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日月朝暮懸 執掌生死權
字數:4157 加入書籤
“師父,我回來了。”
不等何榮步入書房,劉鯤便已急聲問道:“怎麽樣?老虎駕怎麽說?”
麵對劉鯤焦急的眼神,何榮麵有難色道:“師父,老元帥病了,聽帥府的管家說老元帥整日裏昏昏沉沉,已經連續三天水米未進。”
“什麽?”
何榮此言一出,劉鯤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要不是徒弟手急眼快,他險些跌倒在地。
“師父,您怎麽樣?”
“我沒事。”
“林叔,備馬,本侯要入宮麵聖。”
何榮聞言連忙開口勸阻道:“師父萬萬不可,難道您忘了,沒有陛下的旨意,您絕不可離開侯府半步,否則就是欺君之罪,夷滅三族哇!”
“是呀!侯爺,您絕不可意氣用事呀!”
麵對兩人的極力攔阻,劉鯤眼望蒼穹,正色說道:“臨患不忘國,忠也。思難不越官,信也;圖國忘死,貞也。劉鯤此生忠義為先,*******,*******。”言畢,決然而去。
“陛下,忠義侯劉鯤宮門外求見。”
“你說何人求見?”
趙淳聞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他從王槐口中再次確認,這才勃然大怒。
“可惡,朕讓他麵壁思過,他怎敢私自外出,居然還敢來此見朕,實在是欺人太甚。”
“來人!傳朕口諭,把忠義侯劉鯤押回府邸,若是再敢無旨外出,當街立斬,殺無赦。”
看到天子盛怒如此,王槐嚇得臉色蒼白匆匆離去。
時間不大,王槐去而複返,戰戰兢兢道:“陛下,劉鯤執意見駕,不肯…………。”
不等王槐把話說完,就見趙淳暴怒而起,抬起一腳將麵前的龍書案踹翻在地。
片刻之後,趙淳滿臉怒容趕到宮門,遠遠便看見劉鯤身體筆直的跪在地上,任憑四周眾人如何勸說,兀自紋絲不動。
“劉鯤,你到底想要幹什麽?難道你以為朕真的不敢殺你嗎?”
麵對天子凶光畢露的眼神,劉鯤以頭觸地,恭聲說道:“陛下息怒,臣本無意冒犯天顏,隻因情勢緊急,關乎大陳國運,故而微臣才鬥膽離府,冒死覲見。”
趙淳聞言臉色陰沉道:“這麽說是朕錯怪你嘍?”
“微臣自知犯下欺君大罪,隻求陛下能聽臣一言,事後哪怕千刀萬剮劉鯤也死而無怨。”
“好,那朕就聽聽你到底還有什麽可說的。”
“陛下,微臣聽說南疆貢獻三萬匹戰馬,您已經恩準韓都督領兵北伐,不知可有其事?”
隨著話音落地,趙淳臉上的表情更加陰沉,劉鯤雖然沒有抬頭,但是空氣中那凝如實質的壓迫感卻令他汗透重裳。
“哼!你的消息倒是靈通,不錯,確有其事。”
聽到天子回話,劉鯤悄悄鬆了口氣,他垂著頭繼續說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嶺南軍馬雖然速度快,體力好,但是不耐嚴寒,北地冬季漫長寒冷,八月飛雪亦屬尋常,一旦大隊人馬遇到極寒天氣,恐有全軍覆沒之虞。”
“住口。”
“好你個劉鯤,你欺君罔上在先,妖言惑眾在後,今日朕不殺你豈能服眾。”
“來呀!把他拖下去。”
隨著趙淳一聲令下,早有武衛上前將劉鯤繩捆索綁,麵對這群如狼似虎的家夥,劉鯤並沒有反抗,他沉默的配合著武衛的動作,兩行淚水無聲垂落,一行為兄弟,一行為蒼生。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聽有人顫抖著聲音嘶啞叫道:“萬歲開恩,刀下留人。”
趙淳聞聲抬頭,隻見形容枯槁的蘇魁在二子的攙扶下匆匆而來。
“萬歲開恩,還望陛下看在劉鯤往日的功勞上網開一麵,免他死罪。”
眼見病入膏肓的蘇魁與兩個兒子同時跪倒在自己麵前,趙淳眼中陰晴不定。
“陛下息怒,臣妾鬥膽懇求萬歲爺法外施恩。”
隨著宜妃的聲音突然出現,趙淳臉上神情明顯一僵,他疑惑的看了看跪在身側的妙人兒,兩道濃眉不知不覺的越靠越緊。
“宜妃,聖祖爺遺訓,後宮不得幹政,你知道你剛剛在胡說些什麽嗎?還不快給朕退下。”
麵對趙淳森寒的注視,宜妃連忙開口辯解道:“萬歲爺息怒,臣妾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幹預政事,隻不過眼下大軍將要出征,戰前殺將實乃兵家大忌,不如將劉鯤暫押天牢,等三軍凱旋之日再依法嚴懲。”
趙淳聞言看了看宜妃,又看了看蘇家父子,怒氣稍斂道:“好吧!看在宜妃和老元帥的麵上,朕暫且饒他死罪。”
“來呀!將逆臣劉鯤押往天牢嚴加看管,朕要讓他親眼看到掃北大軍凱旋而歸,到時候再殺他個心服口服。”
聽到天子如此絕情寡恩,老元帥怒氣交加,兩眼一翻昏死過去。
“老元帥!”
“父帥!”
“老愛卿。”
眼見蘇魁雙目緊閉,麵如金紙,趙淳也亂了方寸,他雖然不喜蘇魁多管閑事,但是他心裏非常清楚,即便老元帥行將就木,卻也是朝堂上下的一麵大旗,稱他是大陳朝的定海神針毫不為過。
“來人,快傳禦醫,老元帥要有個一差二錯,朕要你們統統陪葬。”
在一片嘈雜的慌亂聲中,劉鯤被眾武衛強拉下去,臨別前他掙紮著看了老元帥最後一眼。
模糊的視線裏,老人須發皆白,就像一叢經曆風霜的野草在夕陽下搖擺不定。
正泰九年四月初一,掃北大元帥韓章帶領二十五萬大軍,兵發拒北城。
不等韓章動身,獨孤圖爾早早便已經得到消息,他與張俊臣密議,采取誘敵深入之計,一邊以微弱的代價驕縱其心,一邊拉長掃北大軍的後勤補給,隻等時機成熟便要將其一網打盡。
韓章所部四月底到達拒北城下,不過數日便奪回城池,緊接著連戰連捷,不僅將失地盡數收複,兵鋒更是前出天蕩關直指哈瓦圖。
皇城之內,趙淳接連收到捷報龍顏大悅,他一麵傳旨嘉獎韓章,犒賞全軍,一麵讓人將戰果轉告在天牢裏受苦的劉鯤。
可誰知劉鯤非但不知悔悟,還終日以淚洗麵,再三懇求前去探監的內侍,求他們回宮後提醒天子,一定要曉諭韓章切切不可貪功冒進,萬萬不能深入羌夷腹地。
麵對劉鯤的苦苦勸諫,趙淳全不放在心上。
他覺得自古文人相輕,武將亦是如此,劉鯤之所以再三諫阻北伐,不過是怕韓章功成名就,而他再無出頭之日罷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