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分配學生名額

字數:5153   加入書籤

A+A-




    “偽造一個尼尼村?”
    “不錯。”
    晏殊點點頭道:“以我對趙駿的試探,發現他好像對尼尼村的情況並不是很了解。村子裏有多少人,孩子們長什麽樣,他一概不知,我們便可以依據此打造一個尼尼村出來。”
    趙禎想了想道:“這就是趙駿所說的什麽電影劇本吧。”
    “是的。”
    晏殊點點頭:“趙駿不是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嗎?但他怕是不知道咱們的勾欄就已經有了戲曲,也有了寫曲目的作家,仿照著曲目編寫出一個尼尼村,或許應該可以。”
    呂夷簡忍不住問道:“可是戲曲能跟現實一樣嗎?我們了解他們的情況嗎?要是露出了破綻怎麽辦?”
    晏殊笑道:“呂公放心,我已經收集了很多消息,據我所知,趙駿去教書的地方是成都府路西南的大理與吐蕃交界處,那裏的居民都是吐蕃人和西南夷混居,在一千年後,他們叫做藏族和彝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之二。”
    “就隻有這些嗎?還有呢?”
    呂夷簡又問。
    “村莊的人員是藏族和彝族,如果以村莊有十個孩子來算,那麽就至少要有五對以上的家庭,再加上老人以及孩子成年的家庭,村莊人口的數量應該在一二百人左右。”
    晏殊繼續說道:“我們可以給這些人撰寫名字,編造身世,他們本就常住於深山老林裏,對外麵的世界不太了解也很正常,應該不會出什麽漏洞。”
    “要找一二百人嗎?縱使能找到那麽多人,給每個人撰寫名字編造身世,還要他們熟讀巧背,這難度可太大了。何況人多眼雜,一旦暴露,這對大宋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眾人皺起眉頭。
    趙駿的事情如今已經是大宋最高機密,趙禎下了封口令,除了三相三參這幾個大宋最高級別的君臣以外,也就晏殊和範仲淹得到特例。
    就連趙禎最寵信親近的宦官王守忠都不知道具體情況,侍衛和太醫更是諱莫如深,不知對方來曆。
    這種機密怎麽能讓外人知道呢?
    “不用,因為我旁敲側擊過,得知後世偏遠山區的村莊人口流動很大,年輕人和壯年往往都會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所以我認為選十個孩子,再加上十來個或者二十個左右大人就行。至於機密的事情.......”
    晏殊頓了頓,隨後說道:“那就隻能讓他們先居住在皇宮裏了,老人就在宮中養老,孩子的話,若是能在趙駿膝下學到一些知識,將來未嚐不是大宋的棟梁之才,國家大用,等過幾年他們長大了,他們自然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
    呂夷簡思索道:“嗯,這樣機密的問題就解決了。隻是都是老人和孩子嗎?老人還好說,我們幾個老家夥能來湊個數,但孩子的話......”
    “咱們各家不就有孩子嗎?”
    王隨說了一句。
    呂夷簡左右看看,說道:“咱們各家確實有一些子孫,隻是先不說咱們各家能不能找到適齡的出色孩兒,就算能找到,又該怎麽教他們不露餡呢?”
    “關於趙駿機密這件事,自家孩子就由自家看著,決不能泄露出去。至於在趙駿麵前的話,就少說,多問。”
    晏殊說道:“一定要千叮嚀萬囑咐,不能多嘴,我們全都在場,冒充家長代替孩子發問就行......實在不行,京中有善口技者,讓他們學孩童的聲音回答就是了。”
    “不可。”
    趙禎皺起眉頭道:“趙駿的事情為最高機密,隻能少數人知道,豈能由外人得知?若是滅口,伎人何辜?”
    晏殊就說道:“那就隻能讓孩子少說話了,不過據我所知,後世的小學相當於蒙學,找八到十四歲的孩子應該就可以,讓他們暫時先住在皇宮一段時間,若能學有所成,對國家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聽到這句話,呂夷簡頓時眼珠子轉動了起來。
    趙駿現在是個香餑餑,得皇帝看重不說,他本身的價值也無法估量。不僅僅是熟知後世曆史,同時還有未來的知識在腦袋裏,能讓國家強大。
    最重要的是趙駿為趙氏苗裔,縱使他很不喜歡祖先,可對於趙禎來說,他也是太祖的子孫後代之一,相當於自家子侄。
    人都說隔代親,隔了不知道幾十代,趙禎肯定是以老祖宗在自居,對趙駿這個晚輩子侄天生就有一定好感。
    之前趙駿即便幾次三番侮辱趙禎,官家最後還是忍了下來,也承諾將來會對趙駿進行重用。
    這樣的人物等將來眼睛恢複失明之後,很有可能一飛衝天,甚至在仁宗一朝都會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未來的潛力無限。
    如果能夠讓自家子侄拜趙駿為老師,形成這樣的利益聯盟關係,將來呂家地位,恐怕長盛不衰。
    雖然到宋代以後,世家門閥的力量已經被削弱,可並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呂夷簡他自己,世代官宦,伯父呂蒙正,真宗時期的宰相,子嗣和子侄全都在朝為官。
    還有韓琦家族,從唐末到五代十國時期就一直是世代官宦,並且韓家隻能算是中等官宦世家,像賈昌朝家族,章得象家族,王旦家族,都是唐末開始的高門子弟。
    可以說從宋初到現在,能當宰相者寒門平民出身者極少,官宦世家子弟出身者極多,不能說高官都被世家子弟壟斷,但至少他們的影響力仍然有。
    隻不過像唐朝那樣五姓七望,一姓出好幾個宰相,幾十個中高級官員的現象已經不複存在,世家被削弱得較多。
    即便是韓家、呂家這樣被稱為北宋宰相世家的家族,也僅僅出了三到六個而已,而且時間跨度很長,基本難以形成權力壟斷。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高級官員和官宦世家子弟之間是有形成利益捆綁的,而捆綁的形勢往往都是互相聯姻。
    如呂家與趙安仁家族、王旦家族、馬亮家族、張士遜家族、魯宗道家族、丁度家族都有姻親。
    甚至後來韓琦的兒子韓忠彥還娶了呂夷簡的孫女,可見這樣的政治聯姻依舊是當時北宋高官們之間互相聯合的利益共同體。
    正是這樣的政治聯盟,導致範仲淹未來的改革失敗。
    畢竟他們這些官宦世家要保證的是子嗣們將來依舊能成為高官的利益,範仲淹想要打破高官子弟以門蔭入仕的體係,那無疑是在砸他們的飯碗。
    從利益的角度上考量,呂夷簡其實很不想範仲淹改革,打破他們的官宦世家權力。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趙駿的存在會讓官家堅定改革的心思。
    那麽老謀深算的呂夷簡,就得為家族考慮。
    如果想要讓家族長盛不衰,就得抱一個未來有潛力的大腿。
    還有誰比趙駿這根大腿粗呢?
    要是自己的孫子是趙駿的學生,自己的女兒或者孫女是趙駿的妻子,那未來呂家地位豈不是?
    可惜了,自己就一個女兒,已經嫁人,最大的孫女才九歲.......
    “陛下,臣有三個孫兒,正符合年齡。”
    呂夷簡立即舉薦,他的三子呂公著、四子呂公孺以及幼子呂公餗都沒有結婚生子,但長子呂公綽和次子呂公弼都有子嗣,正該拿出來給趙駿當學生。
    他這邊話才說完,王曾也立即說道:“官家,臣也有四個孫兒符合。”
    “陛下,臣也有。”
    “臣雖然不如呂公王公子嗣多,但也有兩名孫兒,願意送出來。”
    王隨、蔡齊、盛度、宋綬四個人亦是馬上跟進。
    都是宦海浮沉多年的老狐狸,呂夷簡能想到的事情,他們怎麽可能想不到?
    誰都知道在這個時候和趙駿搞好關係對自己的家族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怎麽能蛋糕你一個人獨享呢?
    所以幾個人都是爭先恐後想讓自家子弟在這個時候沾點光。
    趙禎不蠢,稍微想了一下大抵也就明白過來,略微思索之後就點點頭說道:“嗯,趙駿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讓諸卿子孫來,倒也合適。”
    說著他目光又看向晏殊,卻有些不解地道:“晏公沒有子孫送來嗎?”
    晏殊咧嘴一笑:“臣以為,諸公子嗣太多,人多眼雜,回去之後跟他們的家人亂說就不好。所以臣覺得,最好是讓這些人都來自同一族,這樣大家都居住在一起,也容易保守秘密。臣不才,孫子有二十多人,願意選出十人來,做趙駿的學生。”
    臥槽!
    這話一出來,包括呂夷簡王曾等人在內,當時就差點尿了。
    好你個晏殊,想吃獨食是吧!
    <是人幹的事兒?
    我套你個猴子的,今天不打得你滿麵桃花開,你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麽這麽紅。
    眾人麵露凶光,一個個瞪著晏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