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第 56 章 沒有
字數:12069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其實我倒是不討厭劉禪, 畢竟比起某些辣雞,劉禪簡直已經是絕世好皇帝好了吧,至少他不會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在後麵拖後腿”
劉備橫眉冷對, 拖後腿, 他敢
劉禪嗚嗚嗚我沒有我沒有。
諸葛亮為那個被拖後腿的倒黴蛋默哀三秒,碰到那種君王,真的是人生不幸。
“劉禪相信誰就是一心一意的相信,做到了用人不疑,他爹把他交給諸葛亮, 他就聽諸葛亮。
諸葛亮跟他說用誰,他就用誰,讓人覺得他真是乖巧又聽話,值得憐愛。
隻要你一對比,就會發現, 阿鬥已經是珍惜品種了。”
宋朝許多將領都心有餘悸的點頭,可不是嘛, 這麽一看這蜀後主都已經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得的了。
“隻有投降這件事讓他在我心裏評分直線下降,明明知道他平庸,明明知道他沒什麽能力,可是至少不要投降啊。”李一有些情緒低落。
劉禪也情緒低落,可是他什麽都做不了啊,他就是這麽沒用, 父皇相父都走了, 他還能聽誰 呢
“哼。”李一嘀咕道“想到阿鬥現在肯定在被他爹暴揍一頓我就心情舒適了。”
劉禪
劉備擼起袖子, 對其他人道“你們別攔我,天幕都說讓我打了。”
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既然這樣, 那好吧咳咳,其實他們也有點心情不爽來著。
打就打吧,孩子真是不打不成器。
於是此地隻有劉禪的慘叫聲響起,其他人都一副認真看天幕的樣子。
“劉備真的就是一生都在想辦法如何才能興複漢室,要知道成為漢中王,他也已經上了年紀了,他本可以偏安一隅,對自己對先祖們說自己盡力了,可是他不願意。
他明明還能再戰,怎麽能停駐於此呢”
“諸葛亮說過一句話,王業不偏安。”
“漢中當然很安全,可以讓蜀漢延續幾十上百年,但漢中以外的地方呢
兵戈何時息,百姓何時安天下何時才能清明”
“這本是劉漢天下,若非皇帝無能,對不起百姓,何止導致如今的亂局,即便是為此,他也應當對百姓負有責任。”
劉邦深深歎了口氣,他本不是會唉聲歎氣的人,可天幕出現後,倒是越來越容易歎氣了。
“乃公起兵反抗暴秦,結果乃公這些不肖子孫又重蹈覆轍。”他嘀咕著。
呂雉坐在也身邊,淡淡道“幾百年後的事情,誰管的了那麽多。”
“蜀漢不是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待在蜀中當然可以割據一方,但是想要匡扶漢室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劉備最後一意孤行,因為他意識到,夷陵之戰是不得不行,除了報仇,也是劉備最後的一搏。
如果這一戰能勝,那麽劉備就有可能統一南方,最後和北方的曹魏政權平方天下。”
“他希望能在死前最後再做點什麽,然而遺憾的是,他失敗了。”
劉備心裏難受,怎麽就打輸了呢
“東吳簡直就是蜀漢和曹魏的克星啊,什麽事情到了東吳這裏總是功敗垂成,攔路虎屬實了。”
孫權淡定道“那是他們沒本事。”要是他們足夠厲害強大,他自然俯首稱臣。
“夷陵之戰一敗,蜀漢就很難了。”李一搖頭“憑借一地之力想要討伐整個北方,真的太難了。”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才說夷陵之戰至關重要,若是勝了,則南方有望,可以與北方二分天下,再往後一點,南北朝對抗,走的其實就是這條路子。”
“至於為什麽不是能統一天下呢這不是廢話嗎
那時候蜀漢老一輩都陸續離開,劉備當時都六十出了,他是沒機會了。
而諸葛亮主持統一的南方,確實大有可為,但是,蜀漢的敵人彼時是曹丕當權,雖然曹丕有種種缺點,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有能力有作為的君王,而曹丕的兒子前期也幹得不錯。
所以南方征討北方,極有可能打成拉鋸戰,想想看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後還要花費七年的時間才能收複袁家的地盤,而諸葛亮有這麽多時間嗎
諸葛亮也就比劉備多活了十一年,而這十一年他要打敗曹丕打敗司馬懿。這也還是有那麽點可能,然後呢他要花多少時間去收複北方的地盤。”
諸葛亮幽幽道“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他若能功成,後麵自然有接替者繼續。
“最後再退一步說,諸葛亮真的統一天下給劉阿鬥,然後呢”
什麽然後不就大功告成了嗎不少人覺得莫名其妙。
“季漢二世而亡”
劉備
諸葛亮
劉禪有些心虛,他有那麽糟嗎
劉備艱難道“秦二世而亡那是他暴虐無道,阿鬥中規中矩的,做不出胡亥楊廣那些事情的。”阿鬥的品行他還是相信的。
“任何一個新生的國家都一定是內憂外患,這對君王的能力要求很高。
但一般開國皇帝都還算靠譜,可以給下一代留下相對安穩的天下,但實質打天下的諸葛亮沒活那麽久,真正的皇帝劉禪不那麽靠譜,還活得長。
劉禪活了六十五歲,比諸葛亮多了三十七年。
在這三十七年裏,他不能信錯重臣,不能放縱自己,然後他兒子還得和他比命長。
就666。”
劉備不好說你怎麽不把壽命分些給你仲父,活那麽長做什麽,畢竟是親兒子,於是他隻能罵道“人老糊塗,你就不能給我孫子讓位嗎”
劉禪退位就退位,那麽凶幹嘛。委屈巴巴jg
“曆史上,劉禪不就聽信宦官的話嗎”
劉備閉了閉眼,拳頭又捏緊了。
劉禪大驚失色,連忙辯解“那我也肯定不會亂殺朝臣,不會亂來的。”
劉備狐疑的看著他,行,給你一個機會,等天幕說完一起算總賬
“劉禪隻是一個普通人,意誌力一般,喜歡享樂,喜歡玩鬧,如果不是君王,那麽他也會是一個很好的孩子。
他懂事聽話,為人善良,對於父母長輩來說實在是一個再乖巧不過的孩子。”
劉備聽著天幕的話,也忍不住眼眶紅了,他當然知道阿鬥是個好孩子,可是,可是他怎麽就投降了呢他是真的對不起這些老兄弟,這麽多年的付出,全都沒了。
“在劉備等老一輩還在,在諸葛亮還在的時候,阿鬥有主心骨,他知道自己不行,所以總是聽他們的。
劉備白帝城托孤,他也意識到阿鬥確實能力平庸,於是對諸葛亮說可以取而代之。
諸葛亮手握大權,在蜀漢的勢力幾乎等同曹操在曹魏的地位,可阿鬥卻完全沒想要除掉他。
他很認真的聽他爹的話,他認得清自己的能力,他也相信著諸葛亮,於是君臣和睦,共同為興漢大業努力。
諸葛亮臨終前給他選的幾個賢臣,劉禪就繼續聽這些人的。
他聽蔣琬的,聽費禕的,聽陳祗的可在這些仲父為他選的賢臣都死後,他該聽誰的
他滿心茫然,現在他該聽誰的”
劉備諸葛亮的心都無限往下沉。
劉備苦笑,“阿鬥他”
“無識人之明啊。”漢武帝劉徹感歎道。
蕭何輕輕搖頭,這劉阿鬥倒是真的貫徹天子垂拱而治的做法,大概是臣子最喜歡最省心的那種皇帝,不嫉妒賢能,也不擔心臣子功高震主,奈何沒主見。
這無疑是致命弱點。
一個皇帝可以不需要才華橫溢,不需要騎馬善戰,但他一定要懂得識人用人,用得好就是一代明君,用得不好就是聽信小人,寵信奸佞的昏君。
顯而易見,劉禪沒有這種能力。
“一個皇帝最親近的未必是子女妃嬪臣子,而是宦官。
隻有宦官才會無時無刻的陪在皇帝身邊,無根無底,一心討好皇帝,曆史上重新不缺乏讓重用宦官的皇帝。
所以,理所當然的,在不知道相信誰的情況下,劉禪下意識聽起身邊宦官的話了。”
劉備感覺手又癢了,他忍著怒火一字一句道“劉禪,我還有你相父的話你是一句都沒有聽進去是吧,親賢臣遠小人親賢臣遠小人”
劉禪覺得很冤枉,“那宦官明明也是你們放我身邊的啊。”
“能管阿鬥的人一個個都死了,他成功熬死這些尊敬的長輩,可靠的臣子。
不止阿鬥意識到這件事,很多人也意識到這件事,他們覺得機會來了。
景耀元年,鎮軍將軍陳祗病死,宦官黃皓開始幹預政事。
至五年,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肆無忌憚的攝政。
最後”
“儼然亡國之兆。”有人歎息。
李一搖頭“最後,敵人在關中治軍了,但黃皓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的,於是劉禪也就沒當回事,導致蜀漢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等魏軍大舉伐蜀,才匆匆應戰。”
你完了。劉備給了劉禪一個殺氣騰騰的眼神,這一次連看著劉禪長大的叔伯們都麵無表情,渾身散發冷氣。
“後,劉禪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
劉禪他猶豫了,他自覺平庸,不是什麽驚才絕豔的人,更不是長輩那般可以力挽狂瀾的人,他反抗,除了死傷更多的人,根本沒有意義吧”
劉禪羞愧的垂頭,可是這次沒有人關注他,所有人都緊緊盯著天幕,然後呢然後呢
“北地王劉諶請求背城一戰,但劉禪不同意,於是劉諶先殺妻子而後自殺。”
劉備嘴唇顫抖,可最後吐出來一句話“好,是我家好兒郎。”
“南中監軍霍弋也請求帶兵前來守衛成都,背水一戰,但劉禪不應。”
劉備有些疲憊道“阿鬥,不到最後一刻,誰勝誰負猶未可知,輕而易舉的放棄,那才是辜負。”人人都知道要放手一搏,為什麽你不懂
劉禪囁囁不語。
“劉禪投降後敕令堅守劍閣的薑維向鍾會軍投降,而薑維假意投降鍾會,準備借鍾會之手誅殺魏將,而後複興蜀漢,並寫密信給劉禪隻需等待幾天就可以。
但因為事情泄漏,薑維及張翼等都被殺
蜀漢,就此滅亡。”
蜀漢眾人都呆了呆的看著天幕,仿佛沒有反應過來,可眼裏又盛滿痛苦。
蜀漢亡了,蜀漢亡了,連蜀漢都亡了
“在這一戰中,孔明之子瞻、孫尚戰死,張飛之孫遵,趙雲次子廣亦戰死北平王諶哭於昭烈廟,先殺妻子乃自殺。
魏以蜀宮人賜將士,李昭儀說“我已經忍受亡國的恥辱,決不接受第二次侮辱。”於是自殺。”
劉備的手指已經掐進肉裏,血一滴滴的落下,可是他恍若未覺。
“而阿鬥呢投降之後他被封為安樂公。
時宴會之上,蜀漢眾人都麵露悲傷,獨劉禪怡然自樂,司馬昭問安樂公在這裏待得怎麽樣
阿鬥答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樂不思蜀、樂不思蜀
四個字砸在劉備腦門上,他目眥欲裂,額頭青筋暴漲,劉阿鬥
曹操喝著酒,不發一語。
其屬下紛紛感歎“劉備也是一時豪傑,居然生的這麽個兒子。”
“可能劉禪就是故意這麽說的吧,降低司馬昭的警惕,如果他有那個心機的話。”李一情緒不高道“這當然可以讓蜀漢眾人包括他自己接下來過得好一些。”
“如果其他人想要這樣活著的話”
投降後的劉禪愣神的看著天幕,這一刻,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可他是蜀漢的王,他本該戰死,而不是成為安樂公,踩著蜀漢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的血當這個安樂公,安度餘生。”
劉備突然淚流滿麵,他扔掉劍,指著劉禪半響說不出一句話,你怎麽可以說出樂不思蜀這樣的話,你把你老子這幾十年當做什麽你把你這些叔伯一生貫徹的信念當做什麽你對得起你的相父的教導和嗬護嗎
他勞累半生,鞠躬盡瘁又是為了什麽
劉禪劉阿鬥,你為什麽沒有死你如何還能苟且活著
劉禪跪在他麵前,“我錯了,我錯了,您不要”不要哭啊。
“也許劉禪還慶幸,他終於不用背負那麽沉重的,一個名為興複漢室的重任。”
“他沒有那麽大的抱負,沒有那麽大的誌向,可是每個人都對他說你要興複漢室。”
“他做不到,也沒興趣,但是沒有一個人聽他的想法。”
“因為他姓劉,他是劉備的兒子,這是他生來就該背負的使命。”
“坦白說,我沒辦法設身處地站在劉禪的位置想,我理智不了。”李一深呼吸一口氣,“他若是委屈,那些至死都心心念念的興複漢室的人該怎麽辦”
“在其位謀其職,你劉禪不是別人,別人也不是蜀漢之主。
而你繼承這個位置,就要承擔這個命運。”
“所以別人可以投降,獨獨你不行。”
“別人代表不了蜀漢的精神和信念,唯有你
蜀漢之主啊,唯有你才能代表那些死不瞑目的亡魂的信念”
“所以,唯獨你不行。”
劉備重複道“唯獨你不行。”
是這樣啊。劉禪突然落淚,哇哇大哭起來。
我就說我不行,你們非要逼我。
他一邊哭一邊道“這一次我一定不降,我先死嗚嗚嗚。”我錯了,所以你別哭了,阿父,你別哭了。
其他人本來都又氣又怒,見他哭成這樣,最後反而化作歎息。
繼承人這個問題可真是刻不容緩。諸葛亮一邊想一邊安慰自家主公。
等劉備緩了口氣,看著哭得慘兮兮的章子,又不免心軟,滿心哀傷。
這孩子,他該拿他如何是好
劉禪自己已經邊哭邊說道“阿父,你兒子不成器,但是我兒子好像還行,等他出生了你就培養他吧。
劉備正要點頭,突然又一頓,什麽你兒子不成器,我兒子還行,這小子換著法子誇自罵他嗎
劉禪已經機智的躲到趙雲身後,探頭,哭唧唧道“幹嘛,這個法子不好嗎”
劉備冷哼一聲,又瞪了他一眼,轉身偷偷擦淚。
劉禪心裏鬆了口氣,感覺阿父剛剛真的很傷心難過,想打死他的樣子。
他也知道自己不成器唉,這個重擔還是交給兒子吧。
劉禪已經開始心心念念兒子了。
被他抓著當擋箭牌的趙雲行吧。
“阿鬥不行,還是培養一下孫子吧,可憐的備備。”李一歎氣道。
劉禪不等劉備反應就飛快道“等您孫子長大後,我就退位給他。”
劉備哼了一聲,但總算決定不繼續打他了。
劉禪擦了擦汗,為什麽沒有被磕c的他反而人生更加慘淡。
他有些生無可戀。
“夷陵之戰後不久,劉備就是病逝了,其實這個結局我也不是不能接受。”李一幽幽道“當時曹丕取漢而代之,他以為漢獻帝已經死了,大漢亡了,才立國稱帝,延續大漢的。
但倘若換個結局呢”
劉備愣了愣,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天幕什麽意思。
“我曾假想劉備真的成功了,結局會如何
彼時漢獻帝尚在,劉備要功成退隱嗎
可漢獻帝真的能容得下這麽一位皇叔嗎這是比之曹操更加可以名正言順的取代他的人。
即使漢獻帝一時間沒有這樣的想法,可若是有人挑撥,時刻在他耳邊說著離間的話,那真的不會以悲劇收場嗎
曆史上自來不缺這樣的事情,而大多數的功臣都是死於皇帝的疑心,以我微薄的見解,觀漢獻帝不似有那般的胸懷。
何況以劉備為中心的利益團體真的可以接受功成身退的結局嗎誰不想博得一個從龍之功
樹欲靜而風不止,即便劉備想退,也會被大勢裹挾著前進。”
劉備臉色漲紅,天幕什麽意思。
“曹操當初也是“劉備”,他的初心也不過是想匡扶漢室,可最後呢
而劉備得勢後誰又敢斷言不會成為第二個曹操”
曹操啊怎麽就又和我有關係了
他鬱悶一下,然後冷哼一聲,處在這個位置,怎麽做都難,若他劉玄德有機會,他也還活著,記得告訴他什麽感受哼
“若漢獻帝退位於劉備,那劉備與曹操又有什麽區別呢就因為一個姓劉,一個不姓劉,所以就顯得姓劉的更高尚嗎但實際來講,如此行事,二者並無區別。”
“好犀利的問題。”有人皺眉。
漢獻帝劉協抿嘴,他怎麽就沒有那樣的心胸,若劉玄德真的功成身退,他自然是重賞優厚待之。
“這件事最根本的結是皇帝無能,所以功臣才會有功高震主,進退不得的場景。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就是以純粹、高尚的信念開始,卻注定以淒慘、荒唐的結果終結。
我很遺憾白帝城托孤,但是我接受這樣的結局。”
白帝城中的劉備苦笑,原來這居然還是好事啊
可是,他並不在意自己的結局。
他早已經做好粉身碎骨的準備,他這一生,惟願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劉備依然還是劉備,他沒有成為曹操,不是嗎”
劉備搖頭,不,他不甘心白帝城的結局。
他絕不做“曹操”
而興複漢室的事情,他依然要做
如果因為害怕不好的結局就不去做該做的事情那不就是因噎廢食嗎
別說這隻是一個可能,即便未來注定如此,他也絕不後悔
他就是我行我素,就是不想放棄,就是要繼續北伐,興漢
“白帝城托孤,回首隆中對。”李一拖著下巴,悠悠道“真好,那年初見他請他出山,他與他奏對。”
“他們促膝長談,縱論天下時局,細數各路英雄。
最後,一個死在白帝城,一個星落五丈原。”李一嗚嗚道“真的,這也太好哭了吧。”
劉備握著諸葛亮的手,又淚眼旺旺,“孔明”
主公今天感性許多呢。諸葛亮無奈笑道“主公,亮也有自己的誌向抱負,這是亮自己想做的。”
主公不後悔,同僚們都不後悔,他也從不後悔。
“隆中一奏對,劉備便什麽都明晰明了了,他不由感歎孤有孔明,猶如魚之有水也。”李一捧著臉蛋,“什麽叫做魚水之歡啊
啊啊啊再說一遍,他們是真的
玄亮是什麽絕美的君臣之情啊”
咳。劉備和諸葛亮火速鬆開手,一本正經的看著天幕。
其他人都哈哈大笑。,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