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鰻魚飯 大補湯

字數:8906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條海鰻身上黏液多, 海珠燒一鍋水舀木盆裏,海鰻打卷放進開水裏燙,待水變溫, 她提起鰻魚放地上用刀刮,刀尖在魚皮上一刮, 一層白色的厚脂黏在刀刃上。
    “這條鰻魚肥。”齊二叔說。
    “十好幾斤呢,我提著墜手。”刮完一圈, 海珠提著海鰻放進溫熱的水盆裏洗, 洗幹淨了她進屋提著菜板出來砍下鰻魚頭。
    “大姐, 你坐著。”潮平搬來他的小板凳。
    “你跑哪去了”海珠伸出胳膊,說“袖子給我卷起來。”
    “我去看小妹了,她喝奶咕嚕咕嚕的。”
    星珠出生後, 海珠姐弟幾個中就屬潮平對她最感興趣,星珠睡覺的時候他在巷子裏玩, 醒了他就跑回來看著。
    “離我遠點, 刀別砍著你了。”海珠說。
    刀尖劃開鰻魚腹, 一坨像豬油的膏脂淤了出來,海珠讓潮平進廚房拿個盤子, 她捧著魚膏問“這是魚油還是魚膏這個怎麽吃蒸熟沾醬油”
    院子裏的另外三個人都不知道, 齊二叔說“之前逮的鰻魚裏好像沒這東西,那應該就是魚膏, 這條海鰻到發情期了。”
    魚膏放盤子裏,海珠讓潮平端進去放灶台上,她拽下魚腹裏的其他內髒扔給貓吃,腹上的黑膜扯掉,背上的鰭剪去,魚肉攤開足有半臂長。
    “潮平, 給我拿個幹淨的盆出來。”海珠喊,她洗幹淨刀,將鰻魚肉切成手掌寬的魚塊,時間還早,她不急不忙地把魚塊切平整。
    三隻肥貓守在她手邊,碎魚肉還沒落地就進了它們的貓嘴。
    “大姐,盆來了。”潮平抱著木盆出來。
    “家裏是不是沒多少蔥了”
    潮平又顛顛跑進去看,扒著門框說“還剩五根。”
    “拿出來剝了洗幹淨。”
    “噢。”
    洪阿嬤不時暼一眼,這家人的關係是真好,是有真感情的,要不是她知情,說海珠跟潮平是親姐弟她都相信。
    “潮平挺勤快,換成別的小孩八成就嫌煩。”她跟齊阿奶說。
    “我家的幾個孩子都勤快,使喚的動。”提起幾個孫子孫女,齊阿奶臉上盡餘笑。
    蔥薑拍碎醃鰻魚肉,海珠舀水洗手,潮平拿著掃帚掃地,貓沒吃完的魚鰭掃到水溝裏,免得走路踩到了。
    “我去拔一捆蔥回來。”海珠拎上筐往外走。
    潮平放下掃帚趕忙跑出去,“大姐等我,我也去。”
    走到隔壁,齊老三搬著最後一張桌子走出來,他出聲說“拔蔥是吧我去拔,你去忙其他的。”
    “那我去買隻雞。”海珠放下竹筐,一手摟住潮平的脖子帶他去街上。
    “潮平,過來玩,就差你了。”二旺喊。
    “我不玩,我要幫我大姐做菜。”
    樹下坐著的街坊問“今晚食肆開門做生意”
    “哎,今天出海逮了好東西,做了大家嚐嚐。”海珠說。
    “我看你三叔搬桌子進了少將軍家的門,晚上是在他家吃”紅珊奶問。
    海珠點頭。
    “可好,老婆子沾你的光進去開開眼。”
    到了街上,海珠先去九貝食肆問李掌櫃海鰻腹裏的魚膏怎麽做好吃,出來後去禽肉鋪買隻三黃雞,回家的時候去稱三斤豆芽五斤豌豆苗,豆腐也切半板。
    殺雞燙雞毛,拔雞毛的時候齊阿奶刷完了蟹過來接手,說“那兩條蛇鰻我不知道怎麽弄,你去弄。”
    齊老三拔蔥回來了,明天冬珠和風平要用的韭菜他也順手割了回來,這下齊二叔也來活了,緊著要用的蔥先剝,剝了蔥再擇韭菜。
    潮平燒著了爐子,他燒火的手藝經風平指點後已經有模有樣了,一股青煙飆出,火苗衝上來就沒煙了。
    “大姐。”他往外喊一聲。
    “來了。”海珠拿著洗幹淨劈成兩半的鰻魚頭進來,平底鍋燒熱倒油煎魚頭,鰻魚的尾巴也放進去油煎。兩麵煎得金黃倒上水,煮沸了倒進瓦罐裏,同時把剖洗幹淨的整隻三黃雞也塞進瓦罐裏,再加一瓢水漫過雞背,蓋上蓋子架在爐子上就開燉。
    日頭西垂,麵朝東的房子在院子裏灑下的陰影已蓋過大門的屋脊,海珠感覺沒忙什麽,已經到了半下午。她進屋從藥箱裏擇一撮當歸、黃芪和紅棗,進廚房用濕抹布揭開瓦罐蓋子,一把藥材撒進去再蓋上。
    “姑娘,還有什麽需要我做的”洪阿嬤問。
    “再過半個時辰你淘五碗米蒸上,晚上我有用。”海珠說,“奶,你進來給我燒火。”
    她端一盆海蟹進屋,青蟹和饅頭蟹連殼斬開,一分四瓣,斷裂麵沾上黃豆粉,她準備海蟹油炸了再淋醬紅燒,紅油蟹油脂多適合清蒸,梭子蟹殼上刺多,也隻適合清蒸。
    哭聲又近,齊老三抱著他的哭包閨女過來了,院子裏有蔥味又有韭菜味,還有飄出去的油味,他一進來星珠就打噴嚏,他趕忙又抱著孩子出去。
    “嬰兒也會打噴嚏”海珠驚奇。
    “會。”鍋裏的油燒熱了,齊阿奶用火鉗扒灰壓住火苗,她納悶道“你怎麽像是頭一次見到才出生的娃一驚一乍的。”
    “最小的潮平已經三歲了,三年過去了,我哪還記得這種小事。”海珠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不再打聽了。
    盆子和篩籮準備好,海珠挾著裹了黃豆粉的蟹塊丟進油鍋,蟹塊一入油鍋就變色,油鍋裏也泛起細密的油泡。
    蟹殼炸得完全變色再撈出,枯白色的篩籮裏金黃色的蟹塊越堆越高,油鍋裏最後一塊蟹挾出來,海珠讓她奶停火。
    “來,先嚐一個。”海珠捏一隻蟹鉗遞給潮平,“菜的味道好不好,廚子和夥夫先嚐。”
    “難怪廚子都是胖子。”潮平嘀咕。
    海珠笑幾聲,做菜的哪會虧了自己的嘴,吃多了可不就胖了。她咬個炸蟹,又挾一碗給她二叔端出去,高溫油炸完全鎖住了蟹肉裏的汁水,蟹肉鮮嫩又多汁,咀嚼的時候混著炸熟的黃豆粉粒,嘴裏又多一分香味。
    兩塊炸蟹吃香了嘴,油鍋裏的溫度也降下來了,海珠挾著鰻魚塊再丟進油鍋用低溫慢炸,蛇鰻剁成小段也丟進去。
    瓦罐裏飄出香味了,海珠擰著濕抹布揭開蓋子,熱氣消散後,她拿根筷子戳雞肉,三黃雞肉嫩,這會兒已經戳得動了。她舀半勺鹽倒進去,攪勻了舀點湯嚐嚐味,鹹淡合宜。
    “大姐,還燒火嗎”潮平熱出了一臉汗。
    “不燒了,你出去玩吧。”
    “我去看小妹。”
    油鍋裏的鰻魚肉炸出微黃色,海珠拿起竹鉗子挾起來放木盆裏,炸的蛇鰻則是倒瓦罐裏,爐子裏還有火炭,她蓋上蓋子就著餘火繼續燜著。
    “隻有這一罐也不夠賣啊。”齊阿奶說。
    “我們自己吃,不賣。”
    油鍋裏的油都舀起來,齊阿奶從灶下鏟兩鏟子柴灰倒鍋裏,柴灰化水去油,多洗兩遍鍋裏就幹淨了。鍋裏添水,再架上篦子,海珠出去提一桶紅油蟹進來,螃蟹還是活的,鉗子已經纏住了,直接碼在篦子上燒大火蒸。
    紅油蟹蒸了兩鍋還有剩的,最後的十來個跟著梭子蟹和蘭花蟹又蒸一鍋,海蝦和海螺海貝清水煮,鮮活的蝦蟹螺都是清蒸的最鮮嫩,最重要的是不費事。
    “星珠睡了,潮平在看著,我過來看看我能幫什麽忙。”齊老三大步走進來。
    海珠見他換了短衫,嬉笑一聲問“星珠尿你身上了”
    “何止是尿,算了,不說了。”
    “蝦蟹螺都端到你那邊去,灶裏燒上火,別讓蝦蟹螺涼了,我這就開始燉鰻魚,你朝巷子裏喊一聲,可以先尋位置坐了。”海珠一一安排好,又說“奶,不讓你燒火了,你去把十五條黃花魚清理了,鰻魚起鍋了我就燒炭烤魚。”
    “黃花魚不清蒸我覺得清蒸就好吃,還不費事。”齊阿奶覺得累。
    “上午那會兒逮的,這會兒已經不是最新鮮的時候了,清蒸不好吃。”
    鍋裏倒油,油熱了加半瓢熱水,再倒秋油和醋汁,花生芝麻醬添一勺,攪開了再下炸過的鰻魚塊,三尺多長的鰻魚切了三十六塊,都放進鍋裏燜,足有大半鍋。
    蓋上鍋蓋,海珠坐灶下燒火,她盤算著菜,又進屋拿半捆米粉泡著。
    冬珠和風平下學了,兩人一路快跑回來,冬珠進門就喊“有用得上我的嗎”
    “有啊,就等你倆了。”齊阿奶往庫房裏指,說“你姐要烤小黃魚,估計還要煎豆腐,你倆把鐵架子搬出來,炭先燒好。”
    食客已經到了,空有桌椅沒有飯菜她們也不催,韓家的院子不小,她們饒有興致的在裏麵轉,青磚鋪的院子,院子裏還堆有一座假山,繞著假山種的有花木,最引人新奇的是垂花門,門上的圖案每個看到的人都要來細看一番,甚至有人琢磨著記住樣式,回去了自家也弄一個。
    鰻魚燉好了,海珠過來讓洪阿嬤盛了米飯端過去,米飯先用盆子盛過去,再分裝在盤子裏,米飯上蓋上一大塊厚實軟糯赤紅色的鰻魚,淋上湯汁撒上芝麻,放在灶台上擺了十六盤,剩下的二十盤擺在飯桌上。
    海珠喊冬珠進來燒火,她洗鍋添水,水開了燙豌豆苗和豆芽,豌豆苗微微燙變色就撈起來,和豆芽一起擺鰻魚飯上。
    “端過去吧,先緊著食客吃,有剩下的我們再吃。”海珠說,“瓦罐裏燉的還有補湯,這是我們的菜,可別手快端走了。”
    齊老三去隔壁喊了個男人來,兩人抬著飯桌過去,冬珠提著竹籃跟上,端走一盤飯,她收一百六十六文錢。
    齊阿奶和洪阿嬤端了紅油蟹和蝦螺過來,海珠送來蘸汁,說“我鍋裏還在燒蟹塊兒,馬上就送來,不想吃蒸蟹的就等那份菜。”
    “除了這些還有什麽”有人問。
    “還有烤黃花魚和煎豆腐,黃花魚隻有十五條,賣完就沒了,燒蟹塊出鍋了我就抬著鐵架子過來烤,你們先慢慢吃。”
    “行,你忙去。”
    “一盤飯下去我就飽了,大嫂,我倆分一盤”紅油蟹大個大個的,蝦子也新鮮,剛落座的食客隻恨自己沒兩個肚子裝飯。
    被喊的人擺手,她就看中了鰻魚,想自己獨吃一份。鰻魚燉耙了有半指那麽厚,寬有一掌長,長有半臂,蓋在米飯上鋪滿了盤子,濃稠的醬汁附在魚肉上,她隻是看著就口齒生津。她挾起一邊咬一口,果然沒讓她失望,肉嫩又鮮,一口下去滿嘴軟糯的肉,魚皮燉耙了還有彈性,咬的時候黏嘴唇。
    之前說要分食的婦人在嚐到味後也不怕撐了,這麽厚實的鰻魚肉難得,吃到就是賺到。
    庭院裏沒有說話聲,筷子敲在盤子邊緣聲聲入耳,音色清脆,混著咀嚼和吞咽聲,冬珠饞了,她留了兩盤飯放一邊,打算跟家裏人分著吃嚐嚐味。
    海珠端著一大盆紅燒炸蟹過來了,炸過的蟹塊回鍋又混著糖醋醬汁回溫,她端過來盛盤子裏,說“誰吃誰過來端啊,一盤兩隻蟹,五十文一盤。”
    齊老三和齊阿奶抬著燒著炭的鐵盆過來了,鐵架子套在上麵,洪阿嬤跟在後麵端著魚和豆腐。
    新來的食客進門問“今天有什麽菜好久沒嚐海珠的廚藝了。”
    “豐哥,鰻魚飯好吃,你端一盤鰻魚飯。”認識他的人說。
    “鰻魚飯,紅燒炸蟹,碳烤黃花魚,油煎豆腐,紅油蟹,白灼蝦,水煮螺,還有海貝,要是覺得貝子味淡,可以等我煎豆腐的時候再給你油煎一下。”海珠說。
    “菜還不少,你們先吃,我回去喊我媳婦和老娘來,家裏晚上不煮飯了。”新進門的人又快速出去。
    冬珠和風平還有潮平分吃一份鰻魚飯,在座的食客問“怎麽還分著吃舍不得啊都拿出來賣錢了”
    “才不是,我還要留著肚子吃好的。”冬珠搖頭,“家裏還有一罐補湯,等我姐忙完了,我們就吃飯。”
    “呦,好東西留著自己吃了”
    海珠笑著給黃花魚翻麵,說“不夠賣,就留著自家人吃了。”
    十五條黃花魚在炭火的炙烤下發出香味,黃花魚肉嫩,像雪花片一樣,海珠沒用油炙醬烤,就用蔥薑水醃過後放在鐵架上借著火炭的溫度慢慢烘熟。
    齊老三在門口站一會兒,看這裏用不上他,他快步回家照看月子裏的母女倆。
    天色漸漸轉暗,洪阿嬤拿出火折子點燃庭院裏的燈籠,燈籠一亮,吃飯的小孩驚喜地“哇”了一聲,燈籠不似廣南的圓筒燈籠,是京都那邊的六角宮燈,六角有六個畫樣,圖案雕刻在木片上,灑在地上的光暈是蓮花和福字。
    “真好看。”冬珠也是頭一次看見。
    “這會兒要是有個唱曲的姑娘就好了。”坐在牆邊的男人嚼著蟹肉,他帶了酒壺自斟自飲,吃著喝著聞著花香和菜香,他愜意地靠在椅子上,問“海珠,明天還做菜賣嗎”
    “不一定,看能不能逮到好東西。”黃花魚烘熟了,海珠留了五條自家人吃,剩下的賣出去,她架上鐵板繼續煎豆腐。
    “我們仨分吃一條魚。”冬珠捏一條魚走。
    海珠捏一條,剩下的三條是齊阿奶、洪阿嬤和齊二叔吃。
    烘烤熟的黃花魚肉質緊實,又保留了海魚特有的鮮,魚皮鹹香,魚肉細嫩,海珠吃得仔細,吃到最後魚骨魚刺還是完整的。
    “奶,盆裏泡的有米粉,你回去煮熟端過來,湯裏再撒撮蔥花也端過來。”豆腐煎出香味了,海珠琢磨起自家人的飯,“冬珠也回去,豌豆苗清炒一下,再去問三嬸,看她的吃米飯還是吃粉。”
    “好。”冬珠應的脆響。
    鰻魚飯賣完了,後麵又來了食客,海珠掃了一眼說“沒飯了,紅油蟹和白灼蝦還有,還有煎豆腐,我再給你炒盤雞蛋炒粉”
    “行,我聞著香味過來的。”
    海珠讓洪阿嬤回去撈盤粉來,雞蛋、豆芽、豌豆苗都端過來。
    煎豆腐裝盤,再撒上蔥花,海珠往鐵盆裏加兩塊炭,火苗起來了倒油炒雞蛋。
    “讓一讓,讓一讓,別燙著了。”洪阿嬤端著瓦罐過來,齊阿奶跟在後麵端一盆米粉,冬珠、風平、潮平端著清炒豌豆苗、碗和筷子。
    吃飽了要出門的食客笑言“你們家是大大小小的人都用上了,能走會跑的就有用。”
    “我來看看你們吃的是什麽好的”紅珊娘跟過去。
    瓦罐揭開蓋子,齊阿奶拽著雞腿先把燉雞拽出來,雞肉微燙,她吸著氣用手撕肉。
    雞蛋炒粉給食客端過去了,海珠走過去說“我來弄。”
    米粉撈碗裏,乳白色泛著油光的湯澆米粉上,炸酥又燉得軟爛的蛇鰻鋪在粉上,最後還有兩個巴掌大的魚頭,紅棗飄在湯上,再撒上蔥花,顏色清淡又好看。
    “果然是好的都留給自家人吃了,這罐湯煲的好,香味勾人。”紅珊娘感慨。
    “你們先吃,我給你三叔三嬸送兩碗去。”齊阿奶一手端一碗米粉走,粉上鋪著雞肉和魚頭。
    海珠去推她二叔過來,坐下了先端碗喝口湯,湯水濃香不油膩,有淡淡的甜味,還有淡淡的藥香,她心想要是藥能熬成這個味,她才不排斥喝藥。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