士,兒臣奏請陛下從輕發落。”太子趙桓奏道。
“那太子以為該如何發落呢?交給你吧。”徽宗心情大好,這北方以平,曹晟一番言語,說服學子,那麽基本不會再有請命之人,多日的陰雲一朝散去,此時也起了考教太子之心。
“謝父皇,兒臣之前跟駙馬去登州學院,見董公罰那些調皮的孩子跑步有之、閉門學習三天有之,不一而足,兒臣問董公,為何不打板子?董公雲:他們是我大宋未來棟梁,若是教育,在處罰中讓他們有學習增強的機會豈不更好。那麽兒臣學一下董公,”趙桓在得到徽宗的允許之下,當即朗聲道:“這太學子也是我大宋未來臣子,那麽本王罰你們三月不可出太學,於此事中給本王深刻檢討,做策論三篇,交於本王。”
“學生謝陛下,謝太子榮恩。”三人謝恩,徽宗著禁軍帶他們出去,東華門學子將由他們來說明。
“陛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