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

字數:13383   加入書籤

A+A-




    第297章拿張元當替罪羊

    慶曆四年十二月八

    汴梁下起了大雪,開封府各個街道組織起大掃雪工

    由官府出資,在外城以每天90文的價格,雇傭一些沒有工作的老人、青壯進行積雪清除打

    這個工資肯定不算

    因為在慶曆年之前,汴梁的日工資水平就達到了百文以

    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碼頭搬運工日賺二三百文,街口一個殺雞的每天一百五十文,茶鋪的夥計月入4.5貫,一天約一百二十

    基本上平均用人薪資在一百文左右,除了每天平均日薪隻有五十文的廂軍以外,普通百姓的工資水平維持在百

    而現在普通人的薪資水平又略微漲了一些,平均大概在一百二十文,比以前漲了約二十文上

    這是因為自從慶曆元年大改革以來,大宋的經商環境日益變

    商品經濟更上一層樓,並且由於商品通過五大貿易路線,不僅銷往周邊國家,甚至遠銷到中亞,被阿拉伯商人賣到歐洲

    經濟環境和經商環境好了起來,工商部那邊每年注冊的新商行,也就是公司不計其數,城內城外工坊每天都在開

    不隻是紡織廠,還有各類造紙廠、茶葉加工廠、鐵器加工廠、農具廠等等數不盡的工坊,資本開始逐漸萌

    工坊建立後那自然要大規模招人,但在古代信息不發達的社會,汴梁能夠吸引的基本上也就是京畿路以及周邊的務工人員,不可能出現很遠的人來汴梁打

    像河北人要進城務工肯定優先選擇大名府,淮南以及部分靠近應天府的河南人肯定優先去應天府,以此類推,造成了汴梁務工人員緊

    這屬於市場的正常波動,工資正常上漲,且持續漲下去是朝廷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因為這必然會讓工坊繼續外

    以後蒸汽機時代,大量工廠搬遷到沿海城市去,也能帶動廣州、廣西、福建等沿海城市的發

    所以朝廷也會想辦法市場調控,倒逼著用人單位漲工

    不過開封府雇傭的都是沒有工作或者缺乏工作能力的人,這個薪資基本上也屬於正常薪資水準,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對貧困人員的照

    而組織人員則是開封府下轄的街道

    如今大宋要走向城鎮化,開封府作為一個官府機構,就必須要對基層有一定的掌控

    所以朝廷正式建設起街道辦,除了街道辦主任是從九品官員以外,其餘辦事員都是吏員,主要管理的事務也都是戶籍、衛生、社區管理等工

    比如朝廷今年要慰問孤寡老人,要把米、油、糧發下去,以後就不是由開封府、皇城司來辦,而是由街道辦來處

    上級領導主要是監督落實工作,確定各種糧油物資發下去,並且朝廷現在在建廉租房,以後也會由街道辦落實貧困戶,優先入住廉租房當

    裏麵肯定會由貪汙腐敗的事情發生,比如街道辦不認真落實工作,或者中飽私囊,把廉租房、物資發放給有錢人乃至於自己的親屬,而不是有需要的窮

    因而趙駿又勒令開封府作為上級領導部門監督,又讓皇城司秘密暗訪,時刻調查,實時追責,算是雙重監

    現在就先這樣辦

    哪怕以後出了問題再整改,至少現在街道辦的設立後,開封府的工作壓力也會減少很

    在開封府的號召下,全府大掃

    趙駿上午就在包拯的陪同下,視察了內城、外城,乃至城外的清除工

    開遠門,也就是西水門這裏是汴河的入口處,由於運河從北方帶回來大量鋼鐵、牛羊皮毛以及其它原材料,因此這裏匯聚遼很多工

    朝廷現在正陸陸續續地把城內的官屬工坊遷移到城外,比如紡織廠、鍛造廠、鐵器加工廠等等,從兩個月前就開始遷

    官屬工坊又帶動了很多私人工坊轉移,預計到後年,汴梁裏大部分工坊都要轉移到城外,形成城鄉結合

    所以這裏的地價也慢慢地有所上升,這對於棲息在城外貧民窟的百姓來說,自然是件好

    因為朝廷現在的戶籍工作是允許百姓落戶汴梁,並且允許他們購買他們現在在城外居住的土地和房

    或許幾十年後,最早一批來汴梁打工的打工人,搖身一變,通過在城外城中村擁有房產,成為了正紅旗老開

    不過那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了,至少目前城外的地價還是比較低,且基本上都是在朝廷手裏,也進行了限賣,不允許有心人大規模囤

    趙駿打算等過兩年完成了軍隊改製,把廂軍納入建設兵團,就成立國有建設企業,把城外的房地產開發都交給他們來

    到時候大宋對外吸血哦不,貿對內搞大基礎建設,加上房地產刺激經濟,允許銀行業和金融業發展,在全國開設交子鋪,允許民間借

    四管齊下,這經濟還不飛上天了?

    甚至通貨膨脹都不用考慮,大宋隻需要無腦印錢就

    因為到時候大宋的銅錢就像美元一樣成為全球硬通貨,把國外的銅礦買進來,再製成銅錢出去買銅礦,怎麽想怎麽覺得有點離

    當

    那還是以後的事

    至少現在大宋雖然蒸蒸日上,可依舊沒有超脫古代封建社會的秩

    還需要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更上一層樓,需要蒸汽機時代到來,才能完成更大的內部改

    “知院,這雪下了十多天,把道路都掩埋,河麵都結冰,開封府出資,雇傭了一萬三千六百七十四人,每日耗資約兩千貫,費了六日時間,將全城大雪清除,將冰麵破”

    開遠門外汴河邊上,開封府通判包拯向趙駿介紹著最近城裏的建設活

    國稅和地稅改製之後,開封府作為首都官府也擁有了一定財政權,汴梁商業活動以及城市管理產生的費用都會繳納到開封府,由此產生了稅務經

    雖然這讓朝廷的稅收嚴重下降,但讓地方政府有了錢,那就能辦不少事情,比如這掃雪工作,就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

    “雇傭了一萬多人?那每人每天薪資看來還不錯”

    趙駿笑著說

    他環顧著遠處,西北方汴河船隻徐徐而來,比春夏秋時期少了許多,但這可是冬天,以往冬天漕運是徹底停船了

    現在看來黃河治理工作以及破冰行動還是做得可以,至少能保證汴梁通

    “說來慚愧,每天隻有90”

    包拯搖搖頭

    “每天90文?是少了點,那多出來的三百多貫是什麽情況?”

    趙駿納悶,難道這麽快就開始上下其手了?

    這也太快了

    “是用來購置工具”

    包拯說道:“這些工具怕是用完就得存起”

    趙駿想了想道:“那就放在街道辦,你們開封府要設立環衛部門,長期雇傭環衛工人打掃衛生,做到城市幹淨、整”

    “”

    包拯點點頭:“這事我會向劉知府稟報知院的意”

    “除了衛生工作以外,還有街道規劃、基礎設施、城市道路、綠化環境、經營環境、商鋪整頓等等,都是開封府的職責,你的擔子不小”

    “下官不會辜負朝廷眾”

    “這就好,老包,好好幹,這開封府尹的位置我是留給你的,我很看好”

    趙駿拍了拍包拯的肩膀,笑著說

    現在開封府尹的位置流動性還是比較大,主要用於安置一些即將往各部尚書、侍郎升遷的官

    府裏的具體事務都是包拯在處理,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潛規

    誰都知道這其實是知院為了給包拯做政治資曆積累,加上他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所以曆任開封府知府都把工作交給他來

    主官反倒會參與各個部門的日常事務,以便將來入

    不過饒是如此,老包也已經算是在坐火箭了,從景祐四年一個從八品到現在從五品,升遷速度基本上就是每年一

    趙駿打算等過兩年老包積累得差不多,就把開封府的政治地位自正四品提到從二品,相當於副部

    並且兼任正二品政製院候補同知,這樣就把開封府的政治地位上調到高官,也把開封府尹的重要程度提高,讓他能參與到國家事務管理當中

    畢竟開封府相當於後世的北京,如果級別還隻是正四品,那在權貴滿地走的開封還是難以服眾,管理上也會加大難

    “知”

    就在趙駿視察開封府最近發展情況的時候,不遠處一對皇宮侍衛急匆匆而來,向他報告道:“陛下請知院回一趟宮”

    “哦?”

    趙駿扭過頭,來到那侍衛的身邊問道:“出什麽事了?”

    “說是西賊上書請”

    “哈哈,李元昊堅持不住”

    趙駿笑了笑,對包拯說道:“好了,老包你先搞好城市管理工作,我先回去一”

    “”

    包拯早已經習慣從趙駿嘴裏說出一些聽得懂,又聽不太懂的詞匯,拱手行

    當下趙駿就坐回了自己的馬車裏,儀仗隊浩浩蕩蕩回

    他從當上知院開始就有自己的儀仗隊了,妥妥的宰相規格,馬隊開道,舉著牌子“肅靜”“回避

    加上皇城司的保護,周圍每時每刻都有幾百人跟著,汴梁人都知道他的隊

    甚至還曾經有人攔轎喊冤,都被趙駿一一解決,讓百姓交口稱

    很快趙駿就回到了皇宮,一路去了崇政

    眾人已經到

    他先給趙禎行禮,隨後坐回自己位置

    “漢龍,你看看,這是元昊上”

    趙禎敲了敲桌子上的公文,崇政殿會議是不許人進來的,連王守忠都隻能在門外守著,所以趙駿就隻能自己走過去

    他拿起公文掃視了一眼,笑著說道:“預料之中,李元昊這一戰敗得我都沒想到,他肯定繃不”

    “照目前的形式來看,元昊已經鬆但要想讓他付出代價可不容易,萬一他拒絕呢?”

    趙禎問

    “拒絕也簡”

    趙駿笑道:“雖然目前全國軍隊改製還沒有徹底完成,但大部分的害群之馬已經剔除,也挑選了精銳填補,基本戰鬥力還是能保持,那就打吧,正好滅遼西”

    不是不能滅西夏,而是目前滅起來比較麻

    就好像你明明可以等幾年,讓戰鬥力變成120的時候再去消滅一個20戰鬥力加50戰鬥力的敵

    偏偏要在戰鬥力80的時候,同時對付遼國和西夏這兩個加起來70戰鬥力的對

    哪怕大宋實力比他們強,可軍隊沒改製前戰鬥力還是差

    需要等完全改製完成,剔除老弱,軍隊訓練提上日程,還有把鋼製冷兵器、盔甲普及,讓冷兵器與火器營的熱武器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戰

    到時候打遼國和西夏都會輕鬆許

    但李元昊率先挑釁,若是不回擊的話大宋顏麵何在?

    所以必須給他點教

    要麽就割地賠款,每年繳納歲

    要麽大宋西北軍隊出動,打得他割地賠

    甚至可能有亡國風

    看他自己怎麽選

    “那好,就按照原定計劃,讓他賠”

    趙禎也硬氣了一回,這事早就商議過,可以給對方回應

    自從九月份開戰以來,最近三個月大宋也不是吃幹飯

    雖然沒有大規模調兵遣將,但戰爭機器運轉,河北鋼鐵廠每天造出成噸的武

    鋼製武器開始發放下去,哪怕還未普及全軍,但有個幾萬人先用著,配合火器營足以應付遼

    到時候再全力輸出西夏,不把李元昊頭都打歪?

    所以滿朝強硬派也是占據上

    這與趙駿的態度有

    很快大家商議好細節,便立即派遣人手去給楊偕下達了指

    到十二月中旬,楊偕就知道了朝廷的意思,於是馬上招來了李元昊的使者,向他明裏暗裏表達了朝廷需要誠意的意

    他沒有直接說大宋朝廷要李元昊賠款,因為這樣目的性太強,到時候互相拉扯、討價還價不好談

    談判的最高境界就是由對方主動提出,這樣他這邊才好獅子大開口,一步步談條

    過幾日後,李元昊就接到了使者的回

    卓囉城

    最近這些天李元昊的日子不太好

    黨項貴族們受益於宋夏之間的貿易,其實都不想得罪大宋,因此聯手向他施

    文官集團則因為戰敗的事情而緘默其口,因此停戰派占據上

    雖然李元昊自己是個主戰派,可架不住下麵力量大,光憑他以及他背後的嵬名部落還是不能鎮壓得

    所以他必須籠絡一批聽話的貴族,穩住他們的心

    這一日恰好正是他與費聽、房當、細封、頗超等幾個國內大部落首領議會的時

    “大王,這麽下去真不是辦法,宋人強大,與他們為敵絕非好”

    “是啊,早點做出決定最好,再拖下去於國家不”

    “今年過冬的糧食都是從宋國買來的,雖然宋國還沒有取消互市,可一旦他們取消互市,我們怎麽辦”

    “要我說,大王就不該聽那張元的,此人必定是大宋派來禍害我大夏的內”

    “不錯,自從此人來後,我大夏屢戰屢之前我們不與宋國開戰,我們每年隻需要進供幾百頭牛馬,就能得到無數賞賜,他來後呢?”

    “大王,把此人殺了送給宋國,想必能得到宋國的歡心,到時候我們也不需要再開戰”

    “正”

    幾個人紛紛用黨項話勸說著,還有人嚷嚷著要殺張

    李元昊不得不安撫道:“我已經派人去與宋皇商議了,相信很快就會有結”

    他暫時還不希望張元死,畢竟他自己是個主戰派,如果張元死了,那國內主戰派勢力就沒了,以後誰還鼓動他與大宋為敵呢?

    “哎,希望如此”

    有人歎

    曆史上宋夏戰爭,大宋取消互市,西夏國內經濟崩潰,民不聊

    現在倒不至於此,但他們嚐到了太久的互市甜頭,牛羊賣給大宋,再把西域人的商品轉賣給大宋,又從大宋買入茶葉賣給西域商人,換取豐厚的利

    中間商賺差價的同時,他們自己也能通過買賣貿易,賺得盆滿缽滿,還能從大宋購入糧食、茶葉、鐵器維持部落發展,一舉三

    所以雖然現在西夏國內情況還不錯,可沒有人希望事情發展到最壞的地步,反正黨項人又不像契丹人一直稱王稱霸,繼續在契丹與漢人之間周旋是他們最好的選

    “報!”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有士兵來報道:“使者回來”

    “快讓他進”

    李元昊連忙說

    “”

    士兵出

    片刻後一直在西市等消息的使者進來,向李元昊用黨項禮彎腰說道:“大”

    “怎麽樣?”

    “臣幸不辱命,已經拿到了宋皇的回”

    “太好了,他說什麽?”

    李元昊精神一

    使者說道:“宋皇的意思是,他們也不想大動刀兵,大宋一直主張和平治世,與周邊國家化幹戈為玉但大夏妄自進攻青塘,挑起與大宋之間的戰爭,此事不可饒”

    李元昊大驚道:“你沒有跟他們說我們隻是與唃廝囉交戰,並未想與大宋為敵嗎?”

    “說了,臣說了不知道多少”

    使者苦笑道:“可是大宋一直以與青塘簽訂互相攻守同盟協議為由,指責我大夏進攻青塘就是進攻大宋盟友,是意圖主動挑起戰”

    “這可如何是”

    房當丘斛拍著兩腿,苦澀道:“大宋兵強馬壯,如何能敵”

    眾人也是一臉愁

    誰也沒想到進攻青塘,就招惹了如今強盛的大

    若是以前還好,大宋有手榴彈和火炮,他們咬咬牙,有遼國的支持,也不是不能多造個幾百上千

    可現在大宋又有了火槍,而且這樣的部隊在西北有一萬多人,加上大宋本來就有的大炮和手榴彈,他們哪裏還能抵擋得住

    “不過事情也有轉”

    使者連忙說

    “快”

    李元昊壓著怒

    使者說道:“楊司帥的意思是,宋國可以停戰,但我大夏必須拿出誠意來賠償大宋這次的損”

    賠償?

    眾人一下子露出茫然的情

    正常情況下,大家夥應該都能想到戰爭賠款之類的事情

    但那是宋人能想到的事

    對於他們黨項、契丹之類的遊牧民族來說,可不興這一

    被打敗了就跑,跑到塞北

    難不成宋人還能追到塞北?

    等宋人走了他們再回來就

    所以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歉意不

    有人馬上說道:“大王不若再像以前那樣,每年進貢數百頭牛馬,向大宋稱臣,換取大宋的賞”

    “這樣也挺”

    “不錯,大王隻有這樣才能平息大宋的怒”

    “我看不盡”

    費聽沽細說道:“大宋最恨奸逆,當年開戰後,大宋就在邊界榷市懸賞張元人頭,恐怕唯有拿張元才能換取大宋不動刀”

    李元昊的眼睛頓時咪了起

    他其實能夠聽明白大宋的意

    畢竟他的眼光跟手底下這些人不

    作為一個試圖從遊牧民族部落製度,轉變為封建製度的雄心君主,李元昊自然有超出常人的眼

    所以他明白,大宋其實不是想要張元人頭,而是想要西夏割地賠

    具體款項肯定不是一兩次使者談判就能商榷好,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拉扯,就像當初宋遼簽署協議一

    但李元昊其實不太想賠

    一來賠款肯定傷及他在國內的威

    二來也損耗西夏國

    本來西夏就弱,哪怕這些年利用絲綢之路賺了不少,可跟大宋的國力還是天壤之

    因此能不賠錢肯定是不想

    問題是大宋那邊一定會死咬著不鬆口,就是要讓他賠

    該怎麽做呢?

    裝傻充愣可糊弄不過

    到時候真打起來,他又打不過可就難受

    那麽最好的選擇是推個替罪羊出

    大宋那邊就挺恨張元

    國內各部落貴族首領也很煩

    如果把張元宰了,不僅能安撫國內,還能平息大宋的怒火,給大宋一個交代,那就太好

    而且大宋不是要誠意嗎?

    那就把西夏軍師推出去當誠意,這還不夠?

    到時候即便大宋挑明了要賠償,張元都交給他們了,賠款也好意思多要嗎?

    或許眼下正是需要張元的時候

    雖然以後沒了張元,很多謀略不好製定,且缺少了主戰派核

    但有的時候,他也是沒有辦法

    李元昊歎了口

    目光露出了一抹陰

    張

    怪不得我

    隻能怪這些年大夏不能勝宋國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