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禦書房談話
字數:4650 加入書籤
一路來到洛想的府邸,洛想帶著他們進了大堂,這裏還坐著兩個熟人。
“你們兩個也回來了。”
杜鵑笑著對白清平和羅鵬打了聲招呼,蘇雲笙也分別對二人作揖。不過令他有些詫異的是,這兩個人看向自己的時候,沒有了剛開始的敵意。
反倒是,目光中帶著懷念?
他搖了搖頭,覺得自己看走眼了,找了處地方坐下,便聽見洛想道:“這次死裏逃生,清平和小鵬也都化敵為友,總歸是好事。”
羅鵬和白清平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哼”了一聲,誰也不讓著誰。
“當然,”
洛想溫和的看著杜鵑,“你們能平安歸來,也是一件幸事。”
“嗐,確實如此,麵對那等絕世高手,能撿回一條命,已經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蘇雲笙苦笑一聲,他們都有各自的經曆,但相對而言,還是他和杜鵑更幸運,隻是遠遠的看見了那些出雲境的存在。
相比於他們,洛想等人可是直麵那些人,並且從他們手裏逃得一命。
洛想給他們每個人都倒了一杯茶,坐回椅子上想著事,片刻後,聲音沉重:
“下午我去見了我爹,清平和小鵬也都見了他們的父親,從他們的口中,我們知道了些事情。”
“什麽事?”
杜鵑坐直了身子,豎起耳朵認真聽了起來。
她親眼看到那些恐怖的人影,但不知道他們的來曆,現在看來,洛想似乎知道些什麽。
“山裏的那些人,據說,是大秦的一股神秘勢力,這些力量隻是那個神秘勢力的冰山一角。”
“我爹說,那些人圖謀不小,似乎有大秦的官方背景……”
洛想緩緩對他們道來。
………………
鹹京,皇城,禦書房。
“諸葛愛卿,你此次來,有何事要與朕商量?”
龍涎香的味道彌漫整個禦書房,嬴正坐在軟椅上,放下手中的奏折,對麵的人須發皆白,但雙眼炯炯有神,即便是麵對這個帝國的掌權者,也絲毫沒有懼怕。
諸葛瑜,內閣首輔,文官集團的頂峰人物。
他也同樣坐在軟椅上,沒有卑躬屈膝,也沒有跪倒在地。
嬴正早在二十年前就給予他特權,可不跪皇帝,出入皇城亦可乘坐馬車。
這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莫大榮譽,但諸葛瑜卻並不以此為傲,讀書人自有風骨,他的這份便是寵辱不驚,笑看天下蒼生。
“陛下此次出兵西域已有半載,如今大軍班師回朝,不知陛下可有繼續動兵的想法?”
諸葛瑜淡笑道。
嬴正身後站著的穆監聽聞此話,眼皮挑了挑,抬眼看了一眼諸葛瑜,便又繼續裝聾作啞。
諸葛瑜一個內閣首輔,敢當著聖上的麵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換作旁人,哪怕是太子,陛下也得訓斥幾句。
但諸葛瑜卻沒有被責罰。
嬴正想了想,把手裏正批著的奏折扔給他,
“你自己看。”
諸葛瑜也不見外,接過折子,便細細讀了起來。
嬴正見狀,不禁搖了搖頭,笑罵道:
“朝中官員看著對朕畢恭畢敬,私下裏都說朕是一個暴君,隻有你這渾貨,絲毫不把朕當做皇帝。”
“皇帝?”
諸葛瑜嗬嗬一笑,“你是指當年故意朝我家門口撒尿,結果被風吹得滿臉尿的那個小世子?還是和我打架被揍得滿地找牙,哭著告狀的膽小鬼?”
他翻著手中的奏折,
“咱倆就不用見外了吧?這都多少年了,不過在外人麵前,你放心,我還是那個畢恭畢敬的諸葛首輔。”
“穆監,這廝又在取笑我。”
嬴正好笑,皺著的眉頭緩了下來,一旁的穆監也笑而不語。
他是從小看著嬴正長大的,在他還是一個世子的時候,就和諸葛瑜打成一片,後來意外成了皇帝。
雖然在外人麵前,他是千古一帝,雄韜武略,可私下裏,確切的來說,在麵對諸葛瑜的時候,他就和一個普通人沒什麽區別。
“還好,這次你不準備出兵了……”
諸葛瑜放下折子,手指輕輕敲打著桌子,陷入了沉思。
“我準備這兩年就閉關,嚐試踏入陸地神仙這個境界。”
嬴正突然站起身,走到諸葛瑜麵前,目光炯炯。
“國家呢?你準備讓誰來監國?”
“有你們這幫朝中老臣照料著,再加上太子這兩年也被我鍛煉了不少,三五年是沒問題的。”
“行吧,你開心就好。”
諸葛瑜聳了聳肩,他可勸不動這個倔驢一樣的皇帝,這家夥一旦認準了某件事,不徹底辦完是決計不肯罷休的。
很多時候,嬴正就相當於一個隻管幹事,不計後果的毛頭小子,而諸葛瑜則負責給他擦屁股。
“這兩天我見南安王有事沒事就往你這邊跑,怎麽,又找你哭窮了?”
“這倒沒有,不過聽他說,鎮南王上次砸了他家的門,這不找我來告狀了嗎?”
嬴正揉了揉額頭,對南安王十分頭疼。
“他們兩個的恩恩怨怨,從幾十年前就開始了,若不是我一直壓著他們,估計早就拚的你死我活,甚至兩敗俱傷。”
“準備什麽時候對四大藩王動手?”
諸葛瑜坐直了身子,一下子嚴肅了起來。
嬴正也端正的坐著,認真道:
“十年之內。”
他之前削藩,削的都是些不重要的藩王,除了那些人以外,大秦還有四位藩王手握重兵,鎮守在大秦的邊疆。
這四人,分別是:鎮北王,鎮南王,東陵王以及平西王。
這四人不削,大秦便一日不得安寧。
至於為什麽會出現四個王爺手握重兵的局麵,這還得追溯到太上皇登基的時候,不提也罷。
“兵權在外,總歸是寢食難安。”
嬴正歎氣,“如今大秦蒸蒸日上,但終歸是幅員遼闊,京城的命令下達到地方,又不知會有幾分奏效。”
“對了,穆監,”
他揚手,
“傳朕旨意,宣工部尚書陳合禦書房覲見。”
“你先不要走,”
見諸葛瑜有要告辭的意圖,嬴正挽留,
“去年工部組織不少能工巧匠,準備建造一種能日行千裏的載具,據說這段時間已有成效,不如等下和朕看看。”
諸葛瑜也不拒絕,又坐回軟椅上,“恭敬不如從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