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功兌換簿!

字數:4824   加入書籤

A+A-




    清晨的陽光灑落在每一片翻湧起的浪花上,層層疊疊如金色的魚鱗。
    梁渠從舫船中蘇醒,卷起船中床鋪,靠在船沿邊上洗漱。
    一晚上的睡眠清掃掉他昨天一天的疲憊,整個人精神飽滿。
    江風徐徐。
    梁渠在木桌上支起一個炭火爐子,放上一把鐵壺,炭火舔舐著壺底,燒得通紅。
    體內氣血依照《萬勝抱元》路線走完一個周天,壺中的水咕咕沸著。
    往茶盞中撒入一把茶葉,梁渠端起鐵壺傾瀉而下。
    茶葉在滾水中翻湧,激起一陣帶著茶香的白霧。
    “生活啊。”
    梁渠靠在欄杆上,眯眼享受晨光,額角發絲晃動。
    茶香嫋嫋,煙波浩渺,一隻黑白相間的燕隼從高空俯衝而下,帶起一條長魚。
    這一趟豐埠縣之旅收獲極大,兩個大功,九千多點的水澤精華,外加一個能每天貢獻水澤精華的大硨磲。
    此外收獲玄鐵弓一張,四張三百兩麵額的銀票,合計一千二百兩白銀,更有可能官升一品。
    得到的東西太多,以至於梁渠有點吃撐,完全消化怕是都要小一個月。
    沒事還是要多出去走走,不可能什麽好東西都藏在平陽縣附近的水域裏。
    休息片刻,梁渠駕駛舫船回到豐埠縣。
    徐嶽龍仍在鯨幫總舵,今天總舵中多出不少人,都穿著黑色官服,胸口上繡著一隻銀色的鷹隼,象征三法司。
    梁渠瞧見有兩位穿著穿著雲鷹緹騎的雲鷹服,顯然是奔馬武師。
    其中一位還是個熟人,張誌雲!
    梁渠可記得他,當初來問詢鬼母教一案的緹騎,也是這位!
    當時張誌雲邀請他加入六扇門,梁渠覺得和自己路子不搭給拒絕了。
    他的一身本事都在水下,去了六扇門那是舍本逐末。
    如今看來張誌雲從淮陰府調任到平陽縣來了。
    “阿水,你來得正好!”
    徐嶽龍瞧見梁渠,伸手將他叫過去,指向兩位緹騎,“兩位是三法司的緹騎,有些東西要問你,你幫個忙。”
    “公事流程,有勞。”
    兩位緹騎抱拳。
    “張大人貴人多忘事,才過去三個月,不記得我了?”
    張誌雲一愣,抬頭打量梁渠兩眼,恍然:“是你,義興市那位?”
    梁渠比之數月前又長高不少,足有一米八五,整個人愈發挺拔,俊朗。
    加之數月未見,張誌雲一時陌生。
    但梁渠這般相貌堂堂的武者是少數,他稍看兩眼便記憶起來。
    梁渠哈哈一笑:“張大人,當初的義興市,現如今已經是義興鎮了!”
    “你們認識?”
    徐嶽龍與另一位緹騎好奇。
    “是鬼母教的事。”張誌雲笑著道出兩人淵源,“當初我見梁君根骨驚奇,本想引入三法司,好掙點功勞。
    沒想到一轉眼,梁君就成了河泊所的人,還是八品河伯,如今又立下好大功勞,當真羨煞旁人。
    可惜,梁君若是來三法司,定是個查案的好苗子!”
    回想起來,張誌雲覺得自己錯過一樁好大機緣。
    以梁渠能力進入三法司,光是舉薦之獎他就能獲益非凡。
    可惜可惜。
    當初真該加把勁。
    徐嶽龍搖搖頭:“非也,阿水他是水裏蛟龍,比起查案,還是河泊所更適合他,這可是陛下給的官職。”
    “陛下聖明。”
    張誌雲抱拳。
    寒暄一陣,徐嶽龍離開,三人進入問詢流程。
    正如和張誌雲是熟人一樣,梁渠不是第一次被問詢,輕車熟路。
    兩個緹騎問得也不多,冊頁上都有詳細記錄,都已看過,隻是幾個細節上的小問題。
    全部問完,梁渠找到徐嶽龍請辭。
    徐嶽龍略一思索答應下來。
    “豐埠縣有三法司的人在,你要是想回去就回去吧,其他縣暫時也幫不上什麽忙。”
    豐埠縣在整個淮陰府的最南邊,倒數第二靠南的就是平陽縣。
    想要趕往其他縣城,至少得三天時間,等梁渠過去,黃花菜都涼了,犯不著。
    得到應允的梁渠拜別徐嶽龍,乘著舫船回到硨磲所在水域,獨自下潛。
    硨磲仍舊待在原來的地方,不再緊閉雙殼,自由地在水流中攝取進食。
    與象牙白色的外殼不同,硨磲內部是極為鮮豔的藍色,上麵布滿黑點。
    若是不知情的人瞧見,多半會覺得這家夥有毒。
    硨磲也想,可惜沒有。
    梁渠來到硨磲前。
    “能走了嗎?”
    “可。”
    一晚上的思考,硨磲下定決心追隨梁渠。
    梁渠說的沒錯,與其待在淺水深水邊緣苟活,不如找個人罩著,不必每天靠運氣生存。
    澤狨氣息展露的那一刻,硨磲覺得梁渠就是那個罩得住自己的人。
    古妖遺種,天生神聖。
    硨磲選擇信一回,日後這毛頭小子真走了狗屎運,成了河神,它算是跟著沾點光。
    梁渠甩出一截繩索,捆綁在硨磲身上,肥鯰魚與不能動上前拉住繩索。
    水流旋轉,梁渠憑借騰水駕浪的能力,托舉硨磲浮在水中。
    驚人的沉!
    梁渠覺得自己的體力消耗非常快,照目前的速度看,他頂多能堅持一個時辰。
    “伱也太沉了吧?”
    “吾已收斂體重。”
    硨磲悶聲悶氣。
    他能放大體重,栽在地上與大地連成一地,讓人難以搬動,自然能變輕,隻是沒變重那般誇張,獨自移動起來,最快不過和常人行走的速度差不多。
    從豐埠縣到平陽縣,對硨磲而言不亞於候鳥從南飛到北。
    梁渠無奈,他總不能讓硨磲用上一個多月的時間,自己慢慢挪到平陽縣。
    這一族,當真是全點了防禦和壽命,其他一點沒有。
    倒也蠻厲害的。
    梁渠乘坐舫船,拉著拳頭走在前麵,水中,肥鯰魚和不能動拖拽著硨磲,快速趕往平陽縣。
    一人幾獸邊走邊休息,花了三天多的時間,終於在四月十九日下午回到平陽縣。
    可惜,硨磲暫時不能放家裏。
    梁渠最開始想的是把硨磲放在自家院子下麵的地下河中,仔細想了想,不太好。
    不見天日,不是好地方。
    於是暫時把硨磲安置在了蓮藕水域旁,每日修煉,從院中河流穿梭過來即可。
    以梁渠的速度,一來一回不用一盞茶的時間。
    “以後得在院子後麵挖個大池塘,硨磲就能搬進去,也更安全,順帶著把蓮藕都一起移植過去。”
    安頓好硨磲,梁渠馬不停地往樓船上去報道。
    順帶著領一份大功兌換簿,看看上麵究竟有什麽好東西。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