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 40 章 “以後就不……
字數:11044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以後就不怕天太熱把肉放壞了, 把肉放在這裏麵的冷凍室裏,應該就跟冬天一樣,能存放很久。
還可以在夏天的時候用這個電冰箱製冰, 把製好的冰塊裝到盆裏, 到時候屋裏肯定能涼快下來。”喬秋生拉開電冰箱門一邊說道。
孫女夏天怕熱, 阿妹她也經常嘟嚷著夏天太熱肉不好多買,放不住,這個冰箱對於家裏來說用處還是挺大的,要不然喬秋生也不會花大幾百塊錢去買這個東西。
喬秋生他一開始聽人介紹那友誼商店的時候,知道裏麵有不少外麵買不著的電器, 像是留聲機、放映機、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熨鬥這些百貨大樓都買不到的國產、進口電器, 在友誼商店這邊都是有供應。
隻不過等他弄到了外匯券又借到了證件進去後, 發現裏麵就隻剩下了洗衣機、冰箱沒人買,其他的基本是一擺上櫃台, 就立馬被一早等在外麵排隊的人搶光了。
至於為什麽說隻剩下了這兩樣沒人要,原因很簡單, 洗衣機是用來洗衣服的, 這會兒的人力可不值錢, 花那麽多錢買個洗衣機還不如雇個人幫著洗呢。
而冰箱對於大多數來說就更雞肋了,這個年頭大多數的人家吃都不夠吃了,還哪有剩的放冰箱裏更何況冰箱又貴,要花五六百塊, 就更不值當買了, 有那個錢多加一點去搶電視機多好所以友誼商店裏的冰箱屬於滯銷品,放個一年半載都不見得會有人買。
也就是喬秋生,因為工資高, 五六百塊雖然多,但對於他來說也就是四個月左右的工資,再加上電冰箱對家裏也真有點用,所以買起來也就不嫌棄雞肋浪費了,買起來也幹脆。
更何況這次買冰箱的錢用的是發下來的獎金,所以花起來就更是格外不心疼了。獎金自然就是這次研討會上立功得到的獎金,總共是六百塊錢。
這次研討會的內容主要是研究怎麽製作出一種特殊彈簧。可別以為彈簧隻是一個小東西,哪裏值當那麽大張旗鼓地召集人開研討會
但要知道,這種特殊彈簧是導彈上一個很重要的零部件,或者也可以說,導彈上麵每一個零部件都異常重要,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小小的零部件可是決定著導彈整體的研發進度的。
這種特殊彈簧對導彈研發十分重要,可惜加工精度要求太高,依照我國當下的技術暫時還無法做出來,隻能依靠進口,而國外對我國進行導彈研發本就忌憚,如果哪天對我國實施製裁,導彈研發就很有可能受製於人,所以靠著本國的技術,將這種特殊彈簧做出來就變得勢在必行了。
這次全國各地來滬市參加研討會的八級鉗工有一二十個,雖然八級工和八級工之間在水平上也會存在差異,但是既然能被評為八級,就證明每一個也都是有點功夫在的。
喬秋生在裏麵既不是年齡最大資曆最老的,也不是工作單位最厲害的,至於最後為什麽是他摘到了桂冠,成功解決技術難關。
原因也很簡單,喬秋生他不僅懂技術,還懂機械原理,甚至可以說讓他去當工程師都是沒問題的,這些年各種機械製造之類的書籍絕對不是白看的。
當然或者也可以歸咎為聰明,喬秋生他能在四十歲就被評為八級工,努力在其中,當然也是起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還有天分。廠裏可是有不少五六十歲還是三級工、四級工的老前輩的,他們難道不努力嗎肯定也努力呀,隻是天分這個東西沒法說。
尤其是喬秋生他這些年來還自學了好幾種語言,精通各種機器安裝,各種書籍也是沒少看,除此之外還要陪家人,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在鉗工領域取得現在這樣的成就,說他“聰明”,絕對不是溢美之詞,而是一個既定事實。
所以在研討會上跟著國防部那邊派來的工程師還有技術人員聊了幾天之後,喬秋生就已經有了頭緒了。
在這之後喬秋生隻花費了兩周的時間,就將這種特殊彈簧給做了出來,連國防部原本預估的技術研發時間的零頭都不到。
國內的磨床加工這種特殊彈簧,精度隻能達到002毫米,更高精度的磨床國外一直都是管製的很嚴的,一直以來國內的各種高精度加工全部都是靠人工。
而喬秋生出手之後,將彈簧加工的精度提高了整整十倍,手工將彈簧的精度打磨到了0002毫米,這個有多細呢它相當於頭發絲直徑的140,這足以證明喬秋生的厲害了。
這還不止,喬秋生還鑽研出了一種新技術,可以讓這種彈簧精度控製在0007毫米,比起最開始的002毫米,後續的精度加工也就變得簡單。
對於國防部那邊來說,喬秋生絕對是立了大功的,甚至還派人問喬秋生願不願意進入導彈研究基地。
喬秋生他幾乎是沒有思考,就選擇了拒絕。他知道導彈研究基地的發展前途肯定是比鋼鐵廠要好的,比起鋼鐵廠來也更能為國家做貢獻。
隻是他隻是一個普通人,還有點自私。在他心裏,他奮鬥的動力永遠都是家庭,最開始他到城裏當學徒是為了給阿妹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是他在地裏刨食不了的,隻有城裏才有前途。
而現在如果進入導彈研究基地前途有了,好生活估計會有,畢竟國家不會虧待家屬的。可是與他最開始努力奮鬥的想法背道而馳,到了那個時候他估計家裏會越來越少見到他的身影。
他大概是沒有那麽多的家國情懷了,可以舍小家為大家,他知道這與當下的主流想法背道而馳,可是他就是這樣戀家的人。
他最快樂的時候就是他在看書旁邊還有阿妹陪著的時候,兒子兒媳帶著孫女也在做著自己的事情,一家和樂融融,至於前程遠大什麽的他不去想,鋼鐵廠的八級工,對他來說已經夠了。
國防部那邊對於喬秋生的選擇也沒有說什麽,也沒有非要強製讓人家來的意思,原本也就是想著願意來最好,不來也沒關係,反正以後再遇到技術困難了,也可以再去找人家,也沒必要非要把人往基地裏放才行,所以最後選擇給了喬秋生一大筆獎金。
六百塊的獎金,無論是放在哪裏,都絕對是一筆天價獎金了,主要也是因為喬秋生任務完成的太快了,不僅把成品做出來了,還了新技術,這六百塊給得也值了。
當然除了這六百塊,還給了喬秋生一百斤斤的糧票,是全國通用糧票,在這個糧食短缺的年頭,除了錢還給喬秋生發這個,絕對是代表了國防部對他的重視了。
至於為什麽沒給肉票,油票之類,主要也是因為在這邊是主辦單位承擔食宿,給肉票、油票喬秋生也用不了,再加上肉票,油票也不像糧票一樣有全國通用的,這兩樣隻能在當地用,在其他地方是不能用,帶走就相當於廢紙。
因為家裏囤了糧食到現在還沒有吃完,這一百斤糧票對於喬秋生的誘惑力就沒有那麽大了,他直接在滬市這邊的黑市出手換成了錢,換了大概兩百塊錢。
黑市的一斤糧食三塊錢,但是用糧票去糧店或者收購站買,一斤糧食也就兩三毛錢,這個年頭總是有手上有錢但沒糧票的願意買,喬秋生糧票出得很快。
於是這次他來了滬市一趟,手上就多了八百塊錢,這八百塊錢換成僑匯券後,喬秋生花了六百買了這個電冰箱,之後在友誼商店還買了各種省城那邊百貨大樓買不到的東西,把還剩下的兩百塊錢花了個精光。
至於外匯券,也是喬秋生跟僑眷用錢兌換的,僑眷靠著在國外的家屬進回來的外匯每次都可以拿到一定數量的外匯券。
這些外匯券在友誼商店這些特定地方都是可以當貨幣使用,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能當錢一樣使了,所以有人願意拿錢跟他們換外匯券,他們哪裏會不願意
那些僑眷得到了錢,而喬秋生得到了可以在友誼商店用的外匯券,兩全其美了。
雖然喬秋生平時並不摳搜,像現在這樣一次把八百塊錢全部花光也是少有的事。這也主要是因為友誼商店這裏隻要有外匯券買任何東西,壓根就不需要向外麵那樣還要各種票,比如有買手表要手表票,買自行車要自行車,買鞋子要鞋票或者布票,這裏隻需要有外匯券就可以了。
反正外匯券帶回去也沒地方花,再加上友誼商店裏的東西也都是外邊買不到的,喬秋生這錢花起來也舍得。
買下來的那些東西數量不少,光是把這些東西通過火車托運回來,喬秋生就額外花了八塊錢。
不過這個時候,大家的注意力都還在眼前的這個冰箱上,其他那些從友誼商店買回來的東西都還被裝在箱子裏沒有拿出來,這個電冰箱對於大家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喬嘉嘉對於這個年代的冰箱長什麽樣也很好奇,這會兒也跟著湊近看了看。
電冰箱外殼是白色的,在右上角有一個“雪花”的銘牌,通身上下隻有一個拉開的把手,冰箱門也隻有一個,是一體的那種。
隻不過冰箱門拉開後,裏麵的設計跟後世比起來雖然簡陋,但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有的,比如冷藏室和冷凍室。
但是空間並不算大,整個冰箱的容量喬嘉嘉估摸著也就隻有一百升左右吧,但這個容量放在這個年代應該也夠用了,畢竟家裏也沒有那麽多東西需要放裏麵冷藏。
“幸虧之前咱們家分到了這個房子,當初為了人家專家方便,不僅拉了電線進來還安了好幾個膠木插座,要不然現在這個電冰箱都沒法用。”喬竹芳感歎道。
喬秋生也點了點頭,他跟阿妹想的一樣,對於能分到這個房子真的很慶幸。不過主要原因卻是另外一個。
他們所在的這個叫專家樓的筒子樓,電表可都是獨立電表,這個在這會兒是很難得的,其他地方十棟筒子樓有八棟是集體電表,每個月交電費都是按照家裏有幾個燈泡攤錢的。
要是現在家裏也是集體電表,來了冰箱這麽一個得用電不少的大電器,估計接下來攤錢的時候有的是扯皮了。
畢竟電冰箱不好和燈泡一樣計算用了多少電,到時候除非把整棟樓的電費錢都攤了,不然隻要哪個月哪家稍微交的錢比以前多了幾分幾毛,就算是其他家悄摸多用了電,最後也都會算在這個冰箱上,覺得他們家得多交錢。
而現在家裏是獨立電表不僅避免扯皮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除了電局那邊派過來的抄表員,隻要他們家自己不說,其他人就不知道他們家又買了電冰箱這樣的大件。
本來他們家吃的穿的都比旁人家好就已經夠惹眼了,樓裏對他們家眼紅的人不少,現在買了一個電冰箱還是不要露出去的好,省得又多了幾分不知道從哪來的嫉妒。
喬秋生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在滬市那邊就已經找人在電冰箱包裝外麵釘了一層木條,保管是看不到裏麵什麽樣,上午把電冰箱搬進來的時候,遇到了人喬秋生也隻說裏麵是買的新家具和碗碟,並沒有透露出是一件電器。
再加上電冰箱的噪聲不算大,到時候把它放到廚房裏頭,廚房門一關,除了親近的人之外,那些外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他們家新添了這麽一個昂貴的電冰箱了。
對於這些喬嘉嘉都沒有考慮,她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後世的冰箱一般都是節能的,一天也就不到一度電,可是這個年代的冰箱好像還沒有那個節能的技術吧這一天用電得多少喬嘉嘉對這個問題有些擔心。
“爺爺,這個電冰箱比電風扇大,是不是也比電風扇用電多呀”喬嘉嘉假裝好奇的問道。
喬秋生笑著道“是用電多一些,一天最多五六度電吧不過咱們家也不是每天都開,除了夏天之外,其他季節也就是什麽時候買肉了什麽時候才插一下電,這樣一個大家夥也不算太費電。”
喬嘉嘉是見過電局的抄表員過來抄表的,自然知道每度電是多少錢,一度電是一毛八,假如她家冰箱開一整天的話,按五度電算,一天也就不到一塊錢。
整棟樓除了喬家,其他人家的家裏基本上是沒有什麽電器了,別說電冰箱了,連電風扇都沒有,整個家唯一用得上電的就是燈泡,一個月用電加起來也就幾毛一塊錢,這會兒算下來喬家用一天電冰箱的錢就抵得上人家一個月的電費了。
不過喬嘉嘉她又掰了掰手指頭算了算爸媽爺奶的工資,現在一家四口人都有正式的工作,爺爺還加了二十塊的工資,不算讓那些津貼和加班費,他們家每月總體的工資都已經接近三百塊了,就算每天都開著電冰箱,一個月也就花三十塊,完全是花得起了。
好了,喬嘉嘉放心了,瞬間開心了起來。看來以後夏天可以實現冰棍雪糕自由了,當然這個前提是在她媽允許她多吃幾根的時候。
不過就算不吃冰棍雪糕,在夏天用這個冰箱弄冰塊降溫也是很舒服的,現在已經快要十月份了,到了夏天的尾巴,天氣沒有七八月那麽熱了,也就用不著冰塊降溫,這個時候喬嘉嘉忽然有些期待下一年的夏天趕緊到來了。
喬嘉嘉在這邊發呆,喬秋生和喬竹芳兩個人已經開始將電冰箱插電試用了。
雖然喬秋生在滬市那邊買的時候也是試驗過,不過就擔心這一路千裏迢迢地運回來給磕壞了,雖然這會兒家裏沒有什麽需要放冰箱的,但還是趕緊插電看一看情況比較好。
雪花牌電冰箱在這個年代絕對算是好冰箱了,但到底是沒法跟後世技術發展了幾十年之後研究出來的冰箱比的,一直到何英英和喬和平兩個人都下班了,二十多分鍾過去了,冰箱還沒有完全製冷呢,但冷氣也是可以感受出來一點的。
喬嘉嘉對此早就有了心理預期,也沒怎麽失望,在這個年代能用得上電冰箱就已經是超幸運的事情了,放在以前她壓根就不知道這年代居然還有電冰箱這個東西。
喬嘉嘉以前也是看過一些年代文的,雖然時間太久對劇情已經沒有太大印象,但大概設定還是知道的。
作者為了讓筆下的主角在艱苦的年代日子過得好,基本上那些穿越到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主角們,都會有著自己的金手指,靈泉、空間、係統、紅包群隻有你想不到的金手指,沒有作者寫不出的。
喬嘉嘉覺得自己能穿越重生,應該也算得上是個主角吧隻是她就沒有那些金手指。不過現在她忽然發現,金手指自己好像也是有的,不就是她爺爺嗎這已經不叫金手指了,簡直可以叫做金大腿。
那些帶著金手指的年代文女主在六十年代各種折騰都還沒用得上冰箱呢,她什麽也沒做,靠著她超厲害的爺爺,就直接一步到位了,生活條件趕超了這個年代九成的人。
喬嘉嘉覺得她這輩子,靠著她八級工的爺爺,還有三個同樣都是在廠裏當職工的爸媽還有奶奶,基本上是可以躺平了。
她覺得自己這一世真的超級幸運。一開始她想著隻要能得到一家子愛她的親人,就算這個年代再艱苦她也無所謂,可是後來她發現,有著這樣的家人,她壓根連一丁點苦都不用吃呢。
或許她就是老天爺的親閨女,才讓她投胎到這樣好的人家裏,喬嘉嘉有些不要臉美滋滋地想著。
這個時候喬和平、何英英已經到家看到了放在客廳中央的那個大冰箱,兩個人都沒心思去洗手洗臉,瞬間就湊到了冰箱前,隻不過這個時候兩個人還不知道這件電器是什麽東西呢。
“原來這就是爸買的大件,這到底是什麽看著裏麵好像能裝東西,誒,把手湊進去怎麽還透著涼氣難道這是冰櫃”喬和平也是有點見識的,見過冰棍廠的冰櫃,那個冰櫃跟眼前的冰箱外表差別還是挺大的,也是喬和平頭腦機靈才能將兩者聯係到一起。
喬竹芳一聽,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介紹,給兒子兒媳好好講了一番眼前這個冰箱的作用。
喬和平、何英英聽完眼前一亮,一起圍著電冰箱轉了好幾圈,對這個電冰箱稀奇的不得了,在他們眼裏,這可比他們一開始猜的電視機要來的讓他們喜歡。
電視機不就是看看節目嗎有收音機和電影院就夠了,但是這個電冰箱可是個好東西,多有用啊,夏天東西放裏麵好久都不會壞,還能弄冰塊呢,這不比電視機有用多了
隻能說不管原因如何,一家人最後的腦回路還都撞到了一起了,對電視機全部都不怎麽稀罕。
當然,這個時候要是家裏買了個電視機,他們也不會反對,如果不和這個電冰箱比的話,電視機也挺不錯的,不用出門去電影院就能看節目。
“除了這個電冰箱,我還給你們都買了東西呢。”說完喬秋生就把放在桌子下的那一個大皮箱給拖出來打開。
“這是三雙女士皮鞋,都是牛皮的,你們娘仨一人一雙,還有十尺的確良布料,都是挑鮮亮的顏色給你們買的,這是四斤羊毛毛線,等天冷了織成毛衣肯定暖和”喬秋生一件一件的從大皮箱裏往外掏著。
這些都是給全家人的,他還單獨給寶貝孫女準備了開學禮物呢,之前開學他在滬市那邊參加研討會錯過了,可不得多買些東西補償一下
“這是兩隻英雄鋼筆,還有一瓶海鷹牌墨水,裏麵沒有臭味,用起來比咱們這邊百貨大樓賣的那些好,你上小學了也用得上。
這是一盞台燈,看著怪精致的,知道你喜歡這些漂亮東西,就一起給你買回來了。”台燈十分易碎,喬秋生裏麵填了棉花還不夠,外麵還包了十幾層的報紙,又用舊衣服繼續包了兩層,生怕路途中磕碎了。
而這個時候拿出來時也很小心,費了不少功夫才將包的裏一層外一層的台燈給拿了出來。
喬嘉嘉看著眼前的幾樣東西,要說不喜歡怎麽可能尤其是那盞台燈,燈罩是白色磨砂玻璃的,上麵還有著很精細的花紋,造型像花朵一樣,跟普通的桶狀台燈相比很是奇特,在燈罩外麵還墜著珠子流蘇,喬嘉嘉已經可以想象到開燈以後的效果。
這盞台燈已經不像是台燈,相比之下更像工藝品了,喬嘉嘉上前給了爺爺一個超大的擁抱“啊啊啊爺爺你太好了我都超喜歡的謝謝爺爺”
喬嘉嘉十分激動,對於眼前的這盞漂亮台燈已經愛不釋手了。
喬秋生看著孫女的表現笑著道“這還沒完呢,看這是什麽進口巧克力。”說完就從皮箱最底下又拿出來了四個鐵皮盒子,兩盒最大的遞給了喬嘉嘉這個寶貝孫女,另外兩盒小一點的給了兒子兒媳婦,至於阿妹那一份,他一早就留好了,早就放到了房間裏。
一家人都是沒有吃過巧克力的,隻是聽過而已,當然喬嘉嘉她前世吃過,不過那不算。
這會兒看著鐵皮盒子裏的巧克力,一家人就跟剛剛看電冰箱一樣,也都稀奇的不得了。
喬秋生這次去滬市帶回來的這些東西,可以說是帶進了全家人的心坎裏了沒有一個人覺得不應該將那八百塊錢全部都花光的,要是他們去了,指不定還得從自己的積蓄裏倒貼錢花出去呢,麵對滬市那邊友誼商店裏這麽多的好東西,壓根就忍不住不買。
冰箱插電試驗過了是沒有問題的,很快就被搬進了廚房裏,廚房門也是一直關上,隻要他們不說,估計鄰居八輩子都不會知道他們家買了這樣一個大件。
因為家裏這會也沒有什麽肉類需要放冰箱裏,隻插電試驗了幾個小時就關上,等著下次用得上的時候再繼續插電。
晚上吃完飯洗漱完,喬嘉嘉在自己的房間裏慢慢的欣賞她那盞漂亮台燈,而喬和平、何英英夫妻倆也在屋裏小聲聊著家裏的電冰箱。
而另一個房間裏,喬秋生正在給阿妹展示他買回來的項鏈。這條項鏈跟那些特意給阿妹留的巧克力一樣,在喬秋生剛到家的時候,就已經被他拿到了房間裏放好了,這些都是屬於阿妹的。
“項鏈戴在脖子上,也不會像手鐲戒指那樣會被人看到,你可以天天帶著的。”喬秋生一邊將項鏈小心地給阿妹戴上一邊輕聲說道。
喬竹芳忍不住快樂地點了點頭。對於這條項鏈她當然是喜歡的,沒有哪個女人不喜歡漂亮首飾娘給她留下的財產裏是有金手鐲、金戒指、金耳環的,隻是她覺得太招搖,不敢帶出去,而這條項鏈戴在脖子上就很隱蔽了,也不顯得招搖,喬竹芳喜歡極了,她決定以後要天天帶著。
喬家有冰箱這件事情,除了何成文、何成梁兩兄弟倆,基本沒人知道,這也主要是因為兩兄弟每次來喬家都會進廚房幫忙幹活,瞞著也不現實,不過他們兩兄弟人都不錯,對於他們喬家一家人都還是挺信任的,他們既然答應了就肯定不會往外說的。
何成文、何成梁兩兄弟在知道喬爺爺從滬市回來了之後,還特意上門又感謝了一番,分房子這樣的恩情實在是太大了,不當麵感謝他們心裏實在過不去。
本來他們是想請喬爺爺去國營大飯店吃一頓的,但是直接就被拒絕了,讓他們不要破費,最後他們好不容易蹲到了國營肉店那邊又供應起了肉,一下班就緊趕慢趕地提著肉上門了,趁著隻有表妹嘉嘉在家,喬爺爺去食品廠接喬奶奶了,幾個大人都還沒下班,他們兄弟倆跑到廚房直接將這個肉做成了菜,這樣可算是將肉送出去了。
喬秋生對於兩兄弟這樣知恩圖報的性子是挺喜歡的,比那些落井下石的白眼狼要好。
之前他去滬市走得急,還沒來得及處理那個王義呢,現在終於回來了,也算是有時間騰出手去收拾他了。
其實喬秋生也不是那種非要徒弟一定要跟自己同患難的人,畢竟他教徒弟的時候也就是為了責任而已,說什麽真心愛護那是談不上的,所以他也不要求他們對自己這個師傅有多麽好。
但是這個王義落井下石,還踩著他這個師傅跟陳建明賣好就讓他不能忍了,這個徒弟他要是繼續留著,他幹脆就去當那個廟裏供的大佛吧,當他脾氣很好是不是,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