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這就是政製院

字數:8718   加入書籤

A+A-




    慶曆七年一月底,範仲淹揮師北
    析津府殘存遼人部隊倉惶北逃,還有大量的漢人部隊原地投
    等到二月份的時候,經過後勤部打掃戰場的統計,析津城北一戰,遼軍光死者就有四萬餘
    傷者、投降者以及被俘虜者在十餘萬以上,隻有約二十來萬遼軍逃
    這部分遼軍大部分還是後方未參戰者,前方參戰的二十多萬大軍,可以說是折損大半,隻有寥寥幾萬人四散而
    之後範仲淹兵分兩路,一路出居庸關,攻破遼國歸化州以及奉聖州,也就是後世張家口一帶,與河東路的宋軍對遼國西京道的大同府采取兩麵包夾之
    因為前線大敗的緣故,大同府的遼國守軍早就驚慌失這裏有很多漢人士兵,契丹人害怕他們造反,所以一直采取高壓策
    然而若耶律宗真沒有敗之前還能壓住,現在耶律宗真大敗了,連析津府都被攻破,那肯定是壓不住
    因此很多契丹人直接逃跑,沒有逃跑者幾乎是在範仲淹大軍以及河東路宋軍還未攻過來之前,就被當地造反的漢人士兵殺死或者抓捕,送給了來攻的宋
    一時間燕雲十六州正式回歸大宋領
    但範仲淹卻不滿足於此,他的目光還盯向了關外的遼陽
    另外一路大軍則揮師東進,與正扼守榆關的狄青匯合,出榆關進攻關外的遼
    這部分遼軍也沒有多做抵抗,就倉惶往遼陽府方向逃
    老範秋風掃落葉,令狄青為主將,統領約十二萬大軍,浩浩蕩蕩,直取關外,圍攻遼陽
    沿途所過之處,各地縣城皆紛紛投
    畢竟幽燕之地從秦漢時期開始就已經在關外經營,千百年來,遼陽府這片區域早就有大量漢人棲
    再加上早年耶律阿保機又遷徙了很多漢人過來,導致這裏的漢人數量占據絕對優
    現在遼人已經嚇破了膽,對宋軍的攻勢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宋軍幾乎沒有多大阻礙就順利完成了他們的戰略目
    到慶曆七年二月底,自耶律宗真慘敗之後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遼國的南京、西京、東京就相繼宣告淪
    如今也隻剩下中京大定府,上京臨潢府還在耶律宗真的手中
    耶律宗真回到大定府之後就因驚懼而病倒,遼國內部一時間亂作一團,並且趁著這個機會,有人已經前往慶州試圖接回蕭太
    得知這件事情,耶律宗真拖著病軀找來耶律重元,讓他攝政國事,還說如果自己病死了,就立他為遼國皇
    其中最重要的叮囑就是耶律重元必須馬上整頓內部情況,並且告知他千萬不能讓母後回
    耶律重元跟他哥哥感情很不錯,雖然蕭耨斤是他們兄弟的親母,但當年蕭耨斤打算廢掉耶律宗真的時候,可是耶律重元告的
    如果蕭太後回來重新接管朝政,那他耶律重元的日子肯定也不會好過,成為傀儡也是遲早的事
    所以耶律重元一邊馬上找來那些重臣將領,讓他們安撫好軍
    一邊按照哥哥的囑咐派遣耶律喜孫率領五千人前往高州攔截在蕭太後南下的必經之路上,將蕭太後逼回
    這個耶律喜孫曾經是蕭耨斤的護衛,為蕭耨斤逼死了遼聖宗的皇後蕭菩薩但後來在蕭耨斤廢耶律宗真這件事上也背叛了蕭耨
    耶律宗真選擇反製,令耶律喜孫領五百人包圍了蕭耨斤的住所,殺死了蕭耨斤的總管和內侍數十
    然後耶律喜孫將蕭耨斤強行押上了一輛黃布車,送往了慶州七擴宮幽禁起來,對外宣稱蕭太後“還政於上,躬守慶陵
    因而耶律喜孫是最害怕蕭耨斤回來,勢必會盡死命辦好這件
    不得不說,耶律宗真雖然病重,卻也不糊即便是身體不行,也通過耶律重元穩定局
    沒辦
    現在遼國內部一團亂麻,如果蕭太後再跑回來的話,就必然加劇皇室內耗,政治動到時候遼國滅亡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可以說此時此刻,耶律宗真很清楚,哪怕把皇位傳給耶律重元都要比蕭耨斤回來強得
    畢竟相比於暴虐成性的母後,耶律重元能力也不算太
    而就在遼國這邊忙於內亂的時候,範仲淹在析津府把後麵的事情交代好,在慶曆七年四月份就回到了汴
    他從去年九月出兵,到如今已經大半年在
    雖然朝堂上下沒什麽怨言,但他自己必須得懂味,老老實實交出兵權,回到中樞才能坐穩他的地
    四月六日,最近汴梁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雨點落在屋頂上,順著屋簷往下滑
    汴河岸的春風吹拂,一輛馬車在百十來個護衛的策應下,緩緩向著鹹豐門的方向而
    讓人意外的是,原本人流量遠不如東西城門的鹹豐門今日卻是熙熙攘攘,即便是雨天也是人山人
    當馬車快要抵達的時候,護衛向範仲淹稟報道:“相公,城外好多”
    範仲淹撩開車簾向外探視了一眼,就看到遠處官道盡頭的汴梁城外,護城河邊真的是成群結隊,烏壓壓一片把整個鹹豐門附近都堵
    人們紛紛遠遠地觀望著,互相交頭接耳,指著遠處官道的車隊似乎在說些什麽,嘈雜聲比之鬧市還要喧
    緊接著幾輛馬車在皇城司衛隊的保護下越眾而出,等這些馬車停在了車隊前麵,趙駿從馬車上走了下來,後方還有晏殊、宋綬、賈昌朝、鄭戩等
    現在政製院高齡化還是蠻嚴重,除了趙駿以外,就隻有晏殊、宋綬、賈昌朝和鄭戩四人是90後,不是1990,而是990
    一堆六七十歲的老頭身子骨不太好,跑到鬧市來如果出了個意外,比如被人流稍微衝撞一下都有可能受傷,所以趙駿就帶了60歲以下的幾個宰相來迎
    “漢”
    範仲淹見到趙駿他們過來,埋怨道:“不是說不要迎接嗎?”
    說著又指著遠處道:“還搞那麽大陣仗?”
    趙駿聳聳肩道:“我其實也懶得來接你,但誰讓咱們那位官家多興奮呢,非要讓我們親自過來”
    晏殊笑道:“希文,你怕是不知道,前段時間官家整夜整夜睡不著,實在是太高興為此還停了幾日早朝,現在在抓緊修太廟,等著向太祖太宗禱告此事”
    “是啊,範希文,你現在可出名滿天下人都知道你的大名,收複燕雲,我大宋戰神的名頭,恐怕非你莫”
    賈昌朝酸溜溜地說道,他是呂黨那一派,以前跟範仲淹關係不太
    “慚愧慚”
    範仲淹搖搖頭道:“我的統帥能力我自己清楚,能指揮幾個軍就算不錯能有今日之勝,全依賴漢龍為大宋做得一切,反倒是我藉此成”
    說著他又歎息苦笑一聲,這名頭壓在身上的感覺,可不好受
    “算你還有良”
    趙駿笑了笑,指著身後的百姓道:“看,早朝的消息根本瞞不住,聽說你回來了,全都出來看熱”
    “要不繞道?”
    範仲淹看到那麽多人也有點心
    “算了,這是你應得的,雖然有很多主要因素,但也離不開伱的能”
    趙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走吧,去迎接百姓的歡”
    範仲淹抬起頭,斜風細雨,城外人潮湧
    他回到了馬車上,隊伍再次啟
    車隊徐徐抵達了鹹豐門外,衛士們早就用身體隔開了一條通
    當隊伍到了近前時,也不知道誰喊了一句:“範相公威武!範相公威武!”
    “範相公威武!”
    “範相公威武!”
    “範相公威武!”
    頃刻間就有其他人跟著
    現場的氣氛頓時熱鬧了起來,百姓紛紛伸出自己的雙手呼喊
    “範相公,範相公!我們看報紙了,你收複了我們華夏故地,讓中華統一,是民族英雄!”
    “報紙上說你是我們的英雄!”
    “我們的英雄!”
    人們不斷高呼
    這些天來汴梁報紙對範仲淹的行為不吝讚
    很多社會名流,像歐陽修、魯迅等人都紛紛寫文章,誇讚範仲淹收複燕雲的壯
    普通百姓或許還意識不到統一的重要性,但經過報紙這麽一渲染,情緒自然也就調動起來,才明白範仲淹到底做了什麽樣的事
    他驅除了韃虜,恢複了中華統一,並且也讓大宋自此一躍成為如今東方最強的國家,恢複了漢唐雄
    世人驕傲,驕傲便對範仲淹升起崇拜之心,於是聽聞他回來,全都過來迎
    範仲淹隻好撩開車窗簾,向外招了招
    他此時並未覺得高興,隻有心中沉悶,以及抑製不住的苦
    “大宋軍神!”
    “大宋軍神!”
    “大宋軍神!”
    人們對範仲淹的稱謂不斷地變
    有人向車隊投擲鮮
    滿天花瓣飛
    香氣四
    車隊徐徐進
    兩側樓上紅袖招
    不知道是誰請來了汴梁名
    她們高唱著“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
    彩帶、花瓣隨風飄揚,整個汴梁城的百姓,都仿佛像是在過年過節一
    唯有車子裏的範仲淹略微苦
    他知道收複燕雲對於大宋來說意味著什麽,如果類比的話,就好像後世新時代收複了寶島一
    如果真有那一天,恐怕全民載歌載舞,比過年過節還要熱
    所以百姓們狂歡倒也沒什
    隻是這樣就把他放在了火上烤,頗有些燙屁股
    就在這坐立不安當中,車隊徐徐靠近到了皇宮方向,遠遠的已經能看到後苑的拱辰
    眾人下了馬車,等趙駿他們簇擁過來的時候,範仲淹埋怨道:“搞得場麵那麽大,這不是讓我難堪嗎?以後同僚們還怎麽看我?”
    趙駿大笑道:“老範,收起你那套功高蓋主,咱們不興這”
    “官家可不會猜忌”
    晏殊笑了笑
    幾個人已經走入了拱辰門,前方就是悠長的宮
    範仲淹苦笑道:“縱使如此,同僚呢?”
    雖然如今政製院已經不允許肆意誹謗同僚,打壓有功之
    但問題這並非打壓有功之臣的問
    而是皇權下的原則性問
    你功勞那麽大,必然會引起滿朝非議,哪怕朝臣們嘴上不說,可心裏還是會
    甚至就連他的親密好友歐陽修這些人也得勸說範仲淹一
    這是為人臣子的本分,也是五代十國曆史遺留問題,一旦將領功高蓋主,往往就是黃袍加
    趙匡胤不就是這麽上位的?
    因此為人臣子,哪怕立了那麽大功勞,首先就得保持低
    現在這樣,實在是讓範仲淹有些不適
    然而趙駿卻搖搖
    “我覺得老範你還是沒有搞清楚你自己的位”
    趙駿走在了最前麵,那一身華麗的紫袍,玉冠堂堂,腳踏雲靴,走起路來仿佛帶
    他雙手背負在身後,抬起頭傲然而行,輕聲說道:“我們是什麽人?”
    “是政製院的宰相,大宋這個國家的掌舵者,是站在官家身後,為官家和大宋開天辟地”
    “我們看的是未來,做的事是為全天下的黎民百”
    “這大宋除了萬民能夠批判我們的是非,除了青史能夠記下我們做的一切,沒有人能夠評斷我”
    “其餘那些宵小之輩,算什麽東西?”
    “我們的身後不是他們,是天下萬民,是大宋的官家,是我們整個中華民”
    “一切為了中華而崛起的事情我們要去做,一切為了勝利的事情我們去踐行,一切為了百姓利益的事情我們要去”
    “這就是政製院,是國家的政製院,是官家的政製院,也是黎民百姓的政製而不是那些在背後嫉賢妒能、造謠生事之人的政製”
    “老範,擺正好自己的心我們要去聽的是百姓發的牢騷,是萬千黎民的心聲,而不是他們在背後的議”
    “做的好,百姓知做得差,百姓也知”
    “聽到滿城的歡呼,那就說明你做的是對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情,擺正好你的心態和地位,不要瞻前顧後,該你的榮譽,一分都不能少!”
    這句話說完,賈昌朝等人不自覺挺起了胸
    一入政製院,猶如魚躍龍
    趙禎坐於
    身後是屬於他的天
    這就是政製
    執掌大宋權柄,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
    趙駿的眼中永遠隻有兩件
    一是讓大宋強
    二是讓大宋百姓生活過得更
    這就是政製院存在意
    他們,又何必在意其餘人的眼光?
    範仲淹一時愣
    他想的是自己領兵在外,收複燕雲,民心皆附,朝野議論,功高蓋
    即便不考慮滿朝文武,也要考慮一下趙禎的心
    但現在才發現,似乎多慮
    原來政製院已經到了這樣的一個高
    君臣親密無間,他們的目光和眼裏隻有同一件事情——讓大宋強盛,讓百姓過得更
    至於什麽君臣猜忌,群臣議論,就讓這些東西見鬼去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