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你看咱倆誰能做這份生意

字數:4606   加入書籤

A+A-




    市民共管委員會劃出一座大樓交給李儉,作為新星大學分校校址備選。這般賤賣財產的行為,事後證明是相當節約成本的。
    作為華夏人族推廣修仙教育的示範性學校,新星大學不僅要搞定教育資質問題等諸多軟件,也要保證教室、設備之類的硬件。
    教育資質、師資力量、專業開設乃至基礎教育銜接高等教育的一體化,有諸多教育大家支撐,新星大學更像是提供名頭、範例,軟件部分有得是人為他們解決問題。
    當地建築條件,才是阻攔在他們眼前的硬件問題。
    設備可以空運,可以用納戒搬運,甚至是在重建當地工業體係的時候多搓幾台母機單開產線搞研究順帶的產出。唯獨教學樓,這般最單純的固定資產,要麽找一塊空地皮開工,要麽就地取材,無論哪一種辦法,都得經過驗收。
    驗收方由幾部門聯合組織。作為華夏教育對外推廣的重點工程,如果在教學樓質量上出了問題,那可得從上到下掉一批腦袋,事情越大,掉的腦袋越多。
    哪怕是李儉這樣作為修仙個體戰鬥力門麵的家夥,若是新星大學分校區的選址出了問題,要想保他,也隻能有兩種辦法:第一,把李儉擇得幹幹淨淨,整件事情與李儉無關;第二,立刻發配邊疆,以最果斷的行動將功補過。
    但市民共管委員會把一座大樓劃給李儉,驗收工作便相當輕鬆。
    坎波迪亞的貴族們有萬般不是,但他們作為一個群體,顯然不會蠢到讓自己物理意義地居住在危房中。與平民用“建築垃圾”堆起來的層層疊疊的違章建築相比,貴族們居住的大樓幾乎可以萬世不移。
    山奔舊城的大樓,越往王宮靠,約結實牢固,整體高度也越高。建築的華麗內飾是教育所不必要的,全都收集起來,列出清單後還給委員會。至於建築本身,幾個驗收團隊來回考察,認為這幫貴族還是判得輕了。
    這幫貴族相當舍得用料,大樓的每一麵牆——除了那些被他們特地留出來娛樂的部分——都起碼能頂兩發30mm機炮。建築的整體強度更為逆天,百來米高的大樓被判定為能在裏氏八級地震中無損過關。
    這裏頭有啥黑科技和猛料,李儉不得而知。他隻知道,每個來驗收大樓的團隊,看到坎波迪亞外圍的貧民窟,再看看王宮周圍幾圈高樓,罵得那叫一個難聽。
    當然,李儉毫不懷疑,一般民眾看到貧民窟,再看看幾圈高樓,罵得也不會更好聽。
    毫無疑問,單從建築本身來說,這座原屬貴族的大樓相當適合成為教學樓。
    ……
    在公開審判的最後一天,宣慰部接線員暗示李儉,他的假期結束了。
    “我承認,我確實沒有申請這幾天的帶薪休假,我也沒打算把這幾天當做無理由翹班,但我覺得,學校事務大可以放我一馬。從我帶隊去萬族大比到現在,我不是基本不在學校嘛。”時隔三個月,李儉終於回到了他忠誠的校長室。
    “你怎麽不說這幾個月基本是暑假?除了我們正在參與實踐工作的學生,暑假裏哪有那麽多事務要做。一個考試誠信不作弊,一個開學前錄取事宜……校長簽名用的電子簽,雖然本來就沒打算讓你手寫,但發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你連人都不在,知道內情的,會說你這校長隻是掛機當的,不知道內情的要怎麽說?說我們作為高校,校長連招生都不管?”張博學很沒好氣。
    學生事務再少,又不是不存在。正派校長不在,是誰要替他幹活,可想而知。除了幾位分管業務的副校長,便是張博學幹活。
    “哪有不知道內情的?誰都知道我在新星大學就是個擺設。不是,防災演練這種東西在修仙大學真的有必要嗎?”看著眼前的活動日程,李儉很難保持心情平靜。
    這年頭的科研人員生猛得緊,仗著靈氣複蘇,生存力大幅上漲,不少危險實驗都解禁了,還靠法術解決了不少過去受限於技術工藝的實驗難題。
    用人話說便是,這年頭的尋常爆炸已經嚇不到他們了。有毒氣體逸散可以靠法力玩逆熵分離,爆炸本身可以被應急限製,意外燃燒在發生的那一瞬間就可能被操作者掐斷燃燒三要素的任意一個。
    至於天災,這年頭就算地震把樓房全都粉末狀震塌,一群修仙大學的學生要是不能完好無損地從廢墟裏爬出來,隻能認為他們考試作弊了。
    新生除外,新生在高考之前修為有壓製,他們爬不出來還有可能。但大多數新生在高考後的暑假便會用積攢下來的資源猛衝一波,以吳會省家長曆來重教育的民俗,若說誰家沒有為考生準備資源,李儉是不太信的。
    “防災意識不能少,天底下並不全是厲害的修仙者,他們總要到各處曆練實踐。還是說你打算少這玩意,年末的時候打一堆報告解釋你更改策略的合理性?話說在前頭,你惹出來的報告,我是不會幫你寫的,如果真出事了,全都你自己寫。”
    “好好好,那就正常防災演練……實踐工作類別增加了?其它聚居區邀請學生前去學習實踐……怎麽還有北疆的,坊市商業讓學生實踐?”李儉翻翻找找,意外發現新星大學的學生相當受歡迎。
    “你這校長算是白當的。之前創新修仙學科競賽,我校選手一直參與,拿下不少獎項,這幾年也算是賽事一霸。這不,各地都認為新星大學的學生是好苗子,都想要。”
    “那北疆的坊市商業,也是有人想要學生過去?”
    “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日程擺在這,坊市商業也有搞頭。你之前也在坊市?”張博學抬眼看向李儉。
    “確實在。”
    “那邊很熱鬧吧,有一群搞餐飲的先斬後奏,以遊客身份跑了過去,突然說要在坊市裏開店。宣慰部還是誰忙得都快瘋了,才趕在出事之前將這件事納入掌控。”
    “我看他們很聽話啊。”
    “那是你看他們。塵埃落定了才聽話,沒人管的時候衝的比誰都快。要是沒有戰士們壓陣,他們到坊市的時候就該死了。”
    翻了一陣文書,老張又接著話頭:“現在要進坊市,查的可嚴了,第一條便是檢查遊客有沒有要開店的心思。立法也立出來了,凡是在北疆創業的,都得先在境內申請,檢查資質和創業計劃才有可能通過。這塊東西是大夥鑽研的重頭戲,但你還別說,這裏頭專門給高校學生留了相當大空間,若是新星大學的學生申請在北疆坊市創業,隻要有合理項目都給過。”
    “什麽算合理,去坊市賣法寶算合理嗎?”
    “嘿,這還真不算。賣法寶在另一塊法規裏頭,有專人研究。創業申請算個錘子,隻要一樣法寶解禁,明天坊市的地攤上都得是這玩意。打算靠賣法寶來創業,跑在前頭的人一定很多。但我琢磨著,坊市確實是門生意。”老張相當心動。
    “咱倆誰的情況能做這門生意?最大的可能性也就是把咱倆的名字賣出去讓他們掛牌,真要摻和啊,那咱倆都要被參咯。”李儉搖頭。
    “這生意還是做得,我是這麽琢磨的。咱們不是大學嘛,學生也要創業嘛,咱們學校又有戰鬥專業。學生們大可以在坊市創業,掛牌就說是戰鬥訓練什麽的。戰鬥訓練有外聘員工很合理吧,咱們倆校長掛名進去……”
    “你也是老江湖了,你覺得這套行得通嗎?”
    “行不通。”
    “你擱我這吹水呢?”李儉瞪眼。
    “……那你看看這個。”張博學遞來一份信函。
    “這啥啊。北疆新星戰鬥導師有限公司,誠邀張博學先生加入我司,開拓業務……啊?”
    “已經有學生幹了,明麵上的創業計劃批準了,背地裏琢磨把咱倆都拉進去的事情,顯然隻有當事人知道。這是給你的。”老張又遞來一份信函。
    幾乎一樣的內容,隻是把張博學換成李儉。
    “這也能過?”李儉捏著兩份信函,萬分驚訝地看向老張。
    “我剛才說了,對學生的審查相當寬鬆,隻要看起來合理都會過。據我所知,學生之外的一般市民,好像也在醞釀類似的,但更完善的創業計劃。”
    “這你怎麽知道的?難道風行得世人皆知了?”
    “崔和平在幹,我能不知道嘛。”
    ……
    當李儉上門拜訪時,崔和平剛剛結束關於北疆產業的線上討論。
    他還是那副樣子,修仙讓他不再受歲月困擾,臉上不僅沒有平添風霜痕跡,還讓他看起來更年輕些。一年不見,他連被工作煩擾的困頓都褪幹淨了,隻留下眼裏熊熊燃燒的烈火。
    “李校長!您從山奔舊城回來了?他們為學校準備了一塊不錯的分校場地?”崔和平騰得從桌後躍起,輕易翻過辦公桌,抓著李儉雙手上下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