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開端

字數:3787   加入書籤

A+A-


    第594章開端

    7億元,對於基地來說也至少省下了40的費用,確實是一個好辦

    而這時佘院士也被打開了思路:

    “其實我們還有架核動力航天飛機能用,它也可以去推貨”

    “長城一號?要準備發射了嗎?”

    林炬一臉疑惑,當初可是說要給長城一號加裝反衛星激光器,還委托新遠製造專用的核反應堆,可基地直到現在也沒等到這筆訂

    “原來的計劃取消”

    佘院士壓低了聲音,看到三人的位置離人群很遠後才說道:

    “航天飛機載體局限太多,我聽的是還是打算獨立出來做成大衛星,能做得更大更重,功率更高,就和斯泰基一”

    林炬看了看毫無表情變化的鍾成,然後愣住

    &n的路線啊,所以……聯盟科技領先三十年?

    “不是,當初不是說低軌生存性差,核動力航天飛機機動性高,衛星布網成本高昂……”

    但如果真的打算要發射100顆上去,那恐怕三戰是不打也得打

    有了激光衛星的保護,原先的核平衡就已經打破,有激光衛星的一方哪怕隻有100顆核導彈,可這100顆核彈中至少有90顆能命中目

    畢竟與其等待自己的家夥什全部失效,還不如拚死一

    佘院士“誒”了一聲,然後解釋道:

    “誰說非要在低軌的,功率夠高同步軌道也不是不可以,而且核發動機也能裝在激光衛星

    畢竟這玩意一旦完全組網就代表著消滅了其它所有人的核反擊能力,難不成費巨大代價造那麽多,就隻是幹看著不用?

    他說完後給出了一個“你懂得”的眼神,林炬稍加思索就心領神

    一個不到20年就能恢複,一個200年都不一定能恢複,不管怎麽想都是血賺的好買

    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其他各方拚了命加入進來也搞激光衛星組網,但隻要他們發現跟不上,或者來不及形成互相製衡的局麵,絕對會毫不猶豫地率先開啟核

    至於組網問題,這個東西其實不需要太”

    國內製造的激光衛星肯定沒千鈞棒三號那麽強力隻需要個位數,頂多能勉強閉上千鈞棒二號,組網數量可能在100顆上

    這樣的戰損比會帶來什麽不言而喻,那就代表著核戰爭不再是兩敗俱傷,如果一方選擇冒險發動大戰,哪怕自身損失也不小,可別家都是一片廢

    其他人有1000顆,可它們最終能起效也可能隻有個位

    所以這玩意最大的存在意義應該是少量製造有限的兩三顆,甚至一顆就夠,與核武器一樣主要是借此獲得比上三常還要再高那麽一丟丟的地位,獲得更多利益而不是傻乎乎地真準備不顧一切大幹一

    想明白這些林炬才理解了什麽叫戰略高度,這種尖端裝備的作用可遠不止設計的那點目

    那自己要是手握三五枚千鈞棒三號豈不是……

    “不過長城一號主要也還是軍事載具,貨艙裏麵都是保密裝備不可能運貨,但要是想辦法改一改去推貨艙還是沒問

    我聽說是打算過了年後發射,你們可不能報黑價”

    “一糸……額,那當然,完全沒問

    看,九章號要降落”

    三人的注意力再次轉向九章號,此時它距離月表已經隻有幾百米的距離,發動機氣流噴在月表揚起的塵土都能被看見,在曙光三號著陸艙的指引燈光下很明

    與它正在進行的偉大事業相比,著陸過程不細看與以前的其他著陸器幾乎都沒有區別,似乎隻是吹起的月塵更多了而

    九章號以不符合它身軀的輕柔姿態接觸到了月球的土地,正好停在了著陸場的正中

    從四個巨大的動力模塊兼著陸腿的刻度上來看,下陷深度也就30公分出頭,這是一次完美的降

    這要歸功於不遠處的那些機器蜘蛛狀機器人們,它們為了清理出這片著陸場可是頗費了一番心力以及地麵的頭發,本就不太大的機械壽命更是又降了一大

    在地球上整理出這片平地運氣好隻需要兩包中華,中小型挖掘機一小時的事而已,但這些昂貴的機器人可是不眠不休地努力工作才做到這一

    月球上的探索者係列機器人工作時長普遍不過幾個月,但已經有一大半機械耗損近乎極限,這對於航天器來說簡直不可想

    好在這些表麵又被九章號吹起的月塵覆蓋的小家夥很快就會輕鬆下來,不管是穿著宇航服的二號機器人還是此次九章號帶來的挖掘機和卡車,在基建工作效率上都要勝過它們太

    九章號停下後靜止了一個小時,地麵對它的各項指標進行了粗略檢查,畢竟這可是空重就四十多噸的大玩意,檢測項都多得不

    在確認沒有任何問題以後,九章號向下打開了鄂下位置的艙門,觸及月表形成了一個不到10度的緩

    束縛著一個個方形貨物的繩帶電磁閥卡扣通電,結束了自己的使

    最先有所動作是最前麵的那台挖掘機兼礦車,看上去就像是普通輪式挖掘機後麵背了個小貨

    它的機械臂頂端可不僅僅是個鏟鬥,隻見它展開機械臂,末端旋轉切換,就成為了一隻靈活的機械

    它先是幫自己移開了散開的繩帶,然後慢慢開到其他的貨物旁幹同樣的事,然後有動力的能源製取設備就沿著艙門走出了飛船,在月表留下了一道明顯的痕

    算上發電車以及其他的科學設備,總共有足足14台質量5噸上下,方頭方腦具備動力的工程車,它們一輛跟著一輛地開出貨艙,跟隨第一輛電解製氫氧的工程車一起前往幾公裏外的采冰

    14輛外表近乎相同的大家夥排成一線行軍,後車沿著前車的車轍印駛過不斷碾壓,很快形成了一道壯觀的痕跡,就像是月球上的鐵軌一

    鍾成出神地看著這一畫麵,它帶來的震撼不比氫彈爆炸更小!

    一個嶄新的時代開始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