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俗人 熱鬧的夜晚
字數:5997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一隻雞一隻鴨, 拔了毛清理了肚子裏的東西,剁去頭完整地放在鐵鍋裏添水燉。冬珠和風平去私塾念書了,燒火就成了海珠的事, 她燒著灶裏的火, 順帶著用火爐煮藥, 肉香味和藥味混在一起,又香又苦的,她聞著頭疼。
“大姐”潮平騎著棍子跑進來。
他來的正好, 海珠用抹布端下藥罐, 提著火爐放在院子裏,坑裏的餘火用鐵鍬鏟過去, 她招手讓潮平過來, “我教你燒火。”
燒火的事風平已經教過潮平, 他高高興興跑過去,覺得大哥不在家,這個活兒就是他的啦。
“不能燒大火啊,火滅了你喊我。”海珠囑咐。
潮平點頭,拍著胸脯保證“我會燒火。”
小兒長的快, 才來永寧的時候,潮平說話還結結巴巴的,現在隻要不說快了, 一次能吐五六個字。
海珠摸了下他的禿腦門, 進廚房去燉肉。
雞肉鴨肉燉湯,湯裏隻丟了兩坨薑去腥, 湯水沸騰了,海珠揭開鍋蓋撇去油脂,這時的湯水還是清亮的。她抽根粗木柴出來丟水桶裏淹滅火星, 去庫房拿兩斤烏賊幹泡上,之前去於家拿回來的幹筍和幹蘿卜也泡一缽。
“奶,等冬珠下學了你讓她去喊我娘她們一家過來,燉回魚翅羹不容易,讓她也來嚐嚐味。”海珠說。
“噢,好。”
齊阿奶納著鞋底坐在一旁盯著小孫子熬藥,時不時提醒他火大了或是該加柴了。
“奶你別說我知道。”潮平急了,“我會燒火”
“行行行,我不插嘴。”
海珠路過看一眼,她回去搬了裝海螺的小筐過來,花紋不一的海螺堆在一起可好看了,她想鑽個小眼出來串繩掛在船上。
海風吹動海螺,聲音指定清脆悅耳。
日頭一點點偏西,陰涼覆蓋了半個院子,海風吹動屋頂上曬幹的海草,僵硬的海草搖擺不定,發出哢嚓哢嚓的悶響。
濃鬱的肉香從廚房飄了出來,肉湯變得濃稠,雞肉和鴨肉的皮在咕嚕的肉湯裏燉得軟耙發亮。海珠把魚翅條都倒進去,蓋上鍋蓋繼續小火慢燉。
齊老三得了叮囑,不等太陽落山就打漁回來了,他到家先把桌子椅子都搬出來擺在院子裏,裝瓷碗瓷碟的筐也搬出來,用之前還要再洗一洗。
“你呲牙咧嘴在做什麽”他問海珠。
“剛喝了藥,難喝死了,我奶還不讓我漱口。”海珠呸了幾下口水,進庫房裏抓一把紅棗站屋簷下大口嚼。
李掌櫃得閑了過來走一趟,他站門口說“聞著味兒對了,這燉出來已經很好吃了。”
“剛燉出膠,估計還要燉不少時間。”海珠說。
“燉出膠了就可以加人參和枸杞了,你買沒買人參魚翅貴重,難得燉一次,就往最補的方向弄。”
海珠有紅參,是去年韓霽送來的,她就用來燉了兩次雞湯。她回屋拿了兩根過來,洗刷掉泥和灰,切成片丟到鍋裏。
又煮兩滾後,她舀瓢湯倒進瓦罐裏,把泡發的烏賊幹丟進去煮。
潮平看見她又端瓦罐出來,長長籲口氣,走過去等著燒火。
“你出去玩吧,不讓你燒火了。”海珠好笑,“你二姐跟大哥快下學了,你去接他們回來。”
齊阿奶放下一隻鞋過去燒火,“晚上還弄這個”
“嗯,當個添頭,哄嘴巴的。”
屋裏屋外都散發著香味,巷子裏路過的人不時探頭進來看一眼,見飯菜還沒好,齊齊走出巷子去街上或是親戚家嘮嗑說話,坐家裏受不了啊,腦子裏想的都是吃的。
冬珠和風平下學了,姐弟倆一溜煙跑回來,進屋就喊“姐,沈伯娘讓你給她留個包間,她晚上和嫂嫂們來吃魚翅羹。”
“好,知道了。風平你來給我看著火,我去街上買點菜。”海珠解下圍裙,她就在等風平回來。
街邊的食肆也在準備飯菜了,賣柴賣菜的小販挑著擔推著車四處吆喝,海珠喊住一個挑擔賣豆腐的,“你這個豆腐是從哪家進的貨”
“姚婆子家的,她是點豆腐的老手,整個碼頭就她家的豆腐最好吃,嫩而不散,煮了也不怕碎。”
“給我端五塊兒,豆皮拿十張。”海珠拿出荷包,見他揭開板子,筐裏還有黃豆芽,說“黃豆芽再給我稱三斤。”
“好嘞。”
買了豆腐豆芽,海珠又去挑選十斤菜心,讓人給她送去家裏。
“姑娘,買不買海葡萄都是洗幹淨了的。”一個挎筐的阿婆喊住她,海珠見老太太比齊阿奶還年邁,往筐裏瞅了一眼,三十文全買下了。
回去的路上碰到街坊,她們問什麽時候能過去吃飯,“魚翅羹準備的夠嗎我可是要帶一大家親戚過去的。”
“夠,燉了一大鍋。”
海珠回去就讓冬珠去淘米蒸飯,羹湯當然是配米飯最好吃了。
“去跟娘說了嗎”她問。
“說了,她說等那人回來了就過來。”
海珠瞪她一眼,冬珠吐舌跑開。
雞肉和鴨肉已經燉脫骨了,筷子一插一挑,頓時皮開肉綻,海珠拿來勺子,舀著托著才給轉移到木盆裏。
“潮平,過來啃雞腿。”海珠喊,兩個雞腿潮平和風平一人一個,兩個雞翅是她和冬珠的,鴨腿和鴨翅是齊阿奶和她的兩個兒子的。
燉了一下午了,肉的香味都燉到了湯裏,肉吃著除了軟爛,沒多少滋味了。
魚翅羹已經濃稠,魚翅燉出了膠,像牛筋燉耙了,看著就想吸溜一口。
“灶下不用燒火了,隻要保持有火星就行了,柴都挪到第二個灶洞裏。”海珠囑咐風平,她拿著菜心出去洗,然後讓吃得滿嘴流油的潮平去沈家喊人,“就說飯好了,讓伯娘趁著魚翅羹最好吃的時候快過來。”
菜心燙熟用來擺盤的,等客人來了可以現燙。海珠先把泡發的幹蘿卜和幹筍切成薄片,海葡萄又衝洗兩遍,然後燒熱油調料汁涼拌海葡萄,黃豆芽燙了一部分,混在涼拌海葡萄裏。
“冬珠,飯好了嗎”巷子裏的人問,“太陽都落山了。”
“好了好了,米飯剛蒸好,魚翅羹也煲好了。”冬珠跑進去喊“姐,米飯蒸好了。”
“跟巷子裏的人吆喝一聲。”海珠說。
冬珠腳尖一拐,站在門口大聲喊“叔嬸爺奶,魚翅羹煲好了”
齊阿奶推了小兒子一把,“你跟冬珠學學,有人來了敞著嗓門說話,我看有沒有人打你,見人躲什麽”
齊老三不理她的話,把洗幹淨擦幹水分的碗碟拿進廚房。
客人來了,他忙得腳不落地,去家裏盛飯扣在盤子上,提著茶壺給客人倒水,椅子不夠了去搬長凳,不需要大聲說話,也不耽誤他做事。
沈母帶著四個兒媳婦一起過來了,她來了海珠出去一趟打招呼,問“是吃魚翅羹還是吃幹燒的”
“兩個口味都要,我們人多。”沈二嫂說,“噢,對了,海珠,上六個人的飯菜,你六哥也回來了,剛到,他收拾一下就過來。”
“好嘞。”海珠應一聲,腳步飛快地回到灶台邊,得虧了沈遂送來的餐具,茶盞大小的湯盅也不缺,裝一盅魚翅羹,再撒一撮碎蔥花,一碗米飯配一盅羹,快速利索地端上桌。
鍋裏的油熱了,海珠抄起蒜粒和蔥段倒進油鍋,反手端過蘿卜片和幹筍片倒進去,爆香了再從前鍋裏挾起燉入味的魚翅條丟進油鍋,湯汁收幹了就裝盤端上桌。
另一個菜就是豆腐炒菜心或是豆皮炒菜心,來客人了現炒,菜端上桌的時候還徐徐冒著熱煙。
沈遂過來了在廚房門口看一眼,見海珠忙得無暇說話,他徑直去了包間。
“快坐下吃,海珠做的這道菜味道不差。”沈母說。
“她做的菜味道都不差,比一些食肆裏廚子的手藝還好。”沈遂說,廚子做菜中規中矩的,一年到頭那個菜就是那個味道,海珠不是,她手腳放的開,敢嚐試,今天和明天的同一道菜,味道上或許就有差異。
聞聲而來的人進門看院子裏已經坐滿了人,他們問還有沒有魚翅羹,得知還有,就坐在長凳上等著。
一碗米飯一盅羹,清淡的豆腐炒菜心再配著滋味稍重的涼拌菜和麻味烏賊幹,帶著小孩的還會送上一碟雞肉或是鴨肉,不管是量還是味道,都挺讓人滿意。過來吃飯的也沒人喝酒,就像在家裏一樣,清清靜靜吃一頓飯,吃飽了喝杯茶,結了賬屁股一拍人走了。
夜幕降臨,院子裏掛起了燈籠,齊老三挑著擔把撤下來的飯碗菜碟湯盅都搬去隔壁家裏,免得堆在院子裏糟蹋胃口。
沈母帶著四個兒媳婦吃飽了走了,沈遂留了下來,跟下值過來吃飯的兄弟坐在院子裏瞎吹一通。
忙過一陣子,等菜的人都吃上了,海珠喊自家人也開始吃飯。自己吃飯就不講究好看了,魚翅羹直接淋在米飯上,拎個凳子隨便一坐就開始扒飯。
米飯上裹著濃稠的湯汁,肉味和鮮味兒在舌尖上炸開,海珠嚼碎魚翅條,沒什麽很驚豔的味道,她覺得這個還不如湯汁拌飯讓人有食欲。
“還有肉嗎”齊老三問,他是個俗人,喜歡大口吃肉,這魚翅條嚼嘴裏還沒肉有味道。
海珠說有,“可能已經涼了。”
涼了肉也不腥,脫去骨頭拌在羹湯泡飯裏,齊老三一個人吃了三盤子。
於來順本來都吃飽了,看他吃又看餓了,他進屋自己動手盛碗飯,淋一大勺魚翅羹,再澆點炒烏賊幹的油,拌開了就坐在灶前吃。
過來結賬的客人看到他,詫異道“他不是客人還能進廚房吃。”
“是客人,不過是不用出錢的。”海珠笑著說。
“真好,我怎麽沒你這種親戚。”
“我運氣好,娶了她娘。”於來順笑起來。
冬珠在院子裏翻白眼。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