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權責在肩,文脈傳薪

字數:1865   加入書籤

A+A-


    跨境水利堤壩險情解除後,顧明爵立刻投入到聯合監察機製的推進工作中。他牽頭組織三國技術專家、外交官員及企業代表召開專項會議,將堤壩滲漏的根源——吳深淵遺留的劣質材料問題及監管漏洞,毫無保留地擺在台麵上。
    “跨境項目的核心是信任與共贏,監管缺位隻會埋下隱患。”會議上,顧明爵身著筆挺的正裝,神情嚴肅,手中的議案條理清晰,“我提議建立三國聯合監察小組,實行材料采購雙審核、工程進度周公示、資金流向全透明製度,從源頭杜絕貪腐與違規操作。”
    他的提議切中要害,得到了多數代表的認同。但部分企業因擔心流程繁瑣提出異議,顧明爵耐心溝通,結合此次險情的教訓,分析長效監管對項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最終促成議案通過。
    接下來的一個月,顧明爵頻繁往返於三國駐華機構與項目現場,細化監察流程,敲定人員組成,推動係統平台搭建。他親自審核每一份細則,協調各方利益,哪怕是深夜接到工作電話,也第一時間處理。在他的全力推動下,聯合監察機製正式落地運行,跨境項目不僅恢複正軌,還因規範透明吸引了更多合作意向,顧明爵在外交領域的地位愈發穩固。
    與此同時,伯爵集團的海上遊樂場項目在吳朗與林曇的主持下,步入穩定發展階段。吳朗統籌全局,優化資源配置;林曇帶領技術組完善工程細節,新型防滲材料的專利落地後,項目的安全係數與口碑大幅提升。沈悠然見狀,逐漸將工作重心向國學傳承轉移。
    她的祖父秦漢是享譽全國的國學大儒,沈悠然作為祖父的關門弟子,自幼便在經史子集的熏陶中長大,傳承國學是她埋藏心底多年的心願。如今集團事務穩妥,她終於有精力踐行初心,首要任務便是保證海城大學的出勤率——此前因項目繁忙,她雖考取了大學國學係的兼職講師資格,卻鮮少能按時到校。
    每周二和周四的上午,沈悠然都會推掉不必要的工作,準時出現在海城大學的課堂上。她穿著簡約的素色連衣裙,長發束成利落的發髻,坐在教室後排旁聽資深教授的課程,手中的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從教學方法到知識點梳理,無一遺漏。
    “沈小姐,您這出勤率,比我們這些全日製學生還高呢。”課後,有教授打趣道。
    沈悠然笑著起身行禮:“先生學識淵博,每一次聽課都有新收獲,自然不願錯過。我想早日拿起教科書,站上三尺講台,不辜負祖父的教誨。”
    除了旁聽課程,她還利用業餘時間整理祖父留下的手稿,將晦澀的國學經典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講義。有時顧明爵忙完工作趕來,會看到她坐在書房裏,就著暖黃的燈光,一邊翻閱古籍,一邊批注注解,神情專注而恬靜。
    “又在鑽研國學?”顧明爵輕手輕腳地走進來,為她披上外套。
    沈悠然抬頭一笑:“再準備幾篇講義,下次試講就能用上了。”她看向顧明爵,眼中滿是期待,“等我真正站上講台,你願意來聽我的第一堂課嗎?”
    “當然。”顧明爵握住她的手,眼底滿是寵溺,“我的悠然不管做什麽,都是最出色的。”
    日子在忙碌與充實中悄然流逝。顧明爵在外交舞台上穩步前行,用實力兌現著承諾;沈悠然在國學傳承的道路上踏實邁進,朝著三尺講台的目標靠近。兩人雖各自忙碌,卻始終彼此牽掛,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共同奔赴著充滿希望的未來。
    而伯爵集團的項目穩步推進,跨境合作機製日趨完善,國學傳承的種子也在沈悠然的澆灌下逐漸萌芽。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那些曾經的阻礙與顧慮,在兩人的堅持與努力下,正慢慢化作前行路上的動力,照亮著他們的錦繡前程。
    需要我接下來寫沈悠然在海城大學的首次試講場景,或是顧明爵因聯合監察機製的成效獲得晉升的劇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