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熟悉
字數:9335 加入書籤
第143章 熟悉
這段時間,對岸的鬼子一直在修築工事。
“他們是想把那些樹木都炸倒了。”
“哪些樹?芭蕉樹。”
“南天門那些唄,不是炸倒,他們要把那些樹改造成最大的碉堡。”
“但是那些樹都已經快成為半化石了,炮彈都炸不掉,隻會有一個小坑。”
“所以才說是碉堡。竹內這個家夥是學土木的,聽說還是博士出身。”
雙方很長時間沒有打了,偶爾打也就是放一顆炮彈。
全都在修築工事,雙方都在防著對岸隨時可能會打過來。
陣地上來了個讀書人,北方被鬼子占領了很多,好些北方的讀書人背著書籍器具都到了最南邊來,到這邊重建學校。
有一個年輕人到了陣地上來宣講著他的主義,“蘇維艾,你們知道什麽是蘇維哎嗎,那是一個偉大的國度,他們的人民放棄過很多,但是他們從來不放棄熱情,他們讓我們知道,房簷總是低矮的,可是在低矮的房簷下,總有著高昂的頭顱。”
非常年輕一小夥子,說著熱血沸騰的。
“喂,回去吧,這是陣地,不是你該來的地方,並且陣地你也看過了,回去吧。”
“我們現在不打仗,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就在養兵,哪能天天打仗。你可以走了,空談誤國知道嗎?走了。”
“不可以空談,但是要有向往,兄弟們你們是國人真正的驕傲。你們在邊境打仗的時候,我們全校人都哭了,我們老師說,不要哭,他們是英雄,我們不要荒廢時日,我們要用每一分,每一秒去讀書,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我們不要荒廢時日,讓他們成了最後的英雄。
我從北一直到南,好多次我都想死了算了,我走到這,和你們共禦外辱。我還有這麽多的書。我是中華民族之城的一塊磚,我自己的命我自己說的不算。”
“走了,走了。”
他在的是白孝文的陣地上。
想要參軍一起打鬼子。
白孝文:“你還沒畢業吧,二十出頭?好好讀書,打仗先是我們軍人的事情。”
營長走了過來,“團座,在西北的話接觸他們沒事,沒人管得了咱,但是到了這邊,那麽多的隊伍,上邊還有一個虞嘯卿,不能跟這樣的聯係的太頻繁了。”
現在是第二次合作。
因為小鬼子的入侵合作。
遲早這個合作得玩完。
現在小鬼子已經開始有了頹勢,再有幾年把小鬼子趕出去,這個合作就終止了。
白孝文沒放在心上。
在西北的時候就有接觸過。
自己的實力,天下都可以去。
就是手底下這麽多的兵有點兒麻煩。
“團長,我想參軍,請給我一把槍,我知道我來這兒是來對了。對了很重要,真好。”
虞嘯卿這個人最怕就是這樣的人。
講蘇維哎的會讓上麵的不舒服。
現在是和虞嘯卿合作擋住怒江對岸的小鬼子,不能讓他來,萬一姓虞的對自己也忌憚。
到時候打小鬼子沒這麽方便。
“現在我不能接收你,你先回去吧。”
“我很多同學都從戎了,就我去不了,剛開始總是說的挺好的,可到最後總是不要我。我不是供產擋,雖然我很想,我隻是看了幾本他們的書,可我不知道他們是什麽樣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必要哪張嘴說出來。”
太紅了,要不了。國軍不會有人要的,盡管他現在還不是供,但隻要一直活下去,遲早都得是。
“我在想,我已經在半副國土上活了十年了。我也要殺鬼子,你們不收我,我就去對岸。”
“對岸?怒江洶湧,不是那麽好過的。”
“禪噠有一個老人他跟我說,有一個江拐口鬼見灣,那裏能過得去。他說,那兒看著水流很急,但是條活路。”
水流急,可能是因為淺一點。
“對岸,有個和順鎮。有一個橋,但是橋已經被炸了,但是一開始是沒有橋的,沒橋怎麽過去,沒橋怎麽建的和順鎮。可見沒橋的時候,也能過去,隻是有了橋了,就能走的舒服,一開始的法子就忘掉了。”
白孝文知道這回事,但是地點不知道在哪兒,現在有了地點就好辦了。
現在過河的地方,好過一點的地方都建了江防。
要是還有偏一點的地方,人就好過去。
自己靠著空間能力過去沒有問題,但是要把人帶過去很難。
之前是鬼子還沒在對岸搞防線,現在搞了,開小船過去小鬼子都能知道。
“你們軍人隻會說打仗,我們要解決問題,問題一直存在。我居然要看書才知道,我們曾經那麽輝煌,無畏,開闊,包容世界,不拘一格,禪噠人,沒有橋,也修了和順鎮,我們祖先沒有榜樣,可走了五千年,可我要讀書才知道。”
白孝文看了下這個家夥,是個當指導員的好材料。
這個書生說的很對。
背上還背著一摞子的書。
當曉得能過江的時候,白孝文準備著去對岸看看情況。
“警衛排集合。”
三十來人都是隊伍中的好手。
去對岸看看情況,不用帶太多的人。
本來自己一個人都能過去。
在祭旗坡下的一個江拐口。
直接往那邊去。
龍文章:“白團長,你這次過來是?”
“我要渡江,帶著一小夥人渡江。”
“江水湍急,除了風平浪靜時開小船過去沒有別的法子。”
遊泳想要過去,人力是不好辦到的事情。
或許運氣,體力強到極致的,再加上運氣好,或許可以遊過去。
怒江這玩意,水流急,不可能遊過去的。
白孝文把情況跟他說了一下,“這個事情不能跟虞嘯卿說,虞嘯卿現在時時刻刻都想著打到對岸去,沒有問題,但是不知道對岸鬼子什麽情況,這次過去就是去看看。”
“我也要一起去。”
商量著這邊也搞了十個人一起渡江。
把他們的裝備都換了下,都換成衝鋒槍,這樣幾十個人都能打出幾百人的火力。
幾十個人目標也不算是太大。
到了地點,水流湍急。
淺灘急水,人站不住。
都不認為這裏能過去。
“團座,這裏真的能過去?”
太急了一點。
拿著個竹竿去試試。
隻是在岸邊,人都站不穩。
急水,會把人衝走。
遊泳也會被衝走過不去。
白孝文:“我去。”
藝高人膽大。
“團座,你不能出事,還有三千弟兄呢。我去吧。”
雖然都知道白孝文的本事,但是在大自然麵前人力太小。
“拿繩子來。”
粗壯的麻繩在腰上纏了幾下。
很寬。
一開始還能走著。
怒江也不是太深,主要是太急。
麻繩沾了水之後很沉。
直接就是空間能力外放,對白孝文來水,沒太大影響。
沒一會兒就過去了。
“團座真過去了?”
找了個粗壯樹把麻繩纏了幾下,“渡江。”
總共有四十來人。
給的衝鋒槍基本上都還是防水的。
武器彈藥啥的也有防水的布條裹著。
“在身上多搞些綠葉子。”
“把這衣服都換上。”
白孝文搞出了幾十件迷彩服出來。
在深山老林中,迷彩服可太重要了。
由綠、黃、茶、黑等顏色組成不規則保護色圖案用於偽裝的服裝。迷彩服要求它的反射光波與周圍景物反射的光波大致相同,能迷惑敵人的目力偵察。
都是最好的迷彩服,能和周邊環境融為一體,不走近一點根本察覺不了。
虞嘯卿家境很好,過來這邊就是鍍金的。
主要是去和順鎮看看,那邊還有老百姓。
幾十個人前進著。
一路上繞著走,還好,沒有碰到鬼子。
“團座那有個人?”
穿的破破爛爛的。
看出來了是個老百姓。過去也了解下這邊的情況。
“自從鬼子來了以後,我們老百姓每天就是東躲西藏,吃不上,穿不上,我們這些老百姓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鬼子到處燒殺搶掠,禽獸不如。無法生活了。要去種地,他們就開槍打。這一條道上沒有鬼子。”
“和順呢?”
“和順被招安了,但是我們蓮花鎮就是不招安,就是拿槍打,放狗咬也不招安。老子餓死也不招安。”
去和順還有一點,龍團座的副官孟煩了的父母在那邊,此行還要把他的父母接回來。
還有一些老百姓願意回的,也能帶走。
就是麻煩很多。
遇到鬼子稍微多點就麻煩了。
當地人很多都逃進了深山。
要去播種,就會遇到小鬼子。
一路到了和順去。
孟煩了終於碰到了他爹。
一堆人都去了孟家。
“爸,媽,了兒回來了,給您請安了。”
和順鎮也沒看到啥小鬼子。
這邊沒有日軍,小鬼子隔三差五的會來一回。
白孝文:“孟先生,跟我們走吧。”
“人生皆虛妄,恩愛趨人逐。把這書都帶上,跟你們走。”
“這麽多的書。這東西太沉了。”
好幾箱子的書。
書是個很沉的玩意。
這些書是從孟老先生從京城搬到的南邊。
“團座,這能不能不搬啊?”
“搬吧,這個老先生是個倔脾氣,這些書也很有價值,不少還是孤本,得保留著。”
“團座,要我說,直接把這老頭打暈帶走。”
孟煩了,“書是他的命。我爹罵了一輩子的漢見,現在他為了這些書自己當了漢間。”
孟老先生在京城的書更多,帶過來不止十分之一,這些書大多是孤本,很有價值。在他心裏,命可以沒有,書必須有。
“團座,不好了,鬼子來了。”
“都滅了。”
過來了十來個鬼子。
不是啥問題。
全部給他們收拾了。
自己警衛排的實力比龍文章手下的人還要強了很多。
小鬼子的槍法蠻好的。
“安排十個人給老爺子背書。”
京城的高校,這麽多的學生先生,從北到南搬運就是為了這些書。
“這十幾套鬼子服留著,那個小隊長的衣服給我。”
到了這邊來,可能穿著鬼子的衣服更安全點。
路上偶爾能碰到鬼子。
碰到大隊的都讓開,小隊的就吃下。
數天的時間又到了江邊去。
幾天的時間,龍文章都在畫地圖。
去見了虞嘯卿。
把地圖拿了出來,“西岸有些地方畫錯了。”
“找個能說話的地方。”
“禪噠能成為怒江最堅固的防線,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物資過來。”
“虞師,我想能不能給我團也派個美利堅指導。營一級的都有。美利堅武器是好使用,但不是一拉槍栓就完了。我們團也需要美利堅教官。”
虞嘯卿看到這幅地圖心情激動。
他是有一副對岸的地圖,但遠不如這個好。
到對岸,沒地圖完全抓瞎,即便有地圖也不好走。
虞師,“我每天隻睡四個小時,吃的東西和你們一樣,兩頓,好對你們對體力有數,我搜集了所有有關於那邊的情報。”
龍團,“西岸的村鄉都快成無人鄉了。都是修南天門死的,這個情報裏有嗎?村鄉有萬人,被一個南天門變成了無人鄉。”
人都被去搞去挖洞了。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
“我國很大,我族軍人數千年從沒有過這樣的潰敗。我們都該死。”
他很想打一場勝仗,一場大的勝仗。一直都在為打過去對岸做準備。
地圖,軍事情報尤為重要。特別是關邑何在,路途曲折,兵力駐紮都會對軍事行動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東瀛的小鬼子提前十幾年就在繪製中華的地圖。
小鬼子繪製的地圖比自己畫的都好。
現在空中攝影測量已經非常成熟,而日軍在這十年期間,完成了北方的大部分測量。攝影測量精準度非常之高。
日軍是繪製的地圖的好手。精準程度和精細程度均能達到現代測繪的標準。
地圖也是最重要的戰利品,這種戰利品的價值可能不亞於戰鬥中繳獲的武器。
沒有地圖,就不可能操作重炮,因為每門炮都需要地形參考。地圖的語言是命令、任務以及不同級別的指揮官之間簡單的電話交談的語言。
不了解地形的特殊性,指揮部無法詳細考慮防禦和進攻的特點,戰爭開始時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地圖。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