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
字數:9409 加入書籤
第276章將門的多事之秋
翌日,從海外回來的船隊事跡傳遍整個汴
開封府為之轟
在得知萬裏之外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富饒之所,許多人紛紛打聽去
整個街頭巷尾、茶餘飯後,最大的新聞就是談論這件事
而幾日之後,趙駿帶著老婆孩子,親自登門前往曹
“叔父!”
曹府門口,麵對來迎接的曹琮,趙駿和曹苗芯都各自行
“都是一家人,莫要這般生”
曹琮已經得到了曹修的通知,早就在門口迎接,熱情地招呼他們進
如今兩個侄女一個嫁給皇帝,一個嫁給知院,大宋一二號人物都是曹家女婿,曹家可謂是榮光滿
作為曹氏目前的家主,曹琮自然也是小心翼翼地維持著曹家的體麵,不敢有絲毫怠
趙駿笑了笑,就跟著曹琮進
娶了曹苗芯之後,他來曹府的次數其實不算少,逢年過節都要走動走動,以免讓老婆傷
曹府的宅院非常大,主要是曹琮的幾個兄長都死得早,二十多個侄子侄女都年幼,他就一直負責照顧後
一直到侄子侄女成年才會搬出去住,反正曹家家大業大,倒也不是養不
進了曹府,沒有去正
正廳是談事的地方,為了顯示一家人的親近,自然要去後
如今曹府除了曹琮後妻以外,就隻有幼子曹俌還住在裏麵,其餘曹家子嗣基本都已經獨
偌大曹府,雖有不少仆人,卻略顯空曠,除逢年過節以外,平日裏並不熱
他們先吃了個飯,等飯後喝了幾口茶,曹夫人看趙駿要和曹琮準備談正事了,這才帶著曹苗芯、曹俌和一歲大的趙曇去旁邊屋裏聊
此時屋內就隻有趙駿和曹琮二人
曹琮這個時候才喝了一口茶,看向趙駿笑道:“漢龍,你是有什麽事要跟我說”
“”
趙駿點點頭:“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所以必須先與叔父溝通一”
“你”
曹琮示
“三冗之事,你們自己也知道,而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冗”
趙駿關注著曹琮的臉色,果然看到這句話出來,曹琮的臉上就微不可查地僵硬了一
但他並沒有說什麽,而是靜等下
見此,趙駿就繼續說道:“冗軍問題必須要解決,這是國策不容有趁著現在與西夏遼國的戰事全麵停止,大宋要進行大範圍裁軍,淘汰老弱,隻留下精銳之”
“這是為了朝廷,自然是應該之事,隻是”
曹琮吞吞吐吐道:“是不是應該緩一緩,現在西夏和遼國雖然戰事停滯,但若是我們選擇淘汰軍士,恐他們又要來”
“我知道叔父在擔心什”
趙駿笑道:“咱們一家人不用說兩家話,曹家現在其實全靠這點產業撐著,我說的對嗎?”
曹琮就不說話
曹家算是吃相還算一般的,但即便如此,通過供應武器裝備,吃空餉,然後讓麾下廂軍給他們種田、做生意之類,每年都要有幾十萬貫收
不然這一大家子怎麽養?
習慣了這奢華生活之後,自然就很難再降下
趙駿繼續說道:“對於這件事情,朝廷當然不會坐視不理,現在這個年頭,正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觀念要向前看,而不是隻守著這一畝三分地,我來給叔父說”
“嗯,我洗耳恭”
曹琮應了一
“首先是裁減的老弱和不能打仗的士兵,朝廷這邊預估怕是得數十萬,這一百二十萬人,最好是裁撤到八十萬左右,雖然我覺得六十萬就行,但地方上還是必須要有一定留”
趙駿說道:“叔父也知道,現在國內並不太平,地方很多不服王化的少數民族.嗯,我們稱之為蠻夷,朝廷需要靠羈縻府來維持統治,可這些人也時常叛亂,因而留下一定數量的廂軍還是必須要”
曹琮眉頭就皺起來,眼睛裏展露出一抹愁容,裁撤那麽多人,這可如何是好?
“這部分裁撤的人,朝廷也不能全部把他們安置起”
趙駿解釋道:“但把他們放走又浪費人力,所以我就在想,以另外一種名義養著他將門勳貴成立幾家私營商行,朝廷也會入股,朝廷會把裁撤的老弱安置歸鄉,分給他們田地,裁撤的青壯商行可以招募進”
“這商行有何用?”
曹琮
“很簡單,興辦鋼鐵廠、修建道路、驛站、水渠、河流都要”
趙駿說道:“由朝廷出資大搞建設,錢交給伱們,你們再分發下去,也省得士兵們在營中每日無所事除此之外,你聽說陳海忠他們的事情嗎?”
“嗯,滿汴梁都在”
曹琮點點
“這一趟朝廷出資一百餘萬貫,他們卻帶回來了價值五百餘萬貫的金銀,以及二百多萬貫的銅鐵,獲利可謂是七倍有”
趙駿笑著說道:“這商行最重要的,就是組建船隊,由朝廷和你們共同出資,遠航海相比於你們每年靠這點錢財度日,還不如賺上一筆大的,叔父以為如何?”
“真的有這般暴利?”
曹琮驚訝
“那是自然,以曹家跟陛下與我的關係,我又怎麽可能誆騙叔父呢?”
趙駿信心滿滿地回答
曹琮想了想,微微點頭道:“若是如此的話,我是讚成此事”
“這就太好了,此事官家和我都希望大家都能夠知道,冗軍讓朝廷的國庫支出負擔太重,朝廷也是沒有辦法,不過朝廷也不會虧待大”
趙駿說道:“可能剛開始起步會比較難一點,一旦走上正軌的話,情況就會好很多,希望叔父還有諸位勳貴能多擔”
“”
曹琮應了下
隨後趙駿又與他聊了一些別的事
如他建議曹氏把現有的武器製造工坊進行改型,與武安鋼鐵廠那邊對接,將生產方式從軍工改為民
現在大宋全國各地農具都稀缺,鋼鐵產量提升上來之後,擴大農具生產也能提高生產
其次是可以承包地方官府的項目,修橋鋪路,挖渠建壩之
雖然這可能造成官商勾
問題是目前大宋沒有承包商,先把商行開起來,也算是半個國有企業,嚴抓一下質量,應該是沒有什麽問
其它還有一些賺錢的門路,也都一一說明,聊了一個多小時,趙駿才算是告辭離
回去的路上,趙曇還要跟表舅玩,曹苗芯拍了他一巴掌才算老實,扭過頭見老公的臉色不是很好看,納悶道:“夫君,怎麽了?”
“你出身將門,冗軍的問題你是知道”
趙駿平靜地說道:“我與叔父就是談這件事,希望將門能夠從軍隊裏脫身出來,轉到別的行業裏”
“叔父沒有答應?”
“答應”
“那為什麽?”
“但我看他並沒有多高”
“換我我肯定也不高”
“朝廷並沒有把路堵死,而且也給了他們從事別的行業的門路,賺的隻會比軍隊裏”
“哈,夫君,這就是你不懂”
曹苗芯笑了笑
“哦?”
趙駿不解道:“哪裏不懂”
“他們每年固定都能拿不少,現在讓他們從事別的門路,誰會答應呢?”
曹苗芯搖搖頭道:“人都是貪婪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新的門路在確定能賺到錢之前,誰會把舊的門路扔了?何況哪怕新門路確實賺錢,可為什麽不能兩個門路一起賺錢呢?”
刹那間,趙駿被點醒
他頓時明白,想忽悠將門勳貴們恐怕不容
“那你的意思是?”
趙駿腦子轉得飛快,說道:“可以打造一個典型?”
“我倒沒想那麽多,隻是覺得如果讓他們看到新門路確實賺錢,或許會答應”
曹苗芯回答
“”
趙駿微微點頭道:“曹家就是這個典”
沒有比曹家更合適的
馬車徐徐離開,趙駿自以為隻要把曹家這個典型造好,讓將門勳貴們看到這其中的利潤,就能萬事大吉,和平解決三冗問
然而曹府內,在趙駿走後,曹琮的臉色也一直不是很好
陪著他一起送趙駿曹苗芯出門的後妻李夫人扭過頭見他精神狀態不太好,便納悶道:“夫君,怎麽了?”
“唉,多事之秋”
曹琮搖搖
“到底是何事讓夫君如此憂愁?”
李夫人不
“朝廷想要解除三冗之弊,其中冗軍之事,與我將門有”
曹琮回答
李夫人自然也不是什麽小門小戶出身,而是北宋初年宰相李昉的重孫
宋代文官、勳貴、將門、宗室之間糾葛很深,互相聯姻,早就把朝廷上布置成了一張大
而且他們還有很多門蔭名額,範仲淹一個普通家庭出身,非宋初權貴,曆史上搞慶曆新政麵對他們,自然是處處受到掣
此刻李夫人聽到朝廷要對冗軍動手,亦是皺起眉頭道:“今天外婿過來,就是說這件事情嗎?”
“”
曹琮背負著雙手往後院慢慢篤步
院子很大,周圍也有一些奴仆在打掃衛生或者修剪草,他把聲音放小一點說道:“政製院打算清查兵冊,裁減冗”
“這不是不給我們活路嗎?”
李夫人一下子就不高興了,埋怨道:“官家和知院還是曹氏外婿,怎麽能如此對我們?”
“給了我們活路,你知道昨日遠洋的船隊回來了”
“自是知道”
“他們去了五十多艘船,六千餘人,了約一百多萬貫,帶回來價值約七百萬貫的金銀”
“這麽多?”
“嗯,朝廷的意思是讓我們也組建船隊,前往海”
曹琮低著頭走路,讓人看不清楚他的臉
李夫人自然沒有注意到曹琮臉上一點欣喜都沒有,高興道:“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這不是件大好事嗎?”
“錯了,是壞”
曹琮搖搖頭:“先不說海外危險,有傾覆的可能,就算順利的話,也不如軍隊穩當,何況.”
“何況什麽?”
“何況很多事情是經不起查的,我怕很多人不願”
“到底什麽事這麽麻煩?”
李夫人就納悶
他們曹氏自然也占了不少空餉名額,還供應武器裝
但這一年下來能有個二十萬貫就不錯
畢竟份額就那麽大,幾十家將門一起瓜分,肯定不可能家家都幾十上百萬,那大宋一年財政都不夠養他們
所以要是他們也能夠出海,哪怕五年也一樣換回七百萬回來,七倍利潤,憑什麽不能做?
那不比現在強?
然而曹琮扭過頭看向他,意味深長地道:“很多事情很難”
“你到是說啊,夫妻之間還隱藏什麽?”
李夫人有些不
曹琮隻好說道:“空額比想象中的還要多,朝廷要裁到八十萬人,他們預計能有個三四十萬人被裁撤,但實際上,能有二十萬就不錯”
“.”
李夫人雖然聽說過將門混亂,沒想到這麽混
她隻好說道:“若是如此,隻要大家誠心向官家認錯,想必官家也是會原諒”
“不止.”
曹琮無奈道:“很多軍械要不是粗製濫造,要不甚至幹脆就沒有,每年都要虛報大量軍械開”
“這”
李夫人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麽
難怪朝廷給他們開出那麽大的條件,曹琮都心事重
一旦朝廷開始對冗軍動手,必然要查清楚情
以前將門互相捂蓋子,朝廷監管也不到位,幾乎沒什麽人查,就隨便他們
沒想到將門在裏麵撈得也太狠了
這也就是前幾年大宋開發了新式火器手榴彈和大炮,不然的話,遇到西賊和遼軍,就這武器裝備和軍隊素質,豈不是必敗無疑?
“而且這些事情若是官家和漢龍知道了,興許看在西北軍和河北軍打了勝仗的份上咬咬牙就放過”
曹琮淡淡地道:“但你可知道,有不少將門的人以前私自倒賣倉庫軍械給西夏和遼國,販賣銅、鐵、礬之類物品給敵人.且依仗手裏衛隊,欺行霸市、肆意妄為,甚至還有將人打死、搶強民女者?”
頃刻間,李夫人就明白丈夫為什麽一臉糟心模樣
不是朝廷開出的條件不
而是將門勳貴們以前幹的壞事太多,一旦被查出來,以趙駿那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情況,恐怕不少將門子弟都要被宰
她連忙問道:“那曹家有沒有人牽連其中?”
“自然是有”
曹琮抬起頭看向天空,苦澀道:“多事之秋啊!”
說著臉上更加憂慮,已是愁容滿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