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

字數:8313   加入書籤

A+A-




    大宋慶曆八年十一月,覆滅西夏的消息隨著報紙的宣傳,迅速擴
    一時間舉國歡騰,比滅了遼國還要高
    究其原因,在於遼國雖然欺壓大宋,但澶淵之盟後,已經四十餘年沒有再與大宋開
    反倒是西夏,屢屢寇雖然在宋夏戰爭正式開打之前,並沒有大
    可小規模的劫掠一直沒有停過,雙方圍繞著邊境地區,展開過太多次的交鋒,讓邊境宋軍死傷慘
    再加上寶元年間,西夏悍然發動全麵入侵戰
    因此在與遼國承平已久,與西夏時不時發生戰鬥,又有西夏主動對他們發起進攻的前提條件
    大宋百姓聽到的信息和接受到的也都是西夏的事,對西賊可謂恨之入
    而除了滅亡西夏,大宋又占據了大量領土之外,宋軍又繼續北上,攻取了河套以及陰山一帶大片土
    當初大宋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時候,大宋就額外攻下了遼國部分領土,如今又占據了幾萬平米的河套平原,繼續擴大自己的版
    消息傳回政製院內,趙駿取出地圖開始對照起目前大宋現在的地盤情
    屋外還是大雪紛飛,屋裏卻非常溫
    供暖桌裏有蜂窩煤在燃燒,生出的煙氣順著管道被排到了屋外,幾名宰相圍在供暖桌旁寫著公
    桌子上鋪著毛絨毯子,趙駿用毯子蓋著腳,目光在地圖上審
    “漢龍,幹嘛”
    晏殊見趙駿剛才看了份公文後,就一直在看地圖,好奇問道:“地圖有什麽好看”
    “我在看現在我們大宋有多大地盤”
    趙駿用一支粗大的鉛筆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圈,相比於毛筆,還是鉛筆順
    這東西沒什麽技術含量,早在工業革命之前的17世紀就由德國人發明,大宋邁入工業化後,也進行了生
    但直到最近才造出來,原因在於趙駿以前一直以為這東西的原材料是鉛,哪知道是石
    吩咐工廠那邊進行研發,用鉛根本不行,最後試驗了多種材料才找到本
    “算出來了嗎?”
    宋綬笑問
    “嗯,差不多380萬平方公裏”
    趙駿也笑著說
    “這你也能算出來?”
    眾人驚
    古人對這些是沒什麽概念
    受限於交通以及沒有具象的中國地圖,他們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國家到底有多
    往往都是古代軍隊打到哪裏,統治到哪裏,那些地方才會成為版圖領
    至於具體有多少裏,那純粹就隻能估
    比如唐朝時期,高昌王說自己的高昌國離長安八千裏,大唐的軍隊根本打不過
    但實際距離其實是2000公裏,然後他就被唐軍給揚
    現在雖然趙駿給他們帶來了地圖,可要想把一個抽象的東西具象化,還是讓他們感覺到困
    “挺簡單的,大略估算一下就我地理學的還不錯,大概知道各省麵”
    趙駿指著西域道:“比如新疆大概160多萬平方公裏,西藏好像是120萬,再把青海、雲貴地區、東三省、內蒙地區一減,加上西夏、燕雲十六州和一部分遼寧省麵積,就差不多”
    他之前在草稿紙上算了一下,燕雲十六州大概12萬平方公裏,西夏此時尚未鼎盛,約70萬平方公
    然後又控製了後世東北三省裏的遼寧省大半部分,約10萬平方公裏左
    再加上攻下的遼國西京道、中京道部分領土,以及河湟穀底,差不多有七八萬平方公
    林林總總算下來,這些年大宋擴張了約110萬平方公裏土地,總麵積應該在390萬平方公裏左
    不要以為這些地方很
    實際上這已經是兩漢時期,去除掉西域之後的傳統本部麵
    因為根據後世計算,不算西域的話,兩漢時期的中原本部麵積為411萬到420萬平方公裏左
    而缺少的這二三十萬平方公裏並不是整個雲南,而是貴州到雲南北麵部
    漢時西南這片地區是為哀牢國,直到東漢才歸入漢朝,東漢又缺少了西漢時擁有的漠南領土,一增一減,基本上就是410420萬平方公裏徘
    所以眼下如果大宋進攻大理,又拿下西域的話,那麽現在的大宋基本上就已經恢複了兩漢時期的巔峰版圖,甚至還超過兩
    至於後世我國960萬平方公裏,減去390萬平方公裏,剩餘的約600萬平方公裏去了哪裏?
    很簡
    光一個西域就160萬平方公裏,然後就是青藏高原,也就是後世西藏,120萬平方公
    然後內蒙也差不多120萬,東三省約80萬,大宋擁有遼寧省約10萬,再減70最後再算上青海和雲貴地區加起來的120萬,剛好就600萬左
    “多這麽多領土,可喜可賀”
    聽到趙駿說最近幾年增加了那麽多土地,幾名宰相都露出笑容,但也不至於過於興
    因為很多領土在古代並不會帶來多少收益,反而是負資
    比如嶺南即便通過上千年的開發,無數代人前仆後繼,可在唐宋時期,依舊是罪犯發配之
    所以古代王朝對於周邊的領土,能拿就拿不到也不可惜,甚至還有司馬光幹出那種把打下來的領土送人的情
    趙駿見他們雖然露出喜色,卻也沒有太過高興,便問道:“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土地沒什麽作用?”
    “我們當然知道漢龍你對於土地有執念,但你也該明白,以現在大宋的生產力,還並不能實質控製這麽多土地,對於大宋來說,確實用處不”
    蔡齊說
    “是啊,漢龍你不能以後世的國力跟大宋的國力比,那不是欺負人嗎?”
    賈昌朝雙手一攤
    趙駿笑道:“怎麽可能呢,我當然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得一步步發展,一步步但你們也別小瞧了這些地方,它不會成為我們的負資”
    “哦?”
    範仲淹來了興趣,停下手中的公務道:“怎麽,難道西夏有礦?”
    “有,大大的”
    趙駿笑道:“煤礦、鐵礦、鹽礦還有稀土礦,那都是好東西,另外就”
    他說著用鉛筆指了指興慶府道:“這裏以後將會是我們拿下西域的大後方,還有這”
    他又指了指陰山,也就是後世巴彥淖爾、包頭等地道:“這些地方應該會是以後我們進攻草原,拿下整個草原的大後”
    “又準備打仗?之前不是探究過,西域那邊太遠,需要長期準備嗎?”
    晏殊說
    “對啊,這不就是準備階段嗎?”
    趙駿笑道:“你們看,這是河套平原的西套,寧夏平還有東套的巴彥淖爾平原和土默特平原,這些可都是天然的種糧好地方”
    眾人湊過
    就看到趙駿指的地方,往北離遼國腹地非常近,往西離西域也近在咫尺,如果這裏能發展出農業,確實能成為進取西域和遼國的大後
    “”
    範仲淹首先看出了它的戰略價值,點點頭道:“我記得漢武帝曾經派人在此灌溉農田,這裏自此興盛,現在一看,前人果然有遠”
    趙駿說道:“有宋一朝都沒有打出去過,那自然不知道它的作直到明清時期,這裏才大力發”
    眾人用幽怨的表情看向趙
    別揭老底
    再說了,現在的大宋能和曆史上的大宋一樣嗎?
    “不過從輿圖上看,這裏離我們的要地還是太遠了,補給會不會很困難?”
    範仲淹提出異
    這裏說的補給不止是糧食,同時還有對地方的控製,從延安府到巴彥淖爾,有足足五百公裏,控製難度非常
    “火車!”
    趙駿一錘定音道:“西北其它地方可以先暫時不修,但從關中到河套,還有從關中到玉門關的火車,必須先修一旦通車,經濟、軍事將雙管齊下,對於大宋的發展好處太多”
    古代為什麽隻對西域和蒙古草原實行羈縻統治?
    實在是太遠
    中原王朝想出兵這些地方,行軍路途那都是以千公裏來計
    比如霍去病打匈奴,來回兩三千公
    路上累死、病死的士兵都可能比匈奴人反抗殺的漢軍士兵
    所以不是老祖宗們不想擁有更多的土地,而是無能為力,沒有辦法控製那麽多領
    有了火車就不一樣
    物資可以直接運到邊關,控製力將會大大提
    更重要的是,趙駿是想打通陸上絲綢之路,通過控製西域,擴大與中亞的貿
    如此海貿與陸地貿易兩開花,必然能迅速打開市場,從而為目前大宋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的道路,鋪墊基
    否則一旦國內市場出現飽和,工業必然會造成產能過剩,若是不早做準備的話,之後工人下崗,百姓失業,國內經濟下滑等等問題會接踵而
    因此趙駿這是在未雨綢繆,也是為將來做好措
    “這些事情我們也難以預估,現在國家的發展,對於我們來說,已經非常陌生”
    晏殊感慨道:“如今國家的發展,也就隻能讓漢龍你來”
    “是啊,雖然明白了很多經濟上的道理,但思想還是很難轉變,也很難把這些道理真正應”
    “說起來好笑,上個月廣南東路上劄子,說希望再降低一下關稅,老夫當時還在想若是降低關稅豈不是國稅又少了許多,結果一看劄子,裏麵說人家隻從我們這進口產品,出口原材料礦石,如果降低關稅的話,會大幅度提高他們出口原材料的積極性,給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老夫當時就覺得自己已經不懂怎麽治國”
    “唉,我們跟不上時代”
    幾名宰相亦都是紛紛感
    如果放在十年前,有人說他們不懂治國,他們這些人大概率隻會笑笑,懶得與其爭
    但如果現在有人說他們不懂治國,那大概率就隻能換來沉默
    因為大宋的發展實在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
    以前他們隻需要顧及地方農業發展,哪裏有什麽災害,司法有什麽問題,更多的反而是官場鬥
    現在沒了官場鬥爭,全國各地到處都是發
    可他們哪裏懂從哪裏修路會提高經濟建設,哪裏懂什麽地方該種什麽糧食會獲得豐收,哪裏懂提高關稅降低關稅有什麽作用?
    這些東西超綱了
    若非趙駿這些年一直穩定的製定發展路線,恐怕他們全都得束手無策,任由國內野蠻發展
    “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也得發生轉變,就好像我們後世七八十年代風氣保守,男女拉個手都臉可放在二十一世紀,那就都不算什麽事”
    趙駿笑道:“諸位相公雖然確實很難做好對未來的打算,卻也穩定了國家基礎,農業和人口才是根本,這些大家功不可”
    “好了,伱也不用這麽說了,反正以後你要做什麽,我們都無條件支持就是了,反正我們也不”
    晏殊笑了
    如果是以前,趙駿做出規劃,他們還能提供修改意
    現在的話,那純粹就是兩眼一抹
    因為時代真的變
    他們在封建社會那一套,已經無法再用到工業社
    “那剛好,其實我也打算實行新的改革”
    趙駿笑了
    “哦?”
    範仲淹來了興趣,問道:“又打算改革什麽?”
    “有些是在以前的基礎上,有些是大變化,國家越來越龐大,就意味著要管理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每過一段時間改革,把冒出來的問題解決,這樣才能發展長”
    趙駿說
    慶曆新政經過了足足六輪,如今十年過去,效果顯
    但有些東西已經算是過
    就如同我們曾經大力學習過毛熊老大哥的製度,最後卻發現那些東西並不適合我們一
    我們自己的國內變化,也要時時革新,而不能墨守成規,隻想著吃老
    “那什麽時候開始?”
    範仲淹問:“你具體做了哪些計劃?”
    “什麽計劃也沒”
    趙駿搖搖
    “啊?”範仲淹愕然道:“那你還說要搞新改”
    “因為很多問題藏在水麵下,還沒有看到,依舊要下基層”
    趙駿長歎道:“這一次,我又要走一遭天下”
    當年他行走天下兩年,看到了很多基層的東西,於是才有了大量的變
    現在老百姓日子是過好了,原本基層的黑惡勢力,地主欺壓,官員欺壓,現在也已經少了許
    然而新的問題必然麵臨新的挑
    誰知道基層又出現什麽新問題,百姓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比當初過得更好?
    所以趙駿必須再走一次,而且以後要多走,時時刻刻前往民間,與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夠知道,大宋的未來到底會怎麽樣!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