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記性不好也有好處

字數:7500   加入書籤

A+A-




    徐胤在角落裏站了一會,連冗就回來
    “殿下打發金寶在打聽事發當月的事”
    “問到了嗎?”
    “他們找到了後院的粗使婆婆,還有外圍守門的門房馬夫,問了一些消息,不過隻是一些皮毛,關於王爺何時出門何時回來等等,離事情的真相還很”
    徐胤凝目:“殿下自幼作為儲君培養,豈是尋常子弟那般的心智?有點線索就對了,給出的太多反倒是破”
    說到這裏,他往靈堂處看了一眼:“我先去那邊露個臉,你們再去見機行事,務必在他回宮之前把事情辦完”
    主仆倆短暫碰麵完畢,即分道而
    楊蘸打發人去廚下備了酒菜,原本應該回去陪伴太子的他卻在隔院的門廊之下徘徊起
    章氏剛好走到這裏,疑惑的上前問道:“太子殿下來了,你怎麽不去伴駕?”
    楊蘸長吐了一口氣,看看她,卻不曾說
    章氏疑竇頓生:“你這是怎麽了?突然之間又歎什麽氣?”
    楊蘸道:“你這些日子進宮請安了嗎?”
    章氏道:“家裏出事之前那一日,我進過宮,娘娘還賞了我兩盒點”
    “你見到皇上了嗎?皇上龍體如何?”
    章氏凝眉:“沒有見到皇但娘娘說皇上在召見臣子,應該是打算也要為燕王說親了,而且當時他們是在禦書房裏議事,如此看起來應該龍體無”
    如今戰事平定,滿朝上下,最為擔心的就是皇帝的健康,雖說儲君成年,大周後繼有人,可是開國皇帝豐功偉業在身,先是平定了天下建立新朝,後又咬緊牙關一力抗敵,在邊疆諸國頻繁騷擾侵略的情況下,哪怕幾度陷入戰敗危機,也絕未生出過一絲退讓的念頭,有這樣的能力與魄力,誰不希望由他來長長久久的統領國家下去呢?
    往私心裏來說,榮王府作為皇帝的堂兄,能夠擁有如今堪比同胞兄弟的恩寵,靠的是龍王和皇帝之間的情份,皇帝若不在了,王府與宮裏的情分也就注定要淡
    章家這邊也是,章家如今有這般的體麵,也是因為有皇帝惦記著章煥這個老下屬,皇帝不在了,新君必然要扶持自己的班子,章家子弟不成器,新君便不可能還會顧及父輩的人
    可以說榮王府和章家都是打心眼兒裏的希望皇帝能千秋萬
    章氏以為這麽一說,楊蘸會高興,沒想到他聽了之後,眉頭反而皺緊了起
    “這病,怎麽反反複複的?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竟也沒個痛”
    章氏心口一提:“你這是什麽話?!”
    楊蘸似猛然回神,快速的看了她一眼,然後轉身進了太子所在之
    直到看不見他的人影,章氏提起來的心還沒有放下
    方才他那樣的反應,要是放到有心人眼裏,該不知道要生出多大的波瀾來!楊蘸雖說平庸,卻也沒愚鈍到這地步,平白落個話柄給人抓!
    難道他剛才吐露的話語,竟是他的心裏話?
    他要什麽痛快?
    他是想皇帝好還是不好?!
    “世子妃,該去歸元樓那邊”
    身旁嬤嬤一提醒,她才把攥緊的手放
    五指相碰,才知道一雙手已經冰
    楊蘸進了屋,太子正在翻一本
    聽到腳步聲,他頭也沒抬:“這書還是小時候就放在這兒的吧?我記得上回來就看到了,為了比賽投壺,還拿來墊過腳”
    楊蘸瞅了一眼,又瞄著他道:“殿下好記上回您來這兒咱們玩投壺,那還是許多年前了吧?”()
    “是啊,那時我才十一”太子把書放回去,轉過身來望著他,“這麽多年過去了,這書放在這裏都沒動過,可見你也是一點都沒長”
    楊蘸緩緩抻身,望著地下:“殿下教訓的臣愚鈍,打小一看到書就想睡覺,殿下天資聰慧,十歲時文章就得到了翰林院學士的讚賞,所以您是君,臣是”
    太子踱了兩步,說道:“記性不好也有好傻人有傻”
    楊蘸垂首:“是,多年前殿下也對臣說過這句”
    太子聽到這裏又扭頭看了他一眼,隨後抿緊了雙
    金寶出現在門口,待太子走過去,便伏在他耳邊說起話
    楊蘸麵色凝重,眼不錯珠地盯著他們
    直到太子聽完,又揮手讓金寶退了下
    楊蘸忍不住道:“殿下今日沒什麽別的事吧?”
    “詹事府有點事,我先回”
    楊蘸愣了一下追上去:“臣已經備好了酒菜,殿下不如用完了再回宮?”
    太子未發一言,舉步出了院
    楊蘸也隻好跟在後頭相
    郭頌再次來到傅真麵前時,傅真和蘇幸兒已經來到西花園的小樓裏由也是剛到的章氏陪著喝茶
    在座的還有程家和杜家的女巧的是許久不見的杜三太太也在
    兒媳婦已經娶進門的杜三太太看到傅真還是兩眼發光,一個勁兒的跟左右同伴說:“我就說傅小姐出塵脫俗,你們看是不是?是不是?裴家可真是好福氣!”
    大家都知道她這個人,心眼兒是多了點,卻也不算太壞,誰還不知道當初她與寧家退婚這一樁,後來悔成什麽樣?
    隻是今日這場合卻也不便打趣她,眾人便隻笑一笑,附和起
    傅真走到門外,郭頌道:“將軍讓屬下來找少夫人回稟太子身邊的人在王府裏走動的”
    傅真示意他說,他便道:“金寶這次沒有親自去探,他打發小太監找到了徐家的人,不出意外的話,那天夜裏榮王帶人強闖了徐家的事兒,太子已經知道
    “還有,徐夫人先前還在靈堂裏跪著,剛才卻不見了,屬下打聽到,徐胤身邊那個姓連的,給她喂服了安神藥,讓她躺下去
    “巧的是,金寶方才也打發身邊的小太監去徐夫人歇息之處探聽虛實”
    傅真屏息望著他,好一會兒才把目光移
    榮王府與徐府緊挨在一起,占據了一整條胡同,也就是說,那天夜裏榮王哪怕帶著人闖到了徐家,知道的人也不
    事後王府,丟出了那麽個原因來掩蓋榮王妃的死,自然也要打點下去,把為難過徐胤的事情給壓下
    可是這種事情並不是絕密的,總歸會傳出風聲,太子有心打聽,自然是不
    可是,人死在榮王府裏頭,作為丈夫和兒子,榮王和楊蘸都沒有對此提出異議,並且還認真寫了折子向宮裏說明緣由,按理說也就過
    何況他已經派了裴瞻率兵進
    榮王妃並非榮王,又非朝中擔任職務的官員,你們自家人已經自圓其說,宮裏犯不著再橫插一杠子下
    朝堂事務已夠多,一個臣子的家務事,不應該由一國之君來親自過
    同樣的道理,太子身為儲君,他的精力也應該放在學習理政上,縱然看出來什麽疑問,難道不能直接問榮王和楊蘸?
    如果是因為問了之後這對父子倆沒說,那他就更不應該再浪費精力讓人去打聽他就不怕因為自己的舉動,引起榮王父子的猜忌?
    總而言之,太子對榮王府這件事,()
    好像格外感興趣……
    “榮王父子什麽表現?”她
    “榮王一直在陪客,太子身邊是楊蘸在陪著,楊蘸中途出去了一會兒,等他回來之後,太子正好聽到了金寶回話,於是就回宮”
    這就回宮了?
    傅真掐了手下一朵花尖兒,在手指尖揉搓起
    這邊廂,章氏一樣心神不寧,不過在眾人眼裏,她的失神卻顯得合乎常畢竟發生這樣的事,對身為兒媳的她來說,應該也有些措手不
    傅真回到座位上坐下時,章氏目光就情不自禁地投到了她身上,想起來方才這會兒,還沒認真跟他說話,便道:“將軍夫人好久不您可真是大忙”
    早前章氏下帖子邀過傅真好幾次,傅真都給推了,當下便要圓謊:“我是大閑人,隻是你也知道我體弱,三天兩頭的病,麻”
    章氏微微一笑,目光投向了座中的杜三太
    傅真身體弱不弱,別人不知道,在座的她和杜三太太還能不知道嗎?她要是再強壯一點,上回王府這門牆,怕是都不用她公公出馬了,她傅真自己就能上手拆!
    這件事的確提起來就惱火,可裴家這兩口子,章氏還是得結交著的,畢竟除了他們的地位身份權力,一時間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個能跟他一起配合的那麽好的,三兩下就把永平給收拾完了的人
    但今日不是說這些的好時機,章氏陪著坐了一會兒,就借著下人稟事的當口出來
    王府開的是流水席,對五大將軍府等等這樣的當朝一品大官,自然是另設有席
    不過傅真和蘇幸兒都沒有打算留下來,大家閑話了一陣,一問竟然都沒有入席的打算,大家就相互邀著去萬賓樓
    這裏頭程持禮的母親程夫人和杜明謙的母親杜夫人年紀最長,沒有占小輩們便宜的道理,也不答應讓傅真來請,二人共同作東,商量好了便齊齊起身出府
    王府裏的賓客川流不息,隱藏在其中的這些暗流,外人又何曾得知?
    徐胤被下屬幾名年輕官吏纏上敘話,許久才得以脫
    出來時連冗已經在樹蔭底下徘徊了許
    徐胤邊說邊招手讓他跟著往徐家的方向走:“什麽情況?”
    “太子回宮了!”
    徐胤迅速看他一眼:“辦成了嗎?”
    連冗深點頭:“該透露的消息,確定都已經進入太子身邊人的耳朵太子殿下也已經回宮了,連世子準備好的午膳也沒有”
    “他沒有留人下來嗎?”
    “沒”
    連冗搖了搖他的臉上又出現了一抹憂色:“老爺此舉雖然穩妥,卻不一定立馬奏效,眼看著這一日又過去了一半,回頭王爺在催問起來……”
    “不是還有半日嗎?”徐胤跨進家門便停了下來,眉間微蹙,看起來略有不悅,“你怎麽比他還著急?”
    連冗連忙垂眸:“屬下隻是覺得,要不就向王爺挑明,告訴他扇子在裴瞻手上,如此一來,王爺自會盯著裴瞻,老爺便可解燃眉之”
    “我說過這不是個好主”徐胤深吸氣,“我怎麽覺得,你好像很希望榮王府和裴家鬥起來?這對我的計劃有什麽幫助嗎?”
    連冗抬頭:“裴家是累世功臣,也將成為老爺前進的絆腳”
    “我需要嗎?我又不與他們打仗,他功臣不功臣,礙著我什麽事?”
    徐胤抬腳走進如意門,把連冗拋在了腦後,卻叫護衛入
    連冗立在門下,雙唇緊抿成了一條
    聞聲進來了的護衛站在他麵前,無聲的指了指院子
    ()
    連冗擺了擺手,他們才點點頭,抬腳進
    ……
    太子回到東宮,隨後便讓金寶傳了幾個侍衛進
    “去仔細查一查,榮王妃死的那天夜裏,王府當中每一個人都在哪裏?他們都在幹什麽?”
    把侍衛打發出去,他拿起桌上一隻硯台把玩了一會兒,又把金寶喚進
    “我記得外麵人都說,榮王府對徐胤這個女婿十分滿意,也很是提攜,這些年關係都十分融洽?”
    金寶頜首:“確實如”
    太子把硯台放下:“奉旨在徐家看守永平的太監,你認識嗎?”
    金寶道:“認識,叫田福,是宗人府裏”
    “去找找他,問問徐家跟榮王府到底什麽情他要是敢撒謊,就讓他來見”
    “”
    人都打發走
    太子又在殿裏踱起了
    一會兒他邁步出去,到了坤寧
    才到門下屋裏頭就傳出了皇後的聲音:
    “……沈學士是有學之士,你多聽聽他講授不會有沈家小姐我也見過,是個溫文知禮的,尤其是心細,我看與你倒是相”
    “兒臣但聽母後旨意行”
    “那倒也不必全聽我的,兩個人在一起過一輩子,還得你們彼此屬意才——起來,太陽下山了,陪我去看看你父”
    太子聽到這兒,連忙上前幾步,示意門下太監通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