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鄂版金川有創意,奈何吳軍有臼炮~

字數:6084   加入書籤

A+A-




    ~
    武昌府大冶縣、通山縣之間,
    有數條兩山夾一穀的特殊地形,曆來是商賈行人行走的官道,山穀狹長,長度在50裏左右。
    是從贛北入鄂的最理想陸路路線。
    第2軍團入鄂。
    三溪鎮首當其衝。
    趙莊文主動請纓率2名千總及2000新軍趕至此鎮。
    百姓已無蹤跡,
    戰火將至,就連山上的鳥獸都罕見蹤跡。
    “燒了。”
    “。”
    ……
    熊熊大火將三溪鎮付之一炬。
    之後,
    就是清軍層層疊疊的防線。
    趙莊文爬上兩側山峰,對拔地而起的碉樓讚不絕口。
    他畢竟是個窮書生,有些事可以無師自通,有些事他無法了解。
    例如武器、工事。
    這是他頭一次見到碉樓。
    好奇的爬上爬下,從孔洞裏窺視,揣摩攻防戰時的場景。
    “妙,妙哉。如此建築,一共多少座?”
    “14座。”
    “為何不修個百餘座?”
    “趙師爺有所不知,修築碉樓費工費力。不到1年功夫,建起14座就已經不容易了。”
    ……
    趙莊文搖頭,
    想節節抵抗,就得有弱者心態。
    弱者心態的頭一條――擅守。
    不過,
    他對駐守碉樓的綠營兵不滿意,麻木、畏縮、冷漠。
    這樣的兵能守得住碉樓嗎?
    “本官代傳巡撫軍令,即調武昌新軍進駐碉樓。”
    “大人,之前欠我們的餉銀呢?”
    一群綠營兵急了,投向趙師爺的眼神裏頗有憤恨、不滿、敵意。
    ……
    “你們負責守住穀底前3道防線,欠餉後日就發。”
    “謝大人。”
    一群綠營兵磨磨蹭蹭的撤出了碉樓。
    換上了膚色黝黑、麵容憨厚的新軍。
    趙莊文在武昌廝混數年,知道城市人和農人的區別大於雲泥。
    農夫新軍未曾沾染油滑狡詐,但缺乏戰場經驗,最適合打防禦戰。
    他拍了拍身邊一名矮壯士兵的肩膀:
    “家裏有幾口人?”
    “回大人。8口人,我是老大,另外還有娘、倆弟妹、老婆、三個小子、一個丫頭。住棋盤街。”
    “棋盤街是好地方。房子夠住嗎?”
    “太夠了,一瓦到頂的兩進小院。”
    ……
    說到棋盤街的房子,
    趙莊文注意到這名士兵的眼睛都在放光。
    一瓦到頂的住房條件意味著什麽,現代人已經很難想象了。
    2天前,
    趙莊文出麵,責令相關衙署將衙門裏存放的房契底稿一把火燒了,連夜重做了房契。
    不管之前的房主是誰,一概不認。
    從官麵程序上,坐實了現在的住戶就是真正的房主。
    將來?
    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到陰曹地府裏,找王巡撫說理吧。
    ……
    “碉樓裏一定要存糧存水。”
    “。”
    “諸位為朝廷打仗,餉銀理應多發。本官作主給諸位加發1個月餉銀。家裏不必擔心,撫台有一口粥,就有你們家眷的半口粥。”
    眾人眼眶發紅。
    發自內心的感恩。
    從腳下無立錐之地的農夫,混到如今武昌城裏人,住瓦房吃官餉,這恩情大的沒邊了。
    巡撫大人清廉剛正,和藹可親。
    訓練場上噓寒問暖。
    農夫們不會說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但是他們懂吃水不忘挖井人。
    ……
    激勵完畢,
    趙莊文起身,撲通一下跪了:
    “我趙某人代表撫台大人,拜托各位兄弟了。”
    眾軍官齊刷刷對跪,哭的不能自己。
    賭咒發誓,碉在人在,碉亡人亡。
    什麽天下大勢,什麽吳軍犀利~
    我們種田的隻知道,為了瓦房小院,為了每月旱澇保收的3兩軍餉,敢和任何人玩命!
    不就是死嘛,
    種田的從來不怕死。
    ……
    趙莊文也拿出了狠勁,勒令周邊士紳捐糧。不捐,就等著新軍上門破家吧。
    王傑隻想青史留名,其他什麽都不在乎。
    那自己就更加不在乎了,
    湖廣本來就是一個岌岌可危的爛攤子,還能更爛嗎?
    抱著這種心態。
    30出頭的書生趙莊文頭一次體會到了大權在握,言出法隨的暢快。
    ……
    第2軍團一部勻速行軍趕至三溪鎮,見到了眼前冒煙的廢墟。
    鄭河安冷笑:
    “堅壁清野?看來,武昌有明白人。”
    “先吃飯,半個時辰後發起進攻,打穿峽穀。”
    一個步兵連、一個散兵排拉著2門大炮作為先鋒尖兵,進入山穀。
    兩側山峰裏不存在伏兵風險,
    山全是光禿禿的,沒有樹木。
    大清極度匱乏燃料,哪怕是拇指粗的樹枝也逃不掉進入鍋膛的命運。
    少尉抬眼望去,見山坡少數區域有些稀疏的矮草植被,甭說藏人,藏條狗都費勁~
    ……
    “開炮。”
    穀底的清軍營寨,木製營壘騰起煙霧。
    第一發炮彈,半數膽寒。
    第三發炮彈,集體崩潰。
    南方綠營兵能打的已經不多,大部分都是湊數的。
    先鋒步兵輕鬆拔除了攔路虎,繼續前進百丈,遇上了真正的麻煩!
    碉樓~
    兩側山體之上的碉樓火力,稀疏但致命威脅。
    火槍的大規模應用,讓精銳士兵和農夫之間的差距縮小了太多。
    ……
    少尉是老兵,戰場經曆豐富。
    火炮仰角不夠,沒法轟擊碉樓。
    他令輜重營為士兵們每人提供一束硫磺稻草,然後爬著山坡仰攻,拔除碉樓。
    鄂版“小金川”?
    碉樓視野開闊,居高臨下,槍槍見血!
    第2軍團士兵凶悍,敢頂著槍子往上衝。
    衝在最前麵的人中彈倒下,後麵的人抓住守軍裝填的間隙,快速衝過危險地帶。
    想透過槍眼射殺碉樓內的敵人太難,吳軍的火槍打的再熱鬧,隻不過是壓製射擊罷了。
    最終,
    還得靠衝到碉樓底下,集中個人攜帶的引火物架在門口燒、用煙熏~
    弄死裏麵的守軍。
    ……
    半個時辰後,
    2座碉樓黑煙滾滾,終於告破。
    鄭河安通過千裏鏡,看著遍地的屍體,惱火不已。
    見一軍官過來,他連忙問道:
    “傷亡如何?”
    “戰死115人,重傷94人,還有輕傷66人。”
    “什麽?”
    鄭河安當場就炸毛了。
    照這樣打下去,到武昌,弟兄們還能活幾個?
    “暫緩進攻,飛馬請示陸軍大臣。”
    “是。”
    如今,鄭河安不是隻會刺刀衝鋒的悍卒了。
    他也學會了算賬。
    就像參謀本部的那幫紹興人喜歡說的話:
    打仗也是做生意~
    劃算,
    可以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