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筆(2024.5.16)

字數:4539   加入書籤

A+A-


    夢裏,還以為自己變聰明了。其實不過是將自己封閉,然後玩一些小孩子的把戲罷了。
    可能我不配喜歡吧。我忘記你的生日了。emmm
    之後呢?我要上班,先不考慮這些了。
    錯過是恰好的事,因為到後來你總會發現,幸好錯過了某些事。
    我不說話,我看不明白。都快研二了,竟然還不知道要用word。我還能說什麽呢?用不用心一目了然了。能指望什麽?
    但願一切都好吧。
    還是總結一下昨天的經驗教訓吧。雖然說,知道也不一定會該,但是還是該稍微考慮一下。就是,展示的時候增加密度,減少體積;做事的時候盡量大體積拆開揉碎。
    讀小說的時候不會反思到什麽。純粹是放鬆啦。
    在我不快樂的時候,你指導我,讓我變得快樂。治標不治本,你不了解我為何不快樂。但是,如果我清楚自己哪裏不快樂,我應該就會去主動地解決我的不快樂而因此快樂起來。所以我的問題其實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不快樂。
    你說,不用去管,直接用快樂將不快樂覆蓋不就好了?可是那些都是暫時的,就像將寒假作業拋到腦後去玩樂,是避免不了痛苦的——隻是將它延後並加強了。
    我還是覺得,我的不快樂源自於我無法與身邊的事物建立起聯係來。學習也好,玩也好,都不盡興。我做不到通宵,我做不到縱情,我做不到字斟句酌,做不到不懂就問。我,不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也許這就是我不快樂的原因。而你勸我嚐試這個,又嚐試那個,都是啃了一口就扔掉的梨。甜味伴隨浪費,還是折磨著我的心,隻會加劇我的不快樂。
    所以,我這次是積極地一條路跑到黑,即便是走火入魔也在所不惜。不同的是,這一次,無論發生了什麽,快樂始終陪在我的身邊。可惜啊,我終究沒有選擇你,不是因為你不能給我帶來快樂,而是你帶來的快樂,是虛無的。我自發產生的快樂,才是我一生的伴侶。
    又覺得寫東西和唱歌很像。未必是最激昂的地方最好,平淡的地方,像說話一樣低沉的地方,也意外地好。寫小說就是在說話,把話說清楚。自己就是小說裏的人物,碰到了這些事情,我該如何說,就如何說。這樣順暢不做作挺好的。
    死亡比活著容易,描寫死亡,也似乎要比生活更簡略。
    遺憾,與特殊情況。特殊情況的發生好像在填補我的遺憾,但實際上,我做的僅僅是往好的方向看而已。
    天天上班,不摸魚會瘋的。
    但是盡量不回避已經產生的痛苦。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要好好體會。
    名正言順真的超級重要耶!
    發生的這些事倒沒有使我有太多的震驚感。令我不斷輾轉反側的是,原來我的腦海裏還有這麽多東西等著摧毀。直到它們被現實攻擊後奄奄一息,我才發現它們,稍微有些遺憾,不過也僅此而已了。我的很多部分,早就在事情還未發生的時候死掉了。
    我還是覺得這個世界太容易收斂到最優解了。其實沒什麽最優解的,自然一點就蠻好。現在,好的東西一直用也會變壞,這個點如何克服啊?
    可是極端的自由並沒有給世界帶來更多幸福。可能是無論什麽東西,隻要是和極端沾邊,就變味了。
    未來會發生什麽?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可能我們已經無法從過去的書本中找到明確的答案了。
    沒有科學技術,就等於什麽都沒有。
    之前上大學,前三年都不知道要去圖書館看看書,都快畢業了才去看一看。現在想想,真的是太遺憾了。錯過了多少才會惋惜啊!
    當未來的模式來臨時,必須毫不猶豫地抓住。機械飛升也好,還是什麽也好,這都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的,隻有接受。
    為什麽我們的自由被摧毀了,因為自由的概念開始被懷疑。我們,真的是自由的麽?還是,僅僅是被上了發條的玩偶?
    生病了,一切都生病了。早已經無藥可醫隻能等死了。而我們的接班的,也許永遠不會來了。我們,將要失去這裏了。自由,是被誤解的,當我們解釋清楚,它就必須要離開了。
    人類可以自動修改自己的不快的記憶。這也是我們強大的原因之一。有了這個功能的結果是,越是能抗的人越是能抗。
    隻有讓人恢複理智,明白自己的付出都是無用的,他才會跳出某些沒法翻盤的遊戲,而不是直至輸光為之。
    比如,我已經花了八萬塊了,什麽也沒得到,不甘心,於是又投入了八萬塊。
    及時止損!
    一個東西聰明細致,但是它也有弱點。所以未來,可能被關注的點就是這個弱點。也就是技術的安全問題。
    然後我感覺自己腦子裏的東西太老舊了。都是三十年前的東西。
    我的問題,為什麽說起來科技都這麽發達了,為什麽還是會麵臨很多問題,還是會麵臨很多看似很容易解決的問題?難道真的是虛假的繁榮?
    不,是很多東西如果沒有經濟效益,就會被淘汰而不會被人們考慮。人們不會花大價錢去解決一個沒有油水的事,這是純純浪費的。
    但是按照我所知道的,很多事情也砸了很多錢,就是沒有效益是為什麽呢?這也應該是個產量問題。我們有能力解決任何事,且可以在任何領域都做到AI代替人,但是,成本過高。有個笑話是,為了計算某些問題,可能瞬間就把整個太陽的能量榨幹。所以,那個AI代替人的未來,可能還要延後一些。能源問題也是一個很難搞的問題哦!
    由複雜運算所導致的器件磨損和能源消耗是否可以比它節約的資源多?如果不可以,它很聰明,又有什麽用呢?瑪德這些AI回答一些屁大點的問題都耗那麽多能,搞得全球都升溫了。這,能持久麽?它是真的聰明麽?還是僅僅吃得多而已。僅僅是一個巨人而已?
    這是個約束,是個較硬的約束。我們的物理世界的有限性,似乎製約了某些智能的發展。
    它改變了某些東西的定義,但摧毀不了人是主人的事實。說到底還是人與人的博弈,隻不過……我已經無法再想下去了。
    我覺得後麵,在未來的某些天,人們還是會返璞歸真,回歸那些茹毛飲血的日子。當所有無聊的無趣的,不值得占據人類世界的信息,會被徹底消滅,人們開始總結,什麽有用,什麽無用。我期待那樣的未來呦!
    他們吹得天花亂墜,但我的生活卻不是如此。是否,我是那些所謂的對未來毫無貢獻的人類?還是,他們真的僅僅是在吹而已?我隻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判斷。
    是很美好,除了忘記性價比。
    未來的形態應該是折中,而非突進。
    如果AI的智慧不能帶動人變智慧,那麽,大部分人可能就會被放棄。未來還是屬於少部分人?可能如是。
    它的出現並沒有讓人類的智慧暴漲,甚至還在削弱智慧。刷題的意義更多是思考,而不是為了解決早被解決的問題。確定的答案遠遠不如思考過程中產生的變異寶貴。所以,我覺得,那個所謂的超智能時代,要來的比預計得晚。
    製約太多了。而產生的不是智慧,隻是更多的紛亂。但是,亂世出英雄,還是很期待。
    聰明人太多是會降低效率?一山不容二虎是這樣用的麽?將人簡簡單單地看成執行器也不好,但是,唉!我無法分析。
    總是會讓高效率高戰力的人接管這個世界的,這是自然法則。我不用著急,看結果就好了。
    節點互相連接,複雜度由此上升,然後產生更加複雜的局麵,產生更加複雜的結構,最後計算解決更複雜的問題。是不是就是針對可能性呢?沒什麽意義,就是多了一些排列組合的經驗。
    說萬物互聯,但是,連小小的水裏平衡問題都有些難搞,萬物閉環的難度,高得一匹。就兩三百個人,怎麽商量也統一不了,這就是難度所在,慣性大,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想協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也許也許,到了以後,人們還是會發覺現在的發展速度也沒有那麽快!以後的事,誰說的清呢?
    別搞預測了,聆聽自己的內心最好了。
    當一個人極度痛苦的時候,他是很難保持靜止的,它要麽是喝醉了,否則是絕不會坐在一個地方的。他一定是在跑在走,想要逃離,卻不知去哪裏,直到筋疲力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