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易思玲射落首金

字數:5871   加入書籤

A+A-




    2012年倫敦奧運會共設有26個大項,300個小項比賽。其中傳統比賽項目棒球(奧運會隻設男子棒球項目)和壘球(奧運會隻設女子壘球項目)不列入2012年倫敦奧運會以及2016年裏約熱內盧奧運會比賽項目,自此棒球和壘球正式退出奧運會。

    2012年倫敦奧運會26個大項分別為:田徑、賽艇、羽毛球、\t帆船帆板、籃球、\t足球、\t拳擊、皮劃艇、自行車、擊劍、體操、舉重、手球、曲棍球、柔道、\t摔跤、水上項目、現代五項、排球、馬術、跆拳道、網球、乒乓球、\t射擊、射箭、鐵人三項。

    2012年7月28日進入倫敦奧運會的第一個比賽日。

    首個比賽日中國代表團在射擊、女子柔道、男女遊泳項目上有望斬獲首金。

    在以往的曆屆奧運會中為中國代表團摘得首金的分別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射擊);1988年漢城奧運會許豔梅(跳水);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莊泳(遊泳);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孫福明(柔道);2000年悉尼奧運會陶璐娜(射擊);2004年雅典奧運會杜麗(射擊);2008年bj奧運會龐偉(射擊)。

    在過去的七屆奧運會中,有四屆的首金出自射擊項目,本屆奧運會為中國代表團奪首金的重任仍落在射擊項目上。

    在即將進行的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上,代表中國出戰的易思玲、喻丹將聯袂向首枚金牌發起衝擊。

    1989年,易思玲出生於湖南桂陽縣城關鎮七裏街。父母是下崗工人,全家人的生活,都靠他們開小餐館維持。

    在爸媽眼裏,小思玲是一個好強又活潑的女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她就要嚷嚷著要從別人手中搶過來。

    上小學後,易思玲喜歡上了跑步和跳舞。讀小學4年級時,她就開始苦練長跑,並在第二年成為學校田徑隊的一員。

    但爸爸易澤軍不願看到瘦小的女兒每天練得那麽辛苦,就勸她學點別的。小思玲不吭聲,以沉默表示“決不服從”。

    後來,小思玲又愛上了唱歌和舞蹈,家裏的錄音機裏每天都高音播放著音樂。

    從小飯館裏忙活一天回來的父親被吵煩了,就向女兒“潑冷水”:“唱歌,你沒有特別好的嗓子;舞即使跳得再好,也隻能給人伴舞,又不能走到舞台中央去。我看還是先好好讀書吧!”

    小思玲聽了還是不頂撞,隻是學校一有了文藝活動,她依舊我行我素,積極報名參加。

    因父母忙於生意,無暇照顧易思玲和弟弟妹妹,三個孩子自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為了幫助易思玲的父母補貼家用,爺爺曾在縣城裏支起了一個氣槍攤,供年輕人用塑料子彈打氣球玩,每槍收費5分錢,打中了不要錢。沒有生意的時候,思玲經常帶著弟弟妹妹找爺爺玩。

    起初見孫子們不敢摸氣槍,爺爺就一邊示範打槍姿勢,一邊給小思玲他們傳授秘訣:“打槍沒什麽難的咯,首先靜心沉氣,閉上一隻眼睛,然後用另一隻眼從準星瞄向氣球,就一打一個準了!”

    時間漸長,姐弟三人玩熟了氣槍,尤其是大姐易思玲,站在幾米外打起氣球來竟然彈無虛發。

    整個小學階段,父母並沒有發現大女兒有什麽過人天賦。但在思玲讀小學六年級時,郴州體校的射擊教練龍壽柏到桂陽挑選“苗子”,她一下遇上了“伯樂”。

    當天考試的方式很特別——攤開手掌,自下往上疊加子彈殼。這是測試身體穩定機能的一個常用方法,普通人大約隻能摞3個左右,令龍壽柏感到吃驚的是,小思玲初試身手,竟一口氣疊上了7個子彈殼!而且用起氣槍來也有模有樣。

    龍教練大喜過望,聯係思玲的爸爸征求意見。在與龍教練見麵時,易爸爸說了一句話:“教練你要帶,就把我的女兒帶成世界冠軍!”

    龍壽柏笑了笑說:“這個我不能夠保證,但小思玲是棵好苗子,我一定會盡力把她帶好!”

    龍教練果然沒有看錯人,小思玲的天賦很快顯露出來,並且訓練得很刻苦。

    每天8小時的訓練大多是站著完成,練完槍法她還主動加練體能,每天堅持做80個俯臥撐和仰臥起坐,教練被小姑娘的毅力所感動,經常陪她一起跑步,直到揮汗如雨。

    有時候練得太辛苦,疲憊不堪的易思玲坐下來休息時,經常會在一瞬間睡著。

    2002年9月,在hun省第九屆運動會上,13歲的易思玲嶄露頭角,她和隊友一起奪得女子氣步槍40發第四名。

    2003年8月,在hun省青少年射擊比賽中,她以563環獲乙組女子標準步槍個人第二名、女子氣步槍40發個人第二名。

    因為成績不俗,2004年,易思玲上了省體校。

    但在這裏花費不菲,訓練時一顆子彈得要1塊錢,買一套射擊服得要四五千元。

    加上食宿費、訓練費等,對於開小飯館的易爸爸來說,女兒每年的花費簡直是天文數字。

    易爸爸說:“我一次拿了3萬元錢給思玲,過了幾個月就沒了。加上另外兩個孩子的學費,當時家庭的經濟負擔確實很重,後來欠下了幾萬元債。”

    2007年春天,珠海射擊隊派專人“登門求賢”,力邀易思玲赴粵發展,並承諾日後訓練的所有費用(包括食宿費)均無需家人負擔。

    對方的誠心最終打動了易澤軍一家人,思玲被慧眼識珠的廣東珠海射擊隊“挖”走。

    2008年底,她以出色的成績進入國家隊,師從總教練王義夫的妻子、前步槍名將張秋萍,在當年就奪得了全國錦標賽冠軍!

    在2010年8月舉行的慕尼黑世錦賽上,因為關係到倫敦奧運會參賽資格,女子10米氣步槍的爭奪達到了白熱化,資格賽有133人參加。

    bj奧運會前三名出人意料地全部未能進入前八名決賽。中國軍團的射擊名將們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的易思玲卻脫穎而出,而且以令人驚歎的好成績破了世界紀錄!奪冠之餘,她也幫助全隊拿到一張奧運門票。

    3個月後的廣州亞運會上,她又在一小時內連奪兩金。從此,“小杜麗”的昵稱就傳了開來。

    易思玲卻說:“杜麗姐一直是我的榜樣,我應該學習她的霸氣和冷靜。同時也想做好真實的自己,希望讓大家記住,我叫易思玲。”

    在賽場上,出槍快是易思玲最大的特點。她總是表現出一種“急性子”,當別的選手還在小心瞄準時,她早已幹淨利索地完成了“舉槍、瞄準、擊發”動作。

    之所以能成為典型的快,當然離不開她的好心態和精湛技術。易思玲說:“在平時的訓練或比賽中我都是這樣,瞄久了想得太多反而打不好,隻要按著自己的節奏做好動作就行。”

    屢屢奪金後,易思玲不僅聲名大振,也終於憑借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人的生活。這令她感到欣慰,“父母和爺爺為了培養我,付出了太多太多。”隻差一枚奧運金牌即可成為“大滿貫”得主的她,要給家人和自己製造更大的驚喜。

    根據賽程安排,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將產生本屆倫敦奧運會第一枚金牌。

    2012年7月28日早上,易思玲早早起床,在7點鍾就來到了倫敦皇家炮團兵營射擊場。

    素以“快槍”著稱的易思玲,在資格賽中的節奏出奇地慢,旁邊的俄羅斯選手已經打了10發,她才打5發,讓一旁助威的中國觀眾越來越著急。

    但除了速度稍慢之外,易思玲的狀態很正常,10槍、20槍……一直到第27槍,她的成績單上一直是鮮亮的10環,成為唯一一名在前27槍全部命中10環的選手。

    不過,就在第28槍,易思玲打出了一個9環,這讓本來非常平靜的場下爆出一陣喧嘩。

    她在此停下,走到場邊與教練張秋萍進行了簡單交流,回到靶場的易思玲重新回到10環的軌道,但是時間已經不多。

    比賽還有6分鍾,還剩5槍;比賽還有5分鍾,還剩4槍;比賽還有4分鍾,還剩分鍾,還剩兩槍……

    在一旁觀戰的記者們一起為易思玲讀秒,手心裏都攥出了汗。久經沙場的王義夫這時候倒背著手,閉起了眼睛不看比賽。

    好在易思玲忙而不亂地打完了最後幾槍,以399環的成績與波蘭名將波加卡並列第一進入決賽。

    一小時後,決賽開始。位於二號靶位的易思玲在第一槍就打出了10.8環的佳績,不過,一號靶位的波蘭老將波加卡也同樣打出了10.8環。

    在此後的六槍中,易思玲槍槍被波加卡壓製,雙方差距逐漸拉大,最大差距達到0.5環。

    首金的壓力讓觀眾透不過氣來,易思玲卻神情依舊。

    決賽第八槍,轉機出現了。一直穩定的波加卡打出了9.7環的低分,易思玲射中10.7環,瞬間將局勢逆轉。此前七槍的壓力,轉移到了波加卡身上,易思玲距離首金僅剩兩槍。

    在最後的角逐中,易思玲分別打出了10.0環和10.5環,最終以0.7環的優勢為中國代表團成功摘取倫敦奧運會首金!一瞬間,觀眾席上爆發出了潮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知道自己奪金之後,易思玲回眸一笑。當來到教練張秋萍的麵前,小姑娘卻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場淚如雨下。

    易思玲以502.9環的總成績奪冠,這是本屆奧運會的首枚金牌,同時也是中國代表團的第一金。

    隨後,另一位中國選手喻丹也以501.5環的總成績,獲得了這一項目的銅牌。

    有趣的是,賽後易思玲總結說,除了技術和心理素質,不懂英語也是助她奪得首金的一大“秘訣”:“我不學英語,所以決賽中聽不懂裁判的報靶,這樣我不知道對手的情況,也就沒有了壓力。”

    射落首金後,麵對中外記者的圍追堵截,易思玲顯然有些緊張和慌亂。

    當記者追問她奪冠後的感受時,易思玲說:“為了備戰奧運,我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內基本沒有回過家,爸爸有高血壓、糖尿病,接下來的時間我要好好向他盡孝了。“

    “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見爸媽和爺爺,這塊金牌就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奪得本屆奧運會首枚金牌後,23歲的易思玲已成為集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全運會冠軍於一身的“大滿貫”得主,中國射擊界又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