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過(2023.11.10)

字數:3058   加入書籤

A+A-


    我知道了,已經涼了,這種體麵我還是要學會的。這是最好最好的結局吧。我隻怕我我會哭,我更怕我難過卻哭不出。
    唔!
    這段情感,當然算不上是感情了,而且,早就結束了。我不能再逗留,在這之後,我要學會不再想他了。
    忘了,也不是,就是不要活在過去了。
    其實根本不需要刻意躲避,本身就已經完全透明。
    真正優秀的作品不是在刻意製造對立,隻是它本身很尖銳,才能刺透塵封已久的心。
    被回憶染色,也不是什麽新鮮事了。
    最近用眼不太衛生,給自己放個假,去圖書館讀一讀紙質書吧。
    我們總會在幻想與實際之間跳躍,現實的魔力在於,當你享受虛幻時,它會持續不斷地提醒你這不真實,然後,它像拖走在網吧玩遊戲的小孩子一樣,把人從幻覺裏揪出來。貪歡,也隻是半晌而已啊。
    是啊,就是當自己信奉的東西,為之傾盡全部的東西,突然有一天化為泡沫,消失殆盡,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一直活在欺騙裏,不全的事實就是欺騙嗎?
    謠這個東西是好的啊,讓我隻能閉目養神了。此外嘴巴也張不開,什麽是對什麽是錯?辨別起來竟然毫無意義。發生過與未發生過,如何證明?如何定義?本就活在夢裏,真實的東西好像也轉眼消失。我想走,可是我不知道消失的反義詞是什麽,向哪裏走呢?
    我想起了氨基酸,它們到什麽時候都是有用的,可就是不知道是被細胞核的DNA指導著排列,還是被病毒的遺傳物質指導著排列。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既然覺得自己是千裏馬,那就要跑起來,讓別人看見啊。怎麽能故作謙虛又畏首畏尾呢?
    嗯,當我空虛時,隻能用純粹且盲目的熱愛填補自己了。
    我有事覺得好扯淡,漏洞好多,明明都是孩子,卻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完全不是同樣的生長軌跡。後來我發現沒什麽扯淡可言,現實真的比最荒誕的小說還要荒誕。於是我覺得,嗯,這樣真的不錯哦。
    太聰明就會把自己玩死,保持點傻氣吧。
    最近好悲觀呢,沒有必要的。
    活在自己的心嶼裏,然後,期待著與另一座心嶼碰撞。未來未必會來,不做過多期待。
    我參加了好多沒有參與獎的比賽,所以獎狀才這麽少的。
    順著它就不會紮手,可偶爾還是會紮手。
    其實也沒有那麽多虧欠的,沒誰欠我什麽,我隻是覺得有些殘缺而已。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讓我孤獨地忍受吧。
    也就是相似且互補嘍!大致是這樣的。其實也不然,無論一開始有多麽刺激,它的消失幾乎是一定的,所以重點到不在這裏,而在與終身的成長模型。總結一下就是啟動能力和續航能力都很重要。
    兩個大係統碰撞,總會互相打亂,再融合。融合失敗自然也是常有的事。不要太糾結啦。
    就是說,一直對生活持有客觀態度的人,反而幸福指數高嘍。
    這也就是為什麽要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如果過於幼稚,戰術就要做出調整,每種屬性有每種屬性的優勢,最好的做法自然是揚長避短。
    專注於實際的東西,勝過一切許諾。先做到再說是必要的。
    那樣的話,還確實要花些心思啦!不急不急。
    自己是自己的配料師,想要什麽味道,自己加就是了。
    虛偽的忠誠是舒服人的圈套,沒有實力的人呐,不配承諾。這麽一說,我還是覺得自己欠缺的比未獲得的要多。
    當我明白一件事是很難的時候,我就不會去苛責別人了。畢竟有些事即便全力以赴,也不一定能成功。別說苛責,幸災樂禍也都全該免除掉。
    客觀而冷靜地接受現實,就挺好。最治愈的話就是,“你本就一無所有,還害怕失去什麽呢?”這句話真好。
    越冷越困是怎麽回事啊?要冬眠了嗎?
    在說明書的使用示範的人的腦袋上貼了幾個可愛的貼紙,還挺有意思的。
    原來如此,我的很多觀點都是建立在人是孤島的基礎上,可是事實就是,即便我是孤島,也不該認為這世界上孤島很多。
    當我們盯著遙遠的星空看去時,要記住,我們看到的,是過去的部分光影,隻有記住了這一點,我們才能逐步消滅刻板印象。
    我就發覺,我過去狠的想法都是不對的。覺今是而昨非,是人生過程中,不斷不斷要去做的事。錯也沒錯,改錯也沒錯。
    星是天空的塵埃,而我是人海裏的塵埃。
    這麽多的行為裏,都包含著人類躲不過去的本質。如此觀之,懂與不懂都沒什麽關係了。門裏門外,都是掙不脫的牢籠。
    當我進一步深入地了解這件事的時候,我發現,基因和蛋白質,才是生命的本質,其它的一切說到底都是基因層麵的博弈與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之間的博弈。
    所以,命定論這東西,也並不是全無道理。當然它一定錯的,隻是有一些道理值得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