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第 64 章 武侯
字數:6264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正所謂不受曰廉, 不汙曰潔。
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丞相實行了廉政政策,有用嗎當然有。
丞相的廉政政策帶動了一批官員, 造就一個廉政時代。
要知道倡導廉政的皇帝不少, 可能像丞相這樣帶動官員,讓官員發自內心的自覺執行廉政政策的卻極少,在他親身率領下,蜀漢的廉政作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就是丞相的魅力啊”
朱元璋聞言笑眯眯道“朕做得也不錯啊。“
他的兒子們忍不住看了老爺子一眼, 是剝皮揎草的效果不錯吧
“在當時,無論是敵人還是己方,都有很多人發自內心的崇拜敬佩他。”
“而無論是開源還是節流,丞相都做到了極致,他成功的挽救了這個岌岌可危的新生政權。”
“好一個諸葛亮。”劉邦眼睛亮了, 他對蕭何美滋滋道“這小輩說不定還真有機會。”
劉邦當然高興了,不管怎麽說劉備都是他的後代, 蜀漢也是大漢,能三立炎漢那最好不過。
蕭何含笑點頭,“確實,他做得非常好。”但要想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北方統一的政權,實在太難了,何況他至今沒有表現出什麽非凡的軍事才能。
打仗不止要靠後勤, 這涉及到方方麵麵, 比如說武將呢
蜀漢最有名的五虎上將都陸續死了, 那麽新生代武將怎麽樣
大約還是差一些吧,不然天幕就該一提嘴了。
一個人如何撐起一個國家呢他能。
可是一個人如何既撐起一個國家又北伐中原呢
那已非人力所能及。
“一十七歲前他還隱居山中,過著恬靜自足的生活, 直到劉備三顧茅廬。
他一出山便身居劉備勢力高層,先為軍師,後為蜀相。
在以後27年的輔政期間,助劉備據荊州、收四川、得漢中,建立起蜀漢王業。
他權傾一國,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他執行律法雖然嚴峻但是卻沒有人有怨言。
而他執掌一國大小事務卻沒有失臣子的禮節,做著君王的事情卻沒有人懷疑他。”
嘉靖皇帝點評“若劉阿鬥有朕的幾分手段,那就是他駕馭諸葛孔明了。”他即便不上朝,也依然能牢牢掌握文武百官,把他們玩弄掌心。
李一嗬嗬,隻是差點被宮女勒死。
“劉備白帝城托孤,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於是劉禪即位之後,“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
那個時候諸葛亮開府治事,總領諸般國事,人們說這是蜀漢政權中的“諸葛亮時代”。
那麽當時的諸葛亮權利有多大呢
朝中大小事宜,都要先經過丞相府審明、決斷,方可告知劉禪。
而不少丞相府中的掾屬官吏,諸如蔣琬、費禕、董闕等人,從丞相府走出後,都成了當朝重臣。”
“嘶好家夥。”三國以前的時代,多少帝王宰輔都忍不抽了口冷氣,這根本就是架空了皇帝了吧
兩漢的皇帝都忍不住眉眼一跳,這劉禪簡直是一朵奇葩。
“該放權的時候倒是放權的痛快,怎麽後麵就沒有這種魄力決一死戰呢”劉秀納悶了。
有人嘴快道“可能是因為爭也爭不過”
劉秀
“這麽一看劉禪就是個傀儡,那麽劉禪當時如何呢他當然還是有點小情緒的,雖然他是笨笨的沒什麽能力更不比不上一個時代最頂級的政治家,當然,這麽對比屬實碰瓷丞相了。
但是不管怎麽說,他大也是個皇帝嘛,誰不想自己當家作主啊,偏偏諸葛亮卻把他當小孩子一樣嚴加管教。
但是他卻不像劉協那樣會背後搞事,他知道自己和諸葛亮的能力差距,所以就乖乖的聽他爹的話,放權給諸葛亮。
這是他在做表麵功夫嗎不全是,因為諸葛亮死後,他還是繼續重用諸葛亮推薦的那些臣子,像蔣琬就被為拜尚書令,後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這是又給自己找了個諸葛亮啊。”劉邦抽了抽嘴角,好在劉備那小子看人準,諸葛亮看人也準,都沒出差錯。
不過劉邦想想,有這些能臣好歹還能多維持國家一些年,總比劉禪自己來好。
這小子,也就這麽一個能容人的優點了。
“當時人們把蔣琬、董允、費禕和諸葛亮合稱為“蜀漢四相”。
看其他三個都從諸葛亮手下走出來的,也是諸葛亮推薦,可見劉禪還是真心的信任的。
雖然他在百官上奏給諸葛亮立廟的時候否決這個提議,也不準百姓私下祭祀諸葛亮。
直到蜀漢危機時,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激烈士氣才允許為諸葛亮立廟。
嗯,這時候倒是不用講規矩了,嗬嗬。”
劉備
當他覺得疑惑的時候,那不是他的問題,而是阿鬥這臭小子欠一頓毒打。
“啊啊啊”屋子裏頓時傳出一陣慘叫聲。
劉禪坐在龍椅上忍不住動來動去的,仿佛屁股下有刺似的,他欲言又止,“相父”劉禪在,忍不住痛罵未來的自己,幹嘛老是讓他買單。
這件事可以分為兩個角度理解,一個就是劉禪隻是按照規定來辦事,畢竟漢朝還沒有皇帝給臣子立廟的事情,最多是功臣配享太廟;但也可以理解為劉禪咳咳,心裏有怨氣,畢竟被壓製了那麽久的孩子
諸葛亮倒是沒有多生氣,不讓祭祀這件事還沒有他聽見阿鬥投降並且說出樂不思蜀的話來的令他憤怒失望呢。
而且立廟之事,他想了想溫言道“向來沒有天子為臣立廟的舊例。”他的結局比曆史上的權臣可好多了。
劉禪默了默,他畢竟是個皇帝,不是傻子,當時不立是沒有舊例,那為什麽後來就可以破例呢這裏麵
很多人都露出一個玩味的表情。
“不過劉禪又出奇的沒有為難諸葛家,反而是讓諸葛瞻長大後娶了公主,並且“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成為當時蜀漢文官之首。”
“比起那些一心為國,最後卻不得好死,死後全家陪葬那種,丞相這樣已經是抽了上上簽了吧。”李一心戚戚道“人果然是靠對比出來的。”
聞言,劉備才在諸葛亮的勸說下住手,算這小子還有點良心。
他其實沒有那麽在意立廟的事情,有些人值得開這個例子,但是他在意的是阿鬥是不是心中真的對孔明有怨,這才是他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的繼承人可以不聰明,但是總不能真的忘恩負義,沒心沒肺。
商鞅歎息“也不知我變法之後能否得一個善終”盡管無論是什麽結局他都已經心有準備。
張居正默默的看著天幕,自古變法者不得好死,他的最後是怎麽樣的呢
可張居正收回視線,繼續寫奏章,是好是壞都無所謂了,他願為變法而死。
國家已經到了不得不變法的地步,他若不做,又有誰來做呢
“而丞相呢手握大權,他幾乎等同曹操一般的權利地位,彼時曹操被世人稱為“曹賊”,而他如何
他生前備受景仰,“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
他死後其完美人格更是讓世人有口皆碑,“公歿後,未見其比”,“三代而後,可謂僅有矣”。
曹操e
他不服氣,恨不得大喊我也沒有造反,我也盡心盡力的平定天下啊
皇帝是沒有實權,但是諸葛孔明也是這麽幹的,怎麽還罵他不罵諸葛啊
這就過分了吧。
“其實曹丞相做的也不算很過分,他也就是每次劉協搞事的時候反擊一下而已。
但是吧,曹丞相和諸葛丞相對待皇帝的方方麵麵已經體現他們的區別,所以曹丞相也就別叫屈了。”
曹操眨了眨眼,一臉無辜。
君要臣死,可臣不想死啊。
“主要吧,曹丞相碰見的不是劉備也不是劉禪,而是劉協,所以注定他們之間的矛盾早早就激化了,最後不得不陷入兩難境地。”
曹操難得歎了口氣,真要是劉阿鬥那還確實不錯,可惜
曹操有點酸溜溜,這真是人各有命。
“丞相是廉政自律的典範,被譽為“智慧之化身”,在他去世的一千多年後,他的智慧、才氣、宅心仁厚、勤儉思想等已經成為後世的楷模。
華夏民族優秀很多優秀的東西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他的風範被當作民族精神而一代一代傳承。”
李一目光裏仿佛盛滿晨星,奇亮無比,她興趣盎然道“從晉開始,唐宋元明清代代都為他追封,升官晉爵,賜廟加號。
人們幾乎找不到不推崇武侯的朝代。
這是因為他崇高的理想與信念,他對蜀漢兩代帝皇的忠臣感動了所有人。
而他驚人的才幹,他無比的能力,他強大的自製力都使人眼饞,多少皇帝渴望擁有一個武侯呢
可是如武侯這樣的人終究是極少極少的。”
“哦,說句額外話,我覺得兩晉代代給丞相追封,是想把丞相作為一個典範吧,告訴臣子們學著點諸葛亮,而不是學他司馬家。
嗬嗬,立身不正的人就是做賊心虛,同樣是托孤重臣,同樣是複姓,怎麽就天差地別呢說多了晦氣,晉朝還是別玷汙我丞相了好嘛。”
兩晉的皇帝臉都綠了,天幕實在太不留情麵了,他們都看見朝臣在竊竊私語了。
“還是繼續誇誇我丞相大人好了,跟大家說個搞笑的,亮亮和備備是曆史上唯一一個君臣合祀祠廟,大家猜猜這是為什麽呢”
劉備想了想,突然不好意思道“難道是孔明以後還想和我一起”
諸葛亮沉默一下,這個吧他打算功成就身退,並沒有想一直跟主公在一起來著。
“提醒一下。”李一忍俊不禁道“從前這座廟叫做昭烈帝廟,但是現在已經叫武侯祠啦。”,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