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大漢第五十四屆科舉考試
字數:8699 加入書籤
要打仗了?
龐統聞言一驚,頭伸出窗外,認真的觀察樓下繁華的街道,憑他武道先天的修為去仔細聆聽那些商販的交易。
正所謂見微知著,他很快就從這些交易中,發現了大漢在悄無聲息之間的變化。
同時他也感慨,孔明還是比他更細心,剛才與他言談時,都不忘觀察各處。
接著便是疑惑,大漢國力鼎盛,已占得一洲之地,還要與誰開戰呢?
東海眾仙島,或南海諸島國?
龐統細想一番,很快便有了答案,他對諸葛亮說:“朝廷終於決定要對西方那些王國動手了?”
諸葛亮微微頷首:“不錯,從近段時間商部公布的新聞周刊就能看出些端倪,我大漢已經連續終止了烏斯藏國、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的商業往來。”
龐統也看過這些新聞,所以方才能做出這個判斷,他知道這些西方王國正是大漢西進的阻礙。
另外再結合民間各行業的變化,可以看出大漢正在調整各種政策,為戰爭做準備。
諸葛亮又道:“不喝了,最近忙著應試,我都沒來得及去看朝廷最新的新聞動向。”
說完,身形一閃,就消失不見了。
龐統抓了一把吃的,連忙追上去:“等等我。”
……
大漢的科舉分文科與武科。
文科原本有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由於人王劉秀放權於內閣,所以取消了殿試,隻留前三級。
其中會試之後,是由內閣丞相們共同閱卷,才確定最終的三甲名次。
科舉每三年一屆,今年進行的正是第五十四屆的文科會試。
會試之前,主考官郭嘉、法正、魯肅正在商議第三場的策問考什麽。
郭嘉笑著說:“就定大漢西進之策吧,看看能不能從這些考生裏抓個丞相出來。”
法正搖頭:“這個對他們太難了,西進的關鍵信息都在內閣之中,未曾見報,能從平時的生活中看出這些細微變化的考生,恐怕寥寥無幾。”
魯肅皺眉道:“考生們都在緊張應試,應該沒人會留意近段時間朝中和民間的變化。”
雖然有兩人反對,但策問題目還是定為大漢的西進之策。
因為郭嘉是主考,法正和魯肅是副考。
另外,郭嘉還是第五十二屆科舉的文科狀元,魯肅是榜眼。
而法正是第五十三屆的文科榜眼,當時的狀元是周瑜,探花是楊修。
……
會試開始後,諸葛亮和龐統一同進了貢院,找到各自的考室。
因為朝廷專門安排了仙人檢查,所以根本沒人有機會作弊。
龐統坐在考室內,給自己暗暗打氣:“這次一定要贏了孔明,比他名次更高才行!”
他也幻想過位列一甲,但大漢最近二三十年的天才太多了,所以能超過孔明,他就滿足了。
接下來的考試,龐統答得很順利,覺得自己至少能得個二甲前列。
直到最後一場策問的題目下來時,龐統愣了。
大漢的西進之策?竟是這個題目!
他又苦笑起來:“我不如孔明也。”
上次圍爐煮茶之後,他就與諸葛亮一直在研究大漢對西方的各種政策變化,並且也推演了大漢西進的策略方針。
平心而論,在這方麵他是不如諸葛亮的。
另一邊,諸葛亮也看見了策問的題目,他微微一笑,在胸有成竹之上又加了一重運籌帷幄於千裏之外。
此次科舉,穩了!
一個月後,萬眾矚目的文科科舉終於放榜了。
貢院門前人聲鼎沸,從三甲,到二甲,再到一甲,一張張榜單懸在空中,被無數雙眼睛看到。
“新科探花,司馬懿!”
“新科榜眼,龐統!”
“新科狀元,諸葛亮!”
三個名字被萬人呼喊,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被無數人所知。
司馬懿雖然年輕,卻沉得住氣,正老神在在的坐在家裏看書,根本沒去貢院看成績。
直到去看榜的下人回來稟報,說了狀元、榜眼、探花的名字。
“隻是探花?”司馬懿微微皺眉。
他沒去看榜,一是性子使然,確實沉得住氣,二是他很自信,這次自己絕對能高中狀元。
因為他父親司馬防雖然不是內閣丞相,但卻是身居高位的內閣大臣,為京兆尹,執掌大漢京畿之地。
而且當今朝中權勢最大的曹丞相,就是他父親當初扶持起來的。
所以,他父親有資格參加內閣的重要會議,每次回來後也常常與他談論一些並非機要的事情,培養他的決策能力。
可以說,他對大漢籌備西進之事十分熟悉,並且也做了推演,早有自己的想法。
和其他同屆考生相比,這次的策問無疑是給他送分的。
但沒想到,他竟然隻是第三名的探花。
司馬懿想不明白,這個此前毫不知名的諸葛亮,還有什麽龐統,成績竟然都能在他之上!
會試之前,他在父親那裏聽過諸葛亮的名字,說是曹丞相要找的人,但當時並未在意。
“也不知他的西進之策如何?”司馬懿陷入沉思,經過短暫的吃驚和失落之後,他又恢複了平靜。
不知過了多久,他父親司馬防領著曹丞相府上的陳群過來了。
“父親,長文兄。”司馬懿起身行禮,陳群雖比他年長一些,但卻是同輩。
陳群笑著說:“仲達,恭喜了。”
司馬懿麵色平靜,隻說了兩字:“多謝。”
陳群知道他是這個性子,也不驚訝,又笑道:“上次丞相請你去做事,你忙於科舉未去,如今科舉成績出來了,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
對了,丞相對你寫得西進之策,可是大為讚賞。”
司馬懿沒再拒絕,點頭同意了。
一旁的司馬防並未說話,臉上卻露出了一些笑容。
知子莫若父,他最清楚自己兒子的本事,司馬仲達有丞相之才也。
……
科舉之後,位列一二三甲的進士就有資格入仕做官了。
他們可以聽從朝廷的調用命令,也可以自己選擇為朝中哪一派做事。
但除了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大多數進士都是聽從調令,而非自己選擇。
這邊,司馬懿得到了曹丞相的調令。
那邊,諸葛亮的門前也來了一位貴客,上次未得相見的劉丞相,再次登門。
而龐統已經趕去孫丞相府上了,隻留諸葛亮一人。
同福酒樓知道諸葛亮中了狀元,已經將他安排到了最好的別墅小院中。
此刻,諸葛亮看見小院門外的劉備和徐庶,連忙行禮:“亮見過劉丞相。”
劉備看見眼前這個頭戴綸巾、麵如冠玉的青年,頓時驚為天人,又翻手取出一壺好酒,笑讚道:“孔明,今日狀元及第,當飲酒慶賀也。”
諸葛亮欣然同意,與劉備在院中相對而坐,徐庶則笑著離開。
一杯酒下肚之後,劉備直接道:“孔明的西進之策,甚得我心,如今大漢西進在即,我獨缺一位謀主,不知孔明可願為我出謀劃策,為大漢建功立業?”
諸葛亮起身行禮,鄭重道:“亮本為布衣,卻得丞相器之,自當效死命也。”
隨後二人一問一答,遍數大漢諸事,及西進之事。
後世有人為此事著書,稱之為“同福酒樓院中對”。
又過三日,大漢內閣召開擴大會議,劉備帶上了諸葛亮。
這讓關羽和張飛十分不爽,因為這幾日他們的大哥與這個剛來的小生十分親密,同吃同住同睡,根本分不開,現在竟然還要帶去內閣參加會議?
什麽身份,不就是新科狀元嗎?也能跟他們一樣?
劉備見兩個弟弟的神情,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笑著解釋道:“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也,希望伱們不要再說什麽了。”
關羽和張飛這才明白諸葛亮在大哥心中的地位,不再多言。
諸葛亮在一旁麵帶笑容的看著,並不在意兩人的看法,因為地位和尊重都要憑實力才能獲得。
況且關羽和張飛二人本就是當朝排名前五的猛將,皆為武道天人,自有一身傲氣。
……
話分兩頭,且說龐統到了孫堅府上,先是魯肅聽說龐統來了,忙去迎接。
龐統的叔叔龐德公是荊州名士,在蜀地和江東皆有大名聲,所以魯肅早就知道了龐統的才學,更知其有鳳雛之名。
如今龐統考中了榜眼,便說明鳳雛之名不假。
魯肅為龐統的選擇感到高興,連忙帶著他去見孫堅。
路上,他們遇到了孫權。
魯肅笑著引薦:“這位是丞相的二公子。”
龐統行禮道:“見過二公子。”
魯肅又連忙向孫權介紹了龐統的身份。
孫權聽完卻眉頭緊皺,問龐統:“你是新科榜眼,不知才學與上一屆的狀元周瑜相比如何?”
龐統笑道:“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
孫權心中十分不悅,他平生最欣賞周瑜,周公瑾姿容秀麗,英挺儒雅,雄誌遠略,又精通音律,還會跳舞。
這龐統是誰?長得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十分醜陋,也敢在言語中對公瑾不敬?
孫權沒有表露心中所想,但也沒再多看龐統一眼,拂袖離去。
等孫權走遠後,魯肅連忙解釋說:“士元莫要在意,二公子一向如此。”
龐統隻是微微皺眉,他並未在意,因為孫丞相府上是以大公子孫策將軍為主,二公子孫權沒有多少權力。
隨後二人孫堅練武的地方,由魯肅說明來意,並介紹龐統。
孫堅放下手中大刀,卻未收起身上散發的武道天人氣息,他看見龐統之後,便毫不掩飾眉宇間的厭惡之色,揮手道:“且退下,待有用你之時,自會相請。”
龐統臉色不太好看,當即告辭離去。
魯肅麵色一變,忙問道:“丞相為何不用龐士元?”
孫堅神色不悅:“我為內閣丞相,若是用如此醜陋之人,豈不叫天下人恥笑?笑我麾下無人?”
魯肅哭笑不得,卻又無可奈何,但作為謀臣,他隻能再次勸說:“丞相,如今大漢西進在即,龐士元僅憑新聞中的一些隻言片語,就能推演出一份不俗的西進之策,
他若能為丞相效力,必定能助丞相在西進之時建立大功勳也!”
孫堅有些不耐煩:“一個小小的榜眼而已,沒他,我就不能建立功勳了?我麾下謀主周瑜,乃狀元也,還能比一個榜眼差了?”
魯肅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擅長的東西是不同的,怎能簡單的以名次論能力呢?
西牛賀洲那麽大,形勢複雜,一旦西進開始,肯定會遇到各種情況,自然是謀臣越多越好。
隻聽孫堅又道:“況且我閱卷時,也讀了龐士元的文章,他的西進之策,與諸葛亮的多有相仿之處,我聽說他們二人是同門師兄弟,他定是抄了諸葛亮的想法!”
魯肅長歎一聲,無奈離去。
可惜大公子不在府上,不然龐士元必為吳侯所用。
要知道,孫堅能以將軍之身坐上內閣丞相之位,最主要的助力便是大公子孫策。
若沒有大公子孫策在背後支持,孫堅如今的地位恐怕連衛將軍呂布都不如。
半日後,孫策從軍中回來了,聽說了此事之後,頓時勃然大怒,當著孫堅的麵,狠狠的教訓了孫權一頓。
他不能打老子,隻能拿不成事的弟弟泄憤。
周瑜則是在一旁輕輕搖頭。
……
大漢內閣擴大會議召開後,諸葛亮跟著劉備一起來到了恢弘的內閣大殿。
隻見一副巨大的沙盤,正擺在大殿中央。
沙盤之中,有許多星羅密布的王國,其間還有崇山峻嶺、河穀溪流縱橫。
這正是縮小很多倍的西牛賀洲!
此刻,大漢的眾多文臣武將都在圍著沙盤觀賞,個個驚奇萬分。
“妙哉!”諸葛亮一眼就陷進去了。
這比普通的地圖看著清楚太多了,打仗的時候用這個沙盤地圖,能更清楚的把握敵我態勢,做出更精確的謀劃。
劉備笑著解釋道:“這是上次我們去見武祖和人王時,武祖教我們做的沙盤圖,西牛賀洲的詳細地形,也是武祖用神通幫我們還原的。”
諸葛亮連連讚道:“武祖真乃神人也,恨不能一見!”
嘭!
他圍著巨大的沙盤邊走邊看,看得正入迷,突然撞上了一個麵無表情的青年。
“對不住,對不住。”諸葛亮連忙抱拳。
司馬懿也在沙盤邊上看得入迷,他看了諸葛亮一眼,又轉過頭,將目光重新落在沙盤之中,很是癡迷。
諸葛亮看此人與他年紀相仿,心中暗自好奇,不知是誰,竟也有大才在身!
這時,孫堅帶著孫策、周瑜、魯肅等一眾文臣武將來了,孫權被打得臥床不起,沒有一起過來。
諸葛亮看了一圈,卻沒發現龐統的身影,他有些疑惑,士元不是選擇為孫丞相做事嗎?
孫丞相麾下厲害的謀臣不多,憑士元的本事,應該能受到重視才對,怎麽沒來參加此次內閣擴大會議?
我覺得三國人物都很意思,所以多寫了點相關的劇情,後麵到西牛賀洲也能更好展開,各位大佬不要說我水哈……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