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

字數:7494   加入書籤

A+A-




    政製院的小會議室內,今天一反常態,宰相們沒有研究國家發展方向,而是陷入了沉
    一堆堆資料擺在了眾人的麵前,這群老頭們戴著老花眼鏡,低頭研
    其實李元昊死的消息早在上個月月中就已經傳
    這種事情肯定要作為急報第一時間傳達到中央,因此趙駿在得知消息沒多久,朝廷也得到了消
    不過當時得到的是粗略大概的情況,李元昊具體是怎麽死的,西夏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麽,他們卻是還不得而
    現在西夏內部的各種細作、暗探、間諜紛紛把消息傳過來,整理成完整的資料,大家才知道是怎麽回
    自從慶曆六年五月,李元昊帶領大軍突襲了青塘,成功擊敗唃廝囉之後,李元昊的聲勢一度大
    青塘與西夏的爭端由來已久,雙方可以說是世仇,攻取下青塘,就意味著李元昊再次奠定了自己國內的地位和威
    然而這種情況僅僅持續了不到幾個月的時間,隨著八月份大宋出兵,事情急轉直下,讓李元昊跌落穀
    他原本是寄希望於聲西擊東,以青塘為誘餌,自己則率領國內主力,突襲大宋的邊
    可萬萬沒想到守衛青塘的西夏軍隊敗得太快了,這使得哪怕李元昊擊退了東麵宋軍派出的佯攻部隊,卻也無法挽回局
    因為東麵的任福雖然被擊退,可西麵的張亢、景泰等部卻已經悍然北上,嚴重威脅到了西夏首都興慶
    為此李元昊不得不疲於奔命,又回頭過來馳援,卻被宋軍擊敗,如此落得個倉惶北逃的下
    卓囉和南的丟失不僅意味著西夏領土丟失,同時還意味著宋軍有直接威脅興慶府的能力,以至於李元昊內外交困,陷入極為尷尬的境
    這種情況隨著遼宋戰爭的落幕就更加愈演愈
    西夏國內並非鐵板一塊,比如李元昊的叔叔山遇惟亮就是親宋一派,寶元年間就脫離西夏,逃入大宋,被大宋庇
    眼見李元昊在反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且宋國的強大亦令人驚懼,西夏國內的反對聲音自然也就越來越
    本來如果李元昊選擇正確的辦法,比如親自前往宋國負荊請罪,或者退位以謝天下,再取得大宋的原諒,或許還不至於到這般地
    然而他素來剛愎自用,連番失敗讓他徹底喪失了理智,竟然出了一個昏招,殺了野利遇乞和野利旺榮兄
    因為在他看來,正是野利兄弟在青塘的迅速失敗,才導致這樣的敗
    可問題是野利兄弟向來對他忠心耿耿,而且他們在軍中威望也很高,本身這次失敗並不能歸咎於在他們頭
    宋軍跟西夏之間的武器代差實在是太大了,他們能堅持半個月就已經不錯,把罪責全部推到二人頭上,顯然不是公平的事
    因此二人被殺,造成一時嘩不管是軍隊還是民間,都憤慨不已,讓本來就對元昊不滿的西夏國內更加一片動
    很多西夏黨項部落首領帶著自己的部族紛紛退出了西夏軍隊的序列,偌大西夏一夜之間就變得分崩離
    從慶曆七年年末開始,就陸續有部眾叛亂造反,就連李元昊的本族嵬名部落也都出現動
    直到此時李元昊才發現不對勁,慌忙率領還忠於他的軍隊迎
    然而西夏國內狼煙四起,叛亂不止,已經不是他所能控製的,甚至連很多早年他四處征戰征服的其它民族,也出現了大規模起
    到今年五月底,疲於奔命的李元昊最終兵敗,狼狽逃出興慶府,在逃向定州的途中,被叛軍追上,最後溺斃於黃河當中,連屍首都不見了蹤
    “沒想到李元昊好歹也是曆史上西夏開國皇帝,也算一代雄主,沒想到結局居然是這麽個死”
    眾人看完資料,一時感
    範仲淹對這個老對手頗有了解,搖搖頭說道:“李元昊剛愎自用,這個結局也很正”
    “說到底還是以前的大宋太菜了,本來李元昊又不是什麽英明神主,能立國可不就是同行的襯托嗎?”
    趙駿雙手一攤,毫不留情地講出了這個殘酷的事
    大家早就習以為
    宋綬說道:“曆史上元昊被其子割鼻後驚懼而亡,如今這般下場,也算是落了個體”
    “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我大宋該怎麽應”
    蔡齊說道:“委哥寧令已經繼位,如果讓他繼續統籌黨項的話,西北終究是邊患不”
    委哥寧令不是李元昊的兒子李寧令哥,而是他的堂
    這次黨項內部叛亂,各方勢力爭相,李元昊眾叛親離,諸多內部矛盾凸
    其中委哥寧令就聯合諾移賞都、埋移香熱、嵬名浪布、野乜浪羅等各部將領首領,一起發起了對李元昊的征
    李元昊滅亡之後,殘餘勢力當中就隻有委哥寧令實力最強,擁有兩萬多的軍隊和數萬部族追
    這種情況下不少人都擁戴委哥寧令,因此他於六月初繼位,成為西夏國
    “委哥寧令估計很快就會派人過來向我們俯首稱臣,這個時候就不要有什麽猶豫了,我決定出”
    趙駿淡淡地道:“一舉蕩平西夏,西北不需要有什麽政權所在,自古以來那都是漢黨項部落隻有兩個結果,要麽成為漢民,要麽就滅”
    “隻是.”
    大家互相對視一眼,就連素來力挺趙駿的夏竦都頗為猶
    “怎麽了?”
    趙駿看大家的表情,然後稍微思索後,試探性問道:“朝廷沒錢了?”
    “何止是沒錢,都窮得國庫跑耗子”
    夏竦雙手一攤道:“知院你不執掌財政部你不知道,現在這國內建設,一年砸下去超過了一億貫,每年歲收雖然也差不多,但這幾年外貿收入比例下滑了不少,朝廷有的時候還得舉債度”
    國債是趙駿很早就提出的理念,直到去年才正式發行,由交子務進行發
    不過這件事情並沒有在民間引起太大的水
    即便在後世,國債這種事情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都是很遙遠的事情,更別說在古代
    能與交子務有業務的往往都是大老板,買國債進行投資是很正常的事情,普通百姓即便有些閑錢,可也少有信息渠道或者投資意
    現在大宋的有錢人很多,每年發行的國債幾乎都被買光了,以此讓大宋維持一個每年都有一定財政赤字的情
    這種現象在經濟學當中亦是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一
    “漢龍,我覺得咱們的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現在三冗是解決了,軍費也少了大半,可修路要錢,建學校要錢,搞基建要”
    晏殊試探性問道:“每年的花費巨大,往往每年稅收才剛繳上來,就很快又要撥下去,這麽搞怕是不能長”
    趙駿沉吟片刻,目光看向夏竦道:“夏相剛才說外貿收入正在下降,是遼國和西夏的緣故”
    “是”
    夏竦歎息道:“以前每年遼國和西夏都要大量進口我們的東西,像硫磺之類,一年他們能進幾十萬斤,其餘茶葉、絲綢、鐵器、衣物等等,不計其數,現在.”
    現在隨著遼國大敗,西夏分崩離析,那種當年宋夏、宋遼之間互通有無的貿易盛況早就不見蹤
    雖然還是有很多邊境牧民會與宋國交易,但缺少了國家主體進口以及官方大規模采購戰略物資之後,貿易量自然也就大幅度下
    這就導致大宋雖然目前的硫磺、鋼鐵、青銅等戰略儲備資源豐富,卻找不到買家,亦不失為一件令人匪夷所思之
    畢竟這些東西若是以前,那都是被禁止出口
    “唉,我這工業革命才剛開始呢,就已經開始失去市場”
    趙駿聽到這事也是扶
    市場對於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沒有市場的話,那對於大宋來說,顯然不是一件好
    “依我之見,不如先暫緩一些大基建項目,把財政省下來打仗怎麽樣?”
    宋綬說
    “不行,這些項目都是定下來的,豈能朝令夕改?”
    趙駿搖搖
    隨後又皺起了眉
    現在的問題簡單明了,就是入不敷
    以前大宋財政健康的原因有三個,一是解決三冗,特別是兵冗問題,節省大筆財政支
    二是改革稅務,不再是以前那種掘地三尺的稅收,能夠保證稅源穩定且源源不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積極開拓外貿,發展與周邊、中東乃至西方產
    特別是最後一點,如今大宋的外貿貿易額從原來的不過幾千萬貿易額,如今增長到了數億貫,按稅率來算,每年為大宋帶來約三四千萬貫財政收
    可以說外貿已經是大宋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之
    其中與遼國和西夏的貿易就很重要,每年的貿易額約有一億多貫,為大宋持續帶來一千多萬貫的收入,是相當龐大的市
    但隨著遼國和西夏變成如今這樣,市場分崩離析,那自然會影響大宋的外貿
    “保障財政這種事情,無非就是兩種辦法,開源節”
    趙駿沉吟道:“一些不必要的財政支出早就已經縮減過,再節衣縮食的話沒有必要,也節不出什麽東西來,所以要想搞錢還是得開”
    “工業時代開源的辦法無非兩種,一種是向外殖民擴張,掠奪殖民地的財”
    他繼續說道:“第二種就是用農業補貼工業,等工業能力提上來,再生產商品向國外傾銷,從而迅速積累財”
    “後者肯定是不行的,國內的民生才剛提上來,百姓才剛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就馬上提稅壓榨百姓,那百姓肯定會罵死我”
    “但現在又缺錢打仗.可惜了,我們國內的市場都還沒飽和,才剛起步隻要紙幣和銀元發售,國內市場和貿易量肯定能更上一個台階,稅收也會暴”
    “日本那邊雖然已經給他們打服了,可在這個木船時代,交通造成了上限隻有這麽高,除非我們能馬上迭代,讓蒸汽船徹底普”
    “奈何橡膠樹還得過幾年才成熟,再運用到工業上,估計未來十年之內,想要讓蒸汽船普及還是有些不現”
    “其餘大理、高麗、越朝這類國家就那點人口和資源,也支撐不起那麽大的貿易量”
    趙駿幾乎是在自言自
    因為現在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時刻,打仗肯定需要
    但如今大宋的錢除了日常必需開支,比如官員工資、軍隊工資,其餘全部用來搞發展,甚至借錢發
    一旦開戰的話,如果不額外搞錢的話,那麽在本身就擁有財政赤字的情況下,赤字缺口將巨
    每年保持一定財政赤字有利於經濟增長,可如果財政赤字突然暴漲,國家就會出現大問
    因此在這件事上還是要慎
    主要也是遼國和西夏被擊敗之後,趙駿也就專心搞國內發展,今年的錢全都投下去了,想著明年再解決西
    實在沒料到李元昊突然死了,現在有一個絕佳地滅掉西夏,收複後世甘肅、寧夏等地區的重要機會,以至於出現了計劃之外的事
    “唔這次收複西夏的機會肯定不能錯”
    趙駿最後下定決心,四處掃視了一圈,對眾人說道:“我們現在很多布局都是可能要很久才有收益,比如紙幣和銀元會增大貿易量,繼續挖掘日本的礦產等等之類的事情,基本上最快也得明年才能有明顯收”
    “但不能因為收益慢而不去做,至少我覺得滅了西夏之後,收回河西走廊將會讓我們與西域聯係更緊密,從而振興絲綢之路的商業發”
    他說道:“就算是繼續擴大財政赤字,這一仗也得打下去,而且不止是滅了西夏,我們得一路往西打,收回玉門關一帶大片領土,才能更好地擴大大宋的影響力,加強與中東地區的貿易合作,至於錢的事情嘛”
    趙駿思索著,他本來是想說,可以繼續增發國債,提高財政赤字,支持軍隊打
    但目光卻忽然瞥見會議室旁邊的書架上一
    那裏放著一張世界地
    “快,快把地圖給我拿過來,我想到辦法”
    趙駿眼眸猛地一睜,腦子一下子靈光起
    是
    他還是太保守
    隻想著先經營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先把國力壯大再
    卻忘記
    要想壯大國力,怎麽能少得了上餐桌吃飯呢?
    現
    是時候該再為大宋的餐桌,添一份菜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