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贖罪褒國

字數:5587   加入書籤

A+A-


    第220章 贖罪·褒國
    荊門之外,風允與楚君告別。
    其後昭陽與子玉恭敬在後。
    更後,則是列兵護衛……
    此番卻是風允要出使別國,才能解楚國戰事。
    “風子,您讓寡人準備的贖罪詔書,已經備好,您出發後,屈原大宰也會盡快備齊贖罪之物。”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褒響之死。
    看似複雜,但如何平息,卻也簡單——贖罪也。
    贖罪,其債有頭,冤有主,殺褒響之罪,自然償還與褒響之親,方能道義不失。
    如今,天子與諸侯間以褒響之死攻楚,其來滿口道德,但內裏,多是為了利益。
    楚國殺褒響,贖罪於褒響之親,雙方和解,才是事已至此的最優解。
    這明明是很簡單的道理。
    如此,隻要償還了褒響的罪,那諸侯與天子之間,就少了一層出兵的道義,楚人也因為償還後,即使無法做到遺忘此罪,但也能緩和愧疚與無奈之情。
    讓楚人明白——
    罪應贖之,而非自耗己心,這群所謂的天子六師,並不是他們的債主,真正應該向褒響之親-褒國贖罪。
    褒國若說明贖罪之物需何,楚國盡力彌補過錯。
    褒國莫非要殺盡楚人才能償還褒響之死的話,那褒國也道德嗎?
    莫不是想用此借口,謀楚乎?
    錯即改,付之以重而不敢有二也。
    但絕不是以舉國滅盡,消此褒響之死。
    ……
    風允將要言的話,都寫在了帛書上。
    褒響之死,不罪楚人,而罪君也。
    遞於楚君。
    “一定要派遣使節,向至褒國與褒國君主說明楚國欲贖罪,以有之物彌補殺褒響之罪。”
    “在楚國欲贖罪之言傳遍諸國後,再以馬車拉萬金,大道向褒國而去。”
    ……
    風允交代清楚。
    此番行策,光明正大,秉承公正之理,楚國贖罪之情,是楚人全體的意願,希望褒國國內能商議補償之事,隻要符合道德,國與國之間和平,楚人都全力彌補。
    是戰,勝敗,皆為國民之苦也。
    “風子放心,寡人必定照此策行,以彌補褒國……就是以養褒人百年為贖罪之條例,我楚也必全力以赴。”
    養褒人百年?
    褒國雖小,但也有二三十萬人,其一年口糧至少也是二十萬石,方可堪堪供養。
    二十萬石,十萬金堪堪可購。
    當初風允在百越國行農策,其第一年春,也不過收了三十萬石糧食。
    如今,楚君能說供養褒人百年之言,可見隻要能挽回民心之德,楚君願意付出大代價。
    風允抬眸深望楚君,微微頷首。
    “楚君有彌補之心,此策能成。”
    說罷,在楚君的攙扶下,上了一旁的馬車。
    “送風子,望風子功成而歸。”
    風允欲為楚人出使西南兩處,以克巴庸兩大國。
    隻要巴庸兩師退去,楚國就能以漢水,擋住天子其餘四師。
    “轟隆隆……”
    蠻娃以巨熊,牽引馬車,轟鳴而離。
    他要去西南蠻中的夜郎,以及蜀國。
    楚國對夜郎的消息所知不多,隻知曉如今夜郎是竹姓,部族共舉之國。
    而蜀國,是為獨立在外,不服周化的強大國家。
    其國富庶,卻少與外界溝通。
    當然,也是身處盆地,能出行車馬的道路也被巴、庸、昔等周禮之國阻擋的緣故。
    “風子,您先去哪一國?”
    車外,蠻娃嗡聲詢問。
    風允望向路上的青綠山野,緩聲道:“夜郎。”
    夜郎?
    蠻娃不解。
    風允笑而解釋:“夜郎與庸國有惡交,庸國隔在巴國與楚國之間,隻要庸國退兵,巴國也會受到影響。”
    “先去夜郎,屈庸國之師,再去蜀國,屈巴國之師,方為上策。”
    “那風子如何讓夜郎和蜀國都幫助楚國呢?”
    “嗯……此事不急,待到夜郎觀察其國情後,自然能尋到解答。”
    ……
    在風允離開楚國之時,楚國上空,烏雲再次密布,看之應是大雨重聚。
    這般快速,風雲變幻之下,楚人心中一慌。
    待出門後。
    就聽甲兵四處在報。
    “風子諫王,王欲請罪己詔!”
    有人詢問,在聞那贖罪之言後,都不由落淚。
    “贖罪就是了,何須殺盡楚人…”
    “嗚…楚人願為楚而贖罪!”
    贖罪之聲,不斷。
    此時,大雨傾盆,那喧鬧之聲也不絕。
    “轟!”
    大雨再次降臨在楚地之上。
    而贖罪之聲,隨著雨水匯聚成溪流,匯入四麵八方。
    水汽升騰,闖入各個諸侯國當中。
    “贖罪?”
    有人嗤笑,但也有人皺眉思索,楚國此舉帶來的變化。
    “報!”
    “荊門大敗,楚國搶回荊門!”
    “什麽!”
    方才還在思考贖罪之聲帶來什麽變化的諸侯聯盟,此刻大驚失色。
    好不容易奪來的荊門,此刻被奪走了?
    而這時,天子使節到。
    “天子令,各國之軍,駐紮在安地,勢必奪回荊門!”
    隨著天子調令,安地之西側,已經被諸侯之師占據。
    至於安地東側。
    因風子之名,無人敢擾。
    但實際上,有風允此先安排,如今安地眾人已經將安地的重要之物,都搬到了丹山之上,暫居,以避禍事。
    而隨著天子六師與楚國的戰事變化。
    五月悄然過去,已經來到了六月·小暑——
    褒國。
    如今的君主正是兩年前,風允所遇到的有褒穀。
    但當初的少年俠氣,已經被褒國的國政,疲累而老。
    一青年身上,竟然看出了垂暮無奈之色。
    “什麽,楚國要贖罪?”聞殿內,楚國使節之聲,有褒穀大笑,神情中有著痛苦。
    “嘭!”
    “楚國!”
    有褒穀怒拍案桌,狠狠而望。
    “為寡人之君父,陪葬!”
    “隻恨不能親啖楚人血肉,咳咳……咳咳!”
    神情中有著瘋狂,但……
    “無楚,願以萬金,百車兵甲,耕具數千為賠罪之禮。”楚使下拜,神情懇切。
    “褒君之死,是為楚君罪,非楚人罪也。”
    “我楚人罪不至死,也不該為奴隸啊。”
    隨著楚使的禮數一出。
    殿內諸多褒國士大夫都愣目而視。
    萬金?
    百車兵甲?
    數千農具?
    這……如何厚禮,實在誘人。
    方曉得,那曾國萬金所鑄的編鍾,震撼諸侯,這萬金一詞,在諸侯間是何等重量。
    不少士大夫都捏緊手心,望向有褒穀。
    楚使微微側目。
    這褒國,似乎已經被這位國君所掌控,所見士大夫都要觀其臉色,聽其號令。
    才兩年,這位青年君主竟有如此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