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2024.3.17)

字數:2535   加入書籤

A+A-


    從噩夢裏醒來。一點也不恐怖,但是被誤解的感覺十分不爽,情緒激動就醒了。誤解的傷害隨著關係的親近而逐漸加大。
    我感覺啊。我的觀點,如果你是因為一些好處,因為能一直贏一直爽才玩某些遊戲,那你並不是真的喜歡遊戲本身,而是喜歡快感。因為你也可以隨時因為別的更爽的遊戲或者這個遊戲不能一直贏而拋棄它,甚至謾罵它。
    我覺得這不算喜歡,喜歡是明白它究竟能帶來什麽,想辦法讓事情變得更好,而不是總是追求好的開始,好的機製,好的運氣。
    喜歡,是一種改造,而不是一種靜態的東西。
    無論你做什麽,你都會在大腦裏創造出兩種東西,第一種是事物本身的狀態,一種是你對它的看法。所以久而久之,你看什麽,你玩什麽,你學什麽,你就會是什麽。
    我的看法,人性是複雜的,並非一善一惡可以概括。我要做的,也就是促成人性的善,不引出人性的惡。
    青春的價值並非金錢可以衡量。它的價值在思想,字可塑性,在於自我淨化的能力,在於無所顧忌全力以赴。有人說死亡是藝術,還是真正的藝術,那生命不是藝術?不是綻放著的藝術?厚此薄彼,那就不是愛藝術,而是愛死亡,愛殺戮。
    我們理解世界的能力很有限,那就不必總把對與錯掛在嘴邊,更多時候,辯論的兩方都是有對的成分和錯的條件,辯論的人,不過是為了贏而故意張揚和掩蓋罷了。
    打僵屍遊戲有很多兵種,一定要學會編隊,編隊好了,操縱幾百個人就像操縱幾個人一樣輕鬆。
    細枝末節太多,它們的優勢難以取舍,這個時候,不如點主線,主線必做是其一,其二可以擴大視野,在更大的世界裏做出更好的選擇,其三是減少糾結。
    當你沉浸在你的思想裏,當你改變對世界看法的時候,好像世界也變了。但隨著思想的衰退,你會發現,世界還是那個世界。
    我們沒有任何辦法理解,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辦法走進那扇門,我們隻靠聽聲音是理解不了他們的笑聲的。就如同當你成為了那個快樂屋子的主人,你也不願意讓人知曉,為何你會如此快樂。
    他身處高處,卻向往更高處,不懼怕更高處的寒冷;他身處快樂,卻向往更快樂,卻不知快樂的本質是深淵。
    一個事物的物質生命已經被消滅,能讓它繼續留存的隻有記憶和藝術家的功底,畫皮容易,畫骨難,畫骨容易,畫神難。
    善意的謊言,善意的欺騙,但願它的代價不再是,除了當事人不知道以外其他人都知道這是欺騙。
    可變事物不夠堅固,堅固事物不夠靈敏,都具備又不穩定。這是最永恒的問題了吧。
    因為初始的計算有誤差,所以最好要拋棄最開始的一些計算。但是如果你的計算誤差不收斂,那越算越離譜。
    調整、自適應律要收到單步調整的最大值。沒有形式解,隻有數值解實驗得到的也可以說明問題。如果形式是完備的,那麽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這個形式可以包含答案就可以交差了。特殊有推廣到一般的潛能。
    我不說話時,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說話時,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極限要考慮進去,也許它決定了最大承載能力的取值。
    如果我既無法反駁,又無法承認,我就不會繼續考慮這個問題。
    粒子群,單個粒子優化,和小部分粒子的捆綁,分組,是不一樣的,新學到的。
    考慮可行性和代價,我發現還是不可行。世界可以挖掘,但不可以完全挖掘得明白。
    即使是機械,也要學著自己適應環境,何況是人呢?
    不考慮約束的求解也許是無意義的,也許是有啟發意義的,所以,做了就做了,沒有浪費。
    沒有問題是因為別人對自己寬容,這世上哪有沒骨頭的雞蛋呢?
    講故事是賺錢的,但是講故事也未必會賺錢。其他也是如此。
    我喜歡的世界,還是那種知識不爆炸的世界,但是,我怎麽想也不會影響事實分毫,學著接受很重要。
    對結構進行規劃可以節約時間,重做也許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新生。看不懂也許是因為沒入門,而不是因為作者水平低或者作品沒內容。我的傲慢呐!再次成為了我進步的阻力。
    我也要搞個精度對比,這是準確性最直觀的展現。
    多目標和目標函數不是一個概念。
    專心,專注,專一,專,一也。我不該指責,別人的“一”與我自己的“一”不是同一個“一”,屬性不一樣不也很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