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王家墩五張嘴

字數:3486   加入書籤

A+A-




    王裏正趕來了:“都回家去!大清早在人家大門口吵,成什麽體統!”

    大嗓門脖子一梗:“我們給孩子找個讀書的地方,有錯嗎?”

    “要讀書送到學堂去,跑人家來吵什麽?村上那麽多孩子在學堂讀書,怎麽就你家幾個去不得?”

    “他們不是在家裏讀書嗎?”大嗓門用手指了指,嘟嚷著。

    “他們家裏有人教書,孩子們自然可以在家裏讀。”

    “那我們也把孩子送過來,一個村上的,多幾個人聽課又不影響夫子講課。”

    “那你們得交束脩,在學堂上課都得交束脩。”

    “交什麽束脩?不都是一個村的嗎?”大嗓門的嗓門更大了。

    “如果你們再吵,我就叫全村人到你們家裏去吃飯!不都是一個村的嗎,去吃個飯怎麽了?”王裏正把話還了回去。

    大嗓門炸毛了:“憑什麽來我家吃飯!我家又沒什麽錢!”

    “沒錢還不趕緊回去幹活掙錢!人家的錢也都是種田做事掙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大風刮來的!再不回去我敲鍾喊集合,都到你家裏去。”

    大嗓門的氣焰矮了下去,心不甘情不願地往回走。

    那幾人想想還是不甘心,又聚在大嗓門家裏想主意。她們被稱為王家墩的五張嘴,整天張家長李家短,啥事兒都衝在情報第一線。

    大嗓門姓成,因為嗓門最大身材最胖,號稱成大嘴。她撇著嘴,滿臉不甘:“那個姓陳的還真是好福氣,立了個女戶,還能蓋那麽多大房子,還這麽快就有了好看的夫君。”

    “還不是靠柳家。”羊二嘴瘦瘦的,下巴尖尖的。

    “說起來真是邪門兒,那鹽堿地幾十年都不長東西了,被柳家買下來居然改造好了,你們看看那些草,長得比我們田裏的苗還壯。”喬三嘴一臉羨慕。

    “還收養了這麽多弟弟妹妹,也不怕吃窮了去。那幾個小崽子也真是好福氣,怎麽就被柳家人給收養了。”薑四嘴嘲諷。大家還是習慣性地把陳帆說成柳家人。

    “在家裏就能讀書,可真是好。我們怎麽把自己家的孩子塞進去呢?”南五嘴提出了核心問題。

    五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們又不能把孩子送給人家。”喬三嘴囁嚅著。

    成大嘴一拍大腿:“我們可以定親啊。她家不是還有四個丫頭嗎?做了他們家的女婿,總是要照顧一下讀讀書吧?”

    幾個人眼睛一亮。

    “幾個丫頭分別多少歲來著?”羊二嘴立刻盤算開了。

    “兩個大一點,十一二歲;一個看著不到十歲;還有一個才六七歲的樣子。”南五嘴觀察比較細致。

    “這麽小能同意定親嗎?”薑四嘴疑惑。

    “那個姓陳的不就是十二歲就領了婚書嗎?是領了婚書,可不止是定親那麽簡單,衙門裏都報備了的。”成大嘴不以為然。

    “我家有個九歲的,可以找那個六歲的小丫頭。”薑四嘴馬上響應。

    “你倒是起勁。”羊二嘴瞟了她一眼,“我家有個十三歲的,就找那個九歲的丫頭吧。”

    喬三嘴不甘落後:“我家有個十六歲的。”

    南五嘴緊跟其後:“我家有個十七歲的。”她明明年紀不是最小,卻隻排到第五嘴,隻因她個子最小。

    成大嘴眼一瞪:“合著你們都分好了,就撂下我是吧?我大兒子也十七歲。”

    四大嘴齊齊縮了縮脖子。

    “我今天就去找媒婆,明天去她家提親。”成大嘴風風火火。

    院子裏的雞撕心裂肺叫了起來,成大嘴蹭地站了起來,衝出了門。

    院子裏的雞都在撲撲亂飛,幾個人一個勁地喊著怎麽啦怎麽啦,卻都是一股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語氣。一隻公雞直對著羊二嘴衝了過來,把羊二嘴嚇得連聲尖叫,抱著頭蹲在了地上。公雞沒饒過她,在她手背上啄了兩個,羊二嘴的尖叫聲立刻帶上了哭腔。

    僥幸躲過的喬三嘴癱坐在地上,一隻老母雞從她的頭頂擦過,喬三嘴的尖叫聲直衝天靈蓋。

    她身後的薑四嘴很湊巧地迎接了母雞的一坨雞屎。

    南五嘴老早就跑回了屋子,一隻大公雞也跟著她進了屋子,追在她屋子裏轉圈圈。

    身為主人的成大嘴受到的攻擊最多,怎麽叫喚都沒用,那些雞照例無差別攻擊。

    這個時候成大嘴家裏沒有其他人,婆婆已經去世了,公公和丈夫去田裏幹活了,兒子和小叔子在城裏做夥計,女兒已經嫁人了。她在家裏算是比較閑的。

    五個女人在院子裏躥東躥西,也沒誰顧得上拿根竹竿去打雞。成大嘴是舍不得,那四個人是不敢打。

    尖叫聲引來了一些鄰居,她們也隻能幹看著,不能去幫著打雞。把雞打壞了,成大嘴可是要找他們拚命的。

    雞終於消停了,五個女人都是狼狽不堪:頭發亂了,糊著雞屎了,衣裳皺了髒了。

    這件事成了王家墩的笑談,很是熱鬧地傳了幾日。

    章辭回到學堂,發現孩子們已經把詩讀熟了,理解了,有幾個孩子已經會背了。

    “你們倒是未受影響。”章辭笑了笑。

    陳忠簷看了他一眼:“吵個架就分神,還談什麽專心學習?”

    “說得好。”章辭誇了他一句,“你會背了嗎?背得我聽聽,順便把詩解釋一下。”

    陳忠簷沒聽他的:“誰年長誰先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