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2023.11.23)

字數:4056   加入書籤

A+A-


    清晨,天剛亮了一個角,外麵便已經傳來掃地的沙沙聲了。
    出門閑逛,然後覺得自己還是不行。明明就……,還是覺得自己有很多想要的,想做的,當然啦,不要一次全說完昨晚,那樣很無聊。
    慢慢進化。多製定計劃吧。
    每次PK,我都有些興奮,同時還會有些恐懼和失落。我怕失敗,也怕不失敗,還怕什麽都不做。但是,有著這顆星辰掛在天上,我就能安定一些,好好雕琢一番。
    夥伴的魅力!
    痛痛快快地戰鬥吧!不需要左顧右盼。我似乎找到了歸宿,不需要風雨兼程的痛苦了,隻需要想辦法撬動這寶藏就行了。
    什麽時候自己可以如此開朗呢?大聲地說,你很強,可待我練過以後,再來一分勝負!
    用捉襟見肘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那句台詞是“砍頭不能試一試就死了。”很多事情也不要反複練,反複測了,耗費太多能量在無意義的事情上不好,回避產生嫉妒與憤怒的源頭,長短相形高高低相隨,不要比較。然後,別亂擦邊,一定不要擦邊,擦邊是無意義的開始。
    這些事情本就該是量入為出的。算算自己幾斤幾兩,然後就清楚,有些事不能幻想,根本吃不動。
    最先要做的是節製。生而有涯而知無涯,無知從來都不是值得丟人的事情。如何讓自己在抵消負麵情緒,完成需要做完的事情的基礎上,稍稍知一些不是太要緊的事就可以了。別把無用的東西放在日常任務裏。舉個例子,遊戲不能代替休息,它作為調味料也好,任務也罷,該有一個規劃,在自己盲目而無聊時,最好不要亂用遊戲打發時間,因為讀書才是即可以打發時間,又是一直要做下去的事。
    不要總是抱怨自己太柔弱,也許剛強也不未必可以留存,取中庸之道,由若轉強而不強即可。
    風吹葉與雨打葉的聲音怎會如此相似呢?
    先不說,自己做的和實際缺的差很多。先說如何解決各個矛盾。開了就放不下,一口氣看完收獲又在哪呢。
    低落,受了很多挫折?倒也不是。算了無論怎樣,按部就班。別和波動過不去,別和自己過不去。心裏揣一些正事,小事是用來娛樂的。
    正常的寫作是要加進口音的,動作自然一氣嗬成。而我寫的裏麵很少有人情世故,一般都是就事論事,比較單純。(感覺像自說自話)
    寫東西就要反複練習,推敲,這都是必要的過程。不練習那一切都無從談起,而不推敲,就很容易把醜當作美。美醜是相對的,有時卻也是絕對的。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句話真的是對。麵對這麽多不熟悉的知識真的很無力啊。
    難道過去的事無論愉悅還是痛苦,隻要是在腦海裏存著,時間久了都會是難以區分的暗淡無光嗎?文字記錄事件的能力不能忽視啊,要利用起來。可即便如此,在過了更久以後,這文字也不過是回憶伸展出的幾根稻草,身處水底的我們來不及區分它們,隻能胡亂地抓住記憶的殘片,試圖想起那些早已破碎的時光。可是,終究是要溺死於水底的,所有掙紮都是徒然。
    可比起記錄,我更願意一層層地掩蓋我不願麵對的事實,將這輪回縮得一短再短,而另一麵又貪婪地活著,不知疲倦亦不知滿足。
    我習慣把要緊的字眼隱藏起來,可發現無論如何也無法隱藏之時,我就隻能拋出一堆又一堆假的意圖,讓別人不知我的真心吧。
    不該把日子切得這麽大塊的,每天每天過起來很細碎的,有些覺得不得了的事可能三五天就被解決了。
    不說模糊的話了,上真的計劃。習慣不好,讓本來不多的事情做起來事倍功半。
    為什麽要拖著?不要一下子就把話說盡,在探索階段,要保留一些靈感。我感覺自己將要幹枯,有些不甘。但隨著生命進行下去,我的心境一定會改變,但是現在,我必須如此下去。
    每次與自己討論都不留文字記錄,很多靈感都被浪費,很多已經解決的事情還要重新思考。以後不會這樣做了,粗稿與精稿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需要轉化,但還是要留一些心眼,需要說一些黑話。
    討論什麽呢?在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之前,要把手裏還不是太重要的事情留一個結尾以方便下次有時間重啟。
    我目前有五本要寫的本,有一個寫完了,日記的話還是要每天練習記錄,自然也不必說,短篇的集子呢?要多寫一些人情世故或者也算是日常的練習,重啟也需要伴隨一些閱讀,可以看一些國內的短篇小說是怎麽寫的再去寫,也好弄。
    那麽,勝二怎麽寫下去呢?時間是不夠的,總寫也會疲倦也會懈怠,存稿卡時間發的話效果會好些。要寫什麽呢?
    達:不是主角,交代一些融合的細節,鬼孩子,聲明的意義不是複刻,不是千人一麵,不必做一樣的事情,教師給每張白紙奠定顏色基調,卻不該多畫一筆。人與鬼的討論、另一個教師叫楓笛。之後要描寫大雨與之後的大疫情,要搜大量的醫學書籍,下雨的話,慢慢寫,大水不應一蹴而就,見《文城》大雪的寫法也可。大約兩萬字。
    樂:他的夢境世界與他的現實世界是剩餘全部內容,結局是樂樂會成為一個熱愛文字的人,在此他總會折磨他的語文老師,需要參考的資料有文字的進化史,他小腦袋裏總有一些對的與錯的思想。世界是打架的世界,但他不愛,所以孱弱被欺負,這也進一步促成了他文學的夢。(是否可以加一個被徹底地摧毀與丟失的遺憾,進一步增加抄寫的意義),在這裏要混合一些舊的回憶,在夢境世界裏要加入一些遊戲的劇情和大綱內容,大綱見之前的文檔。
    重頭戲還應該是流火的寫法,把一件事情留一半不做是難受的,但是連計劃也不做那就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徹底死去,我不想這樣。它的時間觀念可以很混亂,沒有關係的。
    打造人物,主角應該是四個或者五個,如果用一個人的眼睛去看,這麽多事情就沒那麽容易全部展開了。首先是鐵三角,萬、馬、李三個人怎麽認識的呢?在之前的故事裏他們已經認識,萬是一個老大哥的形象,李是一個學霸,而馬更像是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李與馬勢必要在學科上切磋一番,亦可以在社團裏有更多交流,而李在生活上一塌糊塗,受傷是萬幫忙,於是這三人成了好兄弟。相比之下,萬麵對的事情更多,他有一些獨特的經曆而且身份與能力都有些特殊,他是要解決前麵挖的坑的,這部分要反複,他讓壞人頭疼,也讓壞人看到一些可利用的價值。馬在交代完一些事物之後也要退出,可以將過去的一個缺口放大,有一些過去的事情他會喜憂參半地經曆著。他們與郭也都該是好朋友,郭有一個哥哥,在視野上更為開闊一些,(要不要設置一些秘密呢?保留秘密),這樣,在談論中時不時蹦出的一些新思想讓她更有美麗,這也會成為她與李衝突的導火索。
    她與李的學習成績都很好,轉到了一個班裏。然後李這家夥一直以來的固有思維讓他喜歡郭的同時,無形之中傷害了她。他覺得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的,自己觸摸到的就是自己的,從未想過失去,氣壓也很強。在與別熱交流中,他從閉塞到開放,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他自己不這樣認為。久而久之他會作出極端的事情,可以被原諒,但不可總被原諒,事物是會積累的。太出格也不行,郭因此轉學。
    之後的日子裏,比較枯燥,大約2萬字的李的獨白,他會取一個地方其次,每次都是自言自語,與自己說話,情緒不斷變化,心理不斷成長,他會去與奶奶更多地談論過去的事情,父母的情感,還有過去的不幸,如何與人相處,他會去反思錯誤。在這期間不斷進步。
    之後給了他機會,最後的日子裏,郭回來了,修複情感的奇跡,源於眼淚,真摯而誠懇地道歉而流下的眼淚,以及被修複但是看起來可笑的物品。在最後的日子裏,主打一個學習,需要參考各種資料,習題冊不見了,隻能取幻想了,然後呢?複刻高考時光,考完的日子也很短暫,離別匆匆,登高遠望,許下心願,開放命題。
    這東西好比唱歌,三五年都不算功,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那你說需要什麽呢?與我而言,不必害怕,不斷衝鋒,不要保留什麽,正常來就行了。成功的道路是曲折漫長的,最後能留下什麽?那時,也許什麽都不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