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會演戲的編劇

字數:5340   加入書籤

A+A-


    拍戲,可以是完全準備後的精雕細
    比如大片時代的電影和電視劇,就一定是人物場景道具,每一個都準備充分之後的一項工業化的作
    也可以是毫無劇本的靈感發
    這一點在舊港片時代體現得淋漓盡
    上一世,仙劍因為角色確定的關係,時間拖的很長,其他幾組都已經開拍了,主演才臨時確
    更有拍了幾集才發現,演阿奴的安以軒,和演林月如的劉品言,比對方更適合各自角色的問
    然後又將前麵的拍攝作廢,選擇了臨陣換
    這也是仙劍後來預算多次超支,拍攝進度一拖再拖的原
    更是讓仙劍錯過了上星的關鍵窗口
    至於完整的劇本,就更是沒
    很多時候主演到了現場,都不知道今天演的哪一
    編劇都得跟著主演一起,一邊寫戲,一邊給他們講解劇
    這更導致了拍攝過程中,肉眼可見的一些粗製濫
    尤其年輕演員,因為缺少對劇情和人物的了解,有許多表情僵硬,動作做作的場
    這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那句話,仙劍這個劇組,說話的人太多
    當初王元提交了仙劍第一版後,劇組不滿
    基本將全部劇情推翻了重新來
    這當中又加入了多位編劇,其中就有西街少年的編劇團隊,和後來主導仙劍三的編審鄧子
    仙劍劇本在經過三次推翻之後,最終才形成了後來拍攝的骨
    也就是以儒釋道,三家思想為碰撞的核心,李逍遙趙靈兒一群人成長為故事的主
    並在這個基礎上,一點一點的去拍攝並完善,豐滿各個人
    這一次,因為有沈濤的介
    曆史在第一個版劇本那裏就拐了個
    過早的確定了劇本,再根據需求去套用人物,也就讓各方麵進度快了更
    最重要的是,能讓演員有時間去揣摩角色、和進行額外的練
    比如沈濤就在進組之前,被劇組安排去了什刹海武校,進行了為期十天的武打練
    不能說這種突擊訓練有多少成效,卻可以讓演員在表演中,最起碼能做得似模似
    在有了一定基礎後,劇組的安排也不用那麽倉
    上一世,演員經常是連軸轉,白天拍完了根本不休息,立馬就得連夜拍晚上
    劇中的武打戲,能用替身的基本全用替身,到主角部分,就全是固定旋轉鏡頭,或者進景特寫鏡
    這樣速度是快了,可表演細節就沒法推敲
    這一次手裏有劇本,又讓演員提前進行了練習,拍攝起來少了鏡頭切換,不但效率更高了,成片效果也能更
    四位導演依然分成多組人,文戲、武戲、白戲、夜
    基本各有分工,拍攝起來不衝突,演員也能有更多時間去休
    比如麥貫之就帶著酒劍仙一群人,提前去了s
    劇組就像一台組裝的馬車,當各個零件都有充足容錯空間的時候,一部戲的拍攝進度就會特別的
    不得不說,李國立在上一世那種混亂的情況下,還能把仙劍拍成經典,不愧是在香江那種混亂地方,磨練出來的導
    仙劍其實並不同於傳統的武俠劇,也不同於後來的仙俠古偶
    它其實是一部在仙俠背景下,探討人生、社會、友情、愛情、師徒、zj等宏大議題的青春
    比如將拜月教換成羅馬的教派,不但沒有絲毫為何,反倒能更容易讓人理
    尤其是pua劉晉元的那一
    台詞中全程說著公平、交換,可骨子裏卻盡是傲慢和偏
    夜,清明上河圖景區的一間大宅
    外麵劇組還在忙著鋪設場景,今晚有兩場重頭戲要一起
    隻是一場是室內,一場是室
    沈濤、劉亦非、袁紅、徐錦漿幾位今晚的主演,圍在一個小太陽身邊烤著
    “沈老師,對於拜月這個人物,我還是有些沒想明白,就是他前麵努力了這麽多,為什麽最後他會那麽輕易的死”
    外表粗獷的徐錦漿,說起話來有些細聲細語
    在聽了沈濤對其他角色的解讀後,他還是忍不住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
    劇組開拍已經快半個月了,一開始大家可能還有些生疏,拍戲過程中,有不懂的也是自己琢磨,或者問導演、問其他編
    直到隨著拍攝進程加快,各種問題已經越來越多,導演和其他編劇被煩不行
    才把沈濤這個編劇也拉下了
    現在劇組當中,演員隻要有問題的,基本都是直接找的沈
    忘了說一
    這部戲因為有著沈濤和楊小冪的加入,主角團的演員也發生了一些變
    最大的變化就是胡戈沒了,袁弘接演了劉晉
    阿奴變成了安以旋,劉平言更是隻在劇裏演了個小配
    不過唐鈺小寶還是彭餘晏,畢竟他和導演之一的麥貫之關係不一
    至於其他角色,並沒有太大的改
    就是黃勃因為沈濤和唐仁的合作關係,給他在戲裏安排了一個拜月教的小角
    “你覺得拜月是個怎麽樣的人?”
    沈濤沒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
    “他本質上還是一個缺乏愛的”
    徐錦漿想了一下回答
    仙劍之所以能曆久彌新,與拜月這個人物的出彩脫不開關
    後世網友經常調侃,拜月是個上進好學,又優雅有禮的
    他隻是想證明地球是圓的,卻不被相信,還要被主角團追著打的科學家與哲學家而
    然而真實情況卻遠不止於
    “其實拜月是全劇最複雜的一個人”
    “在他的身上,不止有愛的討論,還有關於儒家與道家的博弈思辯,西邊zj霸權的反諷,父權的對抗,還有人性與科技的辯證思”
    “其實你可以把拜月比作一個符號,一個集合了中西哲學思辨的符”
    “在他的身上有東方的儒家思想,比如他好讀四書五麵對靈兒的時候,會先行君臣之”
    “會用孝禮來洗腦劉晉更會用忠來控製教”
    “除此之外,他身上還有西方zj的部”
    “比如他聲稱的公平,隻是他自己的公”
    “就比如等下那場戲,他救治好了劉晉元後,提出的公平交換,是讓他去蜀山帶回趙靈”
    “在他口中的公平,全是以他自己為本位的平等,而不是別人需要的平”
    “隻因為他沒被義父愛過,他就要抹殺所有的就因為他看到了人性中醜陋的一麵,他就要擅自毀掉整個世”
    “還有就是他兩次召喚水魔獸,表麵的理由都是為了人民,可受傷害最大的反而是他口中的人”
    “因為在他眼中,隻有脫離了愚昧的才算人,那些愚昧的人不配生活在他創作的新世界”
    “正是他的這種偏激,讓他急於想要去證明愛的存在與偉從而忽略掉了人性的複雜與多”
    “於是他隻會長久的深陷於意義證明的困局之”
    “所以他最後的失敗,與其說是李逍遙殺死了他,還不如說是他在見過實驗結果後的自相矛盾,給了李逍遙機”
    喧鬧的片場,除了遠處忙碌的工作人
    圍著小太陽的幾個主演,都沒有說
    隻是當他們看向沈濤的眼神,卻變得不一樣
    他們從來不知道,一個人物,在編劇手中還有如此多的人性轉
    如果沒有沈濤這個編劇給一點點的拆
    可能在他們眼中,拜月就是個缺愛的變
    可被沈濤這樣一講他們才知道,這裏麵還有如此多的思
    袁紅下意識看看沈濤,再看看自
    原來這就是會演戲的編劇,如果每個編劇,都像沈濤這樣,那還要他們這些演員幹
    劉亦非想到那首《童話》,她終於明白,他為什麽能演一部戲,就寫出一首歌
    也難怪自己總覺得,他就是劇本裏的那個李逍遙
    因為他是真的融入到了劇情,去理解人物,並成為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