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因果糾纏

字數:5838   加入書籤

A+A-




    家裏的稻子熟了。

    梁渠有兩百畝的稻蛙,稻蛭,十一月進入收獲期,驗收成果。

    不出意外,明年夏天會大量擴產。

    昔日朝廷賞賜龍血馬,梁渠沒有找牙行,雇傭一個熟練的馬夫,反而找楊東雄要來了十二三歲的範興來,楊家馬夫的小兒子。

    無他。

    家生子用起來安心。

    家生子不夠,便找同鄉,同府、同縣、同鎮、同村,地方越小越好。

    需要人手,此為其一。

    擴大影響,此為其二。

    梁渠上書院時,沒見過,但聽過。

    縣試的考場,往往要比更高等級的鄉試和會試豪華得多,隻因縣試裏皆為本地人,地方豪紳舍得出錢修建屋舍,今後考得功名,有情誼在身。

    反觀鄉試,考生來自天南地北,考個幾天,人家壓根不念你好。

    楊東雄成為宗師,賺錢的法門多得是,無需拘泥於小小的武館。

    好比梁渠拉上越王當“保護傘”。

    武聖能庇護大生意,宗師便能庇護小生意。

    然而武館不能停。

    它是一個根。

    一個楊家在平陽府裏的象征、坐標。

    從平陽鎮到平陽縣再到如今的平陽府,大浪淘沙一波接一波,然隻要根正苗紅的楊氏武館屹立不倒,影響力就始終能保持在水準線之上。

    有影響力,就有人向往。

    有人向往,就能始終牢牢的紮根地方。

    此等好處,一時半刻顯現不出來,偶爾有一天,興許便會出現。

    以梁渠個人經曆。

    單一點。

    昔日報名習武,同鄉李立波對楊東雄推崇備至。

    故而哪怕三家武館中楊氏門檻最貴,要七兩銀子,梁渠依舊去了。

    因果糾纏。

    誰又說得清呢?

    日子過的久,難免對地方生出感情。

    無父無母。

    師門在的地方,便是家了。

    “優秀的弟子不必給銀錢獎勵,給學期,給拔高修行檔位,從三月,延長到四個月、五個月,從七兩,拔高到能喝藥湯的二十兩……中間要給胡師兄,向師兄提高待遇,平日裏多招優秀弟子助教……”

    梁渠陸續列出多個舉措。

    許氏默默頷首。

    “你要真舍得,我便依你的去做,今後這份錢我單獨替你記著,權當給你攢彩禮,要想取用,說一聲便是。”

    梁渠欣喜“多謝師娘。”

    “你手頭有多少鮫綃,我去安排,抓緊時間編織,十一月末當能上市。”

    “不不不,千萬不急賣!”

    “哦,為何?”

    “此事得先麻煩許老太爺,找找宮裏靠譜的舊友,要不弟子先前怎會讓南娣姐特意叮囑您,需選能信任的夫人來,就是不想此物率先教旁人知曉。”

    “此事同我爹有何幹?”

    “許老太爺當過光祿寺卿啊!幾十年京官,年年大祭分肉,總認識兩個大公公吧?多使些銀子,送到宮裏的貴妃穿上,讓聖皇品品。”

    梁渠開個頭,滔滔不絕。

    從送進皇宮,到上貢,創建品牌,限定數目,製定標準,饑餓營銷……

    許氏一愣一愣的。

    “師娘?”

    “繼續說。”

    “品牌有三點,名字、圖標、宣傳語,圖標的話,我有想法。”

    梁渠環顧,見桌上有茶水,食指沾水,兩筆畫出一個圖標。

    一個簡單的,有弧度的“y”,以此象征鮫人魚尾,突出材質重點。

    “名字和宣傳語弟子暫時沒想好,總之盡量不要複雜,要朗朗上口。”

    許氏眸光微亮。

    “聽起來頗具可行性,真按你說的辦下來,六十到一百兩之間不止。”

    “太貴不好,買的人少,流傳會有難度,咱們要做的是把層次分開,分成高中低三擋,高的隻送不賣,中低的有限度的賣。”

    南娣瞠目結舌。

    感情先前說的仍是一小部分。

    小小足襪,能整出那麽多花樣?

    許氏越聽越奇,打趣道“你若去經商,定能成為一方巨賈,梁巨賈。”

    “哪那麽容易,弟子說的全是好抄的,無名無分,多半不會有梁巨賈,而會是哪個劉巨賈,張巨賈。”

    “我倒覺得不一定。”許氏搖頭,“小聰明的人我見有不少,肚子裏養出個好點子,恨不得一股腦全拋出來,教世人知曉自己能耐。

    但真正聰明的,肚子裏好點子一個接一個,他不著急,有的是耐心,到哪肯定都是先融入環境,哪會真輕易教自己吃虧。”

    梁渠嘿笑。

    許氏撐開鮫綃,半透明的薄紗顯出手掌“此物隻能女子穿用吧?”

    “差不多。”

    “伱怎會想到此物?”

    許氏好奇。

    龍女個頂個的好看,相處小幾個月,舉手投足未有絲毫改變,皆處子之身。

    憑此一項,足以證明梁渠絕非善於專營此間事物之人。

    “前日師娘贈衣,夜色朦朧,弟子見龍女身穿鮫綃,偶然所得。”

    “如此說來,倒是我的緣故嘍?”

    “所以有好處弟子先想著師娘嘛,徐師兄昨日方跟弟子說吃水不忘挖井人。”

    許氏好笑。

    “我們知你品性,外人不知,今後真要賣出大名堂,世人說你一男子,專琢磨女子之物,縱使錢賺出不少,名聲不美。”

    梁渠怔住。

    “師娘有解?”

    “你不有龍女麽,便說閨房取樂時所獲,傳出去反倒能獲個風流名。”

    “咳咳。”梁渠劇烈咳嗽,“萬萬不可,壞人名聲。”

    許氏眯眼。

    “你辦成實事不就不壞?我瞧幾個丫頭挺喜歡你的,一到你身旁,眉眼都鬆弛下來,你一走,就繃得緊緊的。

    說白了,跟你在一起,人家覺得安心、踏實,我都不知道你平日裏做了什麽。”

    梁渠愕然。

    有麽?

    許氏扶額。

    “我幾次拉她們逛街,就單買東西?全是不錯的可人,故而一直沒給你介紹良家。要不莫說大狩會,壽宴之後,單十月踏足黃州,便有不少人來尋我說媒。

    總之,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人之所生而有也,不管有沒有心思,平日裏少去亂七八糟的地方,知道麽?”

    “弟子明白,肯定不會,全是苦命女子。”

    “好,辦法我來想。”許氏拍拍布匹,“三匹鮫綃先放我這,我去打發她們走。”

    “弟子還有六匹,待會找人送過來,有勞師娘,南娣姐。”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許氏哄小孩似的拍拍梁渠腦門,南娣揮手招招,跟隨出屋。

    “呼!妥當。”

    梁渠相信許氏,更相信許家能力。

    賣布起家,一通百通,提個概念,餘下細節自有能人去補充。

    彭澤。

    各家帳篷收攏大半,大包小包的打包捆好。

    原來指揮年輕鮫人動一動都困難,眼下得知要去江淮大澤,一個晚上就收拾有大半。

    足見熱情澎湃,幹勁滿滿。

    泉淩漢無奈搖頭。

    江淮大澤。

    天舶商會的船隻停泊水麵。

    鳧水好手攜帶寶植種子跳入水中,尋找地方,挨個埋入。

    不消一時三刻,吸飽水分的綠芽冒出尖尖,抽芽生長。

    幾隻大精怪默默注視。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