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獻忠入南京(求追訂月票)
字數:8417 加入書籤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一直是江南最核心的城市。
從風水學上來說,南京城可謂是虎踞龍盤。
鍾山蟠龍,石門踞虎,南有秦淮河,北有玄武湖。
占全了四象之數,是絕佳的風水寶地,藏風聚氣之所。
隻可惜滾滾長江東逝而去,使得南京城的王氣被泄去了大半,所有定都南京的王朝,多是偏安一隅的短命王朝。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便著手修建南京的城防,將他修成了世界上最城牆最高大的城池,沒有之一。
南京的城牆周長35.267千米垛口13616個,窩鋪200座),圍合麵積43平方千米,城高1426米,城寬730米,共有城門13座,水關2座。
南京的城門也是精確選址的,這13座城門分別對應北鬥七星同南鬥六星。
南京的外城則是超過了60千米,共有18座城門,不過高度遠不如內城,隻有810米。
以南京城的堅固程度,隻要兵力充足,糧草足夠,想要攻克南京絕非易事。
隻可惜固國在德,不在險。
曆史上無論是朱棣靖難還是多鐸南下,南京的城牆幾乎就沒有發揮過任何作用。
盡管此時的南京城尚有5萬明軍,不過麵對遼東軍的堅船利炮,他們並沒有決一死戰的勇氣。
南京守備太監崔文升自萬曆48年在京師給泰昌帝開了一副瀉藥後就被貶到了南京。
不過在這裏他可是如魚得水,在崔文升的幫助下,“天上人間”成為了秦淮河畔最熱門的休閑場所。
哪怕是京師的“天上人間”由於遼東同朝廷的關係緊張而受到影響,南京城的“天上人間”依然是車水馬龍。
他們也習慣了在天上人間吃著美味佳肴,一邊享受各種服務,一邊商討國家大事。
這時崔文升說道:“遼東水師的戰艦已經開到了南京城外,遼東郡王要求我們取締複社的命令也已經送了過來,我們何去何從,諸位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此時眾人都在觀望他人,卻沒有人出聲!
看到如此冷場,崔文升麵子上有些掛不住了,他提高了一下嗓門,說道:“怎麽諸位一定要等到炮轟南京,才肯出聲嗎?”
這時馮銓說道:“本兵已經將周邊的兵力全部收縮到南京城了,如今南京擁有兵士5萬,各式火炮上百門,糧食應該可以支撐半年。”
然後他又補充道:“五萬人馬聽起來不少,守衛其他城池可謂是綽綽有餘,可放在南京城本兵也隻能放棄外城,退守南京的內城!”
“不過本兵對遼東軍的戰力不是很了解,還請史侍郎給大家介紹下吧!”
然後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剛從揚州跑回來的史可法。
此時史可法也是相當的為難。
東林黨的立場肯定是要捍衛江南士紳的利益,同遼東軍決一死戰的。
可自己剛剛大敗而歸,北上的三萬大軍幾乎是全軍覆沒,非但沒有救出崇禎皇帝,反而丟了揚州。
他要是說遼東軍不厲害,自己怎麽會如此狼狽?
可要是實話實說,誰還有勇氣抵抗北軍?
最終史可法還是用了東林黨擅長的甩鍋大法。
他說道:“遼東軍戰力強悍是一方麵,但是他們擅於使用詭計,收買奸細,也不得不防!”
“左良玉詐降,揚州的徽商反水,是造成本次江北失利的主要原因。”
“敵軍的水師雖然厲害,但是畢竟戰船不能登陸,隻要我們同仇敵愾,憑借著南京城的堅固還是能夠堅守的!”
馮銓說道:“看來麵對遼東軍,史侍郎的信心也不是很足啊!”
“獅子山距離長江隻有不足2裏地,遼東軍的艦炮可以覆蓋整座獅子山,恐怕就連附近的鳳儀門也難以保全。”
“鎮江京口炮台的事情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即便是南京的內城也抵擋不住遼東軍的火炮。”
“還請各位不要忽略這個現實,若是想要擋住敵軍恐怕隻能依靠巷戰了!”
“巷戰?”
馮銓的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城牆擋不住敵軍,這還守個毛線啊?
此時南京的大小勳貴們紛紛看向了魏國公徐弘基。
原本南京的權力“三駕馬車”分別是:守備太監是崔文升,南京守備是魏國公徐弘基,兵部尚書馮銓。
東林黨如今代表了江南本地士紳的利益,加之其又與複社結盟。
所以南京禮部尚書錢謙益仍然有相當的話語權。
馮銓同崔文升都是情報司的人,他們自然是主張投降的。
魏國公徐弘基的態度就比較關鍵了。
對於“弘光新政”,徐弘基本人還是相當抵觸的。
他們這些勳貴掌握著南直隸大量的土地,這些以後都要納糧了。
而且他們私自開設的鐵礦、煤礦以後也要依法納稅,最主要的是他不能吃空餉了,這可是一筆很大的損失。
但他也很清楚,以南京城目前的情況是守不住的。
因為馮銓說的5萬人是將自己麾下的2萬守備軍給算進去了,這些人裏有3成空餉以及3成老弱,真正能打的也就幾千人。
指望這些人阻擋遼東軍那無異於癡人說夢!
北京的勳貴們其實就是他們的榜樣,要想保住自己的爵位恐怕也隻有放棄一些經濟利益了。
魏國公徐弘基說道:“馮本兵所言非虛,南京城抵擋住遼東軍的可能性不大。”
見到徐弘基終於表態了,崔文升同馮銓相視一笑。
馮銓繼續說道:“所謂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如今崇禎陛下已經歸天,江北各地的士紳藩王盡皆歸附弘光陛下。諸位有沒有想過我們以何名義抵抗遼東郡王南下的大軍?”
馮銓的話,點出了此時他們最大的軟肋,出師無名!
說到底,這不過是他們老朱家的內部鬥爭。
崇禎皇帝若在,他們還能有一個抵抗的名頭。
如今崇禎已經不在了,他們繼續頑抗可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破城之後,無論是李獻忠還是朱由崧都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搞不好就是一個謀逆大罪抄家滅族,這樣的後果他們承擔不起!
最終錢謙益也隻得表態說道:“看來我們已經別無選擇了,隻有遵從遼東郡王的命令,取締複社,抓捕張溥等人了!”
錢謙益的表態後,眾人終於達成了一致。
很明顯李獻忠是要分化他們,但此刻他們也隻有犧牲複社了。
畢竟“死道友,不死貧道”。
誰叫複社的陳子龍去刺殺李獻忠?
刺殺不成,肯定是要遭到李獻忠報複的。
此刻陳子龍已經被遼東軍在鬆江直接抓捕。
複社在南直隸以及浙江等地的紛紛被取締,其主要領導人張溥、張采、吳偉業等也被抓到了南京。
當然此時南京的官員們還不能高枕無憂,他們執行李獻忠的命令隻是第一步。
接下來他們還是要看李獻忠的意思。
於是過江去揚州同李獻忠談判便成為了當務之急。
最終他們決定由馮銓同錢謙益二人去揚州請李獻忠過江,並摸一摸他的底線。
揚州同南京隻有一江之隔,他們在接受了遼東水師的盤查後,很快就來到了揚州城。
李獻忠在瘦西湖畔的別院接見了兩人。
馮銓是當初自己安插到江南的棋子,他本次的主要目標還是錢謙益。
錢謙益的名頭不小,東林黨魁,文壇領袖。
更是同吳偉業、龔鼎孳合稱為“江左三大家”,尤其以詩文見長。
不過在仕途上他卻是一個十足的倒黴蛋。
他是萬曆三十八年的一甲三名進士,也就是俗稱的探花。
年僅28歲就能高中探花,在科舉上也算得上十分順利了。
為啥說他是倒黴蛋呢?
因為他的狀元被人調換了。
而且進行調換的不是別人正是萬曆皇帝本人。
萬曆三十八年的狀元韓敬原本在會試時就應該落榜的,但他買通了閱卷官湯賓尹,硬是將自己的試卷變成了會試第一。
然後在殿試之中,韓敬名列第三。
但是湯賓尹牽線搭橋,讓韓敬捐獻4萬兩銀子入萬曆的內帑,供其花銷。
最終萬曆皇帝居然為了4萬兩銀子,就將韓敬同錢謙益兩人的名次調換。
這件事在三年後被人舉報,並最終查實,但是錢謙益的狀元卻永遠回不來了。
天啟元年,錢謙益擔任浙江的主考官,又因為發生科場舞弊受到牽連。
天啟四年好不容易重新出山,又因為東林黨魁的身份,遭到了魏忠賢同崔呈秀的打擊,被革職!
崇禎元年時複出擔任禮部右侍郎,本來入閣的呼聲最高,但是受到周延儒同溫體仁二人的聯手打壓,加上崇禎皇帝性格多疑,最終沒有入閣。
溫體仁成為首輔後又指使人誣告錢謙益貪贓不法,雖然有巡撫張國維、巡按路振飛上書為其鳴冤,但依舊被革職還鄉。
可以說這次出任南京禮部尚書,已經是錢謙益有史以來擔任的最高官職了。
錢謙益無論是才學名氣都比馮銓要大的多,但比他晚六年中進士的馮銓卻已經是兩次入內閣了。錢謙益的仕途則是各種不順,並且大多都與他的能力,操守無關,僅僅隻是時運不濟,或者受到牽連、被人陷害。
要拿捏這樣一個人,實在是太輕鬆了,因為李獻忠知道他最渴望得到什麽。
錢謙益很快就說道:“啟稟王爺,我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取締了複社,並將其主要成員抓捕歸案了!”
“這是南京六部以及留守官員的聯名上書,我等願意奉弘光陛下為正朔!”
李獻忠說道:“看來南京官員的辦事效率很高,本王非常滿意!”
“不過弘光陛下原本就是正朔,本王隻不過是奉萬曆爺的遺詔撥亂反正罷了!”
說實話,由於被萬曆奪走了狀元,錢謙益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嫉恨的。
而且皇長子朱常洛繼位是大明祖製,即便萬曆的遺詔是真的,天下的文官也是不認的。
李獻忠不過是憑借武力強迫他們承認而已!
見錢謙益沒有接話,李獻忠接著說道:“本王一直覺得應當有錯必究,就像萬曆三十八年的科場舞弊案,既然已經查明,那麽就應當撥亂反正!”
撥亂反正?
錢謙益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獻忠的意思難道是要修改那科的名次?
李獻忠說道:“當初的狀元韓敬通過賄賂等手段蒙蔽聖聽,自然應當革去名號。”
“弘光陛下聖明,說錢尚書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應當恢複名譽。故而陛下會下旨,將當年的舞弊案昭告天下,並恢複錢尚書萬曆三十八年的一甲頭名進士,也就是‘狀元’的稱號。”
聽到李獻忠的話後,錢謙益已經是熱淚盈眶了。
盡管他心中十分不平,可他從來也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可以翻案。
他跪在地上說道:“微臣,叩謝陛下以及王爺的大恩!”
“微臣定為弘光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獻忠趕緊扶起了跪在地上的錢謙益,說道:“以錢尚書的才學,早就該進入內閣了。本王可以向錢尚書保證,隻要江南的事了,定讓錢尚書入閣。”
李獻忠知道錢謙益並不缺錢,曆史上錢謙益因為涉嫌反清入獄後,柳如是曾經花了三十萬兩銀子打通關節。
他這一輩子糾結的無非是那個“已失去”的狀元,同一直“得不到”的進入內閣的機會。
所以隻要完成了他的人生兩大心願,他定然會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忠的。
果然錢謙益表示他定然會竭盡所能推行“弘光新政”!
隨著錢謙益的倒戈,江南的東林黨也就不會一直同自己作對了。
弘光元年十二月二十日,遼東郡王李獻忠從燕子磯渡過長江,進入南京城。
南京的勳貴官員以及江南的士紳,獻銀500萬兩支持弘光朝廷,並宣布南直隸歸附弘光朝廷,開始實行“弘光新政”!
李獻忠進入南京城後,隨即宣布淩遲處死刺殺自己的主謀陳子龍,夷滅其三族,並取締複社,將張溥等一幹複社主要成員流放遼東。
複社在江南的影響很大,這使得江南的士紳一片驚呼。
不過有柳如是親自出麵指證,那些替陳子龍等人發聲的士紳也無可奈何。
不過奇怪的是,這場刺殺案的主謀卻沒有處理結果!
李獻忠並沒有追究柳如是,而是將她偷偷給放了。
張之極奉命將柳如是送到了江邊,說道:“柳姑娘,這是王爺給你的一封信!”
柳如是打開了信封,看到信中隻有一首詩:
我夢揚州好,
征南亦偶然。
但存顏色在,
離別隻今夕!
看到這首詩後,柳如是隨即明白了李獻忠的心意。
她對張之極說道:“小公爺,奴家不走了!”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