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困龍脫火海 直入九重霄
字數:3944 加入書籤
朦朧的星空下,濃煙滾滾,烈焰飛騰,翻滾的火蛇盤繞在寶塔表麵瘋狂肆虐,令人望而生畏。
就在徐濤自以為得計哈哈大笑之時,忽聽一陣馬蹄快如疾風,亂似驟雨,猛然扯碎了這漆黑的夜幕。
“呔,爾等休得猖狂,何榮到了。”
話音未落,一條鋼矛如同泰山壓頂狠狠砸下,麵對何榮情急之下的全力一擊,莫說是徐濤這等二流貨色,即便是強如劉鯤也絕不敢等閑視之。
眼見來者不善,徐濤連忙掄起鬼頭大刀往外崩掛,四周賊人就聽當啷、噗呲,定睛再看不僅徐濤手中鋼刀折斷,就連一顆大好頭顱也被這一矛砸得碎如齏粉。
“殺。”
何榮一招得手,順勢殺入賊人之間,僅僅幾個呼吸的功夫便將眾人殺得四散潰逃。
聽到塔外何榮趕至,劉鯤緊繃的心弦終於放鬆下來,他伸手拽過渾身打顫的楊鬆,縱身衝出塔外。
“師父,您怎麽樣?”
“放心吧!榮兒,為師沒事。”
話音方落,隻聽身後轟隆隆一聲巨響,飽經數千年風雨的古塔傾倒在火海中塵煙四起。。
看到此情此景,剛剛死裏逃生的楊鬆手捂胸口長出一口氣道:“天幸何將軍及時趕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榮兒,你怎麽來了?”
聽到劉鯤詢問,何榮猛地一拍腦袋,急聲說道:“糟糕,若非元帥問起,末將險些誤了大事。”
“元帥,這是陛下八百裏加急送來的緊急公文,請元帥過目。”
原來二人離開不久,便有快馬飛奔入城,何榮遍尋劉鯤不見,後來有軍卒言稱,看到元帥與楊參軍往長留山方向去了,何榮這才匆匆趕來,恰好解了二人焚身之厄。
劉鯤接過公文在手仔細觀瞧,看罷之後臉上的神色無比凝重。
看到劉鯤雙眉緊蹙,臉現愁容,楊鬆在旁小心問道:“元帥,可是北疆戰局又有變化?”
麵對楊鬆的詢問,劉鯤長歎口氣道:“不錯,罕塔領一路軍馬沿蘄河南下,攻打大散關月餘無果後,暗地裏分一支精兵繞道平饒灘頭偷襲北平郡,郡守秦封死戰不退,合家十五口並大小官員數十人全部殉節而死。羌人襲取北平後,兵鋒直指福安郡,可恨紀靈老賊貪生怕死,一箭未發便將福安三關九縣拱手讓人。”
劉鯤一邊說一邊攥緊雙拳,看他的神情恨不得立刻飛往福安郡將老賊紀靈千刀萬剮,方解心頭之恨。
何榮聞聽紀靈賣國投敵臉色立變,他在旁緊張地開口說道:“福安郡有失,樊將軍必將腹背受敵,大散關豈不危矣!”
聽到何榮如此說,劉鯤虎目中淚光隱現,他將公文輕輕遞到何榮麵前,顫抖著聲音苦澀說道:“大散關已經不複存在了。”
何榮聞言連忙低頭看去,原來罕塔恨樊成入骨,攻破大散關後將樊家老幼婦孺連帶關內軍卒百姓九千餘口全部殘殺,並將人頭割下堆成京觀屍塔,他不但下令焚城毀屍,還將樊成幼子的頭骨打磨成酒器每日醉飲,其凶殘暴虐簡直令人發指。
暗夜裏,三人縱馬狂奔,仿佛要用咧咧冷風吹散心中苦悶。
等劉鯤回城後急召眾將前來議事,麵對眼下捉襟見肘的困窘局麵,眾將急得抓耳撓腮紛紛將目光看向劉鯤。
“各位將軍,如今羌人毀我河山,害我百姓,其禍甚巨,若不早除必成心腹大患,因此本帥決定將此間戰事稍緩,先舉兵北上,再徐圖江東。”
“元帥所言甚是,那趙吉雖然將崔廣嘯除去,但是崔賊舊部與趙吉之間必有隔閡,他想要在江東站穩腳跟,恐怕並非易事,所以卑職以為短時間內對岸絕不會有太大動作,我軍隻需一員大將總領江防,自可穩住陣腳。”
“況且陛下已經降旨,撤回駐紮在回褐的數萬大軍,到時援兵齊至,我軍更加高枕無憂。”
楊鬆言畢,眾將頻頻點頭,隨後又一次將視線聚焦在劉鯤身上。
劉鯤見狀自然知曉大家的心意,他審視的目光逐一掃過眾人,最後停留在何榮麵前。
“何榮聽令。”
“末將在。”
“本帥命你暫代九江郡守,總領江防事務,如若有失,惟你是問。”
“末將遵命。”
“彭越聽令。”
“末將在。”
“本帥命你協助何榮處理江防事務,並加緊習練水軍隨時備戰,不得有誤。”
“末將遵命。”
等彭越退下後,劉鯤起身對眾人說道:“各位需謹記,此間事無過既是有功,到時本帥自會奏明陛下,為諸位報功請賞。”
“元帥放心,卑職等必齊心協力為陛下分憂。”
等眾人各自散去後,劉鯤將楊鬆與何榮召入府中。
“榮兒,此番為師舉賢不避親,對你委以重任,你可千萬不要令為師失望啊!”
“師父放心,徒兒明白。”
“好,楊參軍精明幹練,可為臂助,若有不明之事,需向其虛心求教,切忌獨斷專行。”
“是,徒兒謹遵師父教誨。”
囑咐過何榮後,劉鯤走到楊鬆麵前,雙手抓住他的肩膀道:“鼎升兄,榮兒和九江城就交給你了,等劉鯤歸來,必當拜謝。”
眼見劉鯤如此情真意切,楊鬆心中大為感動,當下躬身道:“元帥放心,卑職一定竭盡所能協助小將軍,誓保九江安定。”
送走二人以後,劉鯤一麵起草奏折言明局勢利害,一麵命軍需官收整軍械,齊聚糧草,為大軍出征早做準備。
隔日黃昏,趙檢傳來聖諭,加封劉鯤為掃北大元帥,並禦賜天子節杖,行臨機專斷之權。
疾風獵獵,牛尾狂舞,劉鯤看著捧在手中的竹杖,激動得熱淚盈眶。
此杖雖然隻是一根七尺有餘的普通楠竹,但它卻代表了國家和皇室的威嚴,以及當今天子給予他的莫大信任。
隨著劉鯤率軍北上的消息傳入紫陽城,近日來憂心忡忡的趙吉總算長出了口氣。
眼下崔廣嘯雖然已死,但是江東勢力盤根錯節,各地豪門大族與他這個外來的皇帝貌合神離。尤其是遠在望海郡的郭圖更是打出誓為崔賊報仇的旗號,還有陳兵江岸的湯麟,數次召其入宮恩賞,都被他以軍務繁忙為由婉拒,這許許多多的煩心事攪在一起,常常令他心煩氣躁,徹夜難眠。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