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江都之變

字數:4652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隋殿。
    “那孽障終於要死了。”隋文帝楊堅看向楊廣,他的好兒子呀,他演技頗高的好兒子呀。
    跪下地上的太子楊廣感受到來自他父皇狠厲的目光,忙裝作謙卑。
    心裏卻帶著戾氣,這是何意,就區區一個不知真假神跡而已,竟隻憑借一麵之詞來問罪自己,簡直昏君所為。
    在不明情況前,楊廣以退為進默不作聲,繼續觀察神跡。
    他仔仔細細的聽每一句話,好隨機應變。
    大業十二年,在經曆了三敗高句麗還有燕城之圍後,隋煬帝楊廣再次下江都。
    此時隋朝已經大亂,被壓迫的百姓紛紛造反,大大小小的起義加起來有一百多。
    所以隋煬帝此次下江都,於是說是巡遊,不如說是徹底擺爛,逃避現實。
    他帶著十萬禁衛驍果軍下江都,這十萬的驍果軍本以為還是和以往的隨行一樣。
    畢竟隋煬帝楊廣為帝以來,不是在巡遊就是在巡遊的路上,基本沒在都城待過幾年。
    但這次隋煬帝南下可是打了再也不回的心思,卻未提前給這十萬驍果軍透露半分。
    江都大殿。
    本來以為隋煬帝楊廣有神跡若護,叛軍將領氣勢消散了不少。
    但如今看來,神跡好似並不向著昏君。
    “朕本意遷都,你們如何不知。”隋煬帝楊廣此話一出,叛軍將領手上的劍又握緊一分,但是隋煬帝仍未失了他帝王的氣焰。
    “亂臣賊子,朕待你們不薄。”隋煬帝楊廣看向他們,隻覺養了一群白眼狼。
    有激動的將領恨不得現在上去取了這昏君的狗頭。
    驍果軍們思念家中妻兒,因此知隋煬帝鐵了心思不再回都。
    眾人想逃回長安,大不了不當兵了,做平頭百姓。
    第一批逃回長安的是竇賢和他手下兵將,此事被隋煬帝楊廣知曉。
    於是隋煬帝殺一儆百,沒想到此舉措卻讓驍果軍徹底心涼。
    “逃亡的叛賊,難道不該殺”隋煬帝楊廣認為自己做的沒錯。
    “你這昏君,說我們是逃亡的叛賊,你自己何嚐不是逃亡的君主”一小將被氣的紅了眼。
    若為守護疆土,他們定不逃離,可守護這昏君卻不值。
    雁門之圍,拚死護主,得來的是什麽
    三征高句麗,能返的又有幾人
    “來人,拉下去,斬首”隋煬帝楊廣氣怒。
    可惜他一聲令下,並無人執行。
    如此,隋煬帝楊廣又想了一個好辦法。
    明殿。
    一聽這昏君又想出好辦法,朱棣、朱高熾還有小皇孫朱瞻基紛紛皺起眉頭。
    “就這昏君能想出什麽好辦法呀,他可別想了。”朱瞻基吐槽。
    講真,還不如和那個孽障朱叫門一樣,要不被擒要不死了算了。
    朱高熾點頭,如今的大隋已經被那昏君折騰到如此地步,如何都無力回天,還不如讓大唐早早接手。
    要說大隋後朝為大唐,乃是大隋之幸,不然又是一個五代十國。
    隋殿。
    “好主意,又想到什麽好主意”隋文帝楊堅看向跪在地上的楊廣。
    雖知現在的楊廣還未幹這些混蛋事,但想他之後
    此時的楊堅在糾結,要不要直接弄死這個孽障。
    楊廣一抬頭,瞬間紅了眼眶,滿臉的委屈。
    不得不說,演技真是絕了。
    “如此昏庸,不配為人君,不配為人。”楊廣痛心疾首,“兒臣為何會這般。”
    楊廣哐哐的錘著自己心口。
    “若真如此,兒臣不如直接了斷了自己,不能妄送了大隋江山。”
    說罷楊廣就要撞柱子而死。
    即將撞柱之時,獨孤皇後終是不忍心,讓人攔下楊廣。
    楊廣鬆了一口氣,心道他的父皇真是好狠的心呀,為了妖言惑眾的神跡,竟要眼睜睜的看著他死
    隋煬帝楊廣想出什麽好辦法呢,既然驍果軍思念妻兒,那他就重新賜給他們妻兒。
    於是隋煬帝楊廣下令,江都城凡是適齡的女子,隻能嫁給驍果軍。
    隋煬帝楊廣認為有了新的妻兒,自然就可以不要舊的。
    隋煬帝楊廣覺的自己沒錯,“朕賞賜你們新的美妾,你們還要如何。”
    “那是我們的妻兒,是活生生的,不是物件,有了新的就可不要舊”將領們見隋煬帝楊廣絲毫無悔改之意,真覺的這昏君沒救了。
    他昏庸無道,醉生夢死,美妾縈繞,就覺的其他人都如此
    積怨已久,終成大患。江都之變,隋煬帝楊廣死於叛亂。
    死之時,隋煬帝楊廣還質問為何。
    “你們為何,朕如此優待你們。”隋煬帝楊廣隨之問出。
    “朕之策,乃利國利民,雖苛責百姓,但利在千秋,朕乃是明君。”隋煬帝楊廣到現在還不知他哪裏錯了,隻怪時運不濟,天妒英才。
    江都之變說完了,咱們繼續說隋煬帝楊廣的三征高句麗,正是此三征,加快了隋朝滅亡的腳步。
    “兵敗乃軍家常事。”隋煬帝方開口,一將領終於忍不住,也不管後果直接衝到楊廣麵前,楊廣大駭。
    但此將領並沒有直接殺了楊廣,而是用布頭直接堵住了隋煬帝楊廣的嘴。
    “你個昏君,還不閉嘴”將領咬牙切齒。
    先說說第一次出征高句麗,那時大隋國力鼎盛,楊廣禦駕親征,帶領一百多萬大軍選伐高句麗。
    兵分兩路,一路由楊廣親自帶領,另一路走水路。
    出征前,隋煬帝還下了兩條軍令,一是所有行動必須上報,將領不得私自下令。
    二是一旦高句麗投降,便不能在打,要安撫百姓,體現大隋之仁,還設了撫慰使一職業,監督此事。
    朱棣:如此君王,將領士兵白送性命
    嬴政:對敵人仁慈,真“明”君。
    楊堅已經不想再說什麽,就冷冷的看向太子楊廣。
    經過奮戰,隋軍一路殺到遼東,大敗敵方將軍,眼看對方投降,隋軍繼續要攻城,後方卻鳴鼓退軍。
    將領錯愕,不知為何,原是撫慰使傳皇帝令,對方投降,不得再打。
    無奈之下,隋軍唯有退軍,不想對方乃是詐降,隋再次進宮,對方再次投降,撫慰使又下令不得進攻。
    樂瑤放了一個動畫,一個小人舉著旗,我投降了,我又不投降,我又投降了,你打我呀,有本事打我呀
    隋軍哪裏禁得住如此折騰,於是派人去請命隋煬帝楊廣,但隋煬帝不但沒怪罪撫慰使,還痛斥了前線將領,一下隋軍士氣大敗。
    楊廣一看不行,又親自上陣,下了一條他自認為很好的軍令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考試,科目二過了
    今天的前10留言的天使,發紅包呀
    s,昨天放飛沒有更新,今天會補回來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