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神兵從天降 所托非信人

字數:3735   加入書籤

A+A-




    暗沉的夜幕下,火光裏夾雜著刀光劍影令人眼花繚亂。一支支羽箭或明或暗從角落中飛射而出,不甘的嘶吼和痛苦的呻吟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來自地獄的魔音,無情鞭撻著所有人的靈魂。

    “奶奶個熊滴,殺。”

    渾身浴血的鐵牛一邊放聲嘶吼,一邊掄動鐵扁擔左右拚殺,前一刻剛拍碎敵將的腦袋,下一秒大腿便被敵人一槍捅了個窟窿。

    “小兔崽子,往哪跑。”

    不等對方抽回長槍,鐵牛手中鐵扁擔猛然回身橫掃,將那人脊椎攔腰打斷。

    眼見兄弟受傷,藏霸手舞八角燈籠錘殺到近前。

    “鐵牛,你怎麽樣?傷勢如何?”

    “放心吧,二哥,俺沒事。剛才含糊了,讓那小子抄個便宜。”

    鐵牛嘴上說的輕鬆,可是傷腿處早已血肉模糊,隨著他前後衝殺,地麵上留下道道血痕,觸目驚心。

    眼見闖入城來的敵軍越聚越多,藏霸心中暗道,看來今夜大勢已去,牢山關萬難保全。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際,忽聽身背後蹄聲滾滾,殺聲陣陣,緊接著一聲霹靂響徹雲霄。

    “呔,小小羌賊休要張狂,劉鯤來也。”

    眾將聞聲無不動容,紛紛回頭觀瞧,隻見火光中一匹黃驃馬快似閃電,迅如奔雷,馬上一員大將銀盔銀甲素羅袍,手中一條亮銀槍,端的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三叔。”

    “元帥。”

    在陣陣歡呼聲中,劉鯤一馬當先殺入敵群,在他身後五千精兵各個如狼似虎,奮勇爭先。

    混戰中,羌人聞聽劉鯤親至,已經膽寒,暗夜裏又不知援兵多少,更添怯意,當下眾軍鬥誌全消,紛紛往城外敗退。

    正與薛禮纏鬥的罕塔見狀,知道兵敗如山倒,自己再如何不甘也是徒勞,於是他猛砍數刀後,轉身便走,借著混亂消失在人海之中。

    眼見敵軍潰敗,劉鯤指揮眾將隨後掩殺,一時間羌人自相踐踏,相擁落水者不計其數。

    此一戰從午夜直至天明,罕塔率領殘兵敗將退入津口關,劉鯤會同眾將殲敵萬餘,繳獲刀槍鎧甲堆積如山。

    回關之後,劉鯤召集眾將論功行賞,唯有副將餘飛因玩忽職守被梟首示眾。

    津口關距離牢山關七十餘裏,城高壕深。此時,大敗而歸的罕塔暴跳如雷,張俊臣悶坐在旁默然無語,誰也沒有料到,劉鯤會在關鍵時刻從天而降,令唾手可得的勝利果實化為烏有。

    入夜之後,心情煩悶的張俊臣獨自在月下徘徊,就在他沿著石階緩步登城時,忽聽城頭上有人竊竊私語。

    “此信務必要親手交到劉元帥手中,事關重大,速去速回。”

    “將軍放心,小人明白。”

    隨後一陣窸窸窣窣聲微微響起,似乎是有人沿著繩索攀緣而下偷溜出城。

    暗地裏,張俊臣悄悄擦了擦額頭滲出的冷汗,心中暗道幸虧此事被自己無意間撞破,否則大難臨頭矣。

    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中,一道黑影正沿著荒草小徑加速前行。突然,在他四周閃現出十餘支火把,跳躍的火光下罕塔和張俊臣滿臉陰笑緩步而出。

    “韓副尉,這麽晚了,你這是急著去哪呀?”

    麵對張俊臣虛偽的笑容,韓琦緊張的吞了吞口水,就在他不知該如何作答之際,張俊臣再次開口道:“韓副尉,我勸你最好實話實說,否則不但你性命堪憂,就連你家中父母妻兒同樣難以保全。”

    韓琦聞言正要狡辯,一旁罕塔冷冷說道:“軍師,何必與他說這許多,隻需在他身上搜出書信,一看便知。”

    罕塔言畢便要命人上前動手,韓琦見狀知道機密已泄,索性也就不再隱瞞,當即跪倒在地將暗藏在懷中的書信雙手呈上。

    張俊臣接過書信小心翼翼的輕輕開啟,看罷之後又用火漆原樣封好,交回韓琦手中。

    “韓副尉,信我已經看過,你可以走了。”

    張俊臣此言一出,不僅韓琦出乎意料,罕塔同樣大吃一驚。

    “軍師,有此證物,便可坐實吳頡通敵之罪,豈可輕易放過。”

    張俊臣聞言哈哈大笑,扭頭對罕塔道:“大將軍稍安勿躁,今番破敵便著落在此人身上,切切不可打草驚蛇。”

    昏黃的燈光下,劉鯤正站在地形圖前凝眸沉思,忽聽軍卒來報,津口關有人來投。

    時間不大,韓琦入內言明來意,並雙手呈上吳頡手書,劉鯤看罷心中狂喜,連忙召集眾將前來議事。

    “元帥,張俊臣狡詐多謀,隻怕其中另有蹊蹺,不可不防。”

    “是呀!元帥,吳頡貪生怕死,投敵賣國,他的話豈能深信。”

    麵對眾將勸諫,劉鯤緩緩搖了搖頭道:“吳祖、吳父皆是大陳邊將,兩位老將軍在世時,先帝多有褒獎。當初聽聞吳將軍變節投敵,本帥心中便深覺詫異,今日觀此書情真意切,更加證明吳將軍確是兵微勢寡,無奈詐降。”

    劉鯤言畢,韓琦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邊向上叩頭,一邊涕淚橫流道:“元帥英明,我家將軍確實是被逼無奈,才忍辱負重與羌人虛與委蛇,如今時機已到,還請元帥火速發兵,我家將軍願為內應,驅除韃虜,複我河山。”

    “好,好一句驅除韃虜,複我河山,衡臣願與諸君共勉。”劉鯤欣喜之餘奮筆疾書,眨眼之間寫就回書一封。

    “韓副尉,還得再辛苦你連夜返回津口關,以免羌人生疑。”

    “末將明白。”

    “切記,回去後要將此信親手交與吳將軍手中,隻需依信行事,此戰必勝。”

    隔日天明,劉鯤親率大軍趕奔津口關。

    來到關外,劉鯤催馬近前凝目觀瞧,隻見數丈高的城頭上遍插旌旗,其中尤以西南角上一麵飛虎旗格外引人注目。

    眼見飛虎旗迎風招展,劉鯤心中大定,看來韓琦已經將自己的回信順利送到吳頡手中,隻要事情進展順利,不但津口關可失而複得,換取太上皇自由,回歸中原也並非沒有可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