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曾熱血
字數:4169 加入書籤
這世上,總有一些偏執的人,喜歡做一些偏執的事,我不理解老爹為什麽不給我買方便麵吃卻有時候和我喝酒,難道他不知道我吃了一個童年的清水掛麵,都留下陰影了,還給我天天下?
……
有人問我,為什麽要練kungfu,我認真想了想,說道:“好玩。”
那人便詫異:“好玩?怎麽個好玩法?”
我便無言以對,不然還能怎樣,打人是犯法的。
自此宿舍裏充滿了中二的氣息。
那是我高一時的記憶。
……
睡不著,是為了想更多可能落到指尖的東西,起得早,因而能看到絢爛的太陽。
心思每天都在變化,一瞬間的念頭究竟是否值得銘記呢?
……
這些天北風呼嘯,大地的綠意漸濃,我的第一階段“修煉”也在昨天大功告成了。
隻是大概是一口氣運動量太大,沒來得及承擔下來,結果現在腹肌撕裂似的疼,這是十年來都不多見的。
其實我很久不真正的訓練自己了,有時候很懷念那種揮灑汗水的感覺。因為追求極致往往會失之偏鋒,後來傷了腰,就隻好老老實實了,此後就算忍不住想再練,也會萬般小心,不能像以前那樣熱血沸騰了。
說來也怪,很早就突破到六塊腹肌的“境界”了,遲遲沒有打破壁障達到八塊,大概這真的很難吧。不過無所謂,我的鍛煉注重實用性,其餘的倒是其次了。
練肌肉是最偷懶也最簡單的訓練模式,因而被我列在第一階段,後麵自然越來越難,就是大量的體力訓練和格鬥模擬。
肌肉這東西,容易練,不容易保持,而且這種狀態太消耗能量,到一定程度影響敏捷度和速度,因此修煉者往往都知道將力量內斂,而不是全麵釋放。
和運動員不同,修煉者一般更注重休養,懂得勞逸結合,每做完一個階段的劇烈運動,都要花一段時間來緩衝疲憊,在這段時間消化訓練成果,慢慢適應力量,在這個過程中循序漸進。
在中國,這就有很詳盡的體係了,姑且稱之為內修吧,也就是內功,我曾經針對性地嚐試過很長時間,走了不少彎路,發現它用來調節人體是有效的,但修煉內力就不行,或許也行,但效果甚微,可能需要投注大量的精力才可能修煉出一點點來,絕對沒有武俠小說裏那麽牛x。
關於武術,當下國人有著許多誤會,因為武術不能用來打架,這是肯定的,否則單以格鬥來說,十個武術大師也比不上一個李小龍來的直接。
主要是出發點不一樣,中國人喜歡把武術當做一種藝術,一種道德,一種思想,甚至一種文化。閑來無事登山望月有所感,刷一套劍猶如賦一篇詩,或者將自身感悟融入裏麵,從而自成一派,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此種種也就導致了武術必然博大精深而且變化多端,因為它承載的東西實在太多,每一招一式都能透露出哲理來了,這就和最初的打架作用背道而馳。然而搏擊講究的是直接有效,沒什麽內涵而言,以打敗對手為唯一目標,不帶有任何情感,當然是強大的。
武術有沒有傳承的必要呢?我覺得某種意義上還是有必要,因為外國沒有武術,中國有,有的功夫外國人能學會,卻未必懂裏麵的內涵。
再說說我自己的修煉,一開始就是奔著兩個目的,一是強身健體,二是想變得牛逼,最直接的原因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怎麽說呢,大概就是一種想要完善自我的願望,不帶有任何競爭性。
我的模式並不分的很嚴密,注重的是實用,因而並不刻意去健身。倘若很久沒鍛煉了,身體很鬆懈了,那麽第一階段是全方位的修補,這種修補必須短時間內一氣嗬成,第二階段就是有針對性的去鞏固,在這個過程裏完成新的突破,這個過程會很漫長很考驗毅力,因為身體累了,心也跟著累,總有懈怠的那一天。我走過最遠的地方,一般就停留在第二階段,對於普通人來說,剛剛夠用。
通過器械訓練得來的力量也是機械的,平時隻能隱藏在身體裏麵,如同潛力值,必須要經過多次模擬來激發並且熟練掌握這種狀態,才能將其徹底轉化成實戰所需的力量。這種狀態下,和平時不一樣,因為自身的力量已經通過訓練得到了激發,出招時不需要刻意用力,但對於控製的要求更高。由於身體被壓榨到一個限度,因而會時常感到疲憊,這是很正常的,因此我覺得不應該追求極致,理應在接近極限的時候,給自己留下一點潛力值。
至於第三階段,可以稱之為境界了,但這種境界和第二階段並不衝突,一般人隻要積累了足夠的智慧和經驗,往往就形成了自己的境界,招式縱然千變萬化,但落到實處的往往還是那最直接不過的一拳、一腳。
夏天的時候,我喜歡光著膀子在小院裏進行一種類似於“煉體”的修煉,也就是增強身體的抗打程度,因為由重力訓練得來的力量再強,打在對方身上自己也會受到衝擊,某種程度上除了高人一等的速度,足以自保的防禦力是必備的,如果你是一個經常打架的人,就很容易懂了。
幾乎沒有一種人,在和人對打的時候,能做到隻打人不被打。人體有許多脆弱的地方,即使有厚厚的肌肉也未必能做到全無漏洞,這些地方不需要受到重擊,正常力道碰一下就會造成破功之類的後果。
煉體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就算不打架,也得需要足夠強韌的肉體,才能爆發出相應的力量。另外,柔韌度的訓練也尤為重要,這個決定了一個人的後天潛力,隻不過我練晚了,劈腿什麽的完全做不到。
電視上有些武打鏡頭是不合理的,比如飛來飛去,很容易露出破綻,而且消耗內力(大概吧,如果真的有內力的話);再比如完全沒有任何試探的一氣嗬成,那是經過排練的是為了視覺效果;還有就是膠著狀態,現實中不會發生,除非是小打小鬧。
但一拳打出去,帶動袖子發出響聲是很正常的,我都能做到,但後來發現這音效是夠裝逼了,但某種程度上分散了力量,還不如光了膀子直接。
控製肌肉的緊與鬆,是為了在戰鬥的時候既能打出重拳,也能保持速度,同時通過不斷放鬆來保持體力。
五官調動起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據說練武之人的感官比一般人更加敏銳,這是真的,因為練得多了,心思少了,意念就更集中。反應力我覺得比速度更重要,因為速度再快跟不上反應,也隻是亂打一氣。
經驗也是格外重要,縱然有不世出的天才,能夠自修成才,但強者往往會選擇不斷的實戰來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這就很可貴了。因為武功有門派之分,能夠打破成見誠心切磋的可不多見。
在此致敬李小龍先生!
練武之人注重下盤,因為力量來源於腿和腰,而且腿的攻擊範圍大,破壞力強。舉個例子,世界聞名的空手道就是以踢擊為主,端的是凶狠異常,關於下盤的訓練,我隻曉得必須要穩以及靈活,既能做到身如泰山,也能變幻莫測。
再回到中國武術,有形意拳,內家拳,長拳,寸拳,實在數不勝數,其中注重內在的往往與中醫結合起來,而那些棍法劍法往往注重招式的嚴謹和變化,學起來確實是浩如煙海,不知從何下手。
少林的應該是真功夫,隻是從電視上看就知道用的是最拙最苦的訓練,而且我實在不明白翻跟頭以及各種模仿動物的架勢除了浪費體力有什麽用。
武當輕功獨樹一幟,這也是真的,大概道家的人講究隨心所欲,不怎麽追求極致吧,我覺得更接近順應自然的本質。所謂練氣,練的自然是一股浩然正氣,一切凡塵雜念,皆是邪魔,當逐之。
總之,我了解的還是很淺薄,隻是心向往之,偶爾以此為題,隨便說說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