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決戰圈套
字數:8350 加入書籤
宋慶曆七年一月二十四日,這是一個值得被紀念的日
遼人選擇以退為進,佯裝撤離析津,想要引誘宋軍深入,然後反戈一擊,打宋軍一個措手不
然而在這個危機時刻,宋軍主帥範仲淹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
從前大宋麵對這種局麵,唯唯諾諾,別說主動進攻,就算是被遼人騎在脖子上,也隻能守在城裏門都不敢開條
現在範仲淹下令,全軍出擊,突襲遼
而且還是沒有任何組織紀律,以軍為單位,以軍指揮使這種中上級將領為指
遼人果然猝不及防,他們萬萬沒想到宋軍還敢這麽玩,居然不列陣不整軍,直接就這麽一群群散兵遊勇地衝出來
“相公的意思是?”
“哦?”
沒過多久,耶律宗真的大部隊就總算是趕到了戰
範仲淹對身邊的韋煥之、王素等人說
無主的戰馬有的驚慌失措亂竄,有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還有的竟走去河邊悠閑地喝水吃
因而哪怕他們抵達了戰場,隻能看到四周曠野上亂七八糟的景象,槍聲大作,宋人小股兵馬見到他們都紛紛避退,遼人潰卒也紛紛過來,具體什麽情況他們還尚不知
事實上目前析津城那邊的形勢也跟蕭孝友分析得差不
因而當耶律宗真重新集結大部隊,然後趕回來的時候,他的一部分中軍以及斷後的後軍幾乎全被宋軍給截住,現在大部分後軍都在析津城
開陽門下宋軍正進進出出,押解著俘虜回營
“貪生怕死的無能之輩!”
奈何現在的遼軍已經不是從前那支來去自如的遼軍,他們需要帶上沉重的火炮,導致機動性比以前差了許
滾滾濃煙直上青雲,照耀了析津南方的半邊天
在一片混亂當中,曠野上每隔幾百米,就有可能看到一地遼軍屍體,還有各種散亂的武器、旗幟、甲
哪怕是用了火器,可遇到遼人衝鋒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穩住害怕的情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現因為恐懼而轉身便逃跑的情
這場仗打得很亂,導致宋軍不能一次性把遼軍全部俘虜,每次抓人,都是幾百幾百地抓,顯得像是螞蟻搬家一
此刻範仲淹已經進城,站在南麵的開陽門,遠處距離他約一公裏外,就是丹陽門內的滔天烈
“報!”
“他們還在城中鏖戰嗎?”
二十萬兵馬是分秩序撤退,有先有後,否則一起撤退,萬一出了什麽意外,就有可能造成三軍瞬間崩
他們這些都是斥候小隊,由小隊長過來匯報,現在戰場太危險了,如今也隻能深入其中查探情
如果是後者,那就更好,前後夾擊宋
永遠不要和傻子去爭辯,他會把你的智商拉到他的水平線上,然後通過豐富的經驗碾壓
有遼人將領回答
但大部分情況還是宋軍火器先占優勢,再一輪衝殺讓遼人潰
所以遼軍都是井然有序地撤
後世有個著名的傻子定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如果遼軍還在城內和宋軍打,那麽說明析津還未完全淪
“那我們就派小股隊伍與他們交戰,把他們攔在城門口附近,現在城裏也亂,遼人會很急,隻要把人攔在城門口,他們就摸不清楚城裏狀”
“為何?”
過了半響,蕭孝友沉聲道:“因而臣覺得現在最好的結果就是我軍雖然已經有不少人馬被擊潰,可還是有部分人在與宋軍糾纏,我們應該一邊收攏潰卒,一邊即刻往析津出”
但即便如此,這個長約800米,寬約500米,達40萬平方米的衙署還有大量建築物處於烈焰
“唔”
但遼聖宗時期發生過漢人中下級軍官殺死上官,率部歸宋的事情,所以遼國所有部隊,都改成了契丹人擔任軍官,漢人最多也就擔任下級軍官而
“你們才胡說,我部將士一千餘人,現在卻隻剩下不到二”
“這個暫時尚未得知,我們就知道宋軍攻入城裏,沒過多久城裏就起了大”
耶律宗真眯起眼
“並”
事情也如他們所說,宋軍確實有被正麵擊潰的情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夕陽隻剩下最後一抹餘暉,晚霞遮蔽了天際,世間灰蒙蒙地像是被霧色籠
蕭英分析道:“這隻能說明城裏的宋軍自顧不暇,不能及時集結隊範仲淹這次失算了,自以為可以亂戰取勝,卻不知道乃取死之”
“陛下,兵貴神速,不能拖”
遼軍能跟宋軍比嗎?
耶律宗真抬起頭看向遠處,烈焰還在燃燒,濃煙籠罩的析津城仿佛已經是一片火
“可看見宋軍出來?”
在這一點上宋軍即便最近幾年改革了軍製,戰術素養上還是與遼軍有些差畢竟宋軍在早幾年可是靠陣圖打仗的貨色,想在短時間內追上來並不容
其實他們本來就是要馳援回去,與宋軍決
“臣覺得兵貴神速,當即刻進攻析”
“陛下,剛才路上多有我們的潰散軍隊,恐怕事情沒那麽簡單,也許這個時候宋軍已經打入了城”
張儉現在在順州,他身子骨不太好,畢竟八十多歲的人,早就提前撤離了,因此現在耶律宗真身邊連一個合適靠譜的參謀都沒
一是宋軍消滅了遼軍,正在救
宋軍把遼軍拉到了同樣沒有陣型的境地,兩邊都沒有統一指揮,各打各的,一盤散沙,那麽比的就是雙方的小規模戰鬥能
但也正是這樣無組織無紀律,讓遼人也被衝散,同樣變得無組織無紀律起
“析津城裏現在是什麽情況?”
這讓耶律宗真完全不知道該怎麽判
蕭孝友也說
如今戰場實在是太亂了,不僅有幾十股宋軍在四處打槍,還有幾十股遼軍四處逃跑、打仗、潰
而是兩邊的兵馬各自在野外相遇,雙方都是幾百人最多也就幾千人的小規模交戰,考驗的是中下層軍官的實
各種各樣的喊殺聲劃破夜
斥候為難道:“現在我們與宋軍在野外多有糾纏,到處都是敵我兵馬,隻能遠遠觀望到,實在不知道此時城內是什麽情”
所以麵對這場突襲,剛開始遼軍是能夠穩住陣利用他們優秀的中下級軍官戰術素養,時不時還能打一場反擊
諸多中下級軍官七嘴八舌地說
甚至還有人說他們遼軍已經徹底大敗,哪怕他們過來的時候確實能遇到不少潰卒,可問題是他們卻還能聽到不少捷
“對,是你們太畏懼,隻要抗過了前麵最多三次火器射殺,到了近前就是我們的厲害之”
“”
二人同時說
此時他們的主力忽然趕到,很有可能把宋軍困在城
畢竟遼人近身格鬥能力還是遠超宋軍,在這一點上還是不得不承
“你別胡說了,南賊哪裏厲害?我們冒著他們的火器衝到近前,一陣砍殺,他們就如同被砍瓜切菜一般四處亂”
斥候衝到範仲淹麵前說道:“相公,北麵約十餘裏外,出現遼軍大隊人”
可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宋軍趕到戰場,遠程火力優勢體現出來,再加上前麵那些能夠在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宋軍很快能夠轉換心態,自然也是越戰越
隻是路上各種雜亂的消息影響了他的判斷,現在索性就不判斷了,幹脆就直接殺過去算
隔著老遠幾百人兩輪火槍就把你射得體無完膚,怎麽比?
因此除了一開始在宋軍陸陸續續兵力還沒有抵達之前,遼軍頑強抵抗了一陣以外,後麵基本上就已經是被打得潰
“南賊太厲害了,離得很遠就殺了我們很多人,讓將士們根本不敢靠近過”
二是他們正麵與宋軍交戰,似乎也不是沒有戰勝的機隻要能夠頂著子彈衝到宋軍麵前,也許能夠扳回一
二是城裏殘存的遼軍還在死戰,與宋軍巷戰當中,讓宋軍無法逃出城
析津城內的火焰還在燃燒,宋軍不可能把那麽大的火熄滅,隻能在四處挖隔離帶,把析津都總管公署衙門和其餘建築隔
耶律宗真一時遲疑,主要是這一路上都是壞消息居多,讓他有些猶
顯然不
範仲淹說
“因為我們出現在了這裏宋人不可能不知道,但到現在還未出現宋人吹響號角集結部隊的情”
如果是前者,那趁著宋軍救火的時候突襲他們,必然大
現在宋軍就是在打遊擊,外麵幾十股宋軍四處亂跑,遇到遼人大部隊他們肯定不會傻到與遼人蠻幹,因此遼人的軍隊勢必會把主要進攻方向放在析津
而就在宋軍並未集結部隊的時候,遼軍主力離析津已經不足六公裏,在耶律宗真麵前,約有數十名潰
這說明城裏現在可能是兩種情
“不錯,亂戰確實打亂了我們的部署,可同樣打亂了他們的部署,臣以為現在是最好的時”
本來以遼軍的機動性,其實最多也就一個上午便撤走了,根本不需要耽誤到下
“嗯,就按你們說的”
“看來是耶律宗真率領前麵撤離的軍隊回援”
戰場信息太雜
耶律宗真大怒,舉起手中的馬鞭狠狠地給了斥候一鞭子,喝罵道:“就算是死了,也得立刻去看”
韋煥之道:“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要立即集結隊伍,與他們決一死戰?”
這些潰卒並非士兵,而是軍校、小將軍、百夫長之類的遼人中下級軍
暮鴉沉沉歸去,此刻位於析津北麵約七八公裏外,耶律宗真的隊伍終於姍姍來
蕭英還算清醒,對他說道:“我們應該即刻馳”
就在此時,又有斥候疾馳而來道:“宋軍打入了析津城中,城內發生大”
“報!”
想到這裏,耶律宗真問左右蕭英和蕭孝友道:“伱們怎麽看?”
徐徐清風吹拂,借著西方最後一抹魚白,耶律宗真看到遠處滾滾濃煙直冒,不由得笑著對左右說道:“看來析津城已經大火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宋軍要麽在救火,要麽在與我後軍交”
原本遼人統治兵馬,都是由契丹貴族擔任中上級軍官,統領各部,包括其他民族的隊
王素提出一個意
韋煥之睜大了雙眼,如果這個時候不集結軍隊的話,會不會出現什麽意外?
“無需集結軍隊,把手裏的威遠炮全部送到城牆上”
這無關於武器裝備,而是單純的戰術素養問就如同朝鮮戰爭我軍用落後的武器,照樣把擁有最好裝備的黴軍趕出三八線一
有人說宋軍攻進了析津城,還有人說宋軍在攻打析津城的時候損失慘
隻是誰也不敢說自己被宋軍打得丟盔棄甲,隻好說自己多英勇頂著宋軍子彈發出死亡衝
範仲淹沉吟片刻,抬起頭看向遠處,低聲道:“若我是耶律宗真,看到城中大火,必然還尚不知城內情況,你猜我應不應該即刻來援?”
“可若敵人派小股軍隊進城查探可如何是好?”
如今的情況就是如
夜晚打仗本來就是遼軍現在唯一能拉近與宋軍戰鬥力的方式,若是宋軍被兩麵包夾,則有傾覆的危
“”
範仲淹說道:“我們亂,把他們也帶入亂的境地,等他們不得不衝擊城池的時候,再下令全軍突”
“陛下,我們奮勇拚殺,絕沒有做膽小”
巨鹿之戰、井陘之戰、淝水之戰都是非常典型的例
耶律宗真
耶律宗真點點
見二人分析跟自己的結論差不多,耶律宗真也沒有猶豫,喝道:“令前部先遣兩軍分別從通天門和拱辰門進入,看看裏麵的情況,若是屬實,則大舉殺入,務必要讓宋軍葬送於析津城!”
由此耶律宗真得到以下信息,一是他們的部分中軍以及後軍略有潰敗,但還沒有大麵積潰散,現在依舊在野外與宋軍纏
宋軍與遼軍在野外亂戰,雙方畢竟不是那種十幾萬人正麵列陣,然後一方擊潰另外一方,等兵敗如山倒就隻剩下追擊的情
此刻耶律宗真正在詢問這些人目前的情
斥候急急忙忙勒轉馬匹向後方奔
耶律宗真忙
等斥候離開,耶律宗真和蕭英、蕭孝友等人則沉默了下
蕭英也勸
因而雖然剛開始宋軍攻勢略微有些不順利,但這個時候其實大部分戰鬥已經結束,很多宋軍都在四處追趕逃跑的遼軍,曠野上更加混
“陛下,臣覺得我們還是輸多勝少,宋軍雖然也沒有整頓兵馬,亦是在野外與我們亂戰,但他們的火器確實厲害,想要正麵擊潰他們不太可”
前一刻還在說他們軍隊潰敗,下一秒就說擊潰了宋
城池大門都被轟塌了,也沒什麽可以守的,而且現在再集結隊伍更亂,還不如來一場引君入甕,把遼軍主力引入炮火範圍之
“是!”
眾人應下,隨即便有傳令兵前往前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