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仲達入京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A+A-


    “父親覺得呢?”司馬懿沉聲問
    年紀輕輕,但是卻有這其他少年,所沒有的穩
    司馬防道:“若是想去,去看看也行,就當是去遊玩了,不喜歡了就回汝還小,未來還有機”
    司馬防對於自家長子,也是非常了解,若不是非常認可王定,絕對不會現在就邀請司馬懿去長
    司馬防也是第一次見,司馬朗在書信中,講了這麽多關於王定的事
    就連他自己,現在都對王定充滿好奇,若不是老了,他也想去長安看
    司馬懿道:“吾去長安看”
    司馬懿就算年少沉穩,但是也有好奇
    如司馬防所說,就當是去長安遊玩
    他很想想看,隻比他大三歲,卻被他兄長如推崇的人,到底有什麽本
    在他還想早生幾年的時候,真的隻比他早生三年的王定,如今已然是車騎將
    司馬懿自認,如果他早生三年,他絕對沒辦法走到王定這一
    他想要如今,就成為大漢的車騎將軍,司馬懿估計,他需要得早生十
    司馬懿也是果決之人,既然決定要前往長安,當天就收拾了細軟,帶上幾個護衛,直接從河內出發,朝著長安而
    不過司馬懿在路上的時候,並不著急趕路,每到一處城池,他必然要停下休息,少則休息一晚,多則兩三
    一路走,司馬懿也是一路都在觀
    這些年避亂,司馬懿幾乎都在家中,沒有遠行
    對於如今的大漢天下形勢,司馬懿也都是從他人口中聽
    他人口中所聽的,自然無法與他自己親眼所見相
    司馬懿觀察的很是認
    就算是路上,遇到的商賈,行人,他也會悄悄觀察,揣摩他們的生活情
    是富裕,還是清貧,是遊玩,還是趕
    商賈做的是什麽生意,他們的利潤幾何,路上是否會遇到強
    司馬懿這一走,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終於抵達長
    當初是為了躲避董卓,司馬家從洛陽離開,先是去了弘農,而後才回到河
    已經是五年前的事
    當初離開洛陽的時候,司馬懿也已經見到洛陽的衰敗,一路上都能見到曝屍荒野的百
    但是這次,他一路走來,比當初要太
    路上沒有見到過屍體,他也沒有遇到過強
    就連流民,司馬懿也都沒有見到
    著實讓他非常意
    王定的地盤是在關中,主要是三輔之地,馮翊、扶風、京兆三郡,是完全在王定的掌控中,但是河內河南河東弘農四郡,在洛陽這邊,王定的影響力很是有
    司馬懿去看過洛陽,越加的破
    但是此刻,他站在長安城內,仿佛回到了五年前的洛陽
    比之他這幾年所在的河內要繁華,甚至比五年前的洛陽,更加繁
    車轔轔馬蕭蕭……
    年少多金的司馬懿走在白虎街上,以前不叫白虎街,是王定起的名
    以前的長安,是什麽模樣,司馬懿不知
    但是他見過,董卓來後的洛陽變
    董卓在長安,也呆了兩
    司馬懿能猜到,當時的長安,會被董卓禍害成什麽模
    街上的商販一眼就能看出來,翩翩公子的司馬懿,必然是個腰纏萬貫的富家少爺,司馬懿從他們麵前走過的時候,商販們叫賣的聲音,都會大上幾分,希望引起司馬懿的注意,能光顧一下他們的生
    街上叫賣的,大多都是小商販,賣的東西也都是小物件,司馬懿並不感興趣,他看的是這些商
    從白虎街走過,司馬懿沒有見到一個潑皮,也沒有見到有官吏,在盤剝商
    不管是以前的洛陽,還是他住了幾年的河內,司馬懿每次出門的時候,總是能遇到潑皮無
    從河內到長安,這一路上,他也是經過八座縣城,潑皮無賴就沒消失
    但是在現在,在這長安城內,他居然真的一個潑皮都沒看
    司馬懿:很不合
    眼前的一切都是幻)
    長安城的治安,這麽好嗎?
    昔日,曹操為洛陽北部尉的時候,洛陽城的治安,也不見得有如
    司馬懿沒有急著去見他的兄長,就帶著護衛們,在長安成內閑
    走累了,隨便找了一家酒
    一邊吃著長安的美食,一邊聽著周圍食客聊
    偶爾聽到有人說起王定,司馬懿聽的更加認
    隻是他很失望,他沒能從這些食客口中,聽到關於王定的壞話,全都是在稱頌王定,感恩王
    “聽說,馬上就要開辦第二座蒙學了,汝可願送孩子去?”
    “去,一定要去,就算是收錢,這次某也要送自家孩兒”另一個漢子說
    崔鈞所辦的蒙學,如今已經被長安城的百姓所接納
    不僅僅是因為學堂可以免費吃飽飯,還有在學堂上學的那些小孩,如今回家之後,一個個都能幫自家父母數
    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可以識字,是為了給小孩開智,簡單的加減乘除,王定肯定要這些小孩都能掌
    普通的百姓,大多覺得識字不重要,但是簡單的算數,卻能讓他們明白,自己今天賺了多少,虧了多
    而且從蒙學回來之後,他們的孩子以後或許還能去當個賬房先
    在他們眼中,賬房先生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了,至少以後可以過上好日子,還能娶個漂亮的妻
    能來酒樓的,家裏的條件都不會
    他們家的孩子,就算沒有去蒙學,也會有另外的私塾先生教
    隻不過,如今他們看到了蒙學所教授的知識,更願意將自家小孩送去蒙學學習,而不是請其他的私塾先
    大部分的百姓,觀念都在逐漸轉
    第一期的蒙學,有一千個小孩入學,他們放學之後,會和城內其他小孩交
    讓那些麽沒進入蒙學的小孩,很是羨
    說的越多,滿足年齡條件,又沒能入學的小孩,回家之後,也都紛紛請求自家父母,送他們去蒙學學
    “結”
    司馬懿放下筷子,從酒樓中出
    “問一下,蒙學在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