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月寒孤山

字數:8013   加入書籤

A+A-


    歌聲簡短直白,但撲麵而來的卻有一股說不出的豪邁蒼涼。
    天機老人也被歌聲感染,隨著嶽鎮哼了起來。。
    鎮魂歌中,紅袖等人回來了,她們已經給三十餘萬嶽家卒焚香燒紙完畢。
    這麽短的時間給三十餘萬嶽家卒一一上香燒紙當然不現實。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為了不疏漏每一名兄弟,老武王在墳塋正中心修建有一座忠義堂。臨時祭拜,隻需要在忠義堂燒紙焚香即可。
    用老武王的話來說,那忠義堂就是所有兄弟們的活動中心,忠義堂的香火都是兄弟們共有的誰都可以來享用。
    當然這隻是臨時祭拜,每逢節氣或是生辰死祭,三十餘萬墳塋那是必須要單獨上香,燒紙,擺貢品的,而這些就是宋貴等守墓人的責任之一。
    忠魂山祭拜完畢。
    嶽鎮等人正要下山,天機老人突然開口道;
    “日後替老夫也在忠魂山留個位置!”
    說完天機老人背起雙手,昂頭離去。
    嶽鎮。。
    中衡山莊書房密室,嶽鎮,宋貴等人齊聚一堂。
    宋貴首先發言道;“我看了日期,後日宜出殯,是個好日子。。”
    嶽鎮眾人此次回忠魂山,首要目的便是給戰死的一眾兄弟送葬出殯,具體事宜安排,宋貴已經輕車熟路,所以很快便做出了相應安排。
    嶽鎮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後天出殯,到時我親自披麻戴孝!”
    宋貴點點頭,嶽家軍本就有嶽家卒需由嶽家長子披麻戴孝的規矩,平日嶽鎮趕不回來,隻能由宋貴代替嶽鎮披麻戴孝,但今日嶽鎮既然在場,那披麻戴孝也是情理之中。
    數千人的集體出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事情需要宋貴提前去安排,所以他和嶽鎮打過招呼後,自去忙碌了。
    宋貴走後,嶽鎮正式向紅袖等人介紹了天機老人,並告訴了他們血月大劫的事,眾人驚聞此事,皆是驚駭交加。
    嶽鎮也向眾人坦露了自己和天機老人初步擬定的下一步計劃,紅袖等人當然沒有異議。
    三日後,清晨,微風!
    中衡山莊後院山穀。
    數千漢子臂帶孝章,手捧骨灰盒,表情莊嚴肅穆,當先有三人披麻戴孝,跪伏於地。
    嶽鎮,紅袖,白冰兒。
    山穀寂寥無聲!
    宋貴抬頭看天,一抹朝陽緩緩升起,宋貴長吸一口氣,大聲道;“吉時到,亡人出殯!”
    哀樂聲震天響起!
    全身素縞的嶽鎮,紅袖,白冰兒三人慢慢起身,接過宋貴遞來的孝棍,沿著懸崖小道向著忠魂山緩緩而行。
    亡人出殯,孝子賢孫披麻戴孝,是老一輩傳下的規矩!
    嶽家軍有規矩;嶽家士卒無論老幼出殯,皆是武王後裔或其指定委托人,披麻戴孝行孝子事,送亡者入土。
    這在階級森嚴的開元王朝,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
    但在嶽家軍中卻是很自然,很深入人心的一件事,他蘊含的意義是;你們為國盡忠,我為你們送終!
    嶽鎮是武王嫡長子,披麻戴孝是規矩。
    紅袖,白冰兒身為武王府一等大丫頭和嶽鎮一起披麻戴孝也是情理之中。
    嶽家軍所有士卒都知道,武王府一等大丫頭,其實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丫頭,而是未來的武王妃。。
    以嶽鎮未來夫人的身份為亡者行孝子事,更代表了嶽鎮對麾下士卒的由衷敬意!
    山路雖然崎嶇,但出殯數千人皆是身手不凡之輩,登險山如履平地,不到半個時辰,嶽鎮等人率領的出殯隊伍,便爬上山頂,來到了忠魂山聚義堂。
    嶽鎮三人按照規矩在聚義堂前跪下,身後兩千餘人魚貫而入,將手中骨灰盒輕輕放在忠義堂早以備好的祭桌後,一個挨一個的跪在嶽鎮三人之後。
    等所有人全部都跪拜在地後,宋貴從挎籃從取出早已備好的三牲貢品,上前一一擺好,上三炷香,燒三張紙後,高聲唱誦祭文。
    祭文聲情並茂,催人淚下!
    祭文唱誦完畢後,宋貴大聲道:‘請忠魂鼓!’
    嶽家有三鼓。
    忠魂鼓專為亡者送行。
    手執鼓槌,敲響忠魂鼓,在嶽家軍代表無上榮譽。
    忠魂鼓的鼓手人選也有規矩,非地位崇高者,也非功勳顯著者,而是年歲最長者!
    上一任的忠魂鼓手無名老卒,戰死大椋山山腳,接任其職的老卒名叫王鐵柱,年七十有一,王鐵柱緩緩上前,表情肅穆的拿起鼓槌,緩緩敲響了忠魂鼓。。
    “咚。。咚咚。。咚咚咚。。”
    低沉的鼓聲,響徹天地,伴隨著忠魂鼓聲,由嶽鎮帶頭數千漢子一起唱起了嶽家軍軍歌;
    曾經的少年老成卒,
    曾經的老卒忠魂鼓,
    那裏的黃土埋枯骨,
    那裏的墳塋故人哭,
    昨日的故土,今日的他鄉,
    今日的他鄉,明日的故土,
    何年何月在赴他鄉,
    何年何月重回故土,
    故土,
    故土,
    何時,
    回故土,
    忠魂山上有故土,
    忠魂山上是歸處,
    忠魂山上數十萬墳頭都是我嶽家卒,
    嶽家卒,
    三萬老卒滅倭寇,
    十萬老卒踏江湖,
    茫茫北莽雲雨覆,
    滄滄涼涼嶽家卒,
    嶽家卒,
    征途沉浮,
    八百老卒入了土,
    敲了幾遍忠魂鼓,
    接著遠赴北莽守舊土,
    戰死的還是嶽家卒,
    嶽家卒,
    嶽家將軍廟堂苦,
    功名利祿不如老酒一壺,
    封王拜將猶如裹足,
    嶽家卒
    嶽家將軍武林孤,
    馬踏江湖,
    殺人無數,
    冤魂獨自背負,
    嶽家卒,
    生不悔入了嶽家當了卒,
    屠戮屠戮再屠戮,
    殺不盡的草原狐,
    罵不完的辜負,
    再來渾酒一壺,
    繼續傾訴,
    聽,
    遠處何人敲響了忠魂鼓,
    還有昨日的將軍鼓,
    明日的美人鼓,
    忠魂無數,
    那裏的黃土都可以埋枯骨!
    。。。。。。。。。。。。。。。。。。。。。。。。。。。。。。。。。。。。。。。
    曲終,鼓畢!
    嶽鎮三人依舊跪伏於地,身後眾人緩緩起身,各自虎目含淚,捧起骨灰盒,將戰友們一一安葬在了忠魂山!
    由於宋貴早以安排好一切,二千餘人的出殯,有條不紊,夕陽西下前,出殯儀式全部結束。
    眾人磕頭焚香後,一一下山。
    等所有人都下山後,宋貴方才拉起足足跪了一整天的嶽鎮三人。。
    深夜嶽鎮手提酒一壇,獨上忠魂山。
    他先來到了妹妹宋明珠的墓前,癱坐於地,良久虎目含淚,語音哽咽道;“妹妹。。是哥哥沒用,沒有照顧好你。。沒能救下你。。”、
    嶽鎮和妹妹宋明珠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其實並不長,隻有不到六年,但童年記憶中那個流著鼻涕,經常抱著自己腿,哭著要和自己一起找媽媽的小女孩,早以銘刻在他的腦海,他的內心最深處。。
    大椋山一行,明知前方就是天羅地網,嶽鎮依然絕然的去了。
    說服紅袖的可能還有其他原因,但隻有嶽鎮知道,就算沒有其他原因,那怕他是孤身一人,他依然會義無反顧的去走這一趟。。
    這一趟,武王府底蘊盡出,損失慘重,但嶽鎮毫不後悔,如果讓他在選一次,他依然還會如此選擇。。
    唯一後悔的就是自己依然沒有救出妹妹。。
    自己為什麽不能再強大一點,自己為什麽不能安排再合理一點。。
    這是嶽鎮內心深處的自責和永遠的愧疚。。
    在妹妹墳頭喃喃自語良久,嶽鎮起身,又對著父親嶽武,母親王初夏喃喃低語幾聲,方才提著酒壇,緩緩來到草鞋墳前。
    草鞋是嶽鎮最最忠實的親隨,也是嶽鎮此生最親近的人之一。
    嶽鎮永遠都不會忘記,草鞋對自己無條件的信服,無條件的支持。
    嶽鎮永遠都記得草鞋那千百年如一日的憨厚笑容,記得他明明不擅奉承,還是學著別人用最質樸的語言奉承自己
    “少爺的人氣。。當然高。。嗯,就像大荒方山一樣的高。。”
    永遠都記得草鞋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想殺我少爺的人。。都要死。。”。。
    草鞋更想一個溺愛弟弟的兄長一樣,無條件無理由的給與了嶽鎮所有的關懷和愛,至死不渝。。
    嶽鎮的眼淚嘩嘩直流,他在草鞋墳前緩緩淋了一圈酒,口中喃喃自語道;
    “草鞋,是我對不起你。。”
    “你先走一步,在下麵等我。。”
    草鞋的慘死,也是嶽鎮心中永遠的疼。。
    嶽鎮在草鞋墳前喃喃自語,自說自話,陪著草鞋喝了好一會兒酒後,方才步履蹣跚的來到歸原墳頭。
    歸原,嶽鎮的十年兄弟之一!
    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的戰火生涯,讓十年兄弟情同骨肉。。
    十年的相依為命,讓十年兄弟情深似海。。
    歸原,十年兄弟中,最沉默卻又最不惜命的歸原,為了嶽鎮把命葬送在了千雪坪。。
    和歸原喝酒傾訴一番後,嶽鎮來到了燕狂,地火,秋月,白雲四人墳前。。
    十年會中最狂的燕狂!
    十年會中最暴躁的地火!
    十年會中最驚豔的秋月!
    十年會中最堅韌的白雲!
    十年會四兄弟,為了心中共同的理想,也為了嶽鎮,命喪千丈岩!
    大椋山一戰,十年會十兄弟折損過半,這將是嶽鎮內心深處永遠無法遺忘的遺憾和內疚!
    祭拜完了十年會四兄弟後,嶽鎮陸續來到了吳天罡,天殘腳,無影手,鎮獄刀,書生劍五人的墳頭。
    吳天罡,嶽武王麾下十二戰將之一,重傷險死化身無名,隱居武王府,最終為了給嶽家軍留下一絲香火,戰死大椋山腳。。
    天殘腳,嶽武王麾下四大親衛之一,詐死隱身武王府,暗中庇護嶽鎮眾人,最終戰死蘆葦蕩一戰。。
    無影手,嶽武王麾下四大親衛之一,和天殘腳一樣詐死隱身武王府,暗中庇護嶽鎮眾人,最終戰死猛虎寨。。
    鎮獄刀,嶽武王麾下六大後起之秀之一,嶽家軍沒落後,隱姓埋名於天下商行,協助紫珠兒處理天下商行事務,最終戰死五步亭。。
    書生劍,嶽武王麾下六大後起之秀之一,嶽家軍沒落後和鎮獄刀一起隱姓埋名於天下商行,協助紫珠兒處理天下商行事務,最終戰死一線天。。
    這五人都是武王府老一輩的高手,也是嶽武王留給嶽鎮的最大底蘊,可惜盡數折損於大椋山一戰。
    這五人,不僅是父親麾下將士,更是嶽鎮的至親師長父輩,更是武王府的定海神針,他們的死,同樣也是嶽鎮心中永遠的痛,永遠的傷。。
    。。。。。。。。。。。。。。。。。。。。。。。。。。。。。
    夜已深!
    天亦寒!!
    滿天星鬥耀蒼穹!
    月寒孤山!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