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師祖,請隨我來
字數:6522 加入書籤
此時的李思就像餓了三天的人見到食物一樣撲上去不想鬆手,他極力向徐福推薦自己,希望能被收為徒弟。
“大秦第一人!”
聽到李思的話,楊淩抬手拍了拍徐福的肩膀笑著道:“不錯嘛!”
“師尊,這些事情我毫不知情,都是他們瞎傳的,您別相信這些瞎話啊!”
徐福腿都嚇軟了,恨不得立刻跪下去為自己辯解。他跟楊淩是一起進去的,也是一起出來的,外麵的事情他一點也不知道。
進去之前,徐福怎麽也想不到,十二年後外麵會把他傳成大秦第一人。在楊淩麵前自稱大秦第一人,若是從自己口中說出來的,用不知廉恥來形容也不為過。
“人還跪著呢,先說回去的事情吧!”
看到徐福想滑跪下去,楊淩瞪了他一眼淡淡吩咐道。
“是,師尊!”
徐福不敢違逆楊淩的意思,恭敬應聲後將視線移到了李思身上。
“我學藝不精,當不起大秦第一人,也不會收你為徒以免誤人子弟。不過……”
說到這裏,徐福頓了頓看了楊淩一眼又繼續道:“你若能送我們回到鹹陽城,我可以幫你打通任督二脈,讓你能成功引靈入體!”
靈氣入體是修行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凡是想要踏入修行之道的人,都需要先從引靈入體開始。若是連靈氣都不能帶入體內,便不適合修行。
李思修煉多年,體內卻未見絲毫變化,他深知這與靈氣息息相關,然而一直未能尋得修行之法。直至遇見那位能助他打通修行之路的貴人,他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
“我願意引領師尊與師祖返回鹹陽城!”李思趴在地上,向徐福恭敬地磕了一個頭,仿佛在進行一場莊嚴的拜師儀式。
徐福一直尊稱楊淩為師尊,李思也聽到了這個稱呼。
若從徐福這裏算起,他應當稱呼楊淩為師祖。
對於李思的稱呼,徐福雖有些抵觸,但並未表現出太大的反應。而楊淩則顯得有些不自在,他催促徐福道:“讓你的徒弟趕緊帶路!”
“是,師尊!”徐福恭敬地點頭回應,隨後看向李思。無需徐福吩咐,李思便迅速走到兩人前方,彎腰做出請的手勢,熱情地說道:“師尊、師祖,請隨我來!”
楊淩催促徐福出發,本意是不想再聽到李思稱呼他為師祖,沒想到這麽快又聽了一遍,這讓他感到十分不舒服。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因為一個稱呼而感到如此不適。
“讓你的徒弟別叫我師祖,我比他也大不了幾歲。”楊淩落在李思身後幾步,低聲對身邊的徐福說道。
徐福雖已三十多歲,但稱呼他為師尊,楊淩並未覺得有何不妥。
畢竟在修行界,達者為先,這個稱呼他也已習慣。
然而,李思看上去隻比他小幾歲,稱呼他為師祖,確實讓人感到有些別扭。
徐福誤以為楊淩的這番話是對他的特別關照,他想到可能是因為年齡問題,楊淩才讓李思改口。
想到自己比師尊還大十幾歲,師尊卻從未拒絕過他的稱呼,徐福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覺得自己受到了特殊的待遇。
“師尊,弟子這就去提醒他。”徐福向楊淩鞠了一躬,語氣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喜悅。
楊淩摸了摸後腦勺,對徐福這種莫名的高興感到困惑,不過他並未深究。
李思跟隨秦國的采藥隊伍來到昆侖山已有兩日。采藥人們都分散在昆侖山各處忙碌,惟獨他找了個地方修煉,無所事事。
當他們回到與隊伍約定的集合地點時,發現那裏空無一人,隻留下一些屬於秦國人的包裹,顯然是其他采藥人留下的。
“兩位大人請在此稍作休息,其他人都進山采藥去了,估計晚上才能回來。等他們回來後,我會與領隊商量,先送我們去鹹陽。”徐福已吩咐李思不得再稱呼他們為師尊和師祖,因此李思隻能以大人相稱。
這些采藥人的任務繁重,昆侖山每年僅在年前允許采藥,年關將近時便需打發他們回去。
即便昆侖山是仙山,也經不起無休止的采摘。嬴政此舉實則是為了保護昆侖山的環境。
然而,許多采藥人並不懂這些規矩,到了禁采時期仍會冒險上山。
一旦被抓到,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正常的采藥人,嬴政給出的采藥時間已足夠他們用,絕不會在禁采時期冒險再來。
那些在年關時仍進山采藥的人,往往是想利用秦國打通的這條靈藥之路謀取錢財。
這條路本是為了治病救人,而非斂財之道。因此,嬴政對此事絕不手軟,也震懾了不少心懷不軌的人。
附近並無坐處,徐福便從遠處搬來一塊大石頭,又脫下自己的外袍墊在上麵,笑著對楊淩說:“師尊,您累了吧快請坐下休息!”
徐福雖非善類,但在楊淩麵前的表現卻無可挑剔。楊淩也不客氣,坐在大石頭上開始運轉靈訣滋養經脈。
徐福回想起在第三座宮殿裏楊淩對他的承諾,他很想知道師尊何時才能正式收他為真傳弟子,但又不好意思開口詢問。
楊淩閉上眼睛專心修複經脈,徐福便跪在他身旁等待他醒來再提此事。
李思坐在他們對麵,看著徐福這副諂媚的模樣,不禁有些懷疑他是否真的是秦國第一人。
然而一想到大石頭上坐著的人是徐福的師尊,李思便覺得疑慮打消了大半。
徐福拜師時曾在楊淩宅院門口跪了七天七夜,此事在他們進入昆侖山秘境之前並未廣為人知。
但隨著靈氣複蘇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修行者湧入鹹陽城,徐福的事跡也被嬴政有意地傳揚開去。
秦國需要一個“第一人”來留住那些有天賦的修行者。他們留在鹹陽,除了因為鹹陽城濃鬱的靈力外,還因為秦國有兩位修行有成的人。嬴政和扶蘇作為皇室成員,偶爾展現自己的修行實力並無不妥,但他們絕不會與那些修行者過多交往。
而徐福則不同,此前秦國已有許多人見過他,也清楚他的實力不凡。再加上嬴政和扶蘇為了捧紅他,故意說自己不如他,他的形象很快便深入人心。那些不明真相的外來修行者帶著求教的目的進入鹹陽城,沒見到徐福之前是絕不會離開的。
扶蘇甚至利用見到徐福的機會,將不少人成功招入秦國軍隊。他準備等到徐福出現的時候,讓他好好拉攏一下人心。
楊淩行事低調,從不張揚。嬴政和扶蘇都清楚這一點,他們也請不動楊淩,所以根本不敢用楊淩的名頭來留人。
天色剛暗下來,就有大秦的采藥人從山上下來了。他們見到營地中多了兩個人,不由得露出好奇之色。李思怕這個采藥人打擾到楊淩修行,便將人拉到一邊去小聲介紹了一番。
“你確定是徐福大人”剛回來的采藥人有些不相信李思的話,看向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懷疑。
“韓叔不是見過徐福大人嗎等會兒韓叔回來你就知道了!”李思淡然回應道,他並不急於解釋。他也見過徐福的畫像,現在這個徐福與畫像上已經很像了,他並不懷疑。至於其他人,自有真正見過徐福的人來給他們解釋。
李思口中的韓叔是這次鹹陽采藥人的領隊,他回來的最晚。不過他一見到徐福就認了出來,“徐福大人,您怎麽會在昆侖山”韓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上一次見徐福還是在一個算卦攤上。
徐福覺得韓叔的聲音有些耳熟,但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聽過。
他抬眼看向韓叔,淡然回應道:“我和師尊前來遊曆,恰巧遇到了你們。這也是你們的福分,若是平時,你們是不可能見到我師尊的!”
徐福對楊淩的吹捧簡直比吹捧自己還要神乎其神,聽得韓叔都忍不住想去看看徐福的師尊究竟長什麽樣。
然而當他一抬頭就被徐福給擋住了,徐福露出嚴肅的神色來,冷聲道:“切勿冒犯師尊!”
韓叔正疑惑看一眼怎麽就成冒犯的時候,徐福被楊淩踹了一腳,乖乖地站到一邊去了。
“師尊,這些人不知道您的身份,我怕他們回去之後亂說話!”徐福揉了揉自己被踹的地方,有些委屈地說道。
“徐福大人放心,關於您和這位仙人道長的事情,我們絕對不會對外透露半個字!”聽
到徐福的話,韓叔立刻豎起手指對天發誓道,“如有違背,我願遭受天打雷劈的懲罰!”
“我們也是,大人放心吧!”有了韓叔的保證,采藥人隊伍裏的人都相信了徐福和楊淩的身份。
他們不願被過多談論,這些人自然也不敢多說。
“不妨事。”楊淩抬眼看向韓叔,毫不在意地擺擺手回應道,“幾位都坐下吧!”
楊淩一向低調,但他的低調是不張揚、不欺壓任何人,而不是被人發現後還靠著強權和實力打壓人家,逼迫人家把事情爛在肚子裏。
徐福現在的做法無疑是在給自己種下惡果,若不是楊淩及時出手阻止,說不定還會牽連到他身上來。
“多謝仙人道長!”在韓叔的帶領下,一眾采藥人恭敬地向楊淩鞠躬道謝。
然而即便有了楊淩的示意和道謝,這些人還是不敢坐下。
在徐福麵前他們都沒有資格坐下,更何況是在徐福的師尊麵前。
楊淩麵露無奈,卻並未多言,轉而望向韓叔,輕聲詢問:“韓叔,聽李思小兄弟提及,你們已來昆侖山三日,且秦王的禁采令將至,是否打算返程了”
楊淩對待這些心懷慈悲、欲救蒼生的普通人,總是格外禮遇。
“回稟仙人道長,我們明日便計劃啟程歸家,年關將至,家中親人正期盼團聚。”韓叔躬身回應,態度極為恭敬。
得知確切時間後,楊淩微微點頭,取出一個精致的小玉瓶,遞予韓叔,言道:“明日我與徐福將隨你們一同返回,此乃感謝你們載我們同行的禮物,請韓叔分發給眾人。”
徐福目睹楊淩贈予韓叔的小玉瓶,眼中閃過一抹嫉妒,卻不敢言語。他深知楊淩所贈之物必非凡品,那小玉瓶內裝的顯然是上等丹藥,且為楊淩親手煉製,他暗自思量,這些人恐無福消受。
“此禮太過貴重,我們不敢收受,請仙人道長收回。”韓叔見狀,連忙跪倒在地,懇請道。他亦察覺到徐福的神色,心知此禮非同小可。
韓叔的拒絕並未出乎楊淩的預料,他清楚徐福的嫉妒之心。
於是,他將丹藥收回,轉交給徐福,吩咐道:“徐福,你將這瓶丹藥分發給他們,助他們盡快吸收。”
“是,師尊。”徐福雖心生嫉妒,卻不敢違抗師命,接過小玉瓶便向韓叔等人走去。
“多謝仙長賜藥……”韓叔仍在磕頭,卻被徐福拉起。徐福對這群得此好處的人頗為不悅。
在徐福幫助采藥人吸收丹藥之時,楊淩離開了營地,於溪邊靜坐,繼續運用玉玨的力量修複經脈。他察覺到自己在場時,采藥人皆顯得拘謹不安,為避免影響他人,他選擇了離開。
徐福分發完丹藥後,發現楊淩已不在營地,便匆匆趕去。此時,營地中僅餘幾位采藥人在議論丹藥帶來的變化。
韓叔帶領的這支隊伍中,除李思外,皆無修行資質。即便強行打通經脈,引入靈氣,他們在修行路上也難以走遠。楊淩早已看透這一點,因此所贈丹藥並非助修行之物,而是能延年益壽、排毒養生的良藥。
眾人服下丹藥後,感受到積年疼痛消失,身輕如燕。這並非錯覺,而是丹藥帶來的真實感受。徐福聽聞他們談論身輕如燕為幻覺時,不禁嗤之以鼻,不願與他們多待。
徐福未察覺到身後有人跟隨,便走向楊淩,跪倒在地,試探道:“師尊,是否因那些凡人吵鬧,您才移步至此若他們打擾到您,弟子可讓他們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