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命運之弦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A+A-


    第675章 命運之弦
    六盤水,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
    現在的世界上一共有4個國家,擁有6座引力波天文台。
    阿美在華盛頓州擁有兩座雙臂長度分別為4千米和2千米的的天文台ho),華盛頓州一台雙臂長度4千米的天文台(o)。
    它們都是igo探測係統的一部分,也是迄今為止最先進,最靈敏的引力波探測裝置,並且一直在進行升級,到現在為止激光功率已經提升20倍,,靈敏度比初始版增強10倍。
    然後就是位於意帶利比薩的virgin處女座)天文台,雙臂長度3千米,去年8月正式加入igo係統,共同探測引力波,靈敏度也與阿美的三座相當。
    最後是德國的geo600天文台,其雙臂長度僅有600米,雖然2002年就投入運行,但靈敏度不高且故障頻發,科學價值極其有限。
    除了它們以外,島國曾在2000年就啟用了taa300引力波探測器,但其在2015年igo探測到引力波後停用,改造為其他用途試驗台。
    島國政府也在2010年啟動了神岡引力波探測器kagra)的建造計劃,但還未完工,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
    界定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性能的指標很多很複雜,但最明顯最大就是雙臂長度,也就是激光測量的幹涉臂長度,越長意味著越容易感知到微弱的空間波動,對整個係統的要求也就越大。
    六盤水天文台的臂長僅有1200米,僅僅比墊底的geo好一些,但得益於基地高超的激光技術,采用多次反射方案提高靈敏度,極限情況下有可能探測到微赫茲到毫赫茲級別的引力波。
    引力波通常分為超低頻、低頻、中頻、高頻、超高頻,產生的原因不同頻率也就不同,目前人類探測到的引力波事件僅僅局限於低頻與中頻之間。
    超低和超高頻率的引力波都極難探測到,隻有未來另辟蹊徑,以天基模式運營的“天琴”有可能發現,地麵環境想要繼續提高實在是太困難了。
    路群並不心急,他現在正和自己的團隊以及天文學會引力波協會的人一起,專心地調試著六盤水天文台。
    引力波天文台並不是建成就能使用,和其他大型設施一樣,都需要漫長的時間不斷校準調試,短則幾個月到一年,多則幾年都有可能。
    等六盤水天文台開始傾聽宇宙的聲音時,第一顆“天琴”衛星應該差不多也升空了。
    “呼……”
    現在已經是晚上21點半,又加了個晚班的路群伸個懶腰,然後毫不留情地開始趕人:
    “都走了都走了,身體最重要,明天再來吧!”
    其他上百名學者和工作人員也陸陸續續開始收拾東西,隨著一盞盞燈陸續關閉,天文台內部迅速暗了下來。
    路群跟著人群一起走出門,就在找車的時候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葉長思?他這麽晚怎麽會打電話?
    “喂?我……”
    還沒等他話說完,另一邊就響起了葉長思不含感情的嚴肅聲音:
    “我是葉長思,路群,你現在還在不在六盤水天文台?”
    “在,剛剛才出來。”
    &t;div cass=&ot;ntentadv&ot;>    “好,你現在馬上找不超過5個靠得住的人手飛過來,有一架c810馬上就要到月照機場,馬上過來,有事!”
    意識到不同尋常的路群沒有在電話裏繼續問,而是立刻按葉長思的話趕忙找到了還未走遠的幾個助手和信得過的學者,直奔最近的月照機場。
    僅僅一個小時後,載著他們的c810就在基地的跑道上降落。
    匆匆趕來的路群感受著夜晚的涼風,忍不住摸了摸泛起大片疙瘩的皮膚。
    ……
    兩個多小時前。
    在‘羅賓漢’起爆的時候,正好在它上空的有足足7顆衛星,6顆是質量很小的立方體gps衛星,另一顆是“月桂03”號勘探衛星。
    月桂03號的攝像機穩穩鎖定著爆心,捕捉到了核爆炸後的壯觀場麵。
    以礦場為中心,核彈的衝擊使得周圍幾十公裏內表層鬆散的月壤被震起,形成了一道肉眼可見向外擴散的波浪。
    無數月塵月岩在巨大的加速度下直接達到了入軌速度被拋射而出,高高揚起的月塵形成了比地球上規模大幾十倍的超級塵埃團,隻是密度上小得多並沒有大氣層內爆炸的厚實。
    比月塵更先抵達高空的是軟x射線與強烈的電磁脈衝。
    以軟x射線方式表達的熱輻射經過幾十公裏倒是極大削弱,但狂暴的電磁脈衝在真空中有數千公裏的影響範圍,月桂03的信號當即中斷。
    即使是以三進製為核心的電子元件,也無法在相當於遭受ep攻擊的情況下完好無損,脆弱的碳化矽格柵輕易被擊穿,直接摧毀了這顆功勞顯著的衛星。
    其他立方體衛星與微型衛星更不用提,它們甚至因為太近遭受到了軟x光攻擊,表麵被加熱融化,連完整的屍體都沒有。
    但好在月桂03提前有所準備,隨時都將記錄的影像資料傳送給月地拉格朗日點的“鵲橋二號”衛星,再由後者避過了最初的15分鍾電磁暴後傳回地球。
    核彈對通訊的影響是全麵的,實際上整個月球及周邊上千公裏半徑的通訊都被完全屏蔽,隻不過背麵的那些影響較小而已。
    地麵所看到的核爆畫麵,都是通過長長的防屏蔽線纜先發送給玉樹基地,再通過其他衛星轉發,這套小心翼翼避開核彈衝擊的係統也隻傳回了12秒的圖像就被迫中斷。
    整整15分鍾後月球與地麵才恢複了些聯係,一個個航天器的圖標重新亮起。
    在聯合礦業總部,烏兔空間站的通訊最先恢複,然後是“鵲橋”、“月桂01”、“玉樹基地”等等,大部分提前到另一麵避難的航天器都完好無損,而爆炸麵的那些衛星幾乎全部陣亡。
    暫且不論這些損失要怎麽彌補,但毫無疑問的是氫彈在太空的殺傷力無需置疑,即使當作ep電磁脈衝炸彈也有相當價值,一般航天器根本扛不住強烈的衝擊。
    至於爆炸對地麵的摧毀效果,就需要等幸存的航天器移動到爆區上空才能傳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