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碾壓

字數:4576   加入書籤

A+A-




    沐晨呆住了:“什麽?”
    王治苦笑一聲,  稍稍介紹了一下形勢。
    簡單來說,這還是穿越團隊行事過於激切所引發地蝴蝶反應——數十日之前他們以空降部隊控製皇宮,裏應外合搞了個不流血的宮變,  而後他們挾持太後發布詔令,  宣稱皇帝遠遊朝政失序,遂令齊王位居諸臣之上,錄尚書事、總百揆、掌禁中戍衛。這是中古時代權臣專政的常見套路,接下來便該是搞讚拜不名,入朝不趨,  劍履上殿套篡位必備套餐,逐步快進至加九錫、授天子儀仗,  乃至於禪位了——南北朝數百年來走了少說幾十道流程,從上到下都是諳熟於心,  再沒有魏晉時代的羞澀難言了。
    正因為熟能生巧早有預案,所以齊王府的幕僚們謀劃得極為精細,  以太後名義令齊王總攬政務的諭旨雖然早就擬好,但在措辭上卻反複修正,  有了極大的改動——宮變當日在都省公開宣讀的詔書語氣極為嚴厲,甚至隱隱有指斥眾大臣不能正身當朝、匡正君上的意思,  是打算以此震懾京中諸臣,  迅速穩定局勢;而六百裏加急廷寄往各州郡的旨意,  則極盡籠絡與安撫,話裏話外都以名利為餌,爭取安住這些野心勃勃、極為難惹的封疆大吏。
    但如此苦心經營、百般籠絡,  這些刺史太守接到詔令之後,居然還是調動軍隊同謀串聯,再明白無誤的有了反意!
    “當然,  畢竟出頭的椽子先爛,這一群人彼此心懷鬼胎,暫時還不敢明目張膽的表示出來,就是齊王府安插在各地的眼線,也隻隱隱接到一點風聲而已——估計齊王自己都還沒接到消息。”向亮歎氣道:“但我們借助空中偵察,已經發現了大量軍隊與物資調動的異樣。這就是明證了。”
    無朝廷明令而擅自調軍,反情當然確鑿無疑,但沐晨呆滯片刻,卻還是難以理解:
    “可是為什麽?”
    中古時代的封疆大吏自然野心勃勃,但曆史小組事先做過估計,認為齊王在北朝經營已久功勳彪炳,少說也是個霍光、伊尹一般的權臣,就算不能一呼百應登即取皇帝而代之;至少能保證朝野上下大多數的臣工袖手旁觀、坐觀成敗。真正有能力有意願能在宮變後謀反叛亂的不過一二大州而已。但現在分之一的州郡都在跳反,起碼百餘名地方重臣牽涉其中。預測居然有如此偏差,自然是先前的情報出現重大失誤。但沐晨反複思量,卻始終不能理解——難道齊王在朝中的人緣就真的如此之差,差到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地步?
    無人機拍攝的照片剛剛送來,除了從軍隊物資調動中分析出了叛亂的可能,其餘情報一律欠奉,自然沒法分析出州郡官僚如此之眾誌成城的原因。但向亮猶豫片刻,心裏卻隱約已經有了猜測。
    但這猜測實在不好出口,於是他顧左右而言它,隻說這樣重要的情報應該盡快送入齊王府,警告齊王早做預備——畢竟南北朝還沒有點出強幹弱枝這個技能點,京師被地方車翻的往事屢見不鮮。真要是謀朝篡位中出了點什麽意外,那齊王本人和他那個被扣為人質的世子都好說,可其餘散落在外地的七大姑八大姨,乃至於拐彎抹角上溯到九族的親戚,估計就得有意料不到的境遇了。
    向亮取了一支筆來,一邊與沐晨議論齊王可能的反應,一邊塗抹文字反複斟酌,思慮這封警告該如何措辭。但一封信起草未半,就聽到旁邊的門簾一聲響動,貝言已經走了出來。
    “剛剛我們聊了聊他祖宗寫得那本《綴術》,大半都是研究曲線幾何的。”他直接開口:“可能是家傳的緣故,這位祖昀祖公子對這方麵的東西非常感興趣,我就直接取了一本《圓錐曲線論》送給他。結果一讀之下就入神了,現在還在琢磨呢。”
    《圓錐曲線論》是古希臘阿波羅尼奧斯所著,號稱歐幾裏得《幾何原本》之後人類最為偉大的平麵幾何著作,此書問世以後一千餘年,在世界上都是高山仰止獨孤求敗的地位,後來學者前赴後繼揣摩研讀,都沒有在曲線研究中超脫出這本經典的藩籬,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橫壓學術界十個世紀;直到解析幾何學問世,數學家才終於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樣幾何界泰山北鬥玄妙無窮的典籍,也無怪乎祖公子一見傾心色授魂與,乃至於癡迷到都顧不上賓主對談的禮數了。
    於是沐晨連連點頭,大表讚同——當然,他讚同倒並不是對圓錐曲線有什麽高見,更大原因則是在悄悄竊喜,心想自己終於在不動聲色中打聽到了這位祖公子的尊姓大名。倒是向亮擱筆想了一想,額外多問一句:
    “這麽說,你們還談得挺不錯的?”
    這句話一出,貝言的臉色便微微有了變化。他略微沉默片刻,才終於低聲開口:
    “當然談得很不錯。那位祖先生非常高興。”
    說完這句話之後,貝言卻不由抖了抖袖子,下意識的在衣袖上擦幹淨了手心的汗水。
    自然,貝言絕沒有說什麽謊話——中古時代消息極為閉塞,祖昀祖公子好不容易才能遇到一個可以交流的同道,自然便是一見如故情投意合,外加穿越團隊招待殷勤準備妥帖,還有《圓錐曲線論》這樣的寶藏秘籍,那更是挑得這位理工宅男欣喜若狂不能自已;隻要沐晨等事後稍微顯露招攬之意,估計祖公子當場便能下拜謝恩願效犬馬之勞。
    但這樣的賓至如歸,對於貝言來說,那可就未必有什麽快感了——貝言的主攻方向是數理化經濟學,高中入大學時便走的奧數自主招生的門路,自小以來也是能稱得上一個數學學神的。雖說幾年以來沒有繼續鑽研,但舊的底子依舊牢固,因此他才自信滿滿,覺得應付一個中古時代的人物應該不成問題。
    從一開始起,他們的談話便以《綴術》為藍本,但漸漸的貝言便將話題延申,涉及到了無數的概念公理乃至於性質,全都是中古時代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嶄新事物,這些東西構造巧妙邏輯精巧,聽得祖公子目光灼灼心情激蕩,乃至於忍耐不住拍案叫絕。起初貝言還心下自以為得意,乃至於隱約有種古人不過如此的傲慢。但幾個定理介紹完畢,他的冷汗便立刻被逼出來了!
    原因無他,這姓祖的少年的反應與理解太他媽快了——貝言介紹的定理極為繁瑣又極為艱難,在幾何學界都是赫赫有名的偏難怪;但這祖公子最多不過是沉吟之後稍稍勾畫,而後便是一語中的直擊要害,再為明白無誤的揭露了證明的關鍵;思考之簡略理解之透徹,輕鬆得就好像是從地上撿起一跟石子;此人思慮時那種迎刃而解毫不費力的輕鬆愉快,竟好像不是在聽複雜繁瑣的數學證明,而是在欣賞什麽抒情散文!
    於是貝言立刻便覺得冷汗涔涔了——他是學神不假,在數學競賽中也見多了天才;但正因為是學神且見多識廣,他才能深刻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真實差距(至少比沐晨與向亮這種門外漢更加明白)——在這種屹立於人類這個物種巔峰的智力麵前,所謂的學神估計連站立的資格都沒有……甚至貝言可以猜想——不,他敢篤定,隻要讓這位祖公子接受一年正規的數學教育,那自己立刻就能體會到被碾壓的恐懼。
    於是如此一來,非但先前所懷有的傲氣被一掃而空,額外還添加了智商被碾壓的悲哀,貝言自然沒有什麽好臉色。不過他仔細想了一想,卻又額外問了一句:
    “王治呢?”
    “照慣例去天一閣了。”向亮道:“有什麽事麽?”
    “也沒什麽,就是方才那位祖公子提到了些消息。”貝言淡淡道:“他說自己曾經在宮城集賢閣當過校書,校對過皇帝曆次出巡遊幸的諸多記錄,其中就包括了天一閣的檔案……”
    沐晨嗯了一聲,不由看了貝言一眼。見他神色平靜,似乎沒有什麽言外之意,才欲蓋彌彰的咳嗽了一聲:
    “——那也不錯啊。能不能請他帶我們去找一找檔案?”
    “找不到了。”貝言道:“集賢閣已於前年失火被焚,所藏文件盡數付之一炬。”
    眼見著沐晨與向亮臉上紛紛的顯露出了失望之色,貝言頓了一頓,才慢悠悠補完了下一句: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難事。集賢閣與皇帝巡幸有關的檔案不過幾萬字,祖公子既曾一一校對,自然能夠記憶。隻是北朝皇室崇信方術,外出祭祀時都要大搞迷信,這些檔案的記錄中就夾帶著大量與方術相關的怪異符號,以及成千上萬詰屈聱牙不知所聞的咒文——祖公子是治《孝經》出仕,對這些東西從來敬謝不敏,也絕不接觸。因此,相關的破譯,就隻有讓王治自己來了。”
    沐晨點了點頭,正要順帶拍一拍祖先生這非凡的記憶能力,但忽地眉頭一皺,意識到了關鍵:
    “——你說他壓根不認得檔案上的符號咒文。”他遲疑道:“那這位——又是怎麽記下來的?”
    貝言沒有答話,隻是微微笑了一笑。
    然後他目光掃光,極為滿意的看到沐晨與向亮麵麵相覷——而後一齊變了臉色。
    ——現在,這兩人應該能體會到他麵對祖昀時的感受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