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分發糧食 被賊盯上

字數:18731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兩大袋糧食, 其中一袋半是米,另外半袋是麵粉。
    楚沁如今不需要再靠手感估計重量了,因為她這個月的月抽盲盒是杆秤。
    稱就是當下最普遍的稱, 稱上有掛鉤能掛住需稱物品,但隻配著兩個秤砣,所以太重物品也稱不了。
    大米不需要再稱,這一袋半的大米直接把臥室裏的大米缸給填滿了。
    米缸是她上周托楚嬸兒在鄉裏幫忙買的, 趕集時村裏的驢車幫忙運回來。
    沒辦法,家裏實在是沒容器了原先的米缸中都塞滿了各種幹貨,特別是筍幹和菜幹。
    楚沁那時琢磨著新米很快就要分發,家裏米缸是得先準備起來。
    米缸到家時楚嬸兒便道“我幫你買了最大號的,能裝160斤的米, 夠你裝的了。”
    楚嬸兒反正是無法理解楚沁為何需要這麽大的米缸, 誰家一口氣會脫那麽多的米呢脫殼脫得手都要脫斷。
    慣來都是脫個二三十斤的米就最多了,然後放在小米缸裏, 米缸再鎖到櫥櫃裏, 完全夠一家六七口人吃上一個月。
    她心想應該是用來裝水的,這陣子靜水莊沒燒陶,說是等到秋收後才開窯, 如果楚沁急著用確實隻能買米缸代替。
    話說回來,所以她楚沁此刻不需要稱, 就曉得楊小舅幫她換了將近160斤的大米。
    而那袋麵粉, 楚沁稱稱, 燈光下刻度清晰可見, 足足有35斤重。
    緩過神來的楚沁把重量記在筆記本上,心頭懸掛的石頭驟然落地。
    她不需要再吃野菜團子了,這些米完全足夠她吃到過年, 甚至過完年。
    晚風陣陣,風中帶著絲稻穀成熟的香味。
    楚沁將木蓋子蓋在米缸上,這個木蓋是她自己做的,做得厚重,曬幹後蓋在米缸上,老鼠不要想推動木蓋。
    麵粉放櫥櫃裏,旁邊就是大表哥寄來的糯米,糯米有12斤,不僅足夠釀酒,甚至還能剩些做米粿。
    她這位大表哥很大方,楚沁心說自己寄東西時可不能小氣。
    因為喜獲兩頭野豬,楚沁上山的心思這段時間就淡了許多。
    主要還是秋收忙碌,稻穀已經全部收完,又得照顧玉米地。
    楚沁經常在地裏忙得汗流浹背,頭發濕得一縷一縷,有時不禁想災荒到底啥時候來
    或許不遠,如果還得過幾年才來的話張飛燕不至於這麽著急。
    這姑娘也倒黴,忙碌大半年,種完快成熟被豬拱。第二次呢,楚沁暫且還不曉得是什麽原因。但她發現那塊地瓜地被翻一遍了,怕是被啥人發現了這件事。
    反正臨了臨了,竟然轉頭一場空。
    換成楚沁,楚沁都能哭死。
    不過張飛燕也差不離,她在家裏悶頭待了半個多月,最後被實在看不慣的爹媽趕出家,趕到玉米地裏上工。
    此刻就在楚沁的旁邊,整個人消瘦非常,楚沁瞧著都挺可憐她的。
    楚沁猜想,災荒或者明年,或者後年。
    快到正午,秋老虎發威。
    炙熱的陽光似乎能穿透草帽,徑直照射到她的頭皮上。楚沁隻覺得自己頭頂好似泉眼,正淙淙往外冒水呢。
    今日的工作是中耕除草,除完後沒幾天就要拔節了。
    楚沁收拾完自己的這片區域,隻特意剩下最後一壟地,而張飛燕才進行到一半。
    楚嬸兒倒是幹完活了,紅著臉坐在楚沁旁邊喝水,說道“飛燕這兩年下地下得少,莊稼活都沒有以前會幹。”以前比楚沁還能幹,現在瞧著好像手生。
    張二嬸正巧幹活幹到這附近,聽到這話,苦著臉道“都是慣的,孩子真不能慣。現在我就是再心疼,也得把她這壞毛病掰正來。”
    飛燕從前跟著他們夫妻受苦了,自小就不被她奶奶待見,沒分家時幹了不少活,分家後就想讓閨女輕快輕快,沒想到慣成這樣。
    猜到內情的楚沁不說話,坐在田梗上休息好一陣子。忽然起身笑道“我休息得差不多了,我去收個尾回家。”
    楚嬸兒揮揮手“快去吧。”
    她心歎道,現在楚沁比自己能看,她劃拉的區域比自己的整整多了三壟地。
    看著楚沁走過去,楚嬸兒將水都喝了,僵硬地起身回家做飯。
    楚沁特意等到張飛燕幹活幹到這塊地,而她剩的那壟地和她正在幹活的那塊地相鄰,她覺得以張飛燕對自己的關注度,她過去後張飛燕肯定會找她說話。
    果然,沒兩分鍾呢,張飛燕開口道“楚沁你現在幹活都幹得這麽拚命嗎”
    楚沁認真道“我一個人當然得拚命幹。”
    張飛燕想起什麽似的,壓低聲音偷偷問“哎你怎麽會從你叔叔嬸嬸家搬出去”
    楚沁沒回答,隻道“這是私事,不太方便說呢。”
    張飛燕撇撇嘴巴沒再說話。
    她從前覺得楚沁挺奇怪的,現在倒是很怵她,也不敢太招惹她。一個人獨居就罷了,還能把生活過成這樣,肯定是有點手段。
    她就納悶,自己實際上也是六七十歲的人了,重過一遍怎麽還處處碰壁,也就一個成功分家讓她覺得有成就感。
    唉還不曉得後年該怎麽過呢。
    其實等明年明年的時候糧食就不多,天氣沒有今年好,產量還得翻倍報。
    張飛燕對未來感到擔憂。
    楚沁餘光瞥見她皺著眉也不知道再想些什麽,眼瞅自己活快要幹完了,隻能假意歎氣,說道“中耕後天天都得挑水,希望往後的日子能好些,特別是明年,今年挑水挑怕了。”
    張飛燕嗤笑“明年想挑都沒得挑咋辦”
    楚沁裝作驚訝“咱們這裏咋會沒水,再說村支書說明年前山頭的位置要修水庫呢,最好咱們村也修個水渠,往後幹活不需要再挑水。”
    張飛燕看著她,眼神裏帶著點可憐“水庫啊,沒五六年都修不起來。”
    明年動工,之後遇上那三年,大家飯都吃不飽哪裏還有心思力氣挖水庫。
    楚沁露出不信的神情,但也沒多說,好像跳過這茬話題似的,隻道“明年天氣不好也沒關係,今年糧食都是自留的,咱們這裏山多,跟城裏不同,靠山吃山,怎麽都能撐到後年。”
    張飛燕眼神中的可憐又添兩分。
    啊,真是個天真的傻姑娘。
    想起未來的幾年,她臉上不禁添絲悲切,重生後忍著憋著的情緒有點溢出,忍不住道“那要是後年還沒糧食呢”
    楚沁似乎沒把她話放心上,擺擺手“不可能吧,哎假設這些事兒幹啥。”
    張飛燕哼笑“是啊,不可能。”
    說完也不理楚沁裏,埋頭苦幹,心裏苦澀止不住地流。想起自己那兩茬地瓜地,就想揍死那該死的黃豆子和山裏的野豬。
    她心道船到橋頭自然直。上輩子自己活下來了,這輩子無論如何也能活。家還分了,她媽也能活。隻是村裏真的餓死好幾人。
    這般一想,心情放寬。
    她是放寬了,有種大浪將至,我隻享受最後的寧靜的心態。
    可楚沁卻差點吐血,心裏震動,最後一壟地的活幾乎是憑借本能幹完的。
    活幹完,到韓隊長那裏確認後下工回家,一路上都是暈乎乎的,滿腦子轉悠著剛剛張飛燕說的話。
    回到家,楚沁隻坐在院子裏,兩手相互攥緊眉心緊蹙一字一句地回想她的話。
    “災荒不是明年。”楚沁自言自語,強力讓自己鎮靜下來,“大概率是後年開始。”
    張飛燕明顯對後年,也就是1959年這個節點很在意。
    “但明年肯定有預兆了,這說明並非是某場大雨某場洪水導致的災荒。”
    那麽持續多久
    楚沁眉心愈加緊蹙了,連小白在她麵前直晃悠都沒注意到。
    “水庫沒個五六年建不起來。”這句話其實是有深意的。
    楚沁細細推敲。
    她曉得這個水庫,前陣子才通知下來,說是要建在前山口那個位置,那裏其實位於靜水莊和流裏村之間,離高樹村不算近,卻也不遠。
    從楚沁家再往裏走,經過從前塌方撿獐子的位置,一路沿著河流上遊去,腿腳快隻需半小時就能走到那個位置。
    水庫肯定不大,因為沒那條件。
    但也需要集周圍幾村之力去修,韓定國曾透露說會在村裏招人。
    楚沁猜測,這水庫最多修兩年,正常修或許都用不了兩年。
    但張飛燕說的是沒有五六年楚沁好像明白了什麽,又好像隔著層紙捅不破。
    烏金西墜,在外放養遊蕩的雞鴨都已經覓食回家。
    楚沁望著遠方即將修水庫的方向,心頭忽然一動。
    等等,水庫明年開修,災荒後年到來,必是持續兩三年,甚至四五年。
    災荒時候九成九是不會再動工了,這水庫對幾個村幾個鄉稱得上重要,但對於縣來說,其實說不上多麽重要。
    隻有水庫修建期間停止三四年,才會把整個周期拉長五六年。
    楚沁漸漸站起身,表情不再怔怔,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災荒在後年到來,或將持續兩三年。
    她該怎麽做呢楚沁得好好想想。
    春日種植的莊稼已全部收入糧倉中,隻差地瓜。
    地瓜也已經成熟,但地瓜在土裏耐放,說是放一陣子反而會更加香甜。
    楚沁一聽還有這種說法,當即放棄這兩日收地瓜的工作。要曉得她早就想知道自己那片菜園旁的地瓜地能種出多少斤地瓜了。
    穿越越久,她便越覺得自己所需要學習的知識無窮無盡。
    楚沁這日洗完頭發,坐在院裏晾幹,琢磨著自己是不是得去鄉裏或者縣裏買幾本書。
    物質暫且得到滿足,楚沁又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說到底也不是精神,楚沁就沒那份心品讀佳作,她想買些關於農業和畜牧業的書。
    上輩子末世結束後書籍極為珍貴,甚至比米肉糧食還珍貴,那些末世前的書更是無價之寶,誰家要是有一本,交到政府去後甚至都能搬到城裏住,楚沁自然沒法擁有。
    楚沁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下回有車時去趟鄉裏,就是不曉得鄉裏有無書局。
    翌日又是上工。
    長成的莊稼收上來,就得把種子種下去,總之今年冬日田地不得閑。
    又過四日,村裏決定收地瓜。
    楚沁喜得跳起來,導致楚嬸兒都忍不住多瞅她兩眼,心說難不成楚沁就喜歡吃地瓜
    收地瓜比收稻穀還開心。
    楚沁心裏才不是這麽想的呢,她跟緊村裏步伐,村裏要收她就也要收。
    在楚沁看來收地瓜可比割稻穀輕鬆得多,今年地瓜的長勢比稻穀好,從韓隊長的麵色裏就能看出來。
    先前割稻穀時韓隊長那陣子的臉色都是臭的,如今還時不時笑兩聲。
    白天在村裏挖地瓜,晚上就在自家菜地坡上挖地瓜。
    楚沁對這片地瓜地是下了大力氣的,所以她家的地瓜地長得竟然還比村裏的好些。
    就著月色,楚沁小心翼翼地挖取。
    聲音不敢太大,她怕河對麵的黃家能聽到動靜。
    農人對鋤頭挖地的聲音多熟啊,但凡讓黃家人聽到動靜,黃家就能曉得是鋤地聲。
    哎她住的還是不夠偏。
    楚沁哼哧哼哧挖地瓜,小白也一個勁兒地挖不停。她瞧小白不會去啃,也就隨它去了。
    斷斷續續的,總共花費三晚的時間,終於把左坡地的地瓜全部收到屋裏來。
    她把臥室清出個角落,再將收上來的地瓜倒在角落裏晾著,以保證地瓜能存放更長的時間。
    左坡種出多少地瓜
    約有300斤。
    這其實是個大數字,楚沁以為260來斤左右最多,誰能想到有300。
    地瓜雖說易存放,可再放也放不了三年,楚沁琢磨著哪天有空了把地瓜做成地瓜幹,甚至還能做些地瓜粉幹,這兩種易存放。
    左坡的地就這麽空出來了,楚沁也不敢再種東西,越是這種時候就越不能心急。
    而屋後籬笆旁的地瓜地還得再等兩月,許是得等到雪前才能收。
    中秋漸到。
    中秋是大節,在中秋的前一天村裏決定趕兩輛驢車載村民們去揚子溝。
    同時韓隊長也放話,說是在這天下午將分發新收的稻穀等等。
    哇
    村裏像是油鍋濺了滴水,砰的一聲炸開來,恨不得敲鑼打鼓呢。
    這日早上楚沁興衝衝便爬起來了,來到後院順著梯子爬入地窖中,將兩個糧倉再次用幹淨的布細細擦拭一遍。
    糧倉終於派上用場了
    而後匆匆吃了飯,跟著驢車去鄉裏。
    鄉裏今日也熱鬧,皆是為了中秋節。時值收獲季,大家都願意在這幾天犒勞犒勞自己。
    楚沁問同行的仁心嬸“嬸兒,鄉裏有書局嗎,哪處地方是有賣書的”
    秦仁心頗為驚訝“你來買書”
    楚沁嗯兩聲“今年冬天要還是下大雪,除了待家裏其他事也幹不了,準備買幾本書來學習學習。”
    秦仁心聽到這番話,是真對楚沁刮目相看了,她自來喜歡有上進心的人,所以不僅告訴楚沁書局在哪,甚至還指路道“你還可以去廢品收購站,那裏有時候也能買到一些別人不要的廢舊書籍。”
    楚沁一聽還有這種地方,眼睛都亮幾分。
    廢品啊,她最喜歡廢品了。
    下驢車後楚沁沒有去供銷社,而是直奔位於郵局旁邊的書局。
    書局位置偏僻,她也來揚子溝好幾趟,竟然還從沒有看見過。
    來到書局前,比起供銷社書局冷清許多,楚沁在這種地方可謂是大氣都不敢喘,深怕把書本弄髒。
    要說此時書局裏瞧著也沒有多少書,楚沁稍微看一圈,問了一下有關農業及畜牧的書在哪後就直奔有關位置。
    “種植大全”楚沁翻了翻,這是有關農作物和蔬菜的,倒是不錯,便收入懷中。
    沒一會兒又找到和家畜有關的了,裏頭有記載關於養豬養雞甚至養魚的知識。
    這兩本夠她細讀整個冬天,楚沁也不貪多,可臨走前瞧見一本關於地理的書籍,雖然厚實且昂貴,但楚沁還是忍不住心動。
    她想了解了解其他地方。
    買完書,再奔廢品收購站。
    廢品收購站又要遠許多,它在揚子溝鄉的邊緣,清淨非常。
    這裏地盤大,裏麵許是還沒來得及整理,亂七八糟的什麽都有。
    楚沁以為能在這裏撿到什麽別人不要的東西卻是她想多了,要是能撿哪裏還能輪到她來撿。
    破得完全修不好的大收音機,各種廢舊的車架子,打眼一看,裏麵最值錢最有用的竟然是被賣的書籍和舊報紙。
    廢品收購站的管理人其他東西不管,但是書籍確實都放在櫃台上。
    楚沁問“請問能翻嗎”
    管理人無精打采地點點頭“注意點,弄壞了得買。”
    楚沁輕輕翻動,全部看完後她心中歎氣,這裏唯一能讓她看上的就是菜譜。
    有用,且完整。
    想著好不容易來一趟,楚沁幹脆把菜譜買下來,她自己在家也能學著做做。
    另外就是買些舊報紙,報紙多看看沒啥壞處。
    買完書後楚沁才錯開人群去供銷社,此時好東西已經被搶完了,楚沁看一圈也沒什麽想買的,幹脆就離開。
    她趕著第一輛驢車回家,回村後已經下午兩點,大約吃個飯便能去打穀場裏準備等分糧食了。
    楚沁吃飯完就急忙趕去,在打穀場旁邊占個石頭坐下不挪屁股,隨著人漸漸多了,韓定國也來了。
    他帶著已經整理好的工分本,點幾個人一起去糧倉跟運糧食。
    楚沁恨不得時間加速,隨著糧食一袋袋扛來,時間也來到下午四點。
    “每家來個代表就行,不用一窩蜂圍著,我報到名的去旁邊取糧食,推車和袋子都自己帶好。”韓定國大聲道。
    糧食邊上是村支書,還有好幾個人,再邊上就是稱。
    楚沁看了看邊上的推車,也不曉得等會兒她能不能把糧食裝滿推車。
    韓定國開始報名。
    楚沁也不曉得他是怎麽個報法,反正太陽落山,淺淺的月亮懸掛在藍色天空時,楚沁還在打穀場這裏等著。
    “楊強家”
    楚沁挺直的腰垮了一分。
    “秦長成家”
    楚沁挺直的腰再垮一分。
    “胡康家”
    楚沁癟癟嘴,還不是她。
    她幹脆站起身,這位胡康就是胡長生的爹,他們家的糧食連一車都沒有。
    楚沁琢磨著,他們家估計也就比自己多些。沒辦法,人頭糧其實占大頭。
    真算起來,勤奮者是吃虧的。
    又過了兩人,終於
    仿若一聲天籟“楚沁”
    楚沁差點蹦起來,心潮澎湃但是麵前卻相當鎮靜“在呢。”
    她走到韓定國前麵,韓定國道“這是你的工分,你自己先細細核對一下。”
    楚沁仔細核對一番。
    每日的工分她都有記錄,最終有多少她也在昨晚算出來了,核對後點點頭“是對的。”
    韓定國難得露出個笑“那就去拿吧,你這孩子心裏有數。”
    村裏不少人可都不曉得自己賺多少工分,糊糊塗塗的不知道也就算了,你讓他核對人家還覺得是少了。
    韓定國差點沒氣死,每家都得耽擱十多分鍾,楚沁是唯一一個如此爽快的。
    楚沁把推車拉到糧食堆邊上來,幾個年輕小夥子邊稱邊幫糧食放入麻袋裏,搬到推車上。
    隨著一袋袋糧食搬上車,其餘等待的人都驚了。
    “不得了,楚沁一個人就這麽多糧食一個人賺的都能抵得上兩個人了。”
    “她日日滿工分,這麽多糧食也正常。人家幹活的時候多拚命,哎,沒爹媽的孩子可憐。”
    “呦還在搬,這到底多少啊”
    多少
    楚沁準備的麻袋都不太夠用,還是村支書做主送了她兩麻袋。
    總共八大麻袋,占滿大半個推車
    楚沁用十分的力氣才把推車推入家中,一路上引來不少人的觀看。
    “麻煩了。”回到家後楚沁擦擦汗,又是喜又是憂。
    糧食多自然是喜事,可這麽多糧食肯定會被有心人給盯上。
    楚沁將麻袋裏的地瓜搬出來,同樣倒在臥室裏晾著。
    她家現在光是地瓜就有八百來斤,臥室壓根放不下,可放廚房和堂屋又怕被老鼠啃,楚沁甚是苦惱。
    沒想到她有一天也會因為糧食太多而苦惱。
    楚沁實在沒辦法,隻能倒在臥室中,反正隻給自己留條過道,連床底都放滿地瓜了。
    其餘的就是稻穀和綠豆紅豆等東西了,綠豆這種的倒是能放在櫥櫃裏,稻穀就直接拉到地窖中去。
    麻袋裏是稻穀而不是大米,曬完後並沒有脫殼。其實這樣才好呢,稻穀更耐儲存,好好存著兩三年肯定不會壞。
    兩個糧倉並沒有裝滿,第二個糧倉還剩一大半的位置。
    沒關係,不是還有玉米麽。
    楚沁心態樂觀,總有一天她會把糧倉給填滿的。
    天色漸暗,關於楚沁得到多少糧食的事已經傳遍整個村莊。
    楚家。
    吃完飯後,楚小叔沒有去打牌,他也需要把糧食放入糧倉中。
    楚嬸兒感歎“這麽說來楚沁比你掙的糧食還多,她這一年來確實是辛苦了。”
    楚小叔繃著臉不說話,覺得有點沒麵子。
    自己個大男人還幹不過楚沁了
    事實證明村裏很多男人都幹不過,楚沁一時之間竟然觸動不少男人的心
    當然,是羞恥心。
    真是過分啊,村裏怎麽就出了這麽一個能人,好些人心裏嘀咕。
    顯得他們這些男人太沒用了。
    而韓定國卻忍不住連連讚歎。
    他對媳婦說道“我過段時間要去鄉裏做報告,打算把楚沁的事兒說說,她真是個典型。”
    再好不過的典型。
    要素齊全的那種。
    父母雙亡是孤兒,自立自強掙工分,還是全村工分第一人。
    他是沒公布出來,要是公布出來其他人更得嚇一跳。
    楚沁的工分其實是村裏頭名,第二名還差她18分呢。
    隊長媳婦縫著衣服,道“這典型報上去有啥好處不”
    韓定國“那能有啥好處,不過就是讓鄉裏注意到咱們村,等鄉裏作報告時,許是會再把楚沁拉出來,這樣縣裏也會注意咱們村。”
    不求別的,往後化肥多分給他們村裏兩袋就行。
    韓定國思考片刻,在煤油燈下翻開本子開始寫生產報告。
    被村裏人惦記的楚沁卻一夜好眠。
    中秋節到。
    楚沁本想在家自己吃,卻被大姨喊到樂水鄉去吃飯。
    沒辦法,李泰都騎著自行車到她門口了,她還能白白讓人跑一趟
    楚沁帶上四斤的黃豆和一斤紅糖,以及一隻野雞。
    野雞已經上周在山上抓到的了,她一直放在背包空間裏,本來想今天燉了,既然去大姨家吃飯就幹脆一起帶去。
    李泰道“姐,你帶那麽多去媽又得一直叨叨個不停了。”
    楚沁給狗喂完飯,又鎖好門,提著袋子坐上後座“叨叨就叨叨唄,能少一塊肉嗎”
    李泰就笑“難怪媽總說現在是拿你沒有一點辦法了。”
    楚沁“堅持自我,死不悔改,誰都拿你沒辦法。”
    她曉得自己性格說好聽點是倔強,說難聽點就是又臭又硬。
    但是那能有啥辦法呢
    她不改啊,她高興呢。
    李泰“”
    這樣他媽能揍死他。
    楚沁沒再說了,李泰是個乖孩子,雖然瞧著比熊還壯,但人家還沒成年呢,楚沁想著還是盡量不要帶壞他,給大姨招個叛逆兒。
    來到樂水鄉,楚沁發現金金和金玉這次的變化才大。
    不僅身量有拔高,連性子也活泛了,完全看不出當初在金家時怯懦的模樣。
    楊立秋又給楚沁衝碗甜蛋花,說道“金老二還算沒有畜牲到底,當了回人。”
    楚沁忙問“他停錢啦”
    楊立秋笑著點點頭,誌得意滿道“我們也是高看金家了,金金和金玉在這裏幾個月都沒問過,還拿著金老二的錢,許是恨不得咱們長長久久養著金金和金玉。”
    要不是為了金金和金玉往後和金家再無多的牽扯,她才不會寄信給金老二呢,她雖然恨金家,但也曉得根子在金老二這裏。他長長久久還得寄筆錢才好。
    楚沁就好奇“停了錢後金家來鬧了嗎”
    楊立秋點頭,“鬧幾回就沒影了,金老二死活不給錢能有什麽辦法。”
    楚沁再問“那金老二有給大姨你寄錢嗎”大姨養著兩孩子,他現在是得給大姨寄錢。
    楊立秋歎氣“我本來沒想要錢,我還琢磨著如果不要錢他們父子父女的關係能不能就這麽斷了。但哪裏是那麽好斷的,與其為了爭口氣而到頭來還是便宜了那畜牲,幹脆繼續讓他寄錢來吧,錢總是不嫌多的。”
    作為利益至上者,楚沁覺得大姨這做法太正確了。
    談完金金和金玉,楊立秋話音一轉,又把話題引到楚沁別整天去山裏上。
    楚沁連連保證“我肯定會注意安全。”
    楊立秋想起接到野豬腿的那天,自己嚇得心肝脾肺腎疼,就忍不住拍兩下楚沁的腿“你就作吧,現在怎麽比男孩子還野。”
    她再次歎氣。
    自己心裏記掛的事兒不多,楚沁未來的生活是其中之一。
    她之前有見過楚嬸兒,楚嬸兒曾說給楚沁介紹過對象,結果楚沁不同意,楚沁也是因為這個事才搬出叔嬸家的。
    楊立秋還以為是什麽歪瓜裂棗,結果人家挺正派的一孩子,腿有問題可性格是真的好。
    當初楚沁是鋸嘴葫蘆,性子悶,她嬸兒也是上心了,能找出這個來配她也是費心了。
    現在叫楊立秋自己找,說實話她也不曉得找哪種男孩。
    關鍵哪種男孩怕是都降不住楚沁。
    片刻,楊立秋道“這兩年性子還是要穩重些,姨這陣子也多看幾個男孩子,不管是嫁人還是招贅,性格都得要好。”
    “”
    楚沁嘴裏的甜蛋花差點沒噴出來,忙說“大姨你千萬別惦記這事,我沒這心思。”
    “嘖姑娘家大了,再不抓緊好人家的男孩都被挑走了咋辦”
    楚沁“不咋辦啊。沒合適的就不結唄,難道還得為結婚而結婚”
    這話一說出口,惹得楊立秋想罵人,忍住後細細打量她的表情。
    然後忽然一笑,算是明白了,這姑娘還沒開竅呢。
    “行。”楊立秋跳過這個話題,心中卻暗暗決定這件事要打算起來。
    中秋按理來說得吃月餅。
    但月餅材料耗費多,就是楊立秋也隻能做四個,老爺子單獨吃一個,而其他人一人吃一半。
    楚沁還挺愛吃這個五仁月餅,雖然大姨說這是簡略版,也不曉得精細做出來的能有多好吃。
    吃過中秋的午飯,楚沁被塞了滿滿一袋子的東西回家。
    大姨曉得她愛吃核桃,就不知道從哪裏搞到兩斤的核桃來,全給她了。
    還有三節的蓮藕,路過楚嬸兒家時楚沁給了楚嬸兒一截。
    以及一袋子的蓮子幹,說是可以燉來吃,楚沁沒吃過,得試試。
    月色明亮,圓若銀盤。
    月華緩緩流向人間,使得今晚的高樹村無比明亮。
    楚沁頭回過中秋,也是頭一回能靜靜坐下欣賞月亮。
    她從前不曉得,月亮有啥好賞的,難不成還能看出什麽花來
    現在是曉得了,原來賞月這個東西得吃飽喝足後才能賞出其中意趣來。
    “嗯,好圓好大好亮,好美好美。”
    文盲楚沁邊吃著核桃邊欣賞,旁邊還擺放著蜂蜜桂花茶。
    這是時令茶,楚沁收集了村中的桂花,曬成桂花幹,陪著蜂蜜喝不說功效怎麽樣,但味道實在不錯。
    難怪楚嬸兒總說她啥玩意兒被她見到都得扒層皮才能走,現在連村裏都隱隱流出楚沁什麽玩意兒都往家裏塞的話來。
    光吃這些還不夠,她想著難免過節,把珍藏的花生牛軋糖拿兩顆出來,一點一點吃,直到月亮被雲朵遮住,小白打著呼嚕睡去後,楚沁才洗漱睡覺。
    楚沁能安睡,卻不是人人都能。
    有人收獲足夠多的糧食,也有人收獲的糧食不夠吃。
    附近流裏村。
    這是一個位於靜水莊和高樹村邊上的村子,和兩村形成三角位置,隻是流裏村要遠些。
    與高樹村相同,流裏村並非宗族式的村裏,位置也不算好,比高樹村還偏僻。
    流裏村有戶姓周的人家,住在村口,家裏隻有四口人,父母與兩個兒子。
    大兒子叫周聰,小兒子叫周明,兩人是雙胞胎,已經二十了。夫妻倆沒辦法掏出兩個孩子的結婚錢來,就想著多攢兩年錢,到時候一同結婚。
    他們還有個姐姐叫周蓮,嫁在高樹村,今日因著中秋,就托人喊兄弟倆到村裏取東西。
    楚沁分糧食的事跡正是目前村裏的熱搜第一,當時周蓮家正好有人在談論此事,周聰周明哪裏會不曉得。
    不僅曉得了,還上心了。
    回家路上,兄弟倆特意看了山坡上的那戶人家一眼。
    周聰“她家真有這麽多糧食啊”
    周明“大家都這麽說,還能有假嗎,這麽多她一個人哪裏吃得完呢。”
    兄弟倆都起了心思,說不上是誰先誰後,回到家後兄弟倆默契地對視一眼,都明白對方的想法。
    中秋夜裏,涼風習習。
    周明道“她家離其他人家遠,就離黃家近一點,我感覺沒問題。”
    周聰“聽說她家還養狗,而且誰家糧食會放在院裏呢,肯定鎖起來了,這事還得再仔細想想,不能著急。”
    粗一想,偷個獨居姑娘家的東西,應該很簡單。
    細一想,人家大門緊鎖,圍牆高築,還有鐵籬笆把門。
    甚至再往裏還有鎖,這種家庭,她但凡有腦子就不會把糧食放在廚房裏的。
    周明“她家不僅有糧食,還養了四隻雞和兩頭豬呢。”
    糧食鎖著沒辦法,雞和豬也鎖著嗎
    兄弟倆湊著想個計劃出來,都覺得高樹村楚沁是軟柿子,可以捏。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