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計劃
字數:1870 加入書籤
第716章計劃
晚宴結束後,分開了一晚上的林炬和鍾成才再次接頭。
“消息透露出去了?”
“差不多,建造太空港太麻煩了,想要控製投入就必須盡可能擴大供應鏈範圍,如果時間放寬一點,太空港應該拖到2030年後而不是2030年前。”
林炬說話時一直皺眉,太空港口――或者說太空城市、太空船塢還真不是新遠的設想,而是軍方率先要求的。
還是那句話,製造大型太空飛船必須有太空船塢,一步到位風險過大,所以必然需要建立一座過渡的試驗性太空港。
這個試驗性太空港到正式巨型太空港的時間跨度需要10年左右,既是留出發現問題的時間也是積累經驗。
如果走最穩健性價比最高的方案,就是先建造一條小型太空電梯,穩定運行後通過它再開始建造試驗性太空港,再建造巨型太空港。
這樣做的時間節點就應該是2030、2035、2045左右,也就是差不多從21世紀中葉開始具備製造戰鬥用太空飛船能力。
但上麵等不了這麽久,他們劃定的安全時限隻有10年,希望2030年就開始建造太空飛船,距現在最多12年。
太空電梯需要大量基礎攻關,2030年建成已經無法再提速,那就隻能在其他地方提速,不依賴太空電梯就建造太空港。
如果要達到這個進度,那麽太空港最晚要在2021年前動工,留給航天口兩年時間完成總體設計。
巨型港毫無疑問隻能依靠太空電梯,而試驗性“小型”太空港則恰好卡在了傳統航天技術的承受上限。
太空港率先建設船塢部分,等船塢功能初步具備就邊建設邊造船,這樣就能把時間節點提前到2035,節約出10年以上的時間。
設計團隊必須合理劃分功能區,最大化每一部分的效率,盡可能容納多的人,盡可能降低總體質量,需要的是時間的磨合。
即使是一個試驗性質的太空港,但要集成科研、生產、種植、生活、電力等綜合功能,其複雜程度就是一座小城市,非要類比的話很像航空母艦,設計工程極其艱巨,涉及到上百行業,根本不是一個天才設計師就能搞定的。
航天局和新遠都各自進行了計算,發現如果按照標準的容納1000人設計,整體重量需要不少於4萬噸。
至於未來建造太空飛船的巨型港,視特化方向其總質量需要在15到40萬噸之間,才能建造萬噸以上的飛船。
按照新遠四號/長征18號單次運力500噸計算,那也是整整80次,一年發射20次都得四年,所以不會選擇全部由地球發射。
這個時間就很趕了,2025年就要求試驗性質的太空港建成,留出至少5年時間進行熟悉,2030年開工正式的巨型太空港。
太空港至少四分之一的質量都是支撐框架,這在未來將會交給月球的鋼鐵聯合體生產製造,從月球運過來就容易太多了。
但這些全都還是最粗略的設想,航發委為了建造這座太空港先成立了一個設計籌備委員會,先由這個臨時委員會組織起龐大的設計團隊,這之後才能開始設計並分配任務。(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