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崔雲朗來訪

字數:4179   加入書籤

A+A-




    天色突然暗了下來,狂風吹得樹枝亂擺,大雨看著又要來了。

    秦箏拽了拽韁繩,尋風便撒開四蹄飛奔起來,青笈和柳劍南護著馬車緊承其後,很快便趕到了南城門。

    陳帆進了馬車,柳劍南坐上了前室,青笈和秦箏帶著三匹馬進了城。

    終於,陳帆他們趕在下雨之前回到了柳家。

    這場雨的氣勢特別大,摧枯拉朽一般,足足灌了半個小時,才滿意地停歇下來。陳帆在浴室聽了半個小時的雨,思緒萬千。

    天色又恢複了明亮,空氣特別清爽。陳帆開始鋪紙,磨墨,端端正正地寫了一章《尚書》。

    小荷進了屋,說十五公子請她過去一趟。

    陳帆看紙都晾得差不多了,便拿了個卷軸將紙卷好,一並帶了過去。

    柳懷瑾的書房坐著柳大老爺和柳二老爺,還有兩位男子。一位三十多歲,身著霽藍色袍子,戴著黑色襆頭帽,眉目深邃,神情卻並不冷肅,透著絲從容和溫潤。還有一位勉強隻有二十歲,筠霧色綢衣,絲質綸巾,鬢發如裁,麵容俊朗,略有些隨意地斜靠在椅背上,看起來很悠然,卻顯出一份超出屋內其他人的貴氣。

    陳帆有些忐忑。

    柳大老爺起身為她介紹:這位是慶州刺史崔大人家的嫡三子,崔公子。這位是懷瑾書院的一位夫子,江夫子。

    陳帆深深地彎下腰,向他們行禮,心裏直納悶,怎麽就突然來了兩位重要客人。

    柳大老爺又向他們介紹了陳帆,他們含笑點了點頭。

    崔公子先開口:“陳姑娘手裏的是剛寫好的作品吧?可否讓我欣賞欣賞?”陳帆趕緊雙手呈上。

    崔雲朗打開紙,和江沐永一起看著上麵的字,滿是讚許、訝異的神情。

    崔雲朗卷好紙,說:“我今天早晨到一家裝裱鋪子裏轉了轉,發現了一幅非常出色的書法作品,就厚著臉問掌櫃的,是誰家寫的。得知是柳十五公子送過去裝裱的,就想來討教一番。”

    柳懷瑾紅著臉站在一旁,不吭聲。

    江沐永微微一笑,春風和煦:“他當時就找到書院來了,還好是先找了我,沒直接衝到教室裏去嚇著孩子。”

    崔雲朗睨了他一眼:“你到鋪子裏看到那兩幅字的時候,很冷靜?”

    江沐永笑了笑。

    崔雲朗看著陳帆:“如此筆力雄勁的作品,竟是出自一位十二歲的小姑娘之手?崔某著實敬佩,又深感慚愧。”

    陳帆趕緊行禮:“崔公子折煞陳帆了,陳帆隻是僥幸得了兩幅好字帖,又得老師辛苦指導幾年,勉強學得幾份形似,神韻氣度自是不敢和原作者相比的。”

    “姑娘謙虛了,姑娘這個年齡已經寫到這份程度,已經著實令人驚歎了。”江沐永說。

    寫到她這樣子的人很多啊,她小學同學就有很多練習書法的呢。可是她能這樣說嗎?

    崔雲朗叫陳帆坐下說,陳帆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椅子邊邊兒上。

    “我對姑娘的字十分喜歡,不知有沒有這個榮幸,能得姑娘送幅字給我?”崔雲朗問。

    有,非常有。陳帆表示隻要是崔公子喜歡的,她都非常榮幸為之效勞。

    崔雲朗解下腰間的玉佩,遞向陳帆,陳帆猶豫了,接,還是不接?先推辭吧。於是,她很認真地推辭了。

    崔雲朗笑了:“姑娘收著吧,一塊玉佩而已。以後來找的時候,有玉佩能方便些。”

    玉佩是通行證?那接著吧。她很鄭重地表示了一番感謝。

    崔雲朗說他喜歡《左傳》,要不就寫《曹劌論戰》和《燭之武退秦師》吧,字體隨意。等寫好了就讓柳懷瑾帶到書院,給江沐永。

    陳帆應下了。

    事情說完了,兩人稍微坐了會兒就離開了。陳帆感覺半癱了。

    今天是什麽日子?那麽多人紮堆來了元豐縣?

    慶州刺史的兒子跑來元豐縣,是有什麽大事情嗎?

    等收拾好一切,陳帆趕緊進了空間,她生怕空間裏也多出他什麽人來。

    還好還好,空間還是那樣,沒多出個人來嚇壞她。

    她走到二號地邊上,那裏成百數千的麻袋堆得高高的,超出了陳帆的身高。

    她來回走了幾步,找了個位置,蹬蹬蹬爬了上去。

    她解開一個麻袋,小麥?再解開一個,土豆?再解開一個,玉米?

    毫無規律。

    她把那個玉米袋子扔了下去,再找到一個就繼續扔下去,一連扔下五袋玉米。想了想又把那袋小麥也扔了下去。

    她躺在床上,默默地想像著小麥玉米沿路播撒的景象。

    第二天清早,城邊幾個村莊的村民發現了那些種子,在路上細細地延伸著,就像是運糧袋子破了,糧食從袋子裏漏出來了一樣。

    村民們喜笑顏開地掃著那些麥子和玉米,一邊議論著那些大粒的黃燦燦的是什麽。

    “這東西能吃嗎?”

    “和小麥在一起的,應該是能吃的吧?”

    “可以喂豬嗎?”

    “可以給雞吃嗎?”

    “我不太敢,你敢嗎?”

    “我也不太敢,可是扔了又舍不得。能種嗎?”

    “你們傻呀,賣給柳家不就好了。柳家那個侄女不是在收各類種子的嗎?這種稀奇種子說不定價格更貴呢。”

    “對啊,我怎麽把這事兒給忘了,賣到王家墩鹽堿地去就可以了呀。”

    ……

    鹽堿地那邊確實在收種子,是陳帆前兩天就照應過李管事的。除了水稻和小麥,隻要是說得出所以然的種子,他們都收。

    昨天一整天,鹽堿地那邊的人就絡繹不絕,不是去看挖地的,而是去賣種子或是看別人賣種子的。負責收種子的夥計大開眼界,連靈芝種子人參種子雪蓮種子都見到了。圍觀的人則是一會兒起哄這個,一會兒詢問那個,愣是在陳帆他們驚心動魄的時候,將鹽堿地玩成了歡樂的海洋。

    夥計們也不深究,按著預先定好的幾類價格收。

    稀有種子雖然稀有,但畢竟見過的人少對不對?被圍觀人群幾個問題一問,賣種子的人自己也前言不搭後語了,也就要不起什麽高價了。

    至於那些種子能種出些什麽來,陳帆並不在意,她隻是想讓大家都知道,她手裏是什麽種子都有的。什麽樣的種子出現在她手裏,都是有可能的。

    她要開始種豆子啦!先種紅豆、綠豆和金豆(玉米)!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