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2023.12.17)

字數:2701   加入書籤

A+A-


    批判是一種文體嗎?感覺上,批判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說得對,那就要照著改自己的東西。即便自己會不舒服,但跨越不舒服就會進步啊。
    批判歸批判,喜愛歸喜愛,這是不衝突的。什麽東西會沒有缺點呢?什麽東西會不值得被喜歡呢?這兩點不矛盾。
    即便略有疲倦,還是可以堅持一下的。身體不舒服是好事,這樣就不會強迫自己去做什麽驚天動地的事了,守住自己的陣地,就已經很令人滿意了。我今後應該繼續這樣做,早起些,困倦些,堅持些。
    揭露社會黑暗的一些作品,很是令人揪心。那些人使用的鎮壓人思想的武器,反過來自己可以不受這些思想的壓迫,繼續我行我素。當然啦,事實究竟是如何的,在我們的視角裏是看不清的了。很多人是被汙蔑的。“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這就是一個例子。世界永遠是肮髒的,可真的君子,卻每每以死明誌,仿佛幹淨是一種罪過。唉!“風雨飄搖,徒增忠臣嗟歎。”
    這種緊張感令人不舒服。換位思考是很難的,唯有處在相同的境地裏體驗一番,才會明白些道理,之後才配說自己真的會換位思考。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即便是殘了,也不要任由自己廢下去,向那些殘而不廢的人學習,總會有所成就。何況,我這樣的,活得好好的,非要考慮抑不抑鬱什麽的破事,嗬!簡直可笑至極。“見賢思齊!”
    “此生不學,此日閑過,此身一敗。此君子三惜。”
    田字出了頭,不是申甲由,我的答案是電。百度了一下,果然是電哦。
    古時也很冷,但不妨礙文人讀書啊。多看書。
    看那些短的視頻有什麽用呢,徒然自傷。看書吧。
    還是會嫉妒一些比我優秀的人,但現在不需要著急去幹什麽以證明什麽,可能還稍微舒服一些。我確確實實是因為太貪玩才會如此嫉妒別人嗎?其實我也知道,即便我不貪玩,也不會在這領域裏有什麽成就,我太愛鑽牛角尖,太固執,最後不會在很大的麵上有所成就。更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把所有事情都做好。能學多少就學多少吧。
    不必自卑,大膽說自己搞理論的。
    今天讀一讀《顏氏家訓》吧,將這書的梗概提煉一下,以便後麵使用吧。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信其所服。”這一是說我們該承擔其勸誡親人的職責,我們勸誡的效果最好。二是要成為能令人信服的人,首先要自己能做得到,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不聽話是因為不服,這種現象十分常見,我們讀書,提升自己,不光隻為了自己,也要圖以後之用。但要注意的是,對於自己,不要不聽話,這很傲慢自大,而且會錯過很多進步的機會。“嚴於侓己,寬以待人吧。”
    還是要插一句,自負是我最大的弱點,心放寬些,進步得就會更快一些。
    “習若自然,卒難洗滌。”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瓶頸,然後我們的確會後悔當初不夠努力,或者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才明白少時勤奮自勉的寶貴。進化的重點是自我毀滅,拋棄舊的自己,逐步自新,需要勇氣,也需要讀書。
    寫字難看是真的不好改了,嗚嗚嗚!
    自我毀滅的過程必定是痛苦的,治病就要先破壞再恢複,除弊也是一樣,必然要經曆精神的痛苦,方可有所長進。
    嚴厲與仁慈缺一不可啊!
    何為情呢?一碗水端平是重點。沒有優劣也自然沒有汙蔑一說,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發展,這,唉,隻能當做夢想了。
    上行下效,最好的傳承方式。
    有些事沒做,不是因為完美主義,也不是在左顧右盼,隻是一直在思索,一直在修正自己,慎之又慎,如履薄冰。
    所以其實無論怎樣,我們都沒有錯誤。反複拉扯意味著我們都不極端,我們不至過於諂媚,亦不是待人過於嚴苛,這樣,暗合中庸。我們都沒錯,世界也沒錯。隻能算是緣分不到。
    其實也不盡然,若是不曲折,我們就理解不了它的珍貴。情感不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無論如何,這都算作一筆財富,值得珍藏,珍惜。徒然發現,明白了,明白得不晚,甚至還正是時候。
    不如意的地方太多了,不要過度怨恨。
    我們都有缺點,但並不是所有缺點都致命。醜幾乎不算是缺點,而傲慢則是至極的缺點。要是有心的話,孰輕孰重掂量掂量就可知曉。
    借書讀一定要注意保養它們愛護它們。這我隻能說我暫時還做不好,時過境遷,心中有此念象就好,不要對自己太強求。
    耳濡目染,“蓬生麻中,不勞翰墨。”
    還是在強調事物的尺度,不要做得太過分。
    不要借用華麗的辭藻粉飾自己。這樣很滑稽啊。起名字,美觀大方即可,不必太過刻意做作。
    不求全責備,不以死指標來劃分人。
    讀書多的人一定會像水一樣,容納百川而不爭,溶得萬事萬物,自然多才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