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漫天神佛何用?
字數:3718 加入書籤
馬龍為卦鬼神驚,爻彖精微寓理情。
天地運行生萬變,人文始祖布仁明。
身披麻布衣,衣著八卦圖。
手執天子劍,劍刻千生浮。
《三界達人秀》的主評委兼創始人,正是這麽一副形象,不怒自威,極少發表言論,擁有一票否決權,哪怕其他評委全體通過,也可以拒絕晉級,真名真姓無人妄言,皆以人皇代之。
評委席上另有六位副評委和一位評論員,六位副評委分別是“閑時閱遍三經,落子棋間,忙時挑擔引水,半畝荒田。地仙。地仙,一卷地書看人間!”的地仙之祖鎮元子;
“本心若虛空,清淨無一物。
焚蕩淫怒癡,圓寂了見佛。
五彩圖聖像,悟真非妄傳。
掃雪萬病盡,爽然清涼天。
讚此功德海,永為曠代宣。”的地藏王菩薩;
“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靈山參佛麵。聖號東華大帝君,煙霞第一神仙眷。”的東華帝君;
冒險家雷諾·傑克遜。
獸人戰士格羅姆·地獄咆哮。
法師麥格娜·艾格文。
評論員魔天。
眾人之中,魔天沒有投票權,但是負責介紹選手和點評。
整個傲來國和附近土地已經被買下,改造成一座史無前例的地上堡壘,占地萬頃,前後花費十年光景,終成人間仙境,三百六十五個表演會場同步進行選拔。
三界達人秀,麵向三界有情眾生,不拘出身、實力,隻要覺得自己算是有一技之長,就可以來此一展身手。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攀比之心不拘神仙魔怪,統統免不了的,自視甚高者有,底層渴求曝光者亦有,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有人皇背書,遠比之前楊嬋招親更為轟動。
無渡三人趕到傲來國時,正見到三界達人秀的報名現場,還有一天十二個時辰不間斷高強度重播的幻象,以孫悟空為主,剩下還有楊戩、梅山七怪的一些宣傳片。
在踏進原傲來國國境附近時,便會自然領悟一個法術,心裏默念三界達人秀即可進入須彌幻境,實時觀看達人秀現場,還可以暫停、倒退,任意選擇會場,不過現在隻能看一些宣傳片和報名現場。
這個法術還可以傳授,眼神交匯加上想著傳授就可以,也難怪八千裏之外的普通村民亦能給他們指路。
烏瑟爾去報名現場看了看,報名過程簡單的要命,人都不需要到,在須彌幻境裏就可以,不過到現場報名可以領一些贈品,無論在哪,報名後都會統一時間抽取排名。
到上場時間,會被傳送到達人秀現場,進行最長為期一盞茶的表演,文武不限,內容不限,隻是禁止了一些血腥和情色內容。
烏瑟爾跟著報名以後領了兩顆辟穀丹,吃下去能一月不眠不休不需進食,光是這報名福利,就足夠很多底層人搶破腦袋。
三人來得也不算晚,報名時間長達一年,足夠傳遍三界,目前還有半個月左右截止。
青年和尚也去湊個熱鬧報了名,用的名字是慧古,被無渡評價為:“你怎麽不把姓甚名誰跟腳全都一股腦告訴人家生怕別人不知道是吧?”
青年和尚算是被無渡磨出一身好脾氣,心平氣和地哄他:“師父,我要去當魔天師傅的小孩了。”
弄得無渡在他後背上自閉,連覺也不睡了,一個勁碎碎念:“不就是搞事嗎我也行啊”、“拿天帝伏羲冒充人皇伏羲臭不要臉”、“回頭我就找女媧舉報有人冒充她哥……她老公?這個世界的女媧和伏羲用的是哪個神話?”
不知想到哪茬,無渡拍在青年和尚頭頂,有些嚴肅地提出指令:“複盤!為什麽魔天會創立這個三界達人秀,原因何在,外在條件又是什麽?”
青年和尚隨意盤腿坐下,本該土氣的動作,由他這種清秀英俊之人做來,隻覺一舉一動皆是禪意。
“旨在開民智,破開佛道二教對三界的壟斷。”
青年和尚上來就點題,不過思考片刻後又否定了這個答案:“不,無天和如來還未出現,憑師父你的謹慎,多半還是試探,一是為了收集三界信息,二是為了掌握主動,希望見識到這兩位釋迦會不會出手,底線在哪裏。”
“外在條件,首先孫師兄大鬧天宮,如果依照劇情慣性,玉皇大帝會去請如來降妖,不管是道家西遊中的覺得麻煩不願親自收拾,還是佛家西遊中的真心打不過求援,於情於理如來都要來鎮壓大鬧天宮。”
“既然師父和我並未攔截到如來,到最後如來也沒有來參與,必然是融合世界的劇情變動使得他顧不上天庭,也許靈山早有動蕩,如此說來,其實該奪舍觀音去靈山走一遭,親眼見證,眼見為實。”
“如來避世是因,創立達人秀是果,時候未到,無天尚未出世,魔天所做的便是逼迫他們二人,逼如來出現整頓三界,迫無天參與三界變動。”
條理清晰,音色如清泉流響,連綿不斷,清脆悅耳,無渡卻好似還不滿意,連連敲打青年和尚的光頭:“一體兩麵,速速說來!”
青年和尚從善如流,並不因為光頭咚咚作響而有任何失態:“以大局觀,魔天旨在牽動三界,攪亂各人算計,不過也有另外一種思慮。”
烏瑟爾已經回到這兩人身邊,目光閃動。
青年和尚和無渡談話從來不避諱他,仍舊說下去:“還有……眾生皆苦。”
“神佛當道,享受香火,又對人間之事視如草芥,大地幹涸,便要登壇祈雨,洪澇成災,則要跪求龍王開恩。”
“不禮佛,佛就降你三災五劫,人丁凋零,坐騎寵物食人而肥,哪有一絲超脫?”
“不敬道,道就斷你九族生路,管你有何緣由,是否誠心悔改,談何半點出塵。”
“不禮佛敬道,卻能逍遙自在,卻能自食其力,卻能人人稱頌,卻能一方敬仰,卻能成為三界達人。”
青年和尚雙手合十,遙拜魔天所在,真心讚歎:“魔天在上,人人可有一技之長,憑一技之長吃飽喝足,引來他人注目,無需禮佛,無需敬道,長此以往,人人打磨自身,福禍自招。”
“要這漫天神佛何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