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他看題了嗎?
字數:5209 加入書籤
網上很多的網友通過直播在觀看著林少華。
在看到了林少華之後,他們都十分激動。
“看!林少華來了!”
“是林少華!林院士!”
“林院士再一次參加高考了!蕪湖!起飛!”
“我很希望林院士能再一次考滿分,我相信他!”
……
在這個時候。
一名身穿黑絲的女記者將話筒遞到了林少華身邊。
“請問林少華院士,你這已經是第五次參加高考了,你有什麽想法嗎?”
麵對記者的提問,林少華微微一笑:“想法很簡單,我很期待這一次的考試內容,我希望一年過去了。”
“考試的題目能變得更加難一些,更加有意思一些。”
聽到林少華的回答,現場的記者工作人員都紛紛舉起了自己手中的攝像機對準了林少華。
他們都十分熱情。
直播間的觀眾們聽到林少華的回答,他們也都直呼牛逼。
負責給林少華出題的十幾位教授,也通過著直播觀看著林少華的一舉一動。
當他們聽到林少華這樣說的時候。
他們都有些驚訝。
吳仁騰教授嘿嘿一笑:“好家夥,這個林少華,依舊這麽自信啊。”
任達華教授也笑著說道:“放心,這一次的考試絕對會讓他大開眼界的。”
秦教授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看來林少華不知道我們到底有多狠。”
“我們出的考題,我們自己都怕!”
李教授擠出一個笑容說道:“我很期待林少華在看到我們出的考題之後,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就在十幾位教授聊天的時候。
那一名女記者又接著問道:“林院士,大家都知道你創辦了一家高科技公司。”
“請問一年過去了,你們高科技公司的科技有什麽突破嗎?或者說有沒有研發出新的科技呢?”
聽到記者這樣問。
很多的直播間觀眾們也都來了興趣。
“是啊!是啊!快一年不見,林少華應該有什麽技術上的突破吧!”
“也不知道林少華這一年又研發出了什麽黑科技!”
“林少華的高科技公司真是牛逼,我去年患了癌症,結果就是吃了他們公司生產的抗癌特效藥,直接就好了!”
……
麵對記者的提問,林少華顯得十分平靜。
他思索了片刻之後回應道:“一年過去,我們公司當然研發出了很多跨時代的高科技,但是這一切,都要等我今年開發布會的時候,才會公布。”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等今年的新聞發布會,到那個時候,我將公司的高科技展示給你們看的。”
就在這個時候。
“叮鈴鈴——”
入場考試的鈴聲響了起來。
林少華邁著自信而堅定的步伐,跟著一眾高考同學,一起向著考試場地走了過去。
林少華這一次的考試場地依舊是單獨出來的。
一個人一間考場。
林少華根據指示,直接走到了自己的考場內。
上午考試語文。
對於語文這一門課題,林少華一直都十分喜歡。
語文是思維的工具。
通過學習,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其次,語文是交際的工具。
語文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學語文可以提高人的涵養,陶冶情操學語文可以讓人了解九州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學語文,可以學會做人的基本品性。
林少華要拯救全世界,肩上背負的責任極為重大。
學習語文,可以讓他更快地明白應該,以什麽樣的心態去如何麵對這一場大災難。
通過不斷的考試,林少華逐漸明白了很多上古先賢的智慧。
也正是有了這些智慧。
林少華才能一步一步,不急不躁地展開救世過程。
“叮鈴鈴——”
就在林少華思索的時候。
考試的鈴聲也響了起來。
負責給林少華監考的是兩名教授。
這兩名教授聽到考試鈴聲響起來之後。
他們就將自己手中的試卷發放了下去。
林少華接過試卷的那一刻。
他整個人瞬間就進入到了超頻的狀態中。
望著考試上晦澀難懂的考題,他的大腦中瞬間就出現了考試的答案。
“刷刷刷——”
林少華沒有浪費時間,提筆就開始回答問題。
每看到一道題,林少華都回答得十分清楚明白。
他答題的速度極快,現場的兩名教授都看傻眼了。
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林少華答題。
原本他們以為外界的傳說都是假的。
現在一看。
林少華回答問題的速度實在的太快了。
他看題了嗎?
他是在亂答題嗎?
他是天才還是瘋子?
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在他們的心中產生。
沒辦法,他們實在是太驚訝了。
林少華沒有理會這兩個人,他十分平靜地回答著問題。
遇到一個問題,就回答一個問題。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他也在吸收著新的知識。
九州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林少華一時半會,也吸收不完。
但是他在大腦開啟超頻的狀態下。
一直都在努力地吸收著新的知識。
九州國浩瀚的文化,在林少華的大腦中不斷出現。
林少華答題的速度越快,他吸收知識的速度也越快。
就這樣,林少華一邊回答著問題,一邊吸收著新的知識。
新的知識又在大腦中進行碰撞,最後又融合成了更加新奇的知識。
就在這個時候。
林少華突然看到了最後一道題。
在看到這一道題的時候,林少華整個人都傻眼了。
他十分驚訝這一道題的題目。
【請深刻地分析《中庸》這一本名著,分析這本書表達的含義和深意。】
看到這一道題,林少華的大腦瞬間就出現了一本書。
《中庸》。
九州國一直廣為流傳的四書五經中的其中一本。
裏麵蘊含著九州國博大精深的智慧。
《中庸》。
要識中庸義,中庸乃是庸。
不須求勝解,隻此是奇功。
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
若將聲色舍,聲色卻盲聾。
……
《中庸》是《禮記》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相傳為戰國時孔子之孫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將其與《大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中庸”主張處理事情不偏不倚,認為過猶不及,是儒家核心觀念之一。
喜歡高考bug,我能無限滿分請大家收藏:(.)高考bug,我能無限滿分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