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72 爹靠你了

字數:6237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眼見背後受敵, 不少將領請命讓李世民暫且避開竇建德大軍。
    李元吉冷哼一聲,“怎麽不打了有本事別跑呀。”
    李世民看都沒看李元吉一眼,若真是撤退了, 那他就不是李世民了。
    秦殿。
    十萬大軍, 背麵受敵, 如何看撤退都是最佳選擇,但是嬴政知道唐朝小兒定不會退縮。
    “你們如何看。”嬴政問向自己的兒子們。
    “背麵受敵, 以兵法而言,該退。”公子扶蘇道, 不能貪一時之快, 該退則退。
    “退退退,肯定得退。”胡亥跟在扶蘇後麵道。
    “他不會退。”嬴政道。
    但是李世民沒有同意撤退,如今的王世充已經是強弩之末,城中士氣大敗, 且無糧草, 堅持不了多久,隻要守住城門, 不假時日, 必不攻自破。
    竇建德雖有十萬大軍,但是他們剛剛打完了孟海公,士兵還未恢複, 戰力減弱。
    隻要守住虎牢關, 竇建德便無法援助王世充, 倘若他敢冒險, 便將他殺個措手不及
    於是李世民兵分兩路,一路三千五百精兵,由他親自帶兵守住虎牢關。
    另一支隊伍繼續圍困王世充。
    秦
    以三千五敵對方十萬大軍, 聽此,公子扶蘇皺起眉頭,他雖也欣賞李世民的驍勇善戰,但如此匹夫之勇他卻不讚成。
    李世民先帶五百騎兵,一路上讓他們埋伏在各個要塞。
    而後隻帶了四名將領,其中就有大將尉遲敬德,他們路上遇到竇建德的士兵小隊,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左右開弓,擊殺數人。
    隨後竇建德的軍隊中了李世民埋伏,潰不成軍
    與此同時,李世民還派人斷了竇建德軍隊的糧道。
    王世充那邊見竇建德還沒來人營救,再三催促,竇建德不想失信於人,於是強行要闖虎牢關,十萬大軍挺近洛陽。
    但李世民無半點慌亂,他早有應對之策,竇建德之軍軍紀散漫,一旦頭部軍被擊敗,整個隊伍就會潰散。
    李世民兩路攻之,他先讓宇文士及率幾百騎兵出擊夏軍,若對方軍形不亂,則撤退。
    若對方軍形大亂便進攻,與此同時李世民率唐軍從正麵攻竇建德,幾次搏鬥後,竇建德軍隊士氣大敗,竇建德被生擒。
    李世民以幾三千唐軍竟然打贏了竇建德
    樂瑤的情緒跟著高漲起來,這聽著感覺和神化了李世民一般,但是曆史事實就是如此李世民不愧是天策神將
    “怎麽可能”李元吉驚呼。
    以三千敵十萬,還贏了
    生擒竇建德後,王世充絕望了,於是開城門投降,這就是著名的虎牢關擒二王。
    李淵得知後,和做夢一樣,李淵知道他兒子厲害,但是不知道李世民如此厲害。
    要說李淵另一個長處就是會哄人會畫餅會給眾人帶高帽子。
    於是李淵下詔,立馬把李世民大誇特誇,說什麽李世民讓一下擒拿了兩王,讓做君父的他不擔心,全都是李世民的功勞。
    看,多會說,這是有多會說
    “為父是真心實意的誇讚。”李淵道。
    一下擒拿兩王,李淵不由的看向李世民,果真,他沒有看錯這個兒子。
    “這有什麽,讓”李元吉不服氣。
    “閉嘴,孽障。”李淵開口道,誇一個兒子自然要罵一個兒子,真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看看李世民再看看李元吉。
    不過李淵沒沒有光嘴上說說,該有的賞賜還是要有的。
    等李世民班師回俯,李淵加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並增加食邑二萬戶,食邑是指可以享受多少百姓的稅收,也就是說這些百姓歸李世民管。
    加上之前的一萬戶,李世民有食邑三萬戶。
    樂瑤放出天策將軍幾個大字。
    秦
    聽到李世民一戰擒拿兩王,蒙恬蒙毅他們不由的拍手叫好,自古英雄出少年,後世待有人才出。
    公子扶蘇楞住,他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會成功,以三千敵十萬人,李世民到底是怎王人物
    “天策神將。”秦始皇嬴政重複道,後世小兒配的上此稱呼
    公子高看著他家父皇讚許的眼神,他還從未見過他家父皇如此欣賞一個人。
    明。
    朱元璋聽的熱血沸騰,“天策將軍唐太宗以一敵百唐太宗李淵他何德何能有如此兒子這皇位他好意思坐”
    “天策將軍。”朱棣眼中迸發光芒,他之前雖然知道李世民擒拿兩王之事,但由神跡慷慨激昂的說上一遍,卻仍讓他激動不已。
    朱棣的目標就是成為李世民那樣的天策將軍把外族打的稀裏嘩啦讓大明成為第二個大唐
    兒子如此厲害,但是架不住當爹的拖後腿,擒拿王世充和竇建德後,如何解決二人則成了大問題。
    降兵不殺,之前王世充投降前李世民予他保證,因此李淵留了王世充性命。
    但是李淵可沒有放過王世充,李淵量王世充全族發配邊疆,但十分湊巧的是還沒等動身,王世充就被曾經的仇人定州刺史獨孤修刺殺而死。
    而王世充的兒子和兄弟因為路上造反,隨著王世充一起下了皇權。
    到這,李淵做的還不錯,王世充是死有餘辜,如此暴斃根本無人提出質疑。
    百姓還高興的慶祝這狗東西升天。
    對於王世充有投降在先,但是竇建德就不一樣了,他是敗者為寇。
    於是李淵不顧李世民及眾臣子的勸阻,直接殺了王世充。
    說白了,王世充和竇建德都曾經為帝,李淵不可能讓他們二人活著,怕是春風吹又生。
    隻是李淵太小看了竇建德,作為貴族出身的李淵自然看不起農民起義的竇建德,一個平民造反,殺他還需要什麽理由。
    聽李淵殺了竇建德,李世民的臉色微變,唐剛得天下,根基不穩,如此草率的殺了竇建德,恐怕日後定為大患。
    劉文靜也如此認為,雖然竇建德必死,但是不能現在就死。
    這裏咱們一起來說說竇建德是何人。
    竇建德世代務農,白手起家,隋朝末年官逼民反,竇建德算的是農民起義的代表。
    也是李淵瞧不起的下等人。
    竇建德重信重義,大有梁山好漢的影子。
    他善待手下,攻城所得財物,他全部平分還自己的手下,從不自己貪墨。
    而且他自己私下缺十分節約,從不驕奢享樂。
    如此真全的上起義中的一股清流,似乎他拿到是朱元璋的劇本。
    可惜遇到了天策神將李世民,隻能說竇建德的運氣著實不大行。
    一下被提了名字的朱元璋。
    “的確與咱很相似。”朱元璋感歎,若不是遇到唐太宗那樣的天策神將,竇建德怕不是就成了第一個白手起家的皇帝。
    可惜,沒有如果。
    敗者為寇,輸了就是輸了。
    不過竇建德雖然是輸了,但是他的民心還有聲望還是在,這就是為何李世民勸誡李淵要三思。
    於帝王而言,把亂賊賜死並沒有錯,若李世民上位,竇建德怕是也活不了。
    但是李淵錯就錯在他不該立馬處死竇建德,王世充那樣的畜生尚且沒處死,隻是流放,雖然最後死了。
    竇建德這樣“仁義之君”卻被如此痛快的處死,可想而之竇建德手下的將領和百姓會如何。
    如何按照民義,應該立馬處死王世充,而輕處罰竇建德才對,偏偏李淵反其道而行之。
    李淵聽神跡所說心裏不為苟同,他自認為處竇建德並沒有錯,他如此威望,卷土重來太容易了,為帝王者就要果斷,絕對不能留下任何隱患。
    處死了竇建德後,李淵開始招攬竇建德手下的大將,明明該是之前就做的事情,偏偏讓李淵顛倒了順序。
    不知是不是李淵看自己兒子招攬人才特別容易,也覺得自己隻要張開嘴這些人就會立馬詔安,他一紙聖旨就讓竇建德的部下,範願、董康買、王小胡等人強征到長安。
    竇建德的手下可不吃李淵這一套,他們的悲痛欲絕,要為竇建德報仇,若是不然則無臉在黃泉路上麵先帝。
    於是竇建德的舊將部下決定造反,他們一同找到原來竇建德的部下劉黑闥,竇建德被擒後,劉黑闥一度隱居,
    於是開始了以劉黑闥為主開始造反。
    劉黑闥乃是一名猛將,在竇建德的軍中尊稱為神勇將軍,可見他的實力。
    被自家兒子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李淵萬萬沒想到竇建德的舊將會有如此實力,本想處死了竇建德便高枕無憂。
    短短幾個月,劉黑闥帶領竇建德舊部迅速擴張。
    十月,劉黑闥攻占了瀛洲。
    十一月,劉黑闥攻占了定州。
    十二月,劉黑闥攻占了翼州,當月又打敗了李世績,生擒薛萬均,得了定州,三天內又連續攻打下了邢州、魏州、莘州。
    勢如破竹的架勢,僅僅不到半年時間,劉黑闥就搶回了原來竇建德的所有地盤,甚至還更大。
    不但如此,劉黑闥還交好契丹,得到外援,這下劉淵又感到從所未有的壓力,本以為殺了竇建德就沒事了,沒想到該死灰複燃還是死灰複燃,甚至這火比之前燒的更加厲害。
    不知此時的李淵有沒有後悔自己當年沒聽李世民和眾人勸阻,不該殺了竇建德。
    可是如今再怎麽後悔也晚了,李淵隻能補救,於是他讓自家兒子李世民再次出兵,上次打贏了竇建德,這次換劉黑闥
    樂瑤當初動畫,隻見一個年歲蒼老的皇帝抱著年輕將軍的大腿,頭上寫幾個大字,“兒子,爹靠你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